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59章

作者:臊眉耷目

想到这,便见梅乾拍了拍手。

随后,便有士兵将一些担子、包裹、陶器坛子拿到双方对峙的中间道路上。

鲁肃大概扫了一眼,就知道这里面应该是粮秣,财货以及酒水之物,用来犒军用的。

“尊下何意?”

梅乾叹道:“雷大帅知晓鲁君前往汝南面圣,特令我等连夜来追,以此薄礼相赠,聊表寸心。”

鲁肃很是镇定的道:“雷大帅的好意,鲁某心领了,只是依雷帅的秉性,若说他专门令尊下率这么多兵将来为某家送礼,我是断断不信的。”

梅乾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尴尬的笑容。

他在马上冲着鲁肃长长作揖:“不瞒鲁君,我家雷帅入山林,被江淮百姓谓之为贼,实乃是不得已,今番恳请鲁君前往汝南面君之时,能够向陛下表达一下我等的归顺之心。”

鲁肃听到这恍然而悟。

原来梅乾到这里来,是为了通过自己向刘琦传话的。

不过鲁肃也并不是愚钝之辈,这当中有些事他多少觉得有些可疑。

“君等既是有意归降,那为何当袁公路归顺朝廷之时,你等不曾随袁公路一同归于朝廷,也省却了今日的难事。”

梅乾咧了咧嘴,苦笑道:“袁公路当初在淮南横征暴敛,民皆怨之,当时的九江风雨飘摇,没有人愿意在跟随袁氏,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我等当时只顾着离开袁术,并不曾有远见顾忌将来,方才有了今日的窘境。”

鲁肃捋着自己的须子,眯着眼睛,似乎在寻思着什么。

半晌之后,方才听鲁肃慢悠悠的道:“我虽有心帮你们一把,但我也不过是刚刚投效往陛下麾下,唯恐陛下对我还不是那么信任。”

梅乾急忙道:“鲁君何必自谦?君在淮地声名卓着,不论是望族名士,还是草莽豪杰,谁对鲁君不敬?单凭此声名,陛下也一定会以鲁公为重。”

鲁肃闻言,不由地哈哈大笑。

但他却也只是笑,并不多言。

梅乾见状,心下暗叹口气。

随后,便见梅乾再次开口道:“当然了,就算是不听鲁君的谏言,我等也能理解,毕竟当朝陛下乃是英明圣主,绝非普通人能够说动。”

鲁肃略带微笑地看着梅乾。

“只要鲁君将此中事宜告知陛下,不管陛下最后肯不肯收我淮南之众,雷帅与我等都会记鲁君大恩!”

梅乾这么说完,方见鲁肃的表情缓和了表情,他笑着道:“肃自当尽力为止。”

梅乾心中暗道这个人真是一个精细人,自己带着千余人来求他办事,若是换成旁人,哪怕是为了早点摆脱梅乾等人顺利成行,恐怕都会忙不送跌的答应,毕竟自己千余人在这站着呢。

再说了,自己拜托他的事情也并不难,不过就是让他向刘琦递一句话而已。

但这厮就是非要等到自己说了‘成与不成都与他无干’,方才笑呵呵地点头答应。

也不知道是该说他过于小心,还是说他心思太过缜密!

“梅帅可是还有其他的事要吩咐于我?”鲁肃的声音遥遥传来,打断了梅乾的沉思。

梅乾回过神来,笑道:“没事,没事了。”

“如此,容鲁肃告退,咱们后会有期。”

“鲁君慢走。”

鲁肃转头,招呼了手下的部曲,掉头继续赶来。

他手下的人小声对他道:“家公,对方人马未撤,咱们不留人断后,若是他们赶了上来,我等恐皆死无葬身之地。”

鲁肃不以为意地道:“对方人数是我们的四倍,就算是你留人断后,他们想要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也并不困难,留下人马断后无益,反倒是显出了我们的心虚……大大方方的走。”

那命部下表示遵从。

望着鲁肃的大队人马渐行渐去的身影,梅乾不由感慨万分,叹道:“鲁君果然是不同寻常人也。”

鲁肃的人马离开大概三十里后,突见西面又是一阵沙尘升起,一支约有千余的兵马正向着鲁肃所在的方向飞速奔来。

一见这样的情况,鲁肃手下们的部曲们顿时就紧张了。

不光是他们,就连鲁肃本人也有些忐忑不安。

怎么刚送走了一众淮南贼众,半路上又跑出了一众彪军,而且看数量,似乎必适才尾随他们而来的梅乾一众只多不少。

但不论对方是什么人,既然已经到了,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如何也不能落了气势。

当下,便见鲁肃挺直了腰背,一脸正色的看向对面的来兵。

很快,便见对方的兵马来到了鲁肃一众的面前,不过令鲁肃惊讶的是,对方的装备精良,士兵列阵整齐,军容肃整。

为首的一员持刀巨汗膀大腰圆,容貌魁梧。

鲁肃心中正疑惑之时,突听队伍中有人高声冲着他喊了一声:“子敬。”

这声音很是熟悉,即使有时日没有听到了,但鲁肃还是一下子就听了出来。

“公瑾!”

来人,正是向天子刘琦举荐鲁肃的人周瑜。

一看到周瑜亲自来了,鲁肃心中的大石头一下子便落了下来。

“公瑾,你为何在此?”

