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34章

作者:高月

  说到这,韦见素缓缓道:“再过十年,等殿下彻底稳固了统治,殿下就可以一步步实行废奴,这是大唐彻底走向繁荣的关键。”

  李邺欣然道:“烦请韦相国把今天说的写一份完整的奏折,按照新方案重新在巴蜀试点一年,税赋加成可以先废除。”

  马上要三月了,按照计划,李邺要率军出征了。

  他随即任命父亲李岱为科举主考,又和从前一样,把摄政王的权力交给了王妃独孤新月。

  他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濮阳,进攻河北,这次扫平藩镇的大战他要亲自为主帅。

  夺取历城县和益都县,郭子仪趁着黄河没有解冻,率领十万大军杀过了黄河,占领了棣州,大军主驻扎在棣州最西面的滳河县。

  同时唐军将大量粮草物资送过黄河。

  一晃过去了近十天,黄河开始解冻了。

  这天上午,一支斥候从德州疾奔而来,为首斥候是一名校尉,叫做薛威,他奉郭子仪之令前去探查德州情况。

  半个时辰后,斥候抵达了滳河县,城头上,郭子仪正注视着他们到来。

  虽然郭子仪目前占领了棣州,但从德州过来的商人透露,德州乃至博州都无一兵一卒,这让郭子仪有点糊涂,他看不透魏博军的策略,他想起了之前摄政王给他说到一个可能,田承嗣很可能会被北撤,让唐军先和回纥军作战,他们再来减渔人之利。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德州和博州没有敌军驻扎,那也说得通了,但郭子仪很谨慎,他担心这是敌军诱兵之计,把自己大军向西引去,然后一举切断自己的后勤补给。

  不过郭子仪并不急于攻打田承嗣,他已得到消息,摄政王已率领十万大军向濮州方向杀来。

  不多时,薛威被领上了城墙,他上前几步,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大帅!”

  “德州情况如何?”

  “德州确实没有军队驻扎,一切正常,我们询问安德县县令,他说德州一直就没有军队驻扎。”

  “现在你们在德州留有弟兄吗?”郭子仪又问道。

  “有几名弟兄,一旦情况有变,他们会立刻赶来通知。”

  郭子仪是知道德州的情况,是当年颜真卿抗击安禄山的大本营,官民皆心向朝廷,虽然两次遭到史思明屠城,但依旧不屈服,是忠义之地。

  而且安德县经过颜真卿的修葺,是一座坚固的大城,要比破旧矮小的滳河县好得多。

  郭子仪当即命令副将马璘为先锋,率军一万先行,他则率领九万大军和两万头骆驼,赶着二十万只羊,浩浩荡荡前往一百五十里外的安德县。

  十万唐军出现在黄河北岸田承嗣当然知道,但此时田承嗣正在处理一件棘手之事。

  李纳率领一万五千人渡过黄河北上,直接杀入博州,血洗了博平县后,又一路烧杀进入冀州,占领了大城信都县。

  李纳发出了威胁,如果不把合纵军中的一万淄青军还给他,他就杀入魏州,把魏州杀得天翻地复,血流成河。

  田承嗣头大不已,李纳军队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田承嗣不得已,一面送去三千口猪羊先稳住李纳,火速下令合纵军北上冀州,他又亲自率领四万大军进兵冀州,又通知李宝臣三万大军南下。

  共计十二万大军包围了信都县,准备剿灭李纳。

  田承嗣就是在信都县得到了十万唐军占领德州的消息。

  这让田承嗣着实尴尬,相州无兵、博州无兵、贝州无兵,只有老巢魏州元城还有一万军队驻守,由长子田维统领。

  郭子仪大军刚到德州,一名从魏州元城县赶来的情报探子求见郭子仪。

  郭子仪连忙派亲兵把情报探子带上来。

  “卑职是魏州情报探子,奉王总管之令赶来汇报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情况发生!”

  情报探子取出一份情报呈给了郭子仪,里面的消息让郭子仪吃了一惊,田承嗣的大军竟然在冀州围攻信都县的李纳,魏州目前只有一万军队。

  没想到李纳不但没有成为田承嗣手下,反而扰乱了河北,现在是机会啊!

