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847章

作者:苍穹之鱼

夏国偏草原血统一些,杨毅身体中一半的羌人血统,吸引了大量羌人、草原部落的投奔,到了天治十三年的时候,国中上马控弦之士多达二十余万,有精骑三万七千人,号“黑槊龙骧军”,战力极其强大,曾经一万三千骑兵奔袭三千里,一战灭五万斯拉夫蛮军,震动整个中亚和西方。

夏王杨毅的名字也传扬至整个西方,被成为怒狮王。

汉王杨旻则偏重于文治。

河中在他的治理下,成为整个中亚,乃至整个西地最繁华的地区。

汉国文化发达,包容性强,成为各国学者、教徒、商贾心目中的圣地,在汉国的影响下,汉言成了上层权贵们的时尚,不会说汉言,则会被嘲讽为土包子。

在汉国兴起的饮茶、评书、戏曲之风,也风靡萨珊、罗马的高层。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冒险者进入汉国,试图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不过难倒他们的却是大秦户籍。

中亚流传出一句谚语:即便一个乞丐获得了大秦的户籍,也能在其他国家获得国王般的待遇……

番外2 天竺

夏汉两国的强大,对周边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昭武九国和于阗成了大秦最忠实的打手。

大秦不想介入萨珊与罗马的战争之中,但这群小弟们却跃跃欲试、咄咄逼人。

从天治五年开始,于阗联合昭武九国,组建联军,尝试向天竺北进攻,此时的贵霜帝国早已奄奄一息,虽然最终击退了联军,但北部城池北掠夺一空。

尝到甜头的诸国联军,于天治七年集合十五万步骑,再度南征。

夏汉两国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联军中的将领和参军几乎都是退役秦军将领。

联军甚至还组建了宣义司,对内激励士气,对外劝降贵霜人。

从故纸堆里寻找战争的法理依据,声称贵霜人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份子,他们不是来征服和杀戮的,而是为了拯救半死不活的贵霜帝国……

还别说,真的有人相信这一套。

贵霜帝国是当年河西走廊上的月氏人,离华夏文明很近,当年因为不敌匈奴,才被赶去了中亚,在中亚大杀四方,建立贵霜帝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几十年大秦如日中天,穷亲戚们就都蹦出来了,主动靠了过来,成了义从军,为联军带路。

经过三年的大战,奄奄一息的贵霜帝国彻底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联军大获全胜,主动将白沙哇、迦毕试等两座都城进献给夏王杨毅、汉王杨旻作汤沐邑,以换取两国的进一步支持。

其后,联军进一步南下,攻入富饶的天竺大陆……

大秦朝廷对天竺没多少兴趣,但汉夏两国却兴趣很大。

一片富饶的大陆,土地肥沃,人口充足,还不用废一兵一卒。

联军的进入,仿佛十几头鲨鱼闯入了养鱼塘之中,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天竺诸国,顿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天治十三年,于阗迁都恒河流域,发二十万奴隶建造新都城,秦父城。

顾名思义,将大秦作为他们的父国。

昭武九姓也在天竺拥有自己的土地。

为了感谢大秦,也为了拉大秦下水,联军还在恒河流域的下游加尔各答地区分出一块土地,进献给大秦,大秦朝廷顺水推舟,建立周国,以武帝十六子杨晃为周王,移民八千户,充实其地。

天竺正式纳入华夏文明圈。

于阗在取得大秦朝廷的允许后,改名阗国,强行废除当地语言,大兴汉化,并在天竺创立新式种姓制度。

秦人、于阗为第一种姓,昭武九姓为第二种姓,月氏人与嚈哒人为第三种姓,当地的天竺各族为第四种姓。

军事权和行政贵权掌握在第一种姓手中,第二第三种姓负责配合,第四种姓供养第一第二第三种姓。

这套东西弄出来,虽然引起月氏人与嚈哒人的不满,但于阗人借助大秦的影响力,没人敢有意义。

秦人、于阗人遂成为天竺的上层统治阶级,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直到后世,依旧是天竺的上层。

天竺拿下后,为夏汉两国提供了大量的奴隶。

河中地区和七河流域因此变得更为繁华,一座座城池、要塞拔地而起,牢牢占据这片肥沃土地。

不过,大秦对天竺的经略,也引来了萨珊的强烈不满。

一直以来,天竺都被萨珊人视为禁脔,历史上,波斯人曾多次攻入天竺,现在这块肥肉被大秦吞下,萨珊人自然眼红。

恰巧,此时的萨珊进入第一黄金时代,沙普尔二世上台后,全面效仿秦军,进行军事改革。

打造出一支规模少而精锐的新式步骑,南面压制住了蠢蠢欲动的阿拉伯人,西线对罗马人发动攻势,取得了很多重大战役的胜利,逼罗马人签订城下之盟。

一系列的胜利,让萨珊人的胆量变大起来,目光开始朝向东方。

富饶的河中,肥沃的天竺,重新进入萨珊人的视野。

和平了近三十年的中亚,重新面临战争威胁。

不过萨珊人迫于夏汉两国的强大,不敢直接出兵,而是先挑起昭武九国之间的战争。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五年时间,昭武九国归入华夏文明体系之中后,战斗力大增,在与萨珊的战争中打的有来有回。

萨珊人原本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吞并昭武九国,然后南下天竺,掠夺人口和财富,然后重兵收复河中,却不料出门不利。

