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116章

作者:兴霸天

“你们此番不仅不相助,反倒诸多索求,在此胡作非为,打乱我苦心造就的局面,若功亏一篑,这等罪责,谁能承担!”

面对这疾风骤雨般的斥责,李彦淡然看了看它,回以简单的三个字:“说完了?”

短短的反问,所带来的压力,让蟠桃气息一滞。

此时此刻,它突然理解,为何金刚七星等老君座下的诸宝,会心甘情愿地称呼这位为圣君了。

不单单是对方敢光明正大地窃据真武之位,这位来历莫测的族灵,还有着不逊于神佛的威仪,与其他灵族的气势完全不同。

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直到李彦再度开口。

对于蟠桃避重就轻,丝毫不谈它当年拒绝同族相助,贪婪地想要独吞群仙的力量,如今又满嘴抱怨的嘴脸,李彦丝毫不客气:“族灵散于三界,并未整合,不是向众神宣战的好时机,你却迫不及待地动手,此一罪;”

“镇元子肉身的存在,是你特意隐瞒,自然是觊觎这位地仙之祖的力量,但最终难以奈何,便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我们,还美其名曰顾全大局,此二罪;”

“至于第三罪,奎木狼之死,你当真毫无责任?”

听了前两点,蟠桃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显然被戳中了痛点,第三点却让它直接辩驳:“我没有在奎木狼身上做手脚,祂的死与我无关!”

李彦面容严肃起来:“如若奎木狼之死,与我等都无关联,那绝非好事!真正的凶手,你难道想不到么?”

蟠桃先是一怔,如果不是这位真武,又不是自己,奎木狼一直沉睡在蟠桃园内,还能是谁,然后意识到了答案:“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岂会杀害天庭星官?”

李彦道:“为全大局,牺牲是不可避免的,王母身为女仙之首,天庭如今的执掌者,绝不会坐以待毙。”

蟠桃再看向金角童子,紧张地道:“原来你杀了这老君道童,是为了查明王母做的手脚?可有结果?”

李彦摇头:“很可惜,我尚无头绪,所以唤你前来,除了示警外,也会助你一臂之力。”

说罢,抬起右手,眉心灵辉溢出,化作道道光芒穿梭,最终在掌心中凝聚出一卷书册模样,递了过去。

蟠桃凝视着这卷天书,感受着上面恢宏的力量,瞪大眼睛:“这莫不是你的本体……你愿以此助我?”

“这份天书神力,确实与我的本体息息相关。”

李彦道:“天庭的大局就在此处,如果众神苏醒,骤然反扑,我等的大好局面就将荡然无存,你是第一层防线,当然要鼎力相助。”

蟠桃为之动容,赶忙行礼:“此前得罪,阁下却能以德报怨,我实在惭愧!”

“不必说这些……”

李彦摆了摆手,又关照起来:“我虽留下天书神力,反制王母之法还要你找寻出来,正如你所言,这数百年间的苦功,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蟠桃连连拱手:“请放心,我定竭尽全力!”

它脸上惭愧与激动交织的神情,直到李彦三人的背影消失在蟠桃园外时,才飞速消散,凝视着天书虚影,露出疑惑,飞速来到蟠桃树下,低声道:“真武入园之后,可与你有暗中联络?”

蟠桃询问的目标,是双目微闭的王母娘娘。

但回答的,却非真正的王母。

一道隐约的轮廓从王母胸前凸起,现出一张小巧的嘴巴,开口回应:“并无联络……”

同时王母发髻上的钗子也轻轻晃了晃:“它们没有接触王母……”

又有佩饰开口:“没有!没有!”

很快,叽叽喳喳,从头到脚,多达十几个声音回应,都是器物化灵。

这些都是蟠桃点化,为的就是贴身监视王母,外部任何与之联系的微小气息,都会被它第一时间收到。

现在验证了对方不是里应外合,蟠桃放下心来,凝视着王母的本体,露出复杂之色:“你还想反抗么?乖乖地将一切交出多好……”

语气里既有忌惮,又有贪婪。

玉帝消失,王母娘娘就是天庭之主,统御三界,身为王母最喜爱的蟠桃园,岂能不继承这至高无上的地位?

