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69章

作者:高月

  王秀昂抬脚便走,杜有光急忙跟上去道:“难道黄家也要交吗?”

  王秀昂停住脚步冷笑一声,“黄家比你聪明,人家在整改期就把所有的一千三百名奴隶都转为平民,所以他一文钱不用交,也不会被重罚!”

  “什么?”

  杜有光眼睛瞪大了,他大怒道:“他和我约好一起抵制,他怎么敢背叛我?”

  王秀昂淡淡道:“我建议你还是把家主之位让给其他兄弟吧!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杜家主,我最后再给你说一句话,你们有多少奴隶,内卫早就掌握了,天子铁了心要收拾杜家和黄家,黄敏比你聪明,逃过一劫,你赶紧把七万贯钱交了,或许能逃过这一劫,否则内卫上门,杜家就彻底完了,你好自为之吧!”

  杜有光虽然吝啬,但他并不愚蠢,一旦他终于意识到后果严重,他也想求生自救。

  杜有光当即召开家族议事,并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族人,他原本是想让全族人一起分摊重罚,不料却反而激起了全族人的滔天怒火,纷纷表态此事和自己无关,这是杜有光的愚蠢,不能连累他们。

  族人纷纷离去,最后内堂上只剩下杜有光一人绝望地站在大堂上。

  三天后,也就是缴税通知下达后的第八天,杜有光上吊自杀。

  又过了五天,从洛阳过来的三百内卫进驻杜家,没收了杜家一切财产,包括房产、土地和店铺,杜家所有族人三十余户都被赶出了房宅,杜家在襄阳彻底消失。

第1467章 矛盾激化

  这两天整个长安都传遍了,巴蜀各州集体抵制朝廷的废奴令和奴隶税,不仅仅是民间抵制,而且很多州都发表申明,废奴令和奴隶税在本州无效,公开和朝廷对抗。

  巴蜀在安史之乱中保持了稳定安宁,却没想到在安史之乱十余年后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一连三天,长安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朝中官员更是传得沸沸扬扬。

  这天中午,丹凤大酒楼内坐满了来吃午饭的官员,巴蜀政治危机自然是酒楼里的重点话题。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长安百姓们谈论的是废奴令,但朝廷官员却看得更深透。

  几名户部官员坐在一起闲聊,户部员外孙少堪忧心忡忡道:“有传闻说,朝廷派太常卿田神功去巴蜀谈判,不知是真是假?”

  一名户部官员哼了一声,“你搞错了吧!田神功是去南诏参加他们的新王登基,什么和巴蜀谈判,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孙少堪怒道:“名义上去南诏参加登基典礼,实际上是去谈判,这种事情还少吗?”

  “那你说和谁去谈,朝廷官员和地方官员谈判?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是和合州刺史郭项谈判,他是巴蜀各州申明的发起人,他的背景大家谁不知道?”

  旁边户部郎中刘建宁端起茶盏冷笑道:“少堪老弟,这次你真的错了,这次抵制废奴令就是上次盐税案的延续,关键是上次盐税案朝廷最后妥协,他们以为朝廷还会继续妥协,你看着吧!这次朝廷一定会彻底清算。”

  另一名户部侍郎也笑道:“估计巴蜀的那些豪族以为稍微象征性地释放几个老弱奴隶,就能和朝廷达成妥协,只能说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之前朝廷向剑南都督府增兵三万,任命李晟为剑南都督,明摆着要清算了,他们居然不自知?”

  孙少堪一拍桌子,“刘兄,我和你打赌,如果这次是妥协了怎么办?”

  刘建宁微微一笑,“就赌十贯钱吧!假如我输了,你欠我的十贯钱,我们一笔勾销,如果你输,那你就得还我二十贯钱,如何,敢赌吗?”

  孙少堪一咬牙,“赌就赌,大家可以作证!”

  “赌什么赌?”

  户部尚书刘晏忽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恼火道:“你们敢利用中午吃饭时间赌博?”

  众人吓得一起站起身,刘建宁陪笑施礼道:“启禀相国,我们是打赌,朝廷会不会像上次盐税那样和巴蜀地方势力妥协?”

