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23章

作者:高月

  “很奇怪,他好像知道得很多,但又和他不参与任何情报相违背。”

  “你没有泄露姓名、身份和我们住址,这一点很好!”

  阿史那承庆赞许地点点头,又道:“朱泚派刺客之事,朱泚确实告诉了我,但他没有告诉田承嗣,田承嗣并不知情,而唐朝这边,也只有高层内部才可能知道刺杀案机密,这个刘掌柜确实不应该知道这件事,这是一个漏洞,你的怀疑没错!”

  阿南沉吟一下道:“或许他真有什么秘密渠道知道了这件事呢?”

  “那田承嗣就应该知道,但田承嗣和我交谈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提及此事,应该是朱泚没有告诉他。”

  “请示师父,徒儿该怎么做?”

  阿史那承庆负手走了几步道:“你不是说三天后再去吗?”

  “是!徒儿说三天后中午再上门拜访,但徒儿只是应付他。”

  阿史那承庆笑了起来,“你可以去,只是不要露面,躲在暗处观察,看看周围有没有可疑之人,如果发现可疑之人,那十有八九是内卫,你就赶紧离开。”

  “徒儿明白了!”

  犹豫一下,阿南又道:“如果这个刘掌柜真的投降了内卫,那我们该怎么办?”

  阿史那承庆冷笑一声,“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寻找刺杀机会。”

第1219章 一级戒备

  长安扩都方案最终被军政议事以压到多数票批准了。

  军政议事确实是李邺设计的一种政治制度,赋予五品以上官员参与朝廷重大决策的权力。

  李邺作为摄政王最高统治者,他考虑的是建立制度和规则,提出重大构想,以及三品以上的人事任命权。

  至于怎么做,怎么执行,那是朝廷的事情,他确实不用考虑太多,但政事堂权力过大也不是好事,作为上位者,最关键是要平衡,所以他就用军政议事投票来制衡政事堂。

  李邺提出重大构想,政事堂负责制定详细方案,军政议事最后审核这个方案,只要多数票同意,那就可以执行。

  官房内,李邺正仔细地翻看扩城方案,上面写了很清楚,费钱五十万贯,耗时五年,除了北城不动,东西南皆移十里,到时,长安城会变成四个县城,长安县、万年县、建章县和临潼县,人口最多时,会达两百万人之众。

  这时,一名从事在门口禀报,“殿下,内卫李都统求见!”

  “让她进来!”

  片刻,李成华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李邺微微笑道:“这么急,发生了什么大案?”

  “殿下还记得那家西市的布店吗?田承嗣派来的情报探子。”

  李邺点点头,“就是那个在柜坊存三万黄金,被你们发现。”

  “对!就是这个刘掌柜,我们利用他钓鱼,果然钓了一条大鱼。”

  李邺顿时有兴趣了,“田承嗣又派刺客来了?”

  李成华点点头,“这次是一条大鱼,是四家藩镇联合派来的刺客,应该是一個团队,据刘掌柜说,可能是突厥人。”

  ‘突厥人?’

  李邺眉头一皱,又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回禀殿下,对方说三天后中午再来,也就是后天中午,卑职估计他们会暗中观察,看有没有可疑之人,因为对方已经怀疑刘掌柜,所以只要有可疑之人,就会立刻撤走,卑职会在西市布下天罗地网,让他们想撤走也撤不走。”

  “如果对方不来呢?”

  “如果对方不来,只能另想办法了。”

  李邺点点头,“你安排吧!我不过问。”

  李成华抱拳道:“殿下,卑职得对殿下和家人实施一级戒备保护了,直到刺客被抓到为止。”

  李邺一阵头大,一级戒备保护就是夜里搬进镇安楼内,取消自己的一切对外巡视。

  但这是内卫职责,李邺不想反对,他便点点头道:“你去给王妃说吧!”

  “卑职遵令!”

  李成华行一礼走了。

  李邺提笔在纸上写了‘突厥人’,他沉思片刻,心中隐隐想到了什么,但很模糊,看不清楚。

  傍晚回到府中,果然不出所料,他们一家人搬进了镇安楼,镇安楼是当年李隆基修建躲避刺客或者兵变,但从来没有用过,占地至少有五亩,有配楼和主楼。

  其中主楼越四层,外面是用名贵的大木搭建而成,看起来是一座非常精美的佛塔。

  但实际上里面是用大青石严密砌成,全塔几乎没有窗,只有一扇位于二楼的铁门进出,铁门和外面的配楼连为一体,配楼结构非常复杂,像迷宫一般,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到铁门所在位置。

  李邺进了镇安楼内,直接去四楼自己的书房。

  他的书房有一扇秘窗通往镇安楼顶部,但后面看出来,当然,看出来也打不开,必须拔掉里面窗栓。

  李邺刚坐下,妻子独孤新月推门进来,给他送来一盏参茶。

  “夫君下去吃晚饭吧!”

  “你们都吃过了?”