两个人同时翻身下马,向着对方走去。

周瑜来到了鲁肃面前,对他拱了拱手,道:“得知子敬前来相投,陛下唯恐兵荒马乱,路子敬上有失,特命我在前面不远处的淮汝边境相迎,只是后来听闻有淮南贼众尾随子敬,我怕子敬有失,故特前来接应……你没事吧?”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鲁肃投刘

听了周瑜的话,鲁肃心中不由一惊。

按道理来说,淮南贼梅乾一众从九江郡来追鲁肃,而周瑜一众则是从汝南的方向来迎接鲁肃,两支兵马可以说是完全的两个方向!

既然是完全的两个方向,那周瑜是怎么知道梅乾一众动向的?

一想到这里,鲁肃的额头上就开始一滴一滴的往下流汗。

他原先一直听说天子麾下的卫士署刺探能力不俗,其人员更是遍布大汉各州各郡。

鲁肃原先对此也并不太信,但是直到今日,亲眼见识到了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看起来,传言果然不虚。

这个时候,周瑜又为鲁肃介绍了一下随同自己率兵来此的大将,正是刘琦身边的统领许褚。

近距离看许褚的身形,鲁肃心中更是有些触动。

周瑜和许褚在大汉的阶层而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阶级,但是就是这个两个不同阶级中的精英,全部都被刘琦收入瓮中,足可见刘琦的能力。

……

十三日之后,鲁肃便随同周瑜来到了刘琦目下所屯兵的归德。

依照鲁肃和周瑜等人的行进速度,以及居巢和归德的距离,他们本不应该凭空迁延这许多时日。

只是本年已经入了深秋,江淮之地雨水充沛,雨量开始逐渐增大,道路逐渐变的泥泞,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鲁肃一行人的行进速度。

而更加让周瑜和许褚惊讶的是,鲁肃这一路西行的号召力。

周瑜原本以为鲁肃乐善好施,在民间声名极佳,但也仅仅只是限于居巢附近,没有想到,进入了汝南境后,县乡中的许多人听说了鲁肃到来,竟然皆争相而随。

当然,这些跟着鲁肃一同行来的都是因为灾祸和战乱失去了田地的流民,亦或是本土的豪侠,而那些在本家有产业的人,是断断不会随同鲁肃走的。

周瑜和许褚都是看的有些瞠目结舌,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鲁肃的人缘居然会这么好。

其实也不怪周瑜和许褚惊讶,试想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些人争相随同,高呼‘愿随鲁郎同往’,别管人多人少,但总是有这样的人出现表示愿意追随鲁肃,这就足够给周瑜和许褚震撼。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队伍的行进速度就变的缓慢了,很多人都不过是普通民众,连日兼程赶路就会变的疲惫不堪。

鲁肃等人抵达归德的时候,他的身边居然已经聚拢了有三千余的人流民队伍。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鲁肃觉得是给刘琦填了麻烦,有些不太好意思进县,于是便在归德外面屯扎,然后由周瑜和许褚进县向刘琦进行禀明。

听周瑜讲述完外面的情况之后,刘琦当场哈哈大笑。

“这个鲁子敬,人缘倒是奇佳,变卖田产交友养士,在淮汝之地他也算是第一人了,以学术而言,他算不上名士,但以行为而言,他绝对是一个奇士……怎么不进城来见朕?”

周瑜苦笑道:“鲁子敬本来是带着两百部曲而来,谁曾想到了归德,这人数一下子就上了三千,这不是给陛下找麻烦吗?试问他如何有脸面来见陛下?”

“他的面皮就是薄,你去告诉他,普天之下的子民,皆是朕的子民,不论是良家子还是流民,草寇,都是……他领来的人是朕的子民,朕自会安排妥当,轮不到他替朕臊得慌,让他赶紧滚进来见驾。”

“唯!”

有了刘琦的这番话,鲁肃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不过鲁肃并没有着急随同周瑜去面见刘琦。

见刘琦和见旁人不同,既然是面见当朝皇帝,那自然就是要好好的整理一下装容,不能随随便便的去见。

虽然此地并非雒阳,又是前线,但该遵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次日,刘琦在县府的正厅召见鲁。

鲁肃为了见刘琦,也算是进行了精心的打扮,青色的长袍,再以黑巾裹发,他没有官职,故而不以长冠覆头,但却也不失风度,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本就仪表俊秀的他更显得气度斐然,让人看了好感顿生。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个看脸的世界。

袁绍、袁术、刘表等人在征辟手下的时候,也有看脸看气质的习惯,这跟他们家室出身也有关系。

但是当鲁肃见到刘琦的时候,顿时不由愣住了。

为什么?

因为刘琦今日也是打扮的极为庄重,很明显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梳洗打扮,显得英武异常,既俊朗不俗,又不失英气厚重,让人颇为神往。

刘琦身为大汉之主,召见鲁肃如此隆重,也是出于现实需要。

看来他和鲁肃着实是想到一块去了。

这年头,君择臣,臣亦择君。

刘琦经过了一番打扮,虽然是很简单的事情,但让鲁肃也感觉到了刘琦对他的重视。

如此行径,既算是收鲁肃之心,也算是安周瑜之心,何乐而不为之?

鲁肃参拜完后,刘琦让他平身,遂赐坐于鲁肃。

说是赐坐,但更贴切的来说,是赐跪。

鲁肃跪坐一旁,正襟危坐。

刘琦先开口道:“子敬这一次给朕带了三千流民回来,刚巧,朕昨夜和尚书台的诸公在汝南划定新的屯田区域,汝南新田的开发,还有荒田开垦,都需要人手,你给朕带来的流民,正可派上大用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