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81章

作者:兴霸天

谢掌事想劝又不太敢,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元芳,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李彦问道:“如今跟吐蕃交易的,是不是以蜀商居多?”

谢掌事点头:“不错,蜀地闭塞,却有物饶,蜀中又有小道,可直达吐蕃境内,双方往来众多。”

李彦道:“我大唐与吐蕃原本的官道,要经过吐谷浑故地,如今吐谷浑被噶尔家族侵吞,吐蕃本境想要绕过噶尔家族,川蜀之地就成了他们交易的首要目标,蜀商受益,他们能助使节团吗?”

谢掌事赶忙道:“商人见利,不可托付大事!”

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不过也正是商人最了解商人,知道那群家伙真的可能通敌卖国。

李彦微微点头:“蜀地自傍关中,由不得他们,不过一味威逼,确实无法成事,蜀中最缺什么?”

谢掌事道:“除了蜀道太过难行,蜀地物产富饶,似乎不缺什么。”

李彦目光一动:“既然困于道途险阻,那窦氏商会发起的飞钱,蜀商心动过吗?”

谢掌事道:“当然心动,蜀商早就想参与,但互不信任,窦氏商会要牢牢把持飞钱发布,蜀商岂会将命脉交予另一商会之手,双方就谈崩了。”

李彦道:“看来很多人早就想到了,只是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嗯,如果飞钱是由朝廷发布呢?”

这听起来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谢掌事先是一怔,然后眼睛大亮,声音都略微颤抖起来:“元芳,此事能成吗?”

李彦沉吟起来。

谢掌事的呼吸微微屏住。

这位外甥接下来的一句话,可能影响到全天下的商人!

不过看他的表情,此事很难吧……

确实。

飞钱之事关系重大,是直接向李治上书?

还是通过北门学士,先打动武后?

亦或是去少阳院,请太子提议?

各有优劣,幸福的烦恼,李彦选起来真挺困难的。

第169章 上官婉儿,梅花内卫未来的执掌者

按照历史上唐朝飞钱的展开,初期的信用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先是各州进奏院,也就是驻京办事处,小规模的展开这项业务,见切实可行,民间的商人才涌入。

这其中肯定会发生贪污腐败,拒不认账的事情,但由于商贾运输钱帛实在不便,路途上风险更大,其实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官员只要不克扣的太狠,很多商人就认了,想要尽善尽美本来就不现实。

李彦知道,由于民间本来就有飞钱业务,这项提议的通过率很高。

但具体向谁提出,学问很大。

直接向李治上书最方便,可近来各地官员频频调整,加以平衡,李治一旦决定由朝廷推广飞钱,势必是政治斗争的延伸。

打动武后也不难,这位皇后正在揽权阶段,肯定会加以推动,收拢民心,为重回天后之位造势,不过如果引起李治忌惮,容易被打压。

太子最关注民生,由他主持最纯粹,但储君之位敏感,此事利润极大,万一被利用,指不定是害了太子。

想到这里,李彦决定一碗水端平。

这三个都不合适,改换另一个目标。

有了主意后,他点头道:“我尽量吧!”

虽然外甥没有打包票,但谢掌事知道,这件事成功有望。

他大为兴奋之后:“那我谢氏可以抢占先机!”

李彦摇头:“飞钱业务就算能成,也要徐徐图之,此事风险极大,一旦牵扯过深,想要脱身都难,别想着抢占先机。”

对于飞钱,最为迫切的是蜀商,因为蜀地真的太难行了,相比起来,江南漕运发达,交通其实是很便利的,谢氏跟着瞎起什么哄。

谢掌事吸了口气,也恢复冷静:“我明白了!”

李彦又道:“只要朝廷有此意向,宣告民间,勾住蜀商之心,让他们老实办事,就容易多了,飞钱之事你们不要深入,但联系蜀商倒是可以去做,借鸡生蛋,明白么?”

谢掌事目光一亮:“借鸡生蛋,此言大妙,我回去就跟阿姐说!”

李彦看了看周围豪奢的装潢,起身道:“这间忆相逢不错,是自家产业用得也舒心,不过转到我的名下就不必了,都是一家人,别那么客气,有重要的事我会予以照顾的,好吗?”

谢掌事立刻道:“好!好!”

这位年轻外甥的言下之意很明确了,杂事就别打扰他,更别用他的名声出去招摇。

“阿舅,那我就告辞了!”

李彦行礼离去,谢掌事赶紧把心腹管事招过来,严肃的道:“以后不允许将内卫李机宜与我们的关系出去乱说!”

