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7章

作者:高月

  中年男子慢慢转过身,他长得身材高大,气质儒雅,面白如玉,目光清澈,留着短须,年轻时必然是个少见的美男子,他眉眼间居然和李邺有七分神似。

  “他怎么变了,难道不再是那个蠢笨狂躁的傻小子了?”男子的语气显然不相信。

  “完全变了一个人,他恢复后不再打架,而是用打马球的方式让那群富家子弟心服口服,而且还和其中一人交了朋友,化干戈为玉帛。”

  “还有这种事情?”

  中年男子有些惊讶了,“还有呢?”

  “他也懂事了,他母亲被毒蛇咬了……”

  “什么?”

  中年男子一惊,“三娘被毒蛇咬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前天的事情,三娘生命垂危,但那孩子竟然去找富家子弟借了三十两银子,然后连夜找王济深买了蛇药,救了他母亲一命,差点一点坊门就关了,他以前哪有这种心智?”

  中年男子沉思良久,叹口气道:“替我帮他把银子还了,三十两银子,他们母子哪里还得起?三娘又那么倔强,哎!”

  “我决定继续教他!”军服男子又道。

  中年男子笑道:“你不是说他资质太差,在社庙教他打了十年的球,他就是无法领悟吗?”

  “他现在领悟了,而且领悟得非常好,太让我惊讶了,我很想继续教他,他之前仅仅只是打下基础,我想领他入门,如果有机缘,再让他更上一层楼。”

  “你之前不是说,你做不了主吗?”

  “现在可以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你是他舅父,你自己决定吧!我没有意见。”

  军服男子行一礼走了,中年男子负手望着天空自言自语道:“难道这是天意?”

  ........

  中午时分,李邺正在家里忙碌,劈柴、打水、打扫院子,这里体力活都是他的事情,还要替母亲捣药。

  买柴禾很贵,从前母亲去城外采药,总会顺便带回一些柴,他家没有牲口,都是李邺把几十斤的木柴背回来。

  当然是李邺的前身,现在的李邺还没有出城的机会。

  几天前他家后面有一棵老槐树枯死,左邻右舍分了这棵树,李邺家里分了大半根主干,足够他们家烧一阵子了。

  李邺一边劈柴,一边在考虑赚钱的事情。

  赚钱需要三样东西,渠道、技能和本钱,他一样都没有。

  比如他可以搞一些后世的东西在唐朝卖,首先是卖给谁,谁会买?

  其次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本钱,自己的本钱在哪里?

  当然也可以找有钱人来投资,就算自己说服了某个有钱人,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有钱人把一切成果都夺走,自己给人做了嫁衣。

  比如说自己写一本小说,这个本钱很低,就是纸和墨,首先简体字这个时代就不认,其次出书根本不可能。

  李邺记得很清楚,第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咸通九年印的,一百多年后的事情,现在还在抄书时代,想凭此赚钱,简直是痴人说梦。

  想来想去,只有自己的本事或许能赚点钱,比如打马球,打一场球居然给自己五十贯,虽然只是偶然,但也说明自己马球水平值这个钱,否则乔行忠为什么不找别人,而找自己这个十四岁的少年?

  这时,门口有人问道:“李邺在家里吗?”

  这是乔彬的声音,他怎么找到自己家了?

  “我在!”

  李邺连忙上去开了门,果然是乔彬。

  李邺有些奇怪,按照约定,他应该是后天上午去乔府报道,乔彬怎么跑来了。

  乔彬看见了院子里的木大娘,挠挠头道:“李大哥,有点事情,我们到外面说吧!”

  李邺点点头,带他来到屋外的一个僻静处,“什么事?”

  乔彬取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递给他,李邺打开,吓了一跳,里面竟然是白花花的两锭银子,估计有二十两。

  “这是……”

  “这是我爹爹先预支给你的钱,如果你上场了,再补你三十两银子。”

  李邺有些不解问道:“不是说你爹爹一般不预支吗?”

  乔彬苦笑一声道:“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你就收下吧!”

  “你爹爹拿这么多钱出来,家里会不会……”

  乔彬摆摆手笑道:“不要担心,这都是王爷的钱,这次比赛所有的开支都是王爷承担,我爹爹可负担不起。”

  既然是王爷的钱,李邺就心安理得收下了,他把银子又递给乔彬,“先还你二十两,打完球后,我再还你十贯钱。”

  乔彬奇怪地望着李邺,“李大哥,你难道不知道?”

