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42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望饱如止渴之梅,而议饱犹救薪之水,今各兵已两月缺粮,傲傲待哺,乞赐兵饷接济因为去年乞铜不继,目前贵乏已极,乞将臣所请兵饱、军器,祈求内阁敕下兵部及户、工二部作速议处给发,以救危急”

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把去年来关于金州的奏疏,都翻找了过来,堆满了御台。

悄悄的把奏疏翻开,以供太上皇随时查阅。

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裘世安,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整个华殿内,异常的安静。

幔帐里外的小黄门们,走路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犹如猫一般弓着身子。

“皇帝怎么看。”

太上皇放下手里的奏疏,闭上眼睛开始沉思,不久后,突然睁开眼,问起了皇帝。

“根据儿臣了解,金州镇江有民七十万,兵四万,辽西锦州和北镇有民三十余万,兵十余万。

而金州地少民多,辽西地少民少,金州兵少,辽西兵多,两相优劣对比下来,儿臣以为所需要的的物资两者一般。

去年辽饷兵饷,辽西占了七成,金州只三成,当有此困顿,的确难以解决。

可见金州总兵去年散兵之举,实为无奈之举。”

皇帝小心翼翼的说完,等候太上皇的评价。

“嗯。”

良久,太上皇鼻息里呼出了一声。

戴权知道太上皇老毛病又犯了,轻轻上前伸出手,为太上皇抚背,缓解太上皇的病痛。

座下的皇帝偷偷瞧了两眼,连忙低下头,不敢让人瞧见。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

辽东局危,所有人都无力应对,偏此人能屡次力挽狂澜,到底是大忠之人,还是大恶之人。”

一股幽幽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堂下炉鼎中,透散出丝丝的青烟,让殿内更加的清新满香,闻者有神。

小黄门用撑杆抬起鼎盖,有人在

小心翼翼的用丝布包裹起来,然后装入檀木盒子里,不让灰屑散出去。

其余人则缓慢的放入沉香,再加入各种香料,最后放下鼎盖。

一套动作完成下来,行云流水彷若舞蹈一般,没有露出一点灰尘。

“儿臣愚笨,看不出来,请问父皇此人是忠是恶?”

“哼”

太上皇喉咙里发出了短促的哼笑。

“谁是忠,谁又是奸,所有臣工的奏疏里,字里行间都是忠臣,可如果都是忠臣,局势为何又糜烂如此。

云贵的战败,两广的乱事,陕西的民乱,辽东的逆蛮,这些个事他们以为能瞒过我。”

太上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戴权无声的退下。

老毛病越来越严重了。

他很烦。

什么事都让他烦心。

更让他烦心的是眼前的人。

他身边有忠臣啊!

大大的忠臣。

那么这些人又到底是忠还是奸!

“皇帝,朕年龄大了,素来清心寡淡,先前还指望继续帮你照看几年江山,如今却不行了。”

听到太上皇的话,皇上立马起身走到台阶下,跪服在大理石的地面上。

“父皇何有此言?儿臣愚笨,而朝事艰难,且离不开父皇的指导,更希望能永远的服侍父皇。

儿臣不想要做皇帝,祝愿父皇万年万万年,只想要当父皇的儿子,孝顺父皇。”

“真是傻话,人哪里有活一万年的,终归是要死的,以前倒是有舍不得,到了这把年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太上皇一个眼神,戴权连忙上前扶起皇帝,笑着宽慰。

“听说你前几日,收了一个女史?”

“回禀父皇,此事是有的,儿臣已然悔过,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国事如此艰难,儿臣还贪恋美色,却是不该。”

皇帝没有想到太上皇竟然提起了这件事,内心惴惴不安,不知道太上皇会如何反应。

“倒也没什么,不过一个进宫多年的女史罢了,难得的是过了这些年,还有机会能入皇帝的眼,也是她的福分吧。”

皇帝暗自松了一口气,想到忠顺王说的话,鼓起了勇气,向太上皇提出了请求。

“此女贤孝淑德,儿臣想要封她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你自己的事,自己决定吧。”

太上皇赞许的看向皇帝。

闻言,皇帝有些意外,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竟然这般轻易的答应了自己的请求,是父皇疏漏了贾府的实力,还是真如父皇他先前所言?真的准备放权给自己了。

“咳。”

戴权一声轻咳,惊醒了皇帝,他连忙拜下谢恩,感谢父皇恩德。

等皇帝愉悦的离开后,太上皇才厌恶的闭上眼睛。

“以皇帝的名义,让内阁发户部今年金州镇江额度照旧。”

戴权点点头。

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负责和内阁接洽,按照他多年伺候太上皇的了解,太上皇当有下。

果然。

“让太仆寺董应进,屯田剩银的六万两接济给唐清安,再发内帑金三万两犒赏唐清安,最后命南京,给漕粮二十万石运济镇江。

你派人告诉唐清安,我能给他的全给了,让他忠心办事,忠心报主,不要辜负朕对他的期望。”

戴权笑着说道。

“家里的家当也就这些了,全给了金州总兵,哪怕是个石头人,也会被皇爷捂热乎了。”

“但愿如此吧,去告诉太妃,可以见她老亲家里的小辈了,挡了她这些年,她心里不知多埋怨朕呢。”

“哪里会呢。”

太上皇闭上眼睛。

戴权见状,不等太上皇吩咐,立马交代裘世安,开始准备药浴。

裘世安和戴权两人一起出去,裘世安悄悄问戴权。

“老祖宗,前番那些个道士胡言乱语,这余年没有成效,皇爷虽然没有怪罪,却也不理那些个偏方了。

那些个宫女真的可怜巴巴的,我都不敢去看,那模样真是瘆人,是否放了?”

戴权好笑的看着裘世安。

“杂家倒没想到你还是个有心人啊,那万一哪天皇爷又起了心思,人却找不到了。

杂家怎么回复皇爷呢,就说是你心善,把皇爷的药引子放啦?”

“我嘴贱,老祖宗饶过我罢。”

裘世安使劲的拍了拍自己的嘴。

“哼。”

戴权冷笑一声,径直的离开了。

裘世安留在原地,弯腰恭送戴权离开。

“大档,老祖宗走远啦。”

裘世安这才直起腰,斜视了一样刚才说话的小黄门,那小黄门立马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掌自己的嘴。

他本想跟戴权提前挖个坑,没想到戴权却看穿了他的心思。

皇城外。

“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

荣国府里。

贾政和贾赦正商讨着金州唐清安来的书信,朝廷关于辽东巡抚人选大致已经敲定,该如何避免朝廷起意在金州派监军,这事不太好办。

此时,门吏急急跑进来通报消息,两人纷纷错愕,怀疑自己听错了。

“快走吧。”

贾赦先惊醒过来,率先奔了出去,贾政这才醒悟,连忙跟上前。

摆香案启中门

众人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

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

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第一百四十七章 阳谋

消息很快传开,不提府里的下人们七嘴八舌,宁国府的尤氏,急慌慌的带着婆媳们赶来荣国府。

到了贾母处,这里连院子里都站满了人,各处的管事媳妇,有脸面的嬷嬷各自窃窃私语。

众人纷纷和尤氏等人打过招呼,尤氏勉强的和众人应付完,慌忙往里面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