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第216章

作者:桃符

若是人人为公,这大明天下何人能撼动啊,可惜,可惜啊。

第227章 边关告急

洪承畴与杨鹤谈论着,杨鹤沉默了,这天下有几个李朝生有几个蓝田县,多一个也没有,只有一个李朝生,一个蓝田县。

李朝生的成功无法复制吗?不,李朝生的成功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洪武初年,天下大定之时,百姓也曾过得如此舒服,安逸,那时候的官员是真廉洁啊,一心为公。

可是你要是让杨鹤去洪武年当官,他也不愿意,实在是太祖待官员过于严厉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如此,如何还能苛责其他人如此,除非他们能像李朝生那样自愿当一个太祖年间的官员。

清正廉明,一分钱也不贪渎百姓的,可是这样可能吗?

杨鹤都知道自己是在痴人说梦,这大明的官员不贪污,他杨鹤都不信,杨鹤知道这大明有些积重难返了,不过也无可奈何,天下如此,非一人之力可以改变。

杨鹤想着看了看洪承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彦演最近可听到一些不好的风声?”

洪承畴一愣看着杨鹤道:“公所指为何?”

杨鹤道:“有人说这几日闹得沸沸洋洋的范家粮队大劫案,是咱们边军所为,更有人说就是你洪承畴所为,彦演以为如何?”

洪承畴听了这话苦笑道:“说实话,杨公,我都想这件事是我干的,若是我做的,最起码现在大家伙都能吃顿饱饭,那可是二十万担粮食,我要是提前知道消息,说不定还真能动心,劫掠一下。”

杨鹤听了这话黑着脸道:“彦演不可玩笑,咱们是官军如何可劫掠百姓,此不是大逆不道!”

洪承畴听了这话哈哈大笑:“官军,贼军,如果在没有足够的军粮,官军就是贼军了。”

听了这话杨鹤叹息一声道:“给朝廷一点时间,军粮正在筹措。”

洪承畴闻言苦笑道:“筹措,这个词可糊弄士兵一天两天,可是时间一长,谁都不会信的,杨公三思啊。”

杨鹤闻言看了看洪承畴道:“你说咱们去跟蓝田县索要如何?”

闻听此言,洪承畴开口道:“蓝田县已经足额缴纳今年的赋税,咱们再去索要于理不合,其次探哨汇报,西安知府张晋儒前几天去蓝田县拉回西安城四万担粮食,而且差点遭到百姓围攻,这说明蓝田存粮也不多了,若是强行索要,怕激起民变,陕西再多出一家反贼!”

杨鹤闻言沉吟片刻,叹息道:“说来也是,整个陕西,不能光靠他蓝田一地供养吧,为今之计,只能再想其他的办法啦。”

杨鹤这三边总督当的很难啊,难在粮草,难在军械。

洪承畴看了杨鹤一眼,紧跟着默默的饮了一杯茶水,虽然陕西之地不能靠蓝田供养,可是自己却要想办法从蓝田手里搞到粮食,看来是要走一趟蓝田县了。

洪承畴打定主意去一趟蓝田县,而李朝生却把所有的粮食都分散出去,官府粮仓内没有任何粮食,李朝生可不想在给别人送一份大礼了。

洪承畴与杨鹤对弈第三天,洪承畴就来到了蓝田县,刚到蓝田县时,洪承畴吓了一跳,因为他发现蓝田的地盘已经扩张到长安县一多半的地方了,长安县再次被压缩。

洪承畴见状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继续前往蓝田县衙,到了蓝田县衙洪承畴见到了李朝生,李朝生这时正在批改公文,有人通报洪承畴来了,李朝生连忙迎接上来。

“洪大人,您要来为何不通报一声,我也好找人准备酒宴。”

洪承畴这时一身戎装,看着李朝生道:“哈哈……你这两万担粮食换的知县是越来越有样了。”

听了这话李朝生笑着拱拱手道:“全仗大人栽培。”

洪承畴却摆摆手道:“我可没栽培你,都是你自己的本事,而且我的军饷还都多多仰仗你啊。”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洪承畴道:“大人,在下还正有事要跟大人汇报。”

洪承畴看着李朝生道:“何事?”

