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04章

作者:肥鸟先行

这里面除了明月楼这种大店之外,剩下的放贷记录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了恩皱起眉头说道:

“怎么这些借钱的都是陇右的人?”

一名居士立刻说道:“这些日子陇右在长安做生意的陇右人多,而且这些陇右人做生意比较激进,这些您不是也知道吗?”

了恩点点头,好像这么说也没错。

不知不觉中,长安大量的产业都被陇右人占据。

就酒楼来说,如今长安十大名楼之中,有五座都是陇右人经营的,剩下的三座都请了陇右的厨师,仿效了陇右酒楼的装修风格。

长安的陇右商人多,而且非常的抱团,这已经是长安的生意人都知道的事情了。

了恩放下账本说道:

“大家继续努力,尽快将这些乾元重宝放贷出去!”

慈恩寺的和尚忙着放贷,陇右的商人玩家们忙着撸小贷。

张乐言得到了慈恩寺是帮助太子流通假钱的渠道之后,立刻组织在长安的商人玩家们撸小贷。

反正慈恩寺也在万年县的管辖范围内,玩家根本不管慈恩寺的利息有多高,反正他们也没打算还!

张乐言看着朝廷发行的乾元重宝,又看了看太子所铸造的乾元重宝,从表面上真的看不出区别来。

虽然是铸造假钱,但是太子是从户部拿到的钱范,而印制假钱的工匠也都是工部的大匠。

这倒不是说太子的假钱铸造的多好,而是朝廷的真钱质量也不怎么样。

甚至有些朝廷的真钱,成色重量还不如太子所铸造的假钱。

张乐言冷笑一声,朝廷发行乾元重宝,本质上就是从民间掠夺财富。

与此同时,玩家的套利计划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果然按照孙浪的套利模型,在乾元重宝发行第二天,长安的物价就发生了变化。

长安最重要的粮食价格,在乾元重宝发行之后就悄然涨了一成。

商人自然不敢违抗朝廷拒收乾元重宝,可若是你用开元通宝来买粮食,还能稍微便宜一些,但是用乾元重宝来买粮食,价格就要按照涨价后的来了。

粮食,铁器,布料,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如果用乾元重宝购买价格都上涨了不少。

此时的玩家们却在长安城疯狂的搜罗乾元重宝,商人们需要尽快将这些乾元重宝运送到其他城市,在乾元重宝的贬值浪潮抵达这些城市之前,将手里的乾元重宝都换成商品运回长安出售。

而长安的豪强权贵们,也加入到了这场掠夺百姓的盛宴中,只不过他们的办法更加的简单粗暴,那自然还是私铸假钱。

只不过这些豪强大族没敢在长安城内明目张胆的铸钱,但是长安城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乾元重宝,朝廷严查了很久,依然找不到这些乾元重宝的出处。

等到了月末,乾元重宝发现不到十天,在长安黑市的价格就从以一当十变成了以一当八。

长安物价更是疯狂上涨,就在这个时候,一群陇右商人带着一箱子假钱,来到了万年县衙门前。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祸临头

万年县衙门迅速受理了这个案子,这些商人都是从慈恩寺借钱的商人,在借钱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借的乾元重宝比朝廷的乾元重宝发白,又请工匠鉴定了一下,确认这些钱是假钱。

于是这些商人联合起来,向万年县衙门告状。

王成伟早就等着这一天了,等到商人的状子送到,他立刻将这些假钱收下,送到工部去查验。

之前太子为了降低私铸假钱的成本,往铜水中掺了不少铅和其他金属,所以他铸造出来的乾元重宝要比朝廷的真钱偏白一些。

工部的工匠们将假钱熔炼化开,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慈恩寺的和尚们还在因为将所有的乾元重宝都放贷出去欢庆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王成伟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就在接到报官,送到工部核验完毕之后,王成伟立刻带领万年县衙役,冲到了慈恩寺。

慈恩寺是皇家敕封的寺庙,王成伟一个万年县令没有资格查封,他一边向朝廷上奏,一边派兵围住了慈恩寺。

王成伟的时机抓的非常好,正好是朝廷因为市面上乾元重宝假钱泛滥,长安物价飞涨头疼的时候,这封奏疏送到了政事堂。

如今皇帝和宰相们正憋着一肚子火呢!

