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这几天,朝廷出现了一股退田风潮,前期是关中士族,韦家、杜家、苏家、柳家、杨家等等,后期基本上都是关陇各家族,几乎每天都有上报户部,放弃了关中的庄园。
第一个退地的是独孤家族,他们也是大唐排名前几的大地主,退了关中的八座庄园,约二十万亩,按照朝廷政策,有赎买和置换两种方式,独孤家族选择了置换。
紧接着便是长孙家族和窦氏家族,他们也全部退出了关中庄园,然后便是元氏家族,退了五座庄园,然后于家、侯莫陈家、豆卢家等等纷纷跟进。
少的一座,多的两三座,十天之内,关陇世家全部退出了一百多座庄园,上百万亩土地,这些家族全部选择了置换,没有一家选择赎买。
原因也很简单,朝廷不允许新增五百亩以上庄园,也就是不再允许土地兼并,对于置换庄园是破例,这种情况下,大家自然都想保留庄园。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置换海外海岛。
所有家族都拿到了朝廷置换土地的各种方案,其中以十倍置换海岛属于最后一个选项。
不过大部分家族都忽略了这个选项,但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在关陇贵族之间,都互相联姻,都有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邠国公元素的孙子元骁娶的是窦家之女,元骁目前任陇州刺史,他这几天正好在朝廷述职,元骁便从妻子哪里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消息确实让元素震惊,窦家竟然置换了海岛,这些家主一个个都是千年老狐狸,他当然知道窦家不会脑袋被驴踢了,自己一家跑去换海岛。
窦家必然是跟着独孤家族和长孙家族,也就是说,独孤家和长孙家极有可能都置换了海岛,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竟然瞒着自己。
“祖父,或许是窦家想做海外生意,他们以前就有这个想法。”
“你想太简单了,做海外生意要海岛做什么?而且这些都是荒岛,窦家不可能单独去置换一座荒岛,我估计独孤家和长孙也置换了。”
元骁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道:“孙儿昨天和几个老朋友聚会,长孙群也在,我们提到置换土地的事情,长孙群说他们家不光关中的土地交出去了,连河东和中原的庄园也一并交了,不知什么原因?”
元素缓缓点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这里面必然有大文章,独孤家族和长孙家族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要不祖父去问问吧!”
元素也正是这样想,他取出一张拜帖递给孙子,“替我交给窦弦,我今晚去拜访他!”
第1284章 海岛选项
书房内,家主窦弦苦笑一声,“元兄,你在为难我?”
窦弦和元素都快七十岁了,尽管头发花白,容颜苍老,他们都依旧在为家族的发展殚精竭虑。
元素语重心长道:“亲家,纸包不住火,迟早都会知道的,你为何不做个人情,直接告诉我呢?这不是小事,你不应该瞒我!”
窦弦无奈,只得点点头,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确实是纸包不住火,朝廷迟早会宣布,看在亲家的份上,我可以告诉你。”
元素精神一振,眼中充满了期待。
窦弦给门口的元骁使个眼色,元骁知趣地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窦弦和元素二人。
窦弦这才缓缓道:“置换海岛是从独孤家开始的,然后长孙家跟进,我得到消息后,就去询问了独孤家主,他告诉我,置换海岛是因为朝廷允许在海外建国。”
“什么?”
元素瞪大了眼睛,“朝廷允许在海外建国?”
窦弦点点头,“朝廷不允许在西域建国,但允许在海外建国,成为大唐的附属国,是摄政王的意思。”
元素的心乱了,居然允许在海外建国,这种好事情居然不告诉自己,独孤烈太不厚道了。
“土地怎么置换?”
“具体我也不知道,但有一个参照,独孤家二十万亩土地,可以置换一座和京兆府一般大小的海岛,所以长孙家也凑了二十万亩庄园,窦家也打算凑二十万亩,关中的不够,就用汉中和巴蜀的庄园凑数。”
元素想了想问道:“最近你们三家有什么安排吗?”
“有!”
窦弦点点头,“后天一早,独孤晋阳、长孙曜以及我的长子窦颍要出发去泉州,如果元家也想去,就要抓紧了。”
元素告辞走了,马车内,元素眯住眼睛细细体会这件事。
关陇贵族家家都有野心,这是传统,如果能独立建国,每一家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但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能比元家更强烈想建国。
元家是什么人?北魏的皇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灭亡,西魏被北周吞并,但复国念头一直就流淌元家的血液中,一代代传下来。
但元素也知道,想取代大唐复国已经不可能了,尤其出了李邺这個妖孽,把摇摇欲坠的大唐又重新复苏了,但现在居然有机会在海外建国,还是朝廷允许的合法建国,为什么不答应?
“祖父,出什么事了吗?”坐在前排的元骁低声问道。
元素微微笑道:“骁儿,如果元家有机会在海外重建魏国,你觉得可行吗?”
元骁眼睛一亮,毫不犹豫道:“如果有机会复国,我们元家一定要抓住,孙儿愿意辞官去海外奋斗!”
元素心中感慨,这就是血脉啊!我元素的孙子都渴望复国,自己可不能成为元家的罪人!
