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46章

作者:兴霸天

而偏偏方腊所造反的两浙路,又是北宋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单单这一路在北宋末年就有987万人口。

近千万级人口的地方,被方腊肆虐,一年残害百姓两百万之众,对于这块赋税重地造成的破坏,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那是历史上的方腊,水浒世界里的方腊造反,时间明显不止一年,麾下势力更加庞大,相对来说也更具魅力一些,后世对于此人的印象,也往往偏向于这本名著的设定。

而这个世界的方腊又有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耶律延禧成全了这位圣公。

因为辽军入侵,赵佶慌忙南下迁都,痛失北方人心的同时,也给南方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别的不说,举个最直接的例子,穆弘穆春兄弟在江州揭阳是一霸,都被逼得混不下去,远走他乡,普通人更别提了。

老百姓再是逆来顺受,让他们活不下去,自然是官逼民反,方腊再趁机起事,在口号上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目前也确实稳定了荆湖北路,得到了荆湖一带的拥护,这就是农民起义了。

如今方腊的势力,遭到了折可适、种师道所率领的朝廷军队全力围剿,其中还招降了大量的反贼,但依旧守得岿然不动,显然已是真正成了气候。

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腊才有底气派出使节,往北方而去。

是的,他还让臣子持节,仪式感满满。

原本的打算,是一北一南,来个燕楚联盟,共克弑母昏君。

结果使节直接滚蛋,然后北方明文告示,禁止邪教。

两个巴掌抽过来,人都傻了。

方腊先是万分不解,同样是对抗朝廷的起义军,强强联合,岂非美事?

对方完全没道理拒绝自己,反倒让朝廷得了利益……

不解之后,就是愤怒。

因为正如堂上的臣子所言,持节的使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威严,换到前唐时期,甚至能去别国调动大军。

现在被人直接赶出去,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如果毫无反应,于接下来的称王建制大大的不利。

不过这位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心中羞怒至极,表面上竟是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让原本叫嚣的部下也安静下来,齐齐看向圣公。

方腊这才转向左右手心腹,首先看向一位体格粗壮,面容却带着几分儒雅的男子:“王尚书,贼军攻势如何?”

这个贼军所称呼的是官兵,自从衣带诏的消息传入南方,方腊立刻把握住,将金陵赵佶称为弑母贼,官兵也统统沦为贼军,他则俨然是让天下大吉的圣公出世。

而所询问的男子,则是号“武尚书”的王寅,这位与大燕目前的兵部尚书丁润相似,都是以武将担任兵部尚书,作为方腊最信任的同乡人,执掌着兵权,立刻行礼回话:“贼军势衰,正有越来越多的将士,得圣公仁德感召,弃暗投明!”

方腊微微颔首,显然他麾下军师所提议的战术奏效,章惇的招安之策固然狠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中那群被招安的逆贼越来越不安分,再加上明尊教很擅长让人投明,王寅所言绝非虚言。

他脸上浮现出喜色:“如今荆湖北路人心思定,据各州县现有户籍,再加上流民统计,我麾下已有三百万百姓,能从弑母贼手中拯救生民,实乃我平生大愿!”

这话一出,堂内部将的愤怒被冲淡,转而露出崇拜,整齐划一地拜下:“圣公出世,万民之幸也!”

更有人道:“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圣公得荆南民心,当尽收襄阳一地!”

方腊目光闪了闪。

他不仅想跟燕结盟,在策略上其实也是效仿的,先将一地治理安定,去影响周边的州县,使得军民之心归附,再徐徐扩大地盘。

如今所占据的,是荆湖北路,此地选择的极佳,正是南方的战略中心,四通八达,向东趋江南,可攻赵宋新都金陵,向西溯巴蜀,可联合如今祸乱巴蜀的杨天王,向南将治所在后世长沙的荆湖南路收入囊中,那片地域可是有近五百万人口……

至于向北,或许就要与威风赫赫的燕军起冲突了。

因为汴梁被兵不血刃地拿下后,京畿尽为乡军所得,然后又将洛阳所在的京西北路拿下,自此尽得河南之地。

而方腊军往北,则可以夺取襄阳所在的京西南路,此地之前被郭康所占,但郭康祸乱地方,不得人心,被宋江挑起内乱,擒贼先擒王,势力已经土崩瓦解,如今重新为朝廷收回,有两万西军驻扎其中,防南更防北。

如此一来,三方势力的冲突区域或许就在这一片。

“燕王尽得中原,本该去收服河东、陕西乃至关中、汉中,扩大北方的优势,即便急不可耐地南下,也该进攻两浙,不会直下襄阳,与我硬拼……”

这是方腊原本的设想,但现在他没了把握,倒也做好跟对方拼一拼的准备,询问道:“襄阳之地,经郭康荼毒,又被贼军所占,百姓困苦,我若是出兵,更不可让战事反复,依王尚书之见,能否办到?”