“事关我们蓝田界碑的事情,大人应该看到了,我们蓝田的界碑这时候已经快占了长安县和附近几个县城一半的地盘了,这很令在下惶恐,所以请求大人以布政使的名义,派人下来警告百姓莫要乱动界碑,把界碑还回本来的地界。”

李朝生拱手看着洪承畴,洪承畴闻言一愣,深深的看了李朝生一眼,紧跟着哈哈大笑道:“李知县诧异,既然搬动界碑是百姓自发行为,本布政使也不能违背百姓的想法,蓝田县的界碑既然跑到长安县,就让它在长安县呆着吧。”

“这地盘在你手里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赋税,可是在这些人手里,一粒粮食也运不来,所以这些地方放在你手里,我很放心。”

洪承畴看着李朝生,李朝生看了看洪承畴笑道:“大人,您是放心了,可是我这么做算是把陕西同僚都得罪了,现在每天弹劾我的折子,能有十几本吧。”

洪承畴道:“无妨,只要本官在一日,这些折子,本官就帮你压下来一天。”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算了吧,有人跟我说,当官不可不随大流,别人贪污,我就当贪污,别人不做事情,我就不能做事情,如此才是明哲保身,才不会被看成异类,被攻击。”

“放屁!”

洪承畴听了这话怒了大喝一声:“若是人人如此,大明怎么办,这些人才是大明的蛀虫,恨不能杀此僚。”

李朝生道:“大人不必如此,我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异类,那些折子早晚会放在陛下的案头,那时候陛下高兴了赏赐我一个罢官归养,不高兴了说不定还能赐我一场牢狱之灾啊。”

“你怕了?”

洪承畴看着李朝生问道,李朝生愣了一下道:“不怕,只是觉得若真有那么一天,还是蛮委屈的。”

“委屈,哈哈哈……大丈夫做事,岂能怕委屈,李朝生,你这知县虽然不是走科举上来的,可是你做的比所有人都好,蓝田县百姓过得比陕西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好,甚至在大明都属于过上好日子的,这都是你的功劳。”

“就凭这一点,这一地百姓在你离任之后都会感激你的恩情,哪怕下大牢,你也可以说是问心无愧,对得起此方百姓,如此足矣!”

洪承畴说道,听了这话李朝生哈哈大笑:“洪大人,说的不假,不过李某真的被陛下定罪之时,还请洪大人站出来替我说一句话,如此也不枉你我相交一场。”

听了这话洪承畴道:“就当如此。”

说完这话洪承畴把刚进入长安县就发现是蓝田县县境的那一丝不愉快忘记了,这时李朝生安排人去玉仙楼安排一桌酒宴,自己好宴请洪承畴。

洪承畴欣然接受,洪承畴向来不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他喜欢享受,他不喜欢清流那一套,如海刚峰虽然让人敬佩,可是也不过是个清谈之辈,若论能力,跟他同时代的张居正远超于他。

洪承畴喜欢张居正,能力一流,当然也不是个清官。

张居正很懂得享受,同样他也很会治理政务,清官不一定都是好官,清官也许只是懒惰,不愿意做事而已,而想要做事,避免不了接触三教九流,跟三教九流接触,避免不了一些奢靡风气。

就像人民名义里面的孙连城,贪污腐败吗?不,人家没有,这绝对是个清官,只领工资的清官,可是你说他是个好官吗?

那肯定不是,不作为,其实也是一种无能。

人人都骂和珅贪腐,可是没有和珅,把和珅换成刘墉,纪晓岚这样的清官能不能玩转那么庞大的朝堂,结果肯定也不可能。

自古为君者,要明白,清官未必是能臣,能臣也不一定清廉,这才是正常的。

玉仙楼酒宴处,洪承畴吃着很开心,简单的小炒,有鱼有肉有菜,可比他在军营里吃的好多了,吃着饭,洪承畴看着李朝生道:“李知县,我此次前来是想要购买你蓝田县所有存储起来的秋粮,你看如何?”