这一刻,元素下定了决心,他要凑出五十万亩庄园,置换海外土地。
同时,元素也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海外,另一条腿依旧留在大唐。
其实独孤家、长孙家和窦家都是这样,不可能把整个家族的命运都押在海外,一是要留条后路,同时也是没有必要。
一个月后。
海面上一艘万石大船正迎风破浪航行,独孤晋阳和长孙曜站在船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头顶上盘旋的海鸥,令两人心旷神怡。
长孙曜是长孙南方的三子,负责长孙家族的商业生意,长孙家族在泉州生意做得颇大,长孙曜曾经在泉州呆了半年,很熟悉那边情况,这次就是由他领队。
除了他和独孤晋阳,还有窦家长孙窦颖以及元素长子元策,元策就是元骁的父亲,官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在几个人中,元策的年纪最大。
他们的辈分其实也不一样,四人中,元策的辈分要高一辈,元素狡猾的一面就在这里,他听说独孤烈让长子独孤晋阳前往。
又听说窦弦也是让长孙窦颖前去。
他当机立断,便决定安排长子元策前去,原因很简单,元策同时是独孤晋阳和窦颖的老丈人。
这是因为元素和窦弦都要高一辈,独孤烈和长孙南方要低一辈。
元素的姐姐便是独孤老太太。
窦颖是窦弦的长孙,他和独孤家的关系也很深,他的母亲就是独孤烈妹妹的独孤蕙,他和独孤晋阳是的姑表兄弟。
元策便是他们三人的长辈,尤其他同时是独孤晋阳和窦颖的老丈人,所以他当仁不让成为四人小组的首领。
两人来到船舱,元策正和女婿窦颖说着什么?
元策见二人进来,招手笑道:“快来坐下!”
毕竟是自己的丈人,独孤晋阳不敢失礼,在桌子一旁坐下,长孙曜坐在另一边。
元策今年五十岁,比三十五岁的独孤晋阳大十五岁,独孤晋阳又比妻子大两岁,
唐朝贵族的婚姻都差不多,男子二十岁左右成亲,女子十五六岁出嫁。
所以老丈人比女婿也大不了多少。
元策和独孤晋阳除了翁婿关系外,还有另一层关系。
元策的姑姑就是一年前去世的独孤老太太。
另外,元策的侄女同时又是长孙曜的妻子。
关陇贵族之间的联姻就是这样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元家比较阴盛阳衰,生女儿比较多,像元策就只有一个儿子元骁,却生了五个女儿。
所以关陇各世家都愿意和元家联姻,这样便使得元家成为了仅次于独孤家族的第二大关陇世家。
独孤家却正好相反,男孩多,女孩少,女孩虽然少,却不同凡响,独孤烈唯一的女儿即将成为大唐皇后。
元策笑道:“刚才我和船老大聊了一会儿,他下个月会有一支船队启程去南洋,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借助这个机会,正好去南洋实地看一看。”
长孙曜眉头一皱道:“世叔,去南洋可能不会经过吕宋群岛。”
旁边窦颖笑道:“南洋那边海岛应该差不多,看见一个就知道其他什么样子了。”
长孙曜点点头,“这倒也是!”
窦颖笑问道:“独孤兄的意思呢?”
独孤晋阳点点头,“可以一试!”
元策大喜,“就这样吧!我们到了泉州后,尽快和军方联系。”
船只继续航行,两天后,万石巨船抵达了泉州。
码头上停着两辆马车,一家是独孤家的,一辆是长孙家的。
独孤家族在泉州当然也有商行,不过独孤家不做海外贸易,他们是采购货物卖到内地。
长孙家是做海外贸易,长孙曜还去过一次南洋,有经验,他负责外联。
四人分坐两辆马车前往县城,住处安排在长孙家族的商行内,独孤家的商行也不小,但相距比较远,分开住不太方便。
他们刚住下来长孙曜便打听到了消息,十天后,几艘唐军战船将护卫贸易船队前往南洋。
四人当即决定,乘坐唐军战船前往南洋看岛。
第1285章 大宝已定
进入十月份后,长安一直秋雨绵绵,空气中开始透出几分寒意。
但长安朝野和大街小巷的气氛却十分热烈,一个重大的时刻要来临了。
张太后正式颁发了天子退位说明,天子从小有严重的智力缺陷,由于阉党干政被扶植为天子,现随着年纪增长,智力缺陷越来越明显,经朝廷军政议事集体确认,已经确定天子无法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特此昭告天下,天子将在年底正式退位。
昭书并没有回避天子的问题,而是直接挑明原因,有重大智力缺陷,被阉党扶植上位,现在愈发严重,由朝廷百官确认,天子的情况已经无法履行天子职能,到了必须退位的时候。
紧接着张太后又颁布了第二份诏书,确定由皇嗣,也就是目前监国摄政王,于明年正月初一登基大统。
李邺随时上书,由于自己德行浅薄、能力不足,无法接受皇帝大宝,恳请太后和百官另选贤者。
政事堂当即做出决议,驳回摄政王的请求,要求他继承大统。
太后也再次下旨,敦促摄政王接受百官请求,登基大统。
李邺又接连两次上书,恳请另选贤者。
第二次是由军政议事剥夺李邺请求,要求他继任大统。
而第三次则是由政事堂发起,朝廷全体百官联名签署,一致要求摄政王登基。
太后又第三次下旨,望摄政王以大唐社稷为重,不要辜负满朝文武的期待,担任起中兴大唐的重任,这不是荣耀,而是责任。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