  刘晏哼了一声,“上次妥协是因为河北战乱未平,这次还会再妥协吗?”

  “我们知道了!”

  刘晏看了一眼酒壶,又瞪眼道:“中午不许喝酒,难道你们不知道?”

  “相国,这不是酒,是茶,我们只是放在酒壶里装装样子。”

  刘晏哼了一声,“赶紧吃完饭回朝房,上半年的报告现在还没有汇总完,右相在催我了!”

  “我们马上回去,今天一定汇总完成。”

  刘晏转身走了,众人擦擦额头上的汗,刘建宁又笑道:“少堪老弟,打赌还要继续吗?”

  孙少堪灰头土脸道:“这个.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众人一阵大笑。

  御书房内,李邺缓缓对韦见素和张立道:“朕一直在后悔当年盐税让步,这一次朕决定要用废奴令拿巴蜀开刀了,立刻通知王维把各地手下撤回到成都,吏部也要做好准备,派大批官员接管巴蜀,最好先去汉中等候,随时入蜀。”

  “陛下决定要大规模清理巴蜀官场吗?”韦见素问道。

  “那当然!”

  李邺冷冷道:“山南东道十二个州刺史申明不承认废奴令,剑南道七州不承认废奴令,废奴令是朕亲笔签署,他们不承认,不就是不承认朕吗?朕已经派五千内卫进入巴蜀,就是要彻底收拾这帮混蛋,还有郭家和贾家将灭其全族。”

  韦见素和张立都知道天子已经动了真怒,不敢再劝了。

  韦见素叹口气道:“微臣只希望速战速决,不要让无辜百姓死于战火。”

  李邺点点头,“李晟心里有数,他不会大开杀戒!”

  李邺又摆摆手,“荆襄那边的情况如何?”

  “回禀陛下,黄家在整改期内已全部将奴隶转为平民,州衙也去复核了,黄家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就是他们转正和奴隶税颁布有一个月的时间差,州衙询问,要不要补这一个月的奴隶税?”

  李邺笑问道:“政事堂的意见呢?”

  “我们建议最好能合情合理合法,政事堂建议以当地颁布奴隶税的时间为基准,十天之内可以免税,超过十天的部分要补税。”

  李邺点点头,“这个方案不错,朕准了。”

  张立又道:“听说杜家比较惨,藏匿了三千两百名奴隶,被查出来,要连补带罚七万贯钱,家主杜有光承受不住压力,上吊自尽了,听说内卫还是进去抄没了杜家的家产。”

  李邺哼了一声,“早知今天,何必当初。”

  李邺沉吟一下又对韦见素道:“让旬刊把杜家的事情详细过程刊登出来,不用掩饰,直接实名刊登,发送给天下各地。”

  “微臣明白,杜家就是最好的典型,值得天下所有豪门警惕。”

  李邺见韦皋出现在门口,便对两人道:“两位相国先去吧!有什么情况,立刻和朕联系!”

  “我们告辞!”

  两人行一礼走了,韦皋禀报道:“陛下,刘武通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刘武通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说吧!什么事?”

  “回禀陛下,郭坤我们已经找到了,在咸阳县,现在被严密监视,随时可以抓捕。”

  郭坤便是郭怀颜的嫡次子,在国子学读书,内卫去抓捕他,居然被他逃掉了,李邺还以为他已经逃回蜀中,没想到居然躲在咸阳县。

  李邺点点头,“立刻抓捕!”

  咸阳县城靠近西城门处,有一座占地三亩的小宅,看起来和普通人家没有任何区别,房子也是合法购买,三年前就买了。

  郭怀颜的次子郭坤在国子学读书,前两天得到父亲的紧急通知,让他立刻躲藏起来。

  郭坤不知缘故,但他还是立刻带着两名手下躲到了咸阳县,恰好躲过了内卫的抓捕。

  如果他一直隐藏着不动,内卫确实抓不到他了,但问题就出在他不知道父亲让自己躲藏的原因,所以他也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他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去骡马行取自己的爱马,他便让一名手下去骡马行取马。

  却不料骡马行已经被内卫盯住了,今天上午郭坤手下来骡马行取马,内卫便盯住了他,一路跟踪他到了咸阳县,这才发现那座小宅。

  内卫站在西城墙上用千里眼观察,果然发现了小宅内有一名疑似郭坤的年轻人。

  夜幕降临,刘武通亲自率领百名内卫士兵包围咸阳小宅,刘武通一挥手,二十几名内卫士兵立刻翻墙进去。

  片刻,宅内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但很快便安静下来。

  不多时,门开了,一名衣着华丽的年轻男子被五花大绑押出来,嘴被堵住,满脸惊恐。

  刘武通看了他一眼,二十岁刚出头,身材中等,长得细皮嫩肉,相貌倒也不错。

  “是他吗?”