  “知道什么?”李邺一头雾水。

  “你欠我的三十两银子有人已经替你还清了。”

  李邺蓦地瞪大眼睛,惊讶问道:“是谁?什么时候?”

  “是谁我不知道,大概三十多岁,个头很高,精瘦有力那种,应该是你亲戚吧!今天一早来到我家,把三十两银子给了我父亲。”

  李邺完全糊涂了,居然有人替自己还清了欠债,会是谁?

  乔彬小心翼翼问道:“你真不知道?”

  李邺摇了摇头。

  “那你后天一早还是正常过来打球?”

  李邺忽然明白了,笑道:“你爹爹是怕我不肯打球了,才把钱预支给我,对吧!”

第9章 扑朔迷离

  乔彬有些尴尬道:“李大哥,你对我爹爹很重要,他若当不上大管事,会被那个姓胡的混蛋赶出府门的,我们家就完了。”

  李邺拍拍他肩膀道:“没有你,我买不到解毒药,这份恩情我记在心中,你放心吧!我会全力以赴帮助你父亲。”

  乔彬满怀感激地走了,他坚决把银子塞给了李邺,这本来就是给李邺的钱,他怎么能拿回去?

  李邺一肚子的疑惑,是谁替自己把钱还了?那个高个子男人又是谁?三十多岁,难道是自己的唐朝父亲?

  李邺回到院子,母亲今天替人接生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木大娘正坐在井前洗衣服。

  这时李邺肚子一阵咕噜噜叫,顿时饿得他前胸贴后背,饭点时间到了,他连忙跑进厨房,却发现灶台上空空荡荡。

  “大娘,没有午饭吗?”

  “你这个孩子说什么胡话呢!谁家会吃午饭,每天不就两顿饭吗?”

  李邺挠挠头,“可是我每天中午.....”

  “那是你受伤了,你娘要给补身体加餐,你不会连每天吃几顿饭都忘了吧!”

  原来唐朝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李邺想想又问道:“那有钱人家呢?”

  “有钱人家没有规矩,肚子饿了就吃,只要吃得起,每天吃十顿饭都没有人管。”

  原来还是因为穷。

  木大娘起身从橱柜里拿出一块干饼递给他,“肚子饿就吃点这个!”

  李邺撕了一半给大娘,木大娘笑道摆摆手:“好孩子,大娘没有吃午饭的习惯,你赶紧吃了吧!”

  她又坐下洗衣服。

  李邺索性搬个小胡凳在旁边坐下,一边吃饼一边问道:“大娘,我们家在长安有亲戚吗?”

  李邺想到了早上乔彬说的事情,有人替自己还了三十两银子。

  “你娘说没有,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我就随便问问,大娘,我外公......”

  李邺一回头,发现木大娘已经起身回房去了。

  “大娘!”

  “我要念经了,很忙,你不要问我这些!”

  李邺着实没有脾气了。

  把最后一块饼塞进嘴里,肚子还是饿得难受,李邺从怀里摸出银子掂了掂,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自己来大唐后还从来没有逛过街呢!

  上次买药是晚上,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他们急匆匆赶路,什么都没有注意到。

  不如今天去西市逛一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他又来到木大娘的房间,只听里面有木鱼敲击声,大娘开始念经了。

  “大娘,我去练习打球了。”

  ‘咚!咚!’木鱼重重敲了两声,表示知道了。

  李邺立刻回到自己房间,他得换件衣服,再带一些零钱,他当然不能带着二十两银子出去,吃碗面都没法找零。

  衣服懒得换了,反正都是粗布短衣旧布鞋,穷人家孩子的标配。

  李邺从床下抽出一个小木盒,这是他前天发现的,应该是他前身的储钱箱,里面有一百多文钱,装在一个小布钱袋里。

  他把小钱袋取出来,把二十两银子放进木盒子,想了想,他又取出十两银子放在身边,说不定能买几本书。

  这时,李邺忽然发现了一个异物,着实让他愣住了,床上居然有一张纸条,他们家什么都可能有,就是不会有纸。

  谁进来过了?

  李邺急忙起身去院子里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现。

  他又回到房间拾起纸条,只见上面写了一句话,‘老时间,老地点!’

  这当然不是张小胖写的,那家伙不识字,这字写得很苍劲,笔力很强,一看就是成年男子的字迹。

  有人替自己还了三十两银子,然后纸条就出现了。

  李邺心中有一种即将要解开谜底的感觉,恐怕这才是自己从前夜里一更时分跑去社庙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