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9章

作者:高月

  李邺肃然点头,“我想!”

  裴旻叹口气道:“这两招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悟,但如果你境界不够,你连悟的机会都没有,就像一个三岁小孩,你教他重锤法,教他一千遍都领悟不了,因为他根本拿不动八十斤重锤,等他长大能挥动八十斤重锤了,很可能教他一次他就悟了,这就是境界。”

  李邺点点头,“登高才能望远!”

  裴旻大笑,“臭小子,跟我来!”

第11章 乐极生悲

  裴旻大步来到水井前,目光已没有最初的冷厉,变得很柔和,他对从前的李邺从来不会解释,解释了那傻小子也听不懂,但他要对眼前的李邺解释清楚,对方才能更好领悟。

  “练武不是练几招花拳绣腿,必须从小打下身体基础,否则举两三百斤的重量,首先筋骨就支撑不了。

  你娘给你从小用药泡浴,方子就是我给她的,几味最关键的药材也是我给她,这就像挖池,挖小池成塘,挖大池成湖,所有的武学世家都是这样培养子弟,从出生后几个月时就开始药浴,就是为了强筋壮骨。”

  李邺确实明白,其实他那个时代的运动员也是一样,都是从小练出来的。

  “打马球呢?”

  “打马球是为了训练你的目力、敏锐力、速度、手眼协调,同时也训练你的力量,但更要是让你领悟控制。”

  “我已经领悟了!”

  “你那个只是基础,真正的武道还没有入门!”

  裴旻微微笑道:“道法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武道也是一样,一生二是基础,这关你已经过了,接下来就是二生三,看你能不能在一两年内突破,其实二生三里面还有细分,以后我再慢慢告诉你。”

  “舅父,什么要让我练武?”

  李邺沉吟一下问道:“是不是因为家族练武的缘故?”

  “和家族有点关系,但不是全部!”

  裴旻缓缓道:“大唐的很多迹象都越来越不对了,各种危机越来越深,感觉到了一个转折点,很可能乱世就要到来,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不光是我们,我所知道的很多世家也都在暗中准备了。”

  “准备什么?”李邺追问道。

  “各种准备,粮食、财富、兵器、训练子弟,但对于我们个人,练就一身高强武艺才是最现实的,最有用的,才能在乱世中活下去,才能保护自己的家人。”

  李邺默默点头,就像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总会有动物先知先觉,战乱也是一样,也一定会有各种征兆先出现,而那些能延续千年的世家往往就是最先感受到。

  裴旻出身天下世家闻喜裴氏,他也一定从家族那里得到警示了。

  “我从哪里开始?”李邺将心收回来。

  裴旻指了指水井。

  李邺看了一眼水井,有些不解道:“让我下井?”

  裴旻微微一笑,“当年我也是在长安的河底练成的,你若不嫌这里的河水脏,你可以去河底练习。”

  漂着翔的河水还是算了,李邺想到裴旻那天外飞仙般的一剑,想到了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他顿时热血沸腾,脱去外衣,赤着上身,“我该怎么练?”

  “你跳下井底,井底很宽,和你房间差不多,你就在井底挥杆打马球,支持不住上来换口气,每天晚上打一个时辰,等什么时候你能和陆地一样,打得又快又准,那你就练成了。”

  “我就能使出舅父那一招天外飞剑?”

  裴旻点点头笑道:“到了那个境界,你就会知道,那一招其实并不难!”

  ……..

  李邺一跃跳进了水井,此时正值倒春寒时节,冰寒刺骨的井水几乎瞬间将他冻僵,从幼时开始药浴带来的效果在这时发挥出来,他抗住了极度的寒冷。

  身体慢慢下降,水深大约四五米,他的脚终于触到了井底细沙,慢慢站稳了,他忽然发现井底有两个石锁,应该是舅父放的,套住脚,让身体浮不上去。

  他这时才发现在水底打马球真不是好主意,球杆向上飘浮,他得费力按下去,极为艰难地在井底挥杆,周围一片漆黑,周围什么都看不见,不要说打井底的小石块了。

  难怪要在水里训练,水里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他在岸上的力量、速度、精准、敏锐统统没有了,一切又从头开始,而且更加艰难。

  李邺的前身是一头犟牛,认准的事情谁也拉不回,现在李邺虽然远不如前身那样犟,但一样有股子韧劲,绝不轻易认输。

  他知道要用两三年的时间来苦练,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他得坚持,积小流以成江河。

  一次挥杆,他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在运动,只挥了两三下,他的手臂就酸得不行,又咬牙挥了两下,呼吸实在憋不住了,他双脚一蹬浮了上去。

  头露出水面,李邺大口大口呼吸,裴旻在上面问道:“挥了几杆?”

  “五杆!”

  “不行!刚开始必须要挥七杆,赶紧下去,今天必须要潜十五次!”

  李邺深深吸一口气,又潜了下去,他潜到底,抓住了石锁,返身将脚套住石锁,从腰间抽出马球杆继续挥打起来。

  但只打了四下,他就打不动了,呼吸也快憋不住,他咬紧牙关继续挥打一下,五下了,还有两下,他憋得胸膛都要爆炸了。

  用劲全身力量挥打了最后两下,咕嘟喝一口水,差点把他呛晕过去,他脚一点,在快要失去知觉之前冲出了水面,大口大口呼吸。

  这才是第二次,还有十三次,想想都害怕,李邺感觉自己不可能坚持下去,他抬头向井口望去,上面一片漆黑。

  “舅父!舅父!”他高喊了两声。

  上面没有任何回应,该交代已经交代完,裴旻极可能已经走了。

  “那自己等会儿怎么上去?”

