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8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这将是金州野战的主力。

其余在金州城驻军七千兵,两千兵分驻金州城后方的南关岛八百兵,盐场一百兵,北海头一百兵等等。

第二重地旅顺驻兵五百兵,第三重地大连湾驻兵三百兵。

新收复之地,第一重城新金四千兵,两大堡各一千五兵,大黑山小黑山各处兵堡合计三千兵。

合计近两万兵的守城兵。

营总分别为:李胜虎,陈凯武,武震孟,张薄,花眼,彭大海,郭英,李齐,朱秀,李伯升。

新金守将徐寿福,金州主将刘承敏,副将杨清,红咀堡守将邓兴,归服堡守将江万化。

金州参将赵缑用,负责严查金州兵备,且不久要亲自在大连湾督制筑城,此地就是后世的大连,后世有七百多万人口。

如今还没有彻底开发出来,可以加大利用,获得更多的田亩。

原来复金二州的将领,除了立了功的,能打仗的,包括东海营的部分能力低下的将领,这一回都退出了一线。

调到金州后方各地方成为守将,虽然不受重视,但是级别还在,大势所趋也无可奈何。

唐清安不怕有人会心生二心,想着要投靠蛮族。

金州地利不允许金州后方的将领能接触到蛮族,也起不到作用,除非金州城破。

金州城后面几十里还有一处南关岛,两城一前一后遏住了金州对外的要道。

唐清安话音刚落,两百将就热闹起来了。

各人的表情不一而足。

东海营的能战之将占了十营的四成,难民出身的能战之将占了三成,原金复二州出身的将领,由原来的七成,降到只剩下三成。

且这三成的将领,都是唐清安在长行岛时,主动联络归附的将领。

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唐清安的忠心,都没有话说。

各大城和堡的守将,皆是唐清安信任之人。

大势已去。

赵缑用顶着光头一言不发,仿佛没有一丝意见。

无论如何,营地里有头发的人,说话就是比没有头发的人声音大。

利用赢得大胜的机会,趁这一次的大扩兵,把军中原来出于当时形势而投降的将领,都扫到了后方二线。

明则重用金州官职第二的赵缑用,实则把他从军营里彻底剔了出去。

第二日清晨。

本就不愿呆在前线,唐清安考虑东海营的情分,调到身边担任侍从的周吉,李敦,两人高兴的端来水盆毛巾。

昨日所有将领都来向他敬酒,除了赵缑用敬酒时,他喝了一整盅,其余敬酒的将领,他都只是抿了一口,却仍然大醉而归。

脑袋还在隐隐作痛,洗了把冷水脸,把毛巾丢入盆中,换了一身的便服去前厅,早饭已经布置好了。

一边吃着饭,周吉在一旁笑着说,“门外好多将领等着求见呢,好些人天没亮就跑来了。”

“来这么早干嘛?”

唐清安知道今天就有人会找他。

他提拔自己人,那些刚提拔起来的将领,当然也想要提拔自己亲信的人。

战场不同于其他,后背必须是自己信任的人。

所以预料到今日会有很多人来找他,却没有想到这么着急。

“将军不知,这些人才是精明,知道今日人多,指不定要排到几日去,所以昨夜都没有回去,直接找了个角落困了一觉。”

李敦惊叹。

聪明人是真的多,他原来还不明白,到底已经十月底了,比不得上个月还有人露天而睡。

有些人明明没有喝醉,为何受冻一夜,等今日天不亮看到他们爬起来排队,这才恍然大悟。

“嗯,按顺序放他们进来吧。”

“就在这?”

周吉问道。

唐清安点点头。

第一个进来的是花眼,他虽然不是第一个排队的,但是他是第一个排队的营总。

所以他第一个进来,其余的那些个人并没有意见。

“哎哟,肚子好饿。”

花眼进来后,没想到将军会在这里见他,眼珠子一转,咧开嘴笑了起来。

精兵就是这样有个性,上司也愿意给脸面。

花眼还是骑兵,整个金州唯一骑兵营的营总,当然更加自傲,所以在将军面前装模作样。

桌子上的早餐很朴素,一盆面疙瘩汤,一盘肉饼,一盘白水煮鸡蛋,一叠咸菜。

唐清安吃一口肉饼,再喝一口面疙瘩汤,解决了一个肉饼,拿起筷子往鸡蛋上一插,两口吞下一颗鸡蛋。

花眼原本不是十分饿,这回却是真饿了。

“吃吧吃吧。”