想到这里,蟠桃的嘴角上扬,露出野心满满的笑意:“真武确实了得,但终究还是关心则乱,更被所谓的大局束缚,这卷天书好强的神力,既要相帮,我自笑纳!”

“至于那不分尊卑,万灵平等的族规……当真幼稚!”

“待得我族统御三界,论功行赏,我自是首位,当为三界共主!”

……

“没想到奎木狼是这般遇害,王母固然要防备,但蟠桃野心勃勃,亦不可托付重任!”

离开蟠桃园,还未下界,广寒突然开口道。

金刚接上,冷冷地道:“它那点心思,谁看不出来,不正是仗着近水楼台,想要吞噬众仙之力,成为新的天庭之主么?”

“不仅是蟠桃,雷音和翠云也是一样,都是欲取代原主的地位……”

“我最不喜这般,以前是玉帝、老君和佛祖,现在则变成了贴身之物,三界又有何变化?”

广寒表示赞同:“旧习恶俗,自当更改!”

李彦聆听,毫不意外。

无论是群龙无首,还是蛇无头不行,但凡智慧生灵,一旦数量形成规模,没有一位一言九鼎的统御者,下场唯有结构松散,信念冲突,最终四分五裂。

灵族就是如此,从它们连仙神的情况都摸不清楚,李彦就知道这群器灵,只是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始祖之灵的存在,并未能与那团气息产生直接有效的接触。

也即是说,这个族群是没有实质上的首领的。

灵族之前一直躲藏,分歧还不严重,现在则飞速体现出来,谁都不服谁。

既然如此,李彦开始了最光明正大的营救:“蟠桃的野心,会让它失去冷静的判断,群仙一旦苏醒,大好局面将荡然无存,必要时,我会将群仙从天庭拿入人界,收进玄岳,亲自镇压!”

换成以前,将众仙从蟠桃园中带出来,是怎么都不会尝试的大胆行为,但经历此事后,金刚和广寒稍作思考,就觉得理所应当,连连点头道:“圣君英明,正该如此啊!”

第1300章 这位大明皇孙从小就心系江山

“世子爷!世子爷慢些啊!”

“别跟着了,让我静静!”

京师裕王府内,一个小小的身子在前面俏生生地走着,后面一群婢女焦急地跟在后面,其中一位手里捧着一顶细小的镶珠礼冠,额头生汗。

正在这时,李妃转了出来,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又怎么了?”

婢女上前,轻声道:“王妃,世子爷又不肯戴礼冠了,还不让奴婢们跟随……”

李妃露出既骄傲又无奈的神色:“他从小主意就多,你们跟在后面也是无用的……”

这孩子生下来就爱笑,三月能咿呀学语,半岁学会说话,更是聪慧至极,如今刚刚满三岁,已是如正常孩童六七岁一般,但也正因为此,近来小家伙似乎遇上了困扰,老想要静静。

这个年龄本该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现在却如此老成,让李妃也有些古怪,想了想道:“世子平日里,跟杨大伴最是亲近,唤他来吧!”

很快,一位高高瘦瘦的太监走了过来,到面前拜下:“奴婢杨金水,拜见王妃!”

李妃看着这位谦卑恭谨的内侍,态度却与对待其他下人不同:“起来吧,世子那边还要你多多费心照料,他最喜欢你这位大伴讲外面的事了。”

杨金水面色立变,赶忙拜了两拜:“王妃折煞奴婢了,世子爷愿听,是奴婢十世修来的福分,奴婢绝不敢在世子爷面前妄言,只是说些江南人文,地域风光……”

李妃出身贫寒,文化水准也不高,但待人接物自有一套,语气温和地道:“不必多想,你的为人,我是信的,去陪世子吧!”

杨金水露出感动之色,再度行礼:“谢王妃!”