  这时,又有士兵来报,“启禀老将军,清河县崔氏家主派人来见。”

  郭子仪点点头,“请他进来!”

  郭子仪让情报探子先下去休息,不多时,一名四十余岁的文士男子匆匆赶来。

  躬身行礼道:“在下崔泠,天宝元年进士出身,原是贝州长史,我不愿从贼,弃官在家,现奉家主之令特来见老将军!”

  郭子仪点点头,“你是谏议大夫崔使君之弟吧!”

  “正是!我是他幼弟。”

  谏议大夫崔使君就是崔涣,前任相国,目前崔氏家主是他的二弟崔泽。

  郭子仪接过信细看了一遍,原来李纳的军队血洗博平县后,随即北上贝州,准备抢劫清河县,崔家号召一万清河子弟上城守城,李纳没有攻城武器,才放过了清河县,又继续北上冀州。

  现在贝州无一兵一卒,崔家心有余悸,恳求唐军立刻北上贝州。

  郭子仪沉思片刻,尽管摄政王给他的命令是不要轻举妄动,但形势变化很快,这个机会他必须抓住。

  郭子仪当即兵分三路,命令副将马璘率三万军攻打魏州,命令大将卫燃率一万军守安德县,他则率领六万大军杀向贝州。

  同时派手下赶往濮州,向摄政王李邺汇报河北的最新情况。

第1238章 改换策略

  信都县城是河北有名的坚城,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宽阔,易守难攻,田承嗣和李宝臣的大军连续攻打数日,信都城依旧巍然屹立,气得田承嗣暴跳如雷,也没有办法。

  大帐内,田承嗣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他刚刚得到消息,唐军已经攻占了贝州,下一步必然就是魏州,魏州可是他的老巢,一旦被攻克,不仅长子性命难保,而且多年的经营也付之东流。

  他很想派兵支援魏州,但问题是唐军攻占贝州和德州,正好切断了他前往魏州的通道,要么只能借道洺州和邢州,但他又不相信李宝臣。

  所以让田承嗣一阵心烦意乱,他原本是想等黄河冰冻解封,便找到了不支援李正已的借口,但没想到李正已的军队兵败这么快,反而被李纳率领一支骑兵闯入河北了,完全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让田承嗣有一种偷鸡不成,倒蚀把米的尴尬,也让田承嗣恨透了这个李纳。

  这时,心腹幕僚王伦献计道:“王爷,卑职估计魏州守不住,应该通知大公子立刻撤出魏州,只要人在,军队在,魏州丢了,将来再夺回来就是了,它搬不走。”

  田承嗣点点头,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啊!

  他当即下令道:“立刻传令元城,命令田维即刻率军撤出魏州,前往洺州,转道去沧州。

  好在他实行狡兔三窟策略,将大量的粮草物资运去了沧州,使他还有后路。一旦回纥军杀进河北,他还有机会再夺回自己的领地。

  这时,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王爷,田悦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田悦是田承嗣的侄子,只有十八岁,但作战勇猛多谋,足智多谋,深得田承嗣喜爱,走到哪里都带着他。

  不多时,田悦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参见王爷!”

  “这时候找我有什么事?”

  田悦躬身道:“孩儿有办法拿下信都县!”

  田承嗣精神一振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田悦不慌不忙道:“启禀王爷,我们攻城太急切,反而激起对方的众志成城,但如果我们用策反的方式,或许会有奇效!”

  “何以见得?”

  “李纳兵败没有返回益都,这本身就背叛了他父亲李正已,他手下军队都是跟随李正已的老兵,他们或许不知道情况,一旦我们告诉他们,李正已因为没有援军而死,这些将领肯定会对李纳不满,如果我们再给予高额悬赏,比如十万两银子买李纳人头,肯定就会有将领动心了。”

  “此计大妙!”

  旁边幕僚王伦连声赞道:“王爷,这真是个好办法,这些人都是高句丽或者奚人,王爷不仅承诺重赏,还承诺他们回故土,这对他们会更有吸引力!”