管事颇为失望,领命道:“是!”

关照了手下,谢掌事舒了口气,又禁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管事奇道:“小郎不准我们用他的名义,掌事为什么还如此高兴?”

谢掌事瞥了他一眼:“蠢话!能有这么出息的外甥,来日方长,还怕我谢氏挺不起腰杆?哈哈,今日确实高兴,拿酒来!”

……

另一边,李彦骑在狮子骢上,一路上目露思索。

目前有两件大事,找出朝堂叛贼,出使吐蕃。

相比起前者,后者更需要做好万全准备。

比如吐蕃人需要的茶,女儿国的信件,对禄东赞的了解,能收蜀商之心的飞钱……

如此种种,有备无患。

对了,他还有个朋友,在吐蕃境内。

小明王鸠摩罗。

“六郎!”

正想着那位天底下能和贫僧打成平手的没有几人,角落里传来呼唤声。

李彦做了个手势,到卫国公府上,将狮子骢交给仆人,入了大门楼,才看向旁边:“崇俨,怎么了?”

明崇俨站在阴影里,眉宇间带着焦急:“不好了,王宏敏突然病重,有身亡的危险。”

王宏敏是审问贾思博的八位嫌疑人之一,任刑部郎中,体格健壮,孔武有力,年轻时也是劲力有成的人物,因此嫌疑很大。

李彦脸色微变,二话不说,直接翻墙而出,运起轻功,开始飞奔。

明崇俨在后面暗暗一叹。

都是我把六郎给带坏了。

他飞速跟上。

两人之所以不骑马,是因为王宏敏的府邸也在平康坊,直线距离并不远。

他们飞檐走壁,很快到了府外,听到里面一阵喧哗,有哭泣声传出。

那哭声的悲伤,比给崔守业送行时,真切多了。

李彦发问:“到底怎么回事?”

明崇俨道:“他有家传气疾,突然发作,来势汹汹,刚刚医生判断,恐怕过不了今夜。”

李彦皱眉:“王宏敏一向体格强壮,怎么突发疾病如此严重,是不是有外力影响?”

明崇俨道:“我请教了刘师叔,他都没有看出有中毒的迹象,而根据徐府上的人说,王宏敏的身体其实一直不太好,是表面强撑,此次病来如山倒,才发作得特别厉害,从上下口供来看,这点不假。”

李彦此时已经来到了后宅,往斜下方看去,就见一位中年男子躺在榻上,周围围着一圈家人,已经在交代后事了。

别的医生或许还会看错,但孙思邈的亲传弟子刘神威都看不出中毒,中毒的情况就很小了。

李彦目光一动:“不排除这个可能,王宏敏真的是病死的,但凶手也早就准备利用这一点,把罪责推到他身上。”

明崇俨恍然:“六郎的意思是,凶手故意选了这个表面健康,实则身体很差的刑部郎中,作为事后追查的掩护?”

李彦问:“王宏敏是第几日去审问贾思博的?”

明崇俨道:“第五日。”

李彦道:“如果凶手是五日前去审问的,事后就要唆使王宏敏也审问,如果凶手是第五日后去审问的,则完全不需要做额外的事情……麻烦了!”

明崇俨脸色难看:“是啊,王宏敏一死,其他七位嫌疑人中,就算有凶手,也可以咬定不放,除非我们抓到真凭实据,否则这案子就永远不能公开审理。”

“阿耶!!阿耶!!”

此时下面传来悲呼声,李彦和明崇俨对视一眼,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王府。

两人默然着走了一路,回到卫国公府后,明崇俨突然道:“梅花内卫不可能一直将人手,用在监视那七个嫌疑人身上,如果那个叛逆永远不再出手,此事或许会不了了之……”

李彦喃喃道:“悬案吗?”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时间表格。

第一天到第六天,刑部员外郎宋慈都有多次审问。

第四天,内卫机宜使黄震和郑经一起审问。

第五天,刑部郎中王宏敏审问。

第六天,大理寺丞李谦孺审问。

第七天,内卫机宜使沈巨源审问。

第八天,内卫阁领丘英审问。

第九天,大理寺少卿徐辉审问。

最后第十天,李彦审问,藏在贾思博体内的唯识劲发作,让他变成了活死人,再也无法开口。

宋慈、黄震、郑经、王宏敏、李谦孺、沈巨源、丘英、徐辉。

无论亲近关系,李彦将这八个人列为嫌疑人。

现在已经死了一个。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