朝廷发行乾元重宝,刚发现几天就假钱泛滥,搞得朝廷在民间信誉全无。

而现在长安城的商人明里暗里拒收乾元重宝,户部连续下了几个法令,处理了几个带头拒收乾元重宝的商户,好不容易将乾元重宝在市场上流通了起来,长安的物价又开始疯狂的上涨。

物价上涨可不是小问题,大唐官员的待遇虽然不错,但是长安的生活不容易,这些小官也都是靠着俸禄过日子。

如今前线打仗,官员不欠薪就谢天谢地了,俸禄肯定是不会涨了。

但是物价一涨,那些小官员就要饿肚子,更连这些普通的官员都要饿肚子,更不要说是长安的普通百姓了。

政事堂只能硬着头皮,将之前筹备的军粮按照原来的米价出售,试图压下长安疯狂上涨的粮食价格。

可是现在的长安粮食供应充足,粮食价格上涨是因为百姓不信任乾元重宝,所以将手里的钱换成粮食。

官府以平价卖粮,还没卖两天就被哄抢了干净,政事堂连忙停止了这个政策。

接着政事堂又严令长安粮食价格上涨,命令各衙门巡视粮店,禁止高价卖粮。

可是没想到这条政策执行了一天,接着长安的粮店都开始卖掺了大量沙子和谷糠的粮食,价格还是和朝廷规定的价格一样,而就算是这样的劣等粮食,依然被百姓们疯狂抢购。

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们绞尽脑汁,长安的物价依然在涨,黑市兑换乾元重宝的价格依然在跌。

就在诸位宰相们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成伟这个慈恩寺用假钱放贷的案子,立刻引爆了宰相们脆弱的神经。

“查!一定要严查!”

一向刚烈的宰相张镐是今日秉笔的宰相,看到这份奏疏后,他立刻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

其余宰相看到王成伟的奏章,也立刻附属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命令太监送进宫中。

这几天皇帝李亨也被乾元重宝的事情折磨的不轻。

那些市面上的劣质假钱从何而来,李亨心中自然清楚。

普通百姓哪里有能力铸钱啊,能做这些事情的,必然是长安的豪强权贵。

朕之前处理了太子和齐王,都没能震慑住这些利欲熏心的家伙,大唐前线还在打仗,这些家伙还如此的不知收敛!

李亨已经将乾元重宝发行遇到的问题,都归结到了市场上假钱太多这个原因上。

归因,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

在发现一件事后,归结这件事出现的原因,这就是归因。

而李亨显然没有想过,为何百姓会抵制乾元重宝,为何商人会不信任乾元重宝的币值。

一枚开元通宝重量是两铢,一枚乾元重宝不过六铢,市面上假钱泛滥,难道原因不是朝廷新钱成色不足吗?

很显然皇帝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归因,他将乾元重宝发行的问题,全部归因于那些私铸假钱的人身上。

看到王成伟这封奏章,李亨火冒三丈。

皇家敕封的寺庙,竟然带头用假钱来放贷,李亨本来就对那些秃驴没好感,这下子更是愤怒到无以复加!

好啊,朕用了那么多办法,想让乾元重宝流通起来,慈恩寺竟然在暗地里拆台。

查!一定要严查!

李亨拿起御笔,立刻批了王成伟的奏章。

他又对穆荣问道:

“慈恩寺在民间风评如何?”

穆公公明白,这是皇帝考验东厂办事能力的时候到了!

他立刻说道:

“慈恩寺香火鼎盛,是长安城内第一大寺。”

李亨眉头皱起来说道:

“这朕知道,其他呢?”

穆荣立刻说道:“慈恩寺大殿金碧辉煌,除了香火钱之外,最大的收入就是放印子钱。慈恩寺还豢养武僧,每年都有不少慈恩寺武僧伤人的官司。”

穆荣没有提慈恩寺其他事情,只是单单说了豢养武僧,这一下子触碰到了李亨的逆鳞。

好啊,今天敢在长安城内豢养武僧,明天要做什么朕都不敢想了!

李亨面色铁青说道:

“去,召五百神策军交给万年县王县令调配,慈恩寺上下那些奸滑的僧人一个都不能放过!全部给朕好好审讯!”

这时候穆荣又说道:

“陛下,慈恩寺在长安城内信众众多,其中不乏朝廷要员。”

李亨更是咬牙切齿的说道:“先押送到万年县审问,三法司人多嘴杂,万一泄露了风声。这些日子若是有替慈恩寺求情的奏章全部扣下来记录在案!”

“遵旨!”

有了神策军的支援,王成伟的底气更足了,看着外面的火把越来越多,慈恩寺内的僧人更是绝望。

在慈恩寺的大殿内,身穿华丽袈裟的方丈面色铁青,看着跪在佛祖面前的知库僧了恩,方丈念了一句佛号说道:

“我慈恩寺大祸临头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慈恩寺塔的倒掉

慈恩寺方丈是一个长须的干瘦僧人,能够出任慈恩寺这样寺院的主持,自然也是长安城顶尖的人物了。

方丈没有斥责了恩,他手中握着佛珠说道:

“了恩,知道这件事内情的,都在殿上吗?”

了恩抬起头,看了一圈。

帮着太子处理假钱,这件事关系重大,自然要严格保密。

慈恩寺知道这件事的,除了寺院中的高层之外,就是负责放贷的几个居士,接着就是管理慈恩寺库房的僧人。

了恩看了一圈,果然知道这件事的僧人都已经集中到了大殿中。

接着方丈又说道:

“相关的账册,太子送来的假钱,都在慈恩塔内吧?”

了恩继续点头,放贷的账册,借款人的借条,以及太子运送来的假钱,全部都藏在慈恩塔内。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