王寅脸颊的弧度微微绷紧了些:“圣公爱民如子,然襄阳重地,把守森严,各方觊觎,恐难以速战速决,当徐徐图之。”

一个问得隐蔽,一个回得委婉,但总结起来就是——

跟燕军拼我们有这个实力么?

没有,还是别作死了!

方腊深吸一口气,相信王寅的判断,既然在武力上不能给燕王一个教训,又转向另一位面容俊朗,气质不太沉稳的年轻男子:“依王枢密之见,燕王明明与我神交已久,却突行此等恶举,所谓何意?”

原著里方腊的军师,是明尊教出身的吕师囊,如今坟头草已高,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接替了位置,枢密使王庆开口道:“圣公慧眼,我恰好有所猜测,恐怕驱赶使节所为,不是燕王之意,而是章惇之计!”

众人闻言侧目,露出惊讶之色,却没有什么质疑之声。

因为这位王庆,也是圣公的左膀右臂,与王寅号称双王。

不同于王寅是方腊的同乡人,王庆是汴京户口,父亲还是富户,赵佶迁都南逃时,跟着家人一起逃到了南方,但机缘巧合之下与方腊混到了一起,屡出计谋,建立功勋,也是他提议可以拖延时间,让官军内招安的叛贼继续作乱,令其不攻自破。

如今见得成效,众人十分佩服这位年轻又有机智的枢密院使,自然愿意相信他的话:“章惇老贼入朝复相后,就施尽阴谋诡计,先是以小恩小惠,策反意志不坚的乱贼,这群人本就不似圣公,一心为民做主,贪恋那一官半职,被赵宋所用,成为弑母贼的臣子,试问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自己的父母?”

众人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真是不肖子孙呐!”

王庆又道:“燕王能称雄北方,也是如圣公一般,保境安民所得,英雄惜英雄,即便中间有什么误会,他肯定也会见一见使节,表明自己的态度。”

“如今不见一面,直接驱逐,恰恰证实了我的怀疑,这根本不是燕王之意,恐怕使节所见到的,都不是燕王的部下!”

大家恍然:“对啊,使节根本没见到燕王,就被逐出,或许是章惇的阴谋!”“这是让义军自相残杀,那弑母贼坐收渔利啊!”“幸好有王枢密在,不然大伙儿险些被贼人的奸计蒙蔽了!”

方腊对着王庆微不可查地点点头,以示嘉许,心里却又涌起羞怒。

自己舔着脸结交,对方却不屑一顾,不就是光复了燕云么,不就麾下兵强马壮么,不就是占据中原精华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没办法,他现在不可能在朝廷围剿的情况下,再去招惹燕军,但被打了脸,却一声不吭,未免显得太过怂包……

所以只能换一种方式,打我脸的不是燕王,是朝廷的挑拨离间!

经由王庆这么一分析,堂内的众臣情绪已经大不一样,而方腊轻抚胡须,淡然总结:“爱民之心,不可惑也,绝非章惇之流能够挑唆,但经由此番风波,诸位也当明白,凡事当冷静,勿要行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众人心悦诚服,再度拜下:“圣公英明!!”

第874章 只闻荆轲刺秦王,岂有荆轲刺燕王之事?

使节打脸风波告一段落,群臣散去,方腊回到后院。

远远见到练武场上,正有一个身高八尺的壮硕少郎在练武,一杆方天画戟挥舞出龙卷般的烟尘,威武到了极致。

方腊停下脚步,观看片刻,露出欣赏之色。

这位是他的侄子方杰,勇武过人,将来能为天下难有敌手的盖世武将,他一向看好。

而除了方杰外,如今麾下还有四大将领,石宝、司行方、厉天闰、庞万春,个个都是勇武过人的干将。

不过想到燕王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方腊的眼神又阴了阴,不再观看,快步走入一间祠堂内。

这间府邸只是暂居,这座祭祀祖辈的祠堂,也没有供奉方氏先祖的牌位,所以方腊直接穿行而过,来到后方一间隐蔽小屋内。

屋内空无一人,只有一面巨大的屏风分割两半,屏风两侧又摆放着几根蜡烛,隐隐透出一股诡异的气息。

方腊先绕到屏风后面,发现空无一物,只有几个火折子,捡起其中一个点燃了蜡烛,然后回到屏风面前,负手而立,默默等待。

也就一刻钟的时间,烛火齐齐一晃,一道身影陡然从屏风后面立了起来,平平无奇的声音响起:“圣公此来,所为何事?”

方腊淡淡地道:“以明尊的消息灵通,应知我此来何事,林贼此次拒我使节,与明尊教有关,看来你们双方的仇怨极深,甚至是死敌啊!”