不过,萨珊人的长处不仅仅是战争,还在于阴谋。

他们策反了贵霜余孽,以及心存不满的嚈哒人,在关键的罽宾之战中,一举击败了昭武联军,灭亡了曹、火寻、戊地、史四国。

昭武九姓遂向安西都护府求援。

安西都护府联合汉夏两国果断出兵,五万秦军,加上中亚各国联军一共二十万,兵锋制止呼罗珊。

庞大的攻势让萨珊人震惊不已,半月之内,呼罗珊北部城池纷纷沦陷。

萨珊人终于低头,归还曹、火寻、戊地、史四国的土地和人口。

背叛大秦的嚈哒首领被押送回河中斩首示众。

这一战也终于让萨珊人清醒,沙普尔二世调整策略,一改之前的傲慢,积极与大秦通好,并派出大量使者,与大秦发展良好关系。

大秦皇帝杨旭以仁德著称,允许萨珊人重金赎回了秦军攻占的城池。

大秦和萨珊进入蜜月期,两边使者来往频繁,甚至有波斯王子留学大兴,萨珊七大名门的子弟大量来大秦求学,将萨珊人的军事、政治、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亚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萨珊也因为与大秦的友好,逐渐走向一个高峰。

但从古至今,危机不是来源自外部,而是内部。

第一代的封王通常会顾念兄弟之情,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之间的血缘联系渐渐淡化了。

第二代夏王杨泽,继承了其父杨毅的勇武,也继承了他的野心。

夏国控弦之士近三十万,放在任何一地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自然不肯蜗居于七河流域,他目光朝向富饶的河中……

恰在此时,大秦皇帝杨旭驾崩,享年五十八。

中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权力整合与交接,自然无法兼顾万里之外的封国……

番外3 争端

后世把武帝、文帝执政的五十年称为前盛世,是大秦三个盛世中的开篇。

大秦取得的所有高度都来自于这个时代。

文帝驾崩,大秦帝国也随之经历了第一轮风雨,新一代的士族豪强前面复辟,他们在蛰伏半个世纪之后,开始重新崛起,争夺军政大权。

新帝年幼,大权落入帝国五位平尚书事手中。

杨旭治国水平绝佳,但选儿子的水平却大大不如。

新君杨澈,在当太子时规规矩矩,勤奋好学,但登基之后,开始展现昏君的潜质,对女人的兴趣远远大于朝政,其荒淫之举,名震天下,曾下令大秦文武官员,凡十四以上二十以下女子,都要随时准备被他征召入宫。

好女色,自然也喜欢大兴土木。

大兴城被再度扩建,征发三十万民夫兴建骊山行宫,又在南都建业兴建吴娃馆,收罗江南女子金屋藏娇,为了下江东,新君举国之力打造万斛巨舰,又拓宽运河,沿岸无数村庄、城池毁于一旦……

大秦帝国的国力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

民间因此流传皇帝是当年的司马炎转世,特意前来祸害大秦的江山。

也正是这一时间,曾经沉沦的士族豪强重新崛起,大秦的吏治开始腐坏。

在祸害大秦七年之久后,年已七十的平尚书事张骏终于忍无可忍,联合其他几位平尚书事,废了杨澈为成昏侯,重立文帝第四子杨泛为新皇帝。

但这位皇帝才能更加平庸,对政事没有丝毫兴趣。

在他主政的十五年里,漠北柔然人重新崛起,威胁帝国边境,一度攻入漠南,掠走数万百姓,数十万的牛羊。

幸亏大秦帝国的军队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勇武,老将北宫纯挂帅,三万中军加上漠南四万府兵,北海一战大破柔然人,阵斩两万余,俘虏八千余众,获牛羊二十万头,柔然人元气大伤,再度窜入极北之地舔舐伤口。

帝国的边境再次赢来和平。

经历成昏侯、秦质帝两任皇帝的庸碌,大秦渐渐从盛世滑落。

屋漏偏逢连夜雨,死灰复燃的士族豪强为了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纷纷开始投机,大秦帝国因而爆发七子夺嫡。

无数能臣谋士猛将卷入其中。

帝国内耗空前严重起来,地方上人浮于事,运河上的漕夫不看压榨,爆发异常席卷中原、淮南、江东的大叛乱。

地方上,齐王、赵王、荆王紧随其后,发出清君侧的口号,从山东、河北、荆襄向关中进兵。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从七子夺嫡中杀出了秦宣帝杨槿,却意外的是位铁血君主,时人皆称其有武帝之风,甫一登基,就从平尚书事手中拿到了中军兵权。

尽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腐蚀,中军因为不断有底层将士的输血,仍旧保持相当强大的战力。

启用七十岁的老将陶侃,剿抚并用,快速平定了漕夫叛乱,再南下抵挡荆王。

再以名将周处之子周玘统两万精锐进驻淮南,稳定帝国的运河动脉,并吸引齐王的兵力。

拜陶侃、周玘二人的出色表现,在最危险的时候抵挡住了山东和荆襄的猛攻,皇帝杨槿腾出手来,率三万中军精锐北上,以猛将段文鸯为前锋,大破赵王十万大军,一战而生擒赵王杨沐,河北平定,天下震动。

随后,杨槿携得胜之师南下山东,齐王部众见到皇帝旌旗,纷纷开城投降。

齐王见大势已去,举家自焚。

北方平定,南方的荆王杨浩孤立无援,只得束手就降,举家被废为庶人,发配辽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