  两边都是长满了青苔的井壁,滑不留手,根本就没有半点借力之处,李邺开始恐惧起来。

  就在这时,上面忽然出现一个黑物,向他头顶砸来,李邺头一歪,‘咚!’砸在水面上,原来是水桶抛下来了,上面有绳子。

  “第三次,快点!”裴旻在上面厉声大喝。

  这个声音如同仙乐,李邺都感动得快哭了,他深深吸一口,又一次潜了下去。

  ……..

  李邺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爬上来的,他像狗一样趴在井台上,整个身体都仿佛不是他的了,完全失去了知觉。

  李邺在井底潜水十五次,呆了足足有一个半时辰,裴旻早就走了。

  这时李邺发现眼前有个小瓷瓶,他颤抖着手拔出塞子,居然是一小瓶药酒,牙齿冻上下打颤,把药酒倒进嘴里,苦药味十分浓烈,让他差点吐出来,他只得强行咽了下去。

  这药酒就像六十七度的老白干,只片刻,一股热量从丹田涌出,流向全身,沛不可挡,仿佛整个身体都泡进了滚水,每个毛孔都在畅快呼吸,舒服得他呻吟起来。

  他慢慢坐起身,穿上衣服,他发现了药酒的功效,浑身的极度疲惫和肌肉疼痛竟然消失得干干净净,身体变轻了十斤,双臂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量。

  他仰天呼啸一声,狠狠一挥球杆向地上的一块石块打去,只听‘咔嚓!’一声,这一杆重重打在石块上,石块纹丝不动,他的球杆却折成了两段,原来是块磨盘一般的大石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小尖角。

  李邺懊悔得张大了嘴,什么叫乐极生悲,这就是了。

第12章 西市买杆

  次日醒来,李邺躺在床上想着昨晚的事情,就仿佛做梦一样,是真的吗?剑圣裴旻在教自己练武?他居然是自己舅父。

  这不是做梦吧!

  李邺翻身坐起,看见了断成两截的球杆,他心中一阵激动,昨晚不是梦,是真的发生了,可他又忍不住哀叹一声。

  也就意味着他今晚还要去井里煎熬。

  李邺的前身虽然已经苦练了十年的马球,但直到昨晚,李邺才知道自己早已走上了武道,坦率说,他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他甚至还没有想好,他来唐朝能做点什么?

  他目前最现实的想法,无非是尽快赚点快钱改变家庭的贫困。

  但舅父裴旻教他练武似乎在安排他走上另一条道路,他们也感受到了乱世将要到来,他们也在进行准备了。

  他想起裴旻说的几句话,不光是他们,很多世家都在暗中准备了。

  还真是出人意料,看来安史之乱爆发并非意外,而是大唐各种危机、各种矛盾无法调解后的重新洗牌。

  如果大唐的各种危机能得到缓解,那是不是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或者带来的后果不会那么严重。

  李邺苦笑一声,想这么多干什么?一个贫苦窟的穷小子躺在床上操心天下大事,真是滑稽!

  还是舅父说得对,早点着手准备,就能让家人在乱世中得到安全,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准备什么?其实舅父已经告诉自己,财富和拳头。

  “阿邺,快一点,娘等你半天了!”院子里忽然传来裴三娘不耐烦的喊声。

  李邺一怔,“娘,我们要去哪里?”

  裴三娘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在门口叉着腰道:“我没有告诉过你吗?今天带你去学堂,我已经给从前教你读书的孟老头说过了,他说你可以继续读书,但要从头学起!”

  “从头学起?”

  李邺有点哭笑不得,他可以想象自己和一群六七岁孩童挤在读书一起的情形,别人还以为是开家长会。

  “娘,我识字呢!那一棒把我读过的书都想起来了,不信回头写给你看。”

  李邺发现自己挨的那一棍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裴三娘的表情显然是不相信,李邺又连忙道:“我白天还要去乔府练球呢!真没有时间去读书。”

  这个理由不错,裴三娘点点头,“好吧!等你比赛完再说,反正娘已经下定决心,你一定要读书,马球也可以练,但不能耽误读书!”

  她瞥了一眼折成两段的球杆,匆匆走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她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但李邺有一种直觉,他母亲其实知道,只是装作不知道。

  不管那么多了,今天要去西市一趟。

  ........

  西市和东市是长安最著名的两大商业中心,它们实际上是两个巨大的商贸城,各种专业市场集中在一起,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

  如果不想跑远,或者买的数量不多,各个坊内也有很多小店铺,杂货铺、米油店、酱菜店、布店、沽酒坊之类,柴米油盐酱醋茶,坊里都能解决。

  想买点新鲜蔬菜野味,可以去城外的墟市,就是露天市场,就像今天的乡镇大集一样。

  李邺来到了西市,他今天必须来,要买两样东西。

  首先要买笔墨纸砚,虽然这个时代的他是一个只会打架打球,只读过一年书的野小子,但他骨子里始终认为自己是个文人。

  尽管三次高考落榜,却也不影响他的自我评价。

  其次,他要买一根马球杆,否则今晚就没法下井训练了。

  李邺身穿灰色粗布短衣,下面穿一条浑裤,脚穿一双粗布鞋,衣服鞋袜都是木大娘给他做的,虽然粗陋,但浆洗得很干净。

  看起来他和西市的苦力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苦力们都步履匆匆,周围一切都不闻不问,抓紧时间送货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