听了这话李朝生愣住了,洪承畴要买粮,可是自己手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啊,想着李朝生看着洪承畴道:“大人,今年蓝田是收获了一些粮食,可是抛除口粮与种子,也就能多个四五万担,结果还被张晋儒大人前些日子要走了,我们这可没有粮食了。”

听了这话洪承畴并不意外,喝了口酒道:“李知县莫要紧张,我又不是来明抢的,我是用金银购买的。”

洪承畴笑着说道,金银,洪承畴有不少,主要是剿灭贼寇所得,贼寇祸害地方肯定要搜刮地方,而洪承畴剿灭贼寇,就把金银留下,也没有说要把金银还给受害者。

李朝生闻言摇了摇头道:“金银虽然好,可是蓝田刚从灾荒年月过来,百姓宁可把粮食储存起来,烂掉也不愿意换钱,他们实在是饿怕了,洪大人这金银在蓝田买不到粮食。”

洪承畴闻言笑了笑道:“蓝田虽然没有,可是四川有粮,江南也有粮食,尤其是江南一地,金银还是很抢手的,他们不缺粮,他们有的是粮食,我把我手里的金银给你,你给派人组织商队,去江南给我购粮如何?”

听了这话李朝生看了看洪承畴,紧跟着说道:“洪大人,您也知道,这运送定有消耗,我若参与,我肯定要在这金银之中扒一层皮装进自己的腰包,大人三思啊。”

洪承畴道:“我三思之后才来找得你。”

李朝生看着洪承畴道:“大人何不派手下边军去购买粮食?”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边军守国之兵,岂能私用,会被人弹劾的。”

李朝生听了这话道:“大人为官多年,定然有很多同年好友,或者是师尊长辈,他们应该分散在各地为官,为何不找你在江南的好友帮忙,何必找我一个外人。”

洪承畴听了这话冷笑两声道:“李知县,你何必明知故问,我那同窗好友读圣贤书读的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搂钱,他们被官字同化了,这钱要是放在他们手里,他们给我的绝对不超过应得粮食的四成。”

“而这钱给在你手里,你最少能给我七成。”

洪承畴看着李朝生,李朝生听了这话看着洪承畴道:“我给你八成,剩余两层在运送的路上有消耗,另外还要给押送人员辛苦费,所以我能保证给到你手里的是八成。”

听了这话洪承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朝生,李朝生则面无表情的与洪承畴对视,半天洪承畴道:“八成,足够了,你要是真的能给我八成粮食,我成你的人情!”

李朝生举杯道:“不用你成我的人情,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讨好你,只是不希望边军的战士饿肚子而已。”

洪承畴闻言哈哈笑道:“我替他们先谢过你了。”

洪承畴是一个非常干脆的人,吃完饭就走了,第二天上午就有五百军士押着三车金银珠宝来到了蓝田县。

李朝生派了刘主簿带人轻点数目,并且给一些金银珠宝进行估价,毕竟这里面有银子,也有金子,而且金子里面有金耳环,金手镯,还有珍珠项链,红宝石等等。

这些东西都需要估价,所以刘主簿又把汇宝当铺的掌柜的,就是当初买李朝生玻璃珠子的掌柜的找来,让他帮忙估价,这是个老掌柜的了,眼光毒辣。

来了之后先跟李朝生行礼,李朝生笑着跟他打招呼,紧跟着老掌柜的就开始对这些东西估价,一番看下来,最后老掌柜估价这三车金银珠宝一共价值十五万两,这是个保守估价,而押车来的洪承畴亲兵对此很满意,因为洪承畴给的底价是十三万两,多出两万两,这已经超出洪承畴的逾期了,他也能交差了。

李朝生见清点完毕,对亲兵道:“回去回复洪大人,就说钱收到了,不日我就会派人前去江南等地购买粮食,不会误了他事情的。”

亲卫闻言道:“一定转达,辛苦大人了。”

这边李朝生忙着帮助洪承畴买粮,另一方面哨探汇报,建奴扣关了。

第228章 净是骚操作的崇祯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极亲帅大军兵分两路,绕道蒙古,避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防区,进攻龙井关与大安口,从北面防线撕碎一个大口子直奔京城袭来。