这位曾经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之所以如此卑微,是因为去年被胡宗宪整顿东南局势,爆出织造局的贪污巨案,灰溜溜地滚了回来,当时据说都要装疯卖傻了……

不过身为内相的吕芳,并没有与前朝的胡首辅产生冲突,反倒是让他这位干儿子,来到王府当差。

如此安排不可谓不巧妙,如今朝野上下,都基本看出,助裕王定下储君之位的,不是个人的才学,性情的稳重,而是这位当今陛下最喜爱的皇孙。

杨金水也争气,很快能在小世子面前说上话,成为大伴,这便是布局未来了,甚至能让杨金水成为继吕芳后,又一位深得天子信任的内相。

唯独杨金水清楚,自己这位大伴,当得并不稳定。

那孩子太聪明了,条理清晰,举一反三,虽然才刚刚启蒙,但朝中大儒哪位不是赞不绝口,自己的见闻,能够短时间内吸引住对方,终究不可长久。

想要如干爹那样得到陛下的信任,成为最贴心的身边人,还差了太多……

因此杨金水不放过每一次机会。

远远的,就见小世子站在花园边,看着花团锦簇的美景,怔怔出神,白嫩的小脸上,透出一股隐隐的迷茫。

当这个念头浮上脑海,杨金水不禁觉得荒谬起来。

一个三岁娃娃,迷茫个什么劲?

只是他的声音还是不自觉地放轻了:“世子爷!世子爷!”

小世子似乎回过神来,没有回头,就开口道:“大伴来了,陪我走走……”

杨金水不奇怪,这位世子爷感觉还极为敏锐,自己脚步每次放得再轻,也能知道是自己,眼见他朝前走去,赶忙跟上。

稚嫩的声音继续响起:“大伴,今日不说江南,说说江西吧,那里的灾情如何?”

杨金水笑道:“请世子爷放心,如今国库充盈,百姓安居,灾情已非过去那般可怕了……”

东瀛的矿产源源不断地开采,江南织造局的丝绸也运往海外,大明的国库,终于不再空虚。

这点从天灾的救治上,就能看出。

大明广袤的土地上,从来没有一年缺了灾情,今年江西情况最重,三月发桃花汛,四府州县都遭了大水,入夏以来,七个府又都是旱情,江西巡抚便奏请,希望免了这些受灾地今年的赋税,另请朝廷拨款,在他省买粮五百万石赈济。

换成当年,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关中大震那么严重灾害,五百万石粮食都是拿不出来的,最后还是在海瑞的督促下,东拼西凑,勉强应急。

而如今,明廷终于有底气赈灾救援,不仅五百万石粮食以最快速度运至,户部又奏请拨二百万银子,给加了赋税几个省的百姓,让流亡在外的百姓好回乡耕种。

说到这里,杨金水都忍不住露出赞叹之色。

胡宗宪确实是治世能臣,短短数年间,大明哪怕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严党的乱摊子已然被收拾得七七八八,民间得到喘息,《治安疏》里家家皆净而无财用的百姓,正在飞速变少。

更让杨金水佩服的是,胡宗宪还能压住兵部,不让出关打俺答汗。

虽然军中已经有不少等着立功的将领,对于这位首辅不满,其中甚至多有昔日的部将,但有俞大猷和戚继光鼎力支持,胡宗宪对兵部的掌控就稳如泰山。

再加上俺答汗部越来越慌,近来派遣使者入朝,放低姿态觐见陛下,也让群臣意识到按兵不动的好处。

只要大明强盛,鞑子自然惶惶不可终日,最妙的是,开放互市后,那些蒙古人还越来越依赖中原的货物,想要恢复到以前的生活都不能了……

这些见解,杨金水都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跟小世子掰扯,并且要尽可能跟那些大儒臣子用不一样的语气,多多吸引孩童的关注。

但小世子听着,始终波澜不惊,偶尔询问几句。

不知怎么的,杨金水反倒紧张起来,语速也越来越慢,变得字斟句酌。

最终,小世子露出笑容,颔首道:“百姓安居,我大明变得越来越太平,真好啊!”

“是呢!是呢!”

杨金水附和着,心中对于自己的表现暗暗不满:“怎么跟一个三岁的娃娃谈论国事,居然还失态?不过这小世子也太老成了,聆听朝局时沉思的目光,比起王爷都像王爷呢!”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