  此时田承嗣已是焦头烂额,只要能破城,十万两银子他不在意,他当即道:“你们二人配合,立刻实施,我没有时间再拖下去了!”

  王伦当即已田承嗣的口吻写了一封《告李正已将军麾下全体将士书》,又抄写了数十份,每一份都盖上田承嗣的印章。

  命令士兵用弓箭射进城去,信中抨击李纳背叛父亲,导致李正已没有援兵,最终惨死,把大半的责任都推到李纳头上。

  同时劝全体将士投降,保证送他们返回故土,并以长生天起誓,斩李纳人头者,赏银十万两,绝不食言。

  数十封信射入城内,大部分都消失无迹,都不知道被谁得到了。

  李纳看到了两封这样的信,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他很清楚,他手下将领根本就不是父亲的部将,而是侯希逸的部将,父亲是中途接手。

  而且这帮家伙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只要让他们烧杀抢掠,他们就效忠谁。

  夜幕降临,城头上的守军来回踱步,他们都是骑兵,并不擅长守城,之所以能把城池守住,完全得益于城墙的坚固。

  今晚当值的将领叫李再希,是一名奚人,也是目前的三大都统之一。

  他站在城头上,眯着眼睛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营帐,对于没有太多守城经验的东胡人骑兵,这种巨大的压迫感让他们喘不过气。

  他手中捏着一封信,居然以十万两白银悬赏李纳人头,而且是以长生天起誓,这让李再希深信不疑。

  士兵们坐靠在城头,都开始思念家乡,这些士兵都三十多岁了,从二十岁起,他们就在安禄山的军队中厮混,后来一直在河北这片土地上肆虐,都不知道杀了多少无辜百姓,奸淫了多少女人,他们也终于累了,不想作战了,回家乡娶妻生子,度过后半生。

  这时,一名手下将领跑来低声道:“都统,都准备好了!”

  李再希点点头,“点火吧!”

  他的手下将大堆引火之物抛下城,用火箭点燃,李再希立刻派人去通知李纳。

  李纳刚刚睡下,忽然亲兵来报,“启禀主公,李再希将军派人紧急来报,南城外有火光异常,请主公去查看!”

  李纳一惊,连忙起身,带着百余名亲兵赶往南城头。

  李纳奔上南城头,厉声问道:“哪里有异常?”

  却没有人回答他,李纳一怔,又连忙问道:“李再希人在哪里?”

  还是没有人回答,李纳顿时意识到不妙,转身要跑,忽然一阵梆子响起,箭矢从两边密集射来,李纳亲兵躲闪不及被射倒数十人,其他亲兵举起盾牌将李纳团团包围,这时,只听李再希大喊:“杀死李纳者,赏银五千两!”

  上千名士兵蜂拥杀来,李纳大惊,挥舞兵器企图突围,但已经没有机会了,只听一声弓弦响,李纳脖子剧痛,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他被李再希一箭射穿了脖子。

  南城门外,田悦率领三万大军在等候消息,他接到了李再希的箭信,愿意杀李纳投降,时间就在今晚两更,地点是南城门。

  他看见了城下燃烧的大火,不多时,城头开始厮杀起来,喊杀声不断,片刻城门开启,吊桥放下。

  只见一名大将举着一颗人头站在城头上大喊:“我是李再希,这是李纳的人头!”

  尽管可能有诈,但田悦也不管了,他厉声大喊道:“杀进城去!”

  他一马当先,率领五百骑兵率先冲进城去,紧接着,三万大军汹涌杀进了信都城.

第1239章 万中挑一

  田承嗣是在梦中被叫醒,当他听说信都城已被侄儿拿下、李纳被斩首的消息,顿时把他惊得目瞪口呆,白天只是随口答应,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惊愕之余,田承嗣不禁喜出望外,连忙披挂盔甲前来信都城。

  城内一万四千骑兵全部投降,更是让田承嗣高兴得合不拢嘴,平白得了一支精锐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