京城告急,崇祯皇帝听到消息之后,急调天下兵马进京城勤王,一时间风声鹤唳,天下飘摇。

两日后,山西巡抚耿入杞,率大军五千,星夜驰骋赶到京城,不过由于来的仓促,大军携带粮草不多,军械也不是很充足,就上报给兵部,按照惯例,这种勤王部队,兵部要在第二天给于粮草辎重,同时确定驻防地点,好应对入侵大军。

结果第二天耿如杞接到兵部命令,让他驻守通州,同时告知粮草正在调拨,耿如杞为人忠诚,率领大军赶赴通州,结果第三天被告知换防昌平,粮草正准备调拨。

第四天又告诉他驻守良乡,粮草正在划拨,结果耿如杞手下饥肠辘辘的大兵不干了,这她娘的不是玩人呢吗?

通州离昌平六十公里,昌平到良乡七十五公里,现在看来不是很远,可是放在古代的,大军行进,那都是靠双腿啊,还不给饭吃,你这简直就是不要脸了。

大兵们们怒了,第五天大军哗变,开始劫掠地方,不劫掠也没办法了,没吃的,难道饿死,还是指望他们有什么崇高的理想,饿死不拿百姓一根针?

不可能的,于是乎耿如杞大军哗变,崇祯闻听此言,大怒,大骂耿如杞其罪当诛,决不容恕,于是这位九五之尊,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具体情况,就下令逮捕耿如杞。

耿如杞那真是忠心耿耿啊,逮捕时也没有领兵造反,而是乖乖束手就擒,也许他还期望自己的陛下,是个明君吧,结果两年后这位耿如杞就被砍头了。

不得不说何其冤枉啊,而这也仅仅是第一波兵马,而接下来的兵马,兵部也都用差不多的办法打发,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崇祯皇帝喜欢瞎指挥,其次就是兵部实在拿不出勤王的粮草了,只能拖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粮草拿不出来,明军的战斗力直线下滑,所谓天下兵马勤王,也就是说说而已。

十月二十九日,皇太极顺利突破长城关隘,杀入中原,于十月三十日兵临遵化城,此时离京城不过三百余里,尽是告急,这巨大的帝国开始告急。

蓟辽督师袁崇焕得到消息,从宁远前往山海关,途中却得到了皇太极已经突破长城防线,于是紧急安排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四千轻骑兵昼夜不停,赶往遵化,抵挡皇太极。

皇太极于遵化附近以大军优势歼灭赵率教四千兵马,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

次日凌晨,皇太极大军抵达遵化城下,内应趁夜色打开城门,皇太极大军进城,得知消息,知道无力回天的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莫道大明无君子,这个庞大的帝国有很多的毛病,可是愿意为他而死的人也不再少数。

毕竟水太凉的钱谦益虽然是目前大明士绅阶级的代表,可是在这些士绅阶级中,总有几个不一样的,也正是有了他们才会让这段历史如此波澜壮阔。

李朝生得到探子汇报的时候,皇太极大军已经从遵化城杀出去了,兵锋直指着三屯营,这时李朝生听着最前线用电报传来的第一手情报,然后带着自己手下的高级军官,在李朝生花重金购买的沙盘上,进行着模拟攻防战。

李朝生看着沙盘皱着眉头,这时石小磊与李朝龙正在进行着攻防模拟,李朝龙扮演明帝国,石小磊代表着满清势力。

这时二人看着沙盘,石小磊道:“现在遵化城已经打下来,三屯营兵马不足,又无天险阻挡不了我多久,接下来我将直扑迁安,如此我就能威胁你山海关的侧后方的抚宁,拖住你袁崇焕的兵马,从容的前进。”

李朝龙闻言看着沙盘道:“区区山海关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这时候必须要壮士断腕懂得割舍,我若是袁崇焕,我就舍弃迁安,我宁愿你祸害迁安一地,也要星夜驰骋,从昌黎走滦州,直奔香河,想尽一切办法把你阻挡在蓟州城下。”

上一篇:宇宙科技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