听到将军松口,花眼笑眯眯的接过周吉递来的碗筷,先舀了一碗汤喝了,吃了两口咸菜,又抓起一个肉饼直接往嘴里送。

“将军我知道今天,有很多人要调我骑兵营的骑兵。”花眼使劲咽了下去,顺畅了又接着诉苦。

兵堡里不光驻守敦军,更重要的是要有夜不收,把周围的消息传递回来,然后兵堡送到后方。

前线各兵堡,不光是依托险地修建的关卡,拱卫城池,更是后方的眼睛。

原先金州只有几百骑兵,各部都抢着要,如今多了这么多兵堡,像那归附堡这等深入前线上百里,更是需要大量的夜不收。

没有夜不收,敌方大军压境都不晓得。

“嗯,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看到花眼吃饱了,唐清安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不就是舍不得放人么,于是告知他可以离开了。

花眼无奈,再次为自己辩解了一方,骑兵营本来就不够用,这才离开了总兵府。

随后进来的是邓兴,除了向将军举荐几名自己看好的人才,最后狮子大张口,索要一百名骑兵。

等刘承敏来到总兵府,准备见大哥,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二爷,我带你进去。”

李敦见是刘承敏来了,立刻笑脸相迎,要拉着他走后门。

刘承敏本来也没什么大事,无非就是京城走动的三弟来信,告知大哥的婚事,该如何准备。

拒绝了李敦的好意,刘承敏准备晚上再来。

第一百零四章 定亲

刘承敏首先是将军的义弟,最受信任之人,其次刘承敏不管是募兵,练兵,行军,作战,样样事都做的井然有序,仿佛老将一般稳如老狗。

这一回被提拔为金州主将,论实力毫无疑问是金州军各将中第一人,没有人认为此人能力不足,只有不少人感到奇怪。

此子才十八岁,实岁才十七岁,又没有家传的知识,如何对军事这般的熟练。

好多营中细节之事,连大部分将领都没想到,他不但想到了,而且处理的十分老道。

一件事不足奇,两件事,三件事,样样事皆如此,就很令人震惊了。

刘承敏没有解释,也没必要解释。

晚上终于总兵府没人,他见到了大哥。

“大哥,京城的婚事怎么说?”

“让三弟看看安排吧。”

这半年来,出海北上,运转物资,督促金州秋收,扩兵没有一刻的停歇。

现在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扩军的事情上,终于告一段落了,乌忠抱来了金州各地官送来的书。

大的事情自有冯胜之,顾应时提醒,小的事情唐清安放权各地方,几个月了,今晚他要开始翻阅检查。

乌忠和乌顺,如今是金州典吏,书,按照他们表弟的话,先锻炼一番,学习下政事,然后再提拔不给人话柄。

谁也没想到表弟会这般的一飞冲天,连屁股影子都望不到了,哪怕乌忠都不再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

就像老爹和大哥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他们终归是一家人,表弟用的放心。

最主要是有面子。

乌忠虽然只是个未入流的杂官典史,但谁见到他,不都客客气气的喊他一声乌爷。

就是那冯胜之,看到他也是笑脸相迎,敬他一声乌兄弟。

要知道这是正五品的官大老爷呀。

刘承敏不太喜欢乌忠,觉得此人太过油滑。乌忠也不喜刘承敏,他和将军才是真正的血脉亲戚,劳什子结拜兄弟,算个逑。

两人见了面,也没有打招呼。

唐清安翻看着公,也懒得理会他们两个之间的矛盾,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

听到大哥的答复,刘承敏觉得大哥有些不上心,滕妻也是妻。

唐清安现在是真无所谓。

他实际年龄对女色已经并不太上心,哪怕是秦可卿,传闻红楼第一美女。

唯一看重的,只不过完成和贾府的联盟约定而已。

贾府背后的关系网,才是唐清安重视的。

秦可卿能为他带来什么利益?

唐清安现在还并没有看清楚。

他看来有三弟在京城打理,贾府想怎么安排,就随贾府的意思办就行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