  一名被带来辨认的同窗仔细看了一眼,点点头,“没错,就是他!”

  刘武通一挥手,“把他带走!”

  士兵当即用黑袋子将郭坤头罩住,押上了一辆马车,十几名内卫骑兵押解着马车迅速离去。

第1468章 君怒降临

  邛州临邛县,这里是邛州治所,南面紧靠白术水,北面水十里外便是斜江水,临邛县便位于两水相间的盆地内,在县城西北十里外的官道西面,也是一座小盆地,这里有数百户人家,组成一座小镇,叫做北邛镇。

  小镇位于最重要的官道前,所以在官道两侧开了很多店铺,吃喝玩乐住宿,还有杂货铺、干粮铺等等,基本上都应有尽有。

  但这些店铺真正的客人并不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而是官道另一边的一座军营。

  军营占地不小,围着营栅,从旗帜上看是邛州的州兵军营,但实际上是贾家的私军,主将贾秀,家主贾元之弟,其他将领要么是贾家子弟,要么是贾秀的心腹。

  两千士兵也是由贾家出钱招募的乡勇,其实就是把邛州各乡那些好勇斗狠的无赖集中在一起,每人每月五贯钱俸禄,他们虽然远离县城,但周围店铺很多,吃喝嫖赌一应俱全,让士兵过得很快活。

  军营北面是一座高约十几丈的低缓小山,山上长满了大树,像一堵长长的绿色高墙将小镇和军营包围起来,官道就从中间的缺口穿过。

  这座长达二十余里的低缓小山就是军营安排这里的缘故,它是一座天然的土墙,北面很陡,冲不上山,南面有很多条山路。

  官道旁边的山顶上修了一座三丈高的哨塔,有哨兵在哨塔上眺望,能发现数里外的动静,一旦有情况,军营的两千士兵立刻行动起来,用巨石和巨木封锁官道路口,士兵上山用弓箭防御,官道两边都是坑洼不平的地面,还有不少乱石,缝隙里长满了灌木和杂树,难以行走,更摆不开战场,只能走官道。

  更重要是这里距离临邛县还有十里,一旦这里打起来,临邛县能立刻得到消息,贾家还有时间撤退。

  主将贾秀原本是剑南军的雅州兵马使,他是永王李璘的重要支持者,后来被清算,永王失败后,贾秀也丢了军权,但李邺为了安抚贾家,没有将贾秀彻底清算,而是封他为邛州兵马使、游击将军。

  邛州本来就没有驻军,所以邛州兵马使实际上是虚职,但也正是这个邛州兵马使,使贾秀统领的两千人反而变得合法化了。

  如果没有什么矛盾,那么邛州贾家也会长期维持现状,但一纸废奴令,使巴蜀豪族和朝廷的关系开始恶化了。

  东郭西贾,巴蜀人知道,两人都是靠盐发财,控制了巴蜀一半以上的盐井,开采盐井当然需要大量盐工,但贾家和郭家没有盐工,只有盐奴,郭家有两万多奴隶,贾家也有近两万盐奴,在邛州各地盐井内没日没夜劳作。

  废奴令可以说是直击巴蜀豪族的要害,当然也触动了贾家的切身利益。

  邛州刺史贾卫在剑南道第一个公开发表申明,废奴令对邛州无效,紧接着雅州、眉州、嘉州和资州也跟着表态,废奴令对本州无效。

  这个申明无疑是对朝廷和天子的宣战,就在贾卫公开申明传到长安的当天,李邺就给李晟下达了军令,全歼邛州的军队,灭贾氏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