屏风后的身影回答道:“此人与高俅、丁润,确实与我教为难,更是导致各地据点暴露,损失惨重,但若说死敌,不至于此,只要推翻赵宋朝廷,都是我等盟友。”

方腊冷笑:“盟友?北方各州县明文公告,禁绝明尊、弥勒邪教,一旦发现协助邪教蛊惑民心者,累及亲族,严惩不贷,如此态度还不是死敌么?”

屏风后的身影稍稍沉默,开口道:“这是责备我等连累圣公了,只是此次恐怕恰恰相反,那燕王是忌惮圣公之势,才会将我教一起打压啊!”

方腊一怔:“忌惮我?”

屏风后的声音道:“不错,赵宋朝廷自衣带诏后,就失去了正统大义,便是那章惇复相,又有何用?他能逆得了这天下大势么?”

“圣公最是清楚,此番进攻荆湖,官军颓势愈显,那西军老将折可适与种师道,都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一旦久攻不下,必然军心溃散,一败涂地,这支军队再消亡,赵宋就彻底完了……”

“反观圣公经略荆湖,民心依附,如若放任圣公在南方坐大,将来燕军南下,所面对的真正敌人,恐怕就不是朝廷大军,而是雄踞南方的楚王殿下了!”

方腊不得不承认,这番话说得既有见地,又很顺耳,但他城府极深,不露声色:“如若真如你所言,燕军应该趁势南下,将我剿灭于荆湖才是!”

屏风后的声音道:“圣公此言未免妄自菲薄,南北之地水土不同,在荆湖水路之中,燕军不见得能占据多大优势,何谈剿灭?”

“况且燕军还要防备北方的辽人、赵宋朝廷的趁火打劫,这位燕王看似威风,实则也最受天下忌惮,腹背受敌,他打压圣公,恰恰证明我等选对了人!”

“龙蛇起陆,群雄逐鹿,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啊!”

方腊暗暗点头,谁都知道襄阳好,但襄阳真的不是那么好占据的,否则他也不至于等到这个时候,而经过这位明尊教主的分析,他确实被说服了七八分,趁机话锋一转:“我方腊确有问鼎九五之志,既然走了这条路,这燕王就是我之大敌,必除之!”

屏风后的声音明白这位的暗示,希望明尊教能行刺杀之道,却不想想那位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实力,要是能刺杀,当时总教头的时候,明尊教说不定就动手了,更别提现在成了燕王……

难以回答,只能当做没有听懂:“我教当鼎力相助,以助圣公大业!”

方腊确实想着荆轲刺秦王之法,却没有得到答复,心头不悦,嘴上却开始许诺:“贵教助我良多,大楚立国后,本王会将贵教定为国教,如佛门道教一般,光明正大地立寺供奉明王。”

身影往下缩去,似乎在行跪拜之礼:“多谢楚王殿下!”

方腊摆了摆手:“无事去吧!”

“臣告退了!”

身影似乎又拜了拜,就见蜡烛徐徐熄灭,屏风后面再无动静。

方腊停顿片刻,转身向外走去,由黑漆漆的屋子,走到阳光下时,眼角明显泛出一丝杀意,却又很快收敛。

他喜欢用宗教的手段,强化麾下将领对自己的忠诚,却极为忌惮明尊教对于民众的蛊惑,如果臣民都信仰那什么明王,自己岂不是也要为其所制?

当然现阶段还得忍受,别的不说,明尊教之前将溪洞夷族说动,投入麾下,为其所用,就是关键的帮助,接下来还有许多依仗。

就算要禁绝明尊教,也得成就大业,坐稳了皇位再说。

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此之前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比如多多招募些左道之士,先破了这神神叨叨的见面手段再说。

而这件事,方腊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

因为就在数个时辰后,王寅过来禀告军情时,听到主上问及,就回答道:“臣举荐一人,名郑彪,婺(wù)州兰溪县人,拜在了道门福地金华山门下,学的一身好本事,不久前来投圣公,做了一员将领,只是我军以守为主,尚未立下功勋!”

方腊并未急切,询问道:“此人手段如何?”

王寅道:“有神法护身,厮杀之处,必有云气相随,如今军中称其‘神君’,此人倒是知礼,说圣公在上,万万不敢有此称呼!”

方腊听得大为满意,这等不依仗道法,依旧对上位者俯首称臣的,才是他想要的手下:“此人守礼,我也不可失礼,将他招来,我方腊麾下,从不埋没人才。”

不多时,郑彪被带了过来,长得亦是牛高马大,从小爱习棍棒,但自从学了道法后,行走之间,却见轻盈体态,更有几分云气衬托,到了面前直接拜下,激动地道:“末将拜见圣公,今日得见天颜,真是三生有幸!”

方腊微微笑道:“阁下这身本事,想来那得道真人也是见过,此番言语未免夸大!”

郑彪立刻道:“半点不夸大,我师尊确是仙风道骨,出尘之姿,然圣公虎踞龙盘,又是英主气象,今日一见,让我心中欢喜,不可遏制!”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