  独孤新月点点头,“今天刚搬过来,大家都胡乱吃了一点。”

  “那等会儿给我送一份饭食上来,我就不下去了。”

  独孤新月把参碗放在桌上,在一旁坐下问道:“听李成华说,这次那些藩镇打算孤注一掷,想通过刺杀夫君来改变覆灭的命运。”

  李邺点点头,“差不多吧!这恐怕是我面临的最后一次刺杀了。”

  “但可能也是最危险的一次。”

  李邺摇摇头,“不要把对方想得太可怕,刺杀是见不得人的下作之事,只要稍加防御,刺客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机会,而且这次刺杀的对象是我,和你们无关,你们不用太紧张。”

  “成华也是这样说,对方的目标不是我们,我们白天都可以呆在外面,只要不出宫门,晚上再住进镇安楼,这样倒挺好,就不会一直被关在这里面了。”

  李邺欣然笑道:“这样就对了,是要防备,但又不能防备过头,严重影响生活。”

  停一下,他又问道:“沈珍珠和沈璃呢?她们搬进来了吗?”

  独孤新月摇摇头,“给她们说过了,她们都不肯,沈珍珠说要保胎,不能随便移动,沈璃就跟她姑姑在一起。”

  “不行!”

  李邺断然道:“刺客真进了宫中,他们见人就杀,不会容情,而且刺客很容易从落金花进来,若被刺客闯入房间,她们只有死路一条,把木大娘也一起搬进来。”

  “木大娘已经进来了,我这就去安排她们二人进来。”

  李邺点点头,“让女侍卫用藤床把沈珍珠抬进来。”

  独孤新月点点头,起身出门去了。

  李邺沉思片刻,起身来到屋角,拉开铁栓推窗出去,他站在高高的塔上,注视周围的大树和建筑,都挂着长长的冰刺,右手方向可见被白雪覆盖的城墙。

  这时远处隐隐传来说话声,

  只见落金花那边来了一队人,二十几名女侍卫,抬着一张藤床走上了通行天桥,应该是沈珍珠和沈璃来了。

  这时,身后传来杨玉环的声音,“夫君在外面吗?”

  “啊!你别出来,我这就进去。”

  杨玉环有严重的恐高症,在高处双腿发抖,会吓得昏过去,李邺可不能让她出来。

  李邺走回房间,把窗户关上,顿时寒风消失了。

  杨玉环紧紧搂住丈夫的腰,把脸贴在他胸前,李邺吻了吻她额头笑道:“怎么有点伤感?”

  “她们一个个都怀孕了,就是我生不了,我心里难受。”

  几天前,独孤太微被诊出了喜脉,加上沈珍珠肚子里孩子,到明年,这个家里又要有两个小生命诞生,全家上下都喜气洋洋,杨玉环只是表面上高兴,但暗地里却伤心落泪。

  李邺明白她心情,安抚她好一会儿,表示她是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超过了任何人,这才让她破涕为笑。

  “夫君吃饭吧!”

  杨玉环拉着李邺坐下,依偎在他身边千娇百媚笑道:“我来给夫君斟酒!”

  李邺搂着她笑道:“有酒无曲难以尽欢,不如娘子给我吹奏一曲?”

  杨玉环俏脸蓦地红了,眼波流转,心中开始热了起来,只有她明白丈夫在说什么?

第1220章 功败垂成

  距离新年还有十天,西市的生意渐渐到了高潮,人潮汹涌,人声鼎沸,尽管各个坊都有新开的店铺,但长安百姓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西市买的东西一定便宜。

  西市主要是走批发,用批发价零买,那肯定会便宜一点。

  李成华站在西市的大门处,她有点头大,西市的人太多了,让她怎么抓捕嫌疑人?

  沧州布店周围都布控了内卫,大部分都装扮成周围各个店的伙计,甚至沧州布店内的伙计也全部换成了内卫。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始终没有看见目标出现,随着时间推移,众人都有点泄气了。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黑衣、头戴竹笠的男子磨磨蹭蹭走到沧州布店的摊位前,因为今年的最后几天生意,各個店铺都把摊位摆出来了,由几名伙计负责吆喝。

  黑衣男子看了看店铺名字,又翻拉了一下摊位上卖的货物,一名伙计迎上前陪笑道:“不知客人想买点什么?”

  黑衣男子向两边看了看,压低声音对伙计道:“我想买草原出产的棉布五百匹!”

  三名伙计脸色大变,一名伙计立刻抄到黑衣男子身上,几家店铺的伙计都围上来,黑衣男子见势不妙,转身就跑,但来不及了,被伙计们按倒在地上,捂住嘴,迅速用绳索捆绑起来。

  远处,一名年轻女子脸色一变,便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黑衣男子终于挣脱捂嘴的手,杀猪般大喊起来,“我是西市无赖王迁,我不是奸细!”

  内卫统领李曾荃心中一惊,上前抓起黑衣人头发,咬牙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黑衣男子吓得浑身发抖,眼泪鼻涕糊满一点,哭喊道:“我真是西市无赖王迁,张市监认识我!”

  店铺掌柜刘湛认出了王迁,低声对李曾荃道:“这人确实是西市有名的无赖,不是将军要抓的人!”

  李曾荃心中大怒,十几个耳光打去,怒喝道:“你这个该死的狗东西,怎么会问草原出产布匹?”

  王迁吓得跪下连连磕头,“我收了十两银子,有人让我来问的。”

  “是什么人让你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