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690章

作者:高月

  我不赞成这样的君王,如果出明君,是天下之幸,如果出昏君,则是天下人的不幸,所以我们的先贤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它的本质就是君相分权,集体商议、分工协作.”

  李邺的讲话赢得了政事堂官员一片热烈鼓掌,这是李邺的态度,要分权、增大相权,相国们当然支持。

  李邺摆摆手,众人又安静下来,李邺继续道:“确立分权不是嘴上说说,举一个例子,某地大灾,要求拨付赈灾钱粮,这事该谁来管,按理说是户部的事情,但钱粮不少,需要宰相批准,还要动用军队维护秩序,枢密院也要插手,赈灾钱粮出现贪腐了,民怨沸腾,御史台把弹劾书交给了天子,变成了天子也要干涉,大家说该怎么办?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成立一个临时救灾官署,由各部门派人参加,就相当于三司会审一样,可问题是谁来决定成立临时官署,谁来做判断?”

  李邺对刘晏笑道:“刘辅相,你来说说去年庆州蝗灾的救助决策过程。”

  刘晏起身对众人点点头,笑道:“去年庆州白马县爆发蝗灾,波及白马、华池、蟠交、安化、安定五县,当地的几支马匪趁机掠夺百姓,庆州刺史紧急向齐王府求援。

  当时奏折到了齐王府,首先进入白虎堂,白虎堂直接把它定为橙级,送到国相李泌的案头。

  李泌向齐王申请了两千军队的额度,立刻召集内阁,当天就成立了庆州紧急应对官署。

  因为有齐王批准,枢密院紧急调了两千军队赶去庆州打击马匪,维持秩序,国相也当天批准了一万贯钱和两千石粮食紧急赈济灾民。

  然后临时官署赶赴庆州调查了解灾情,制定了救助方案,内阁批准后可开始实施,整个过程很流畅,这里面最关键就是白虎堂定级,就不用经过下面官衙轮流审批扯皮,互相推卸,耽误时间,然后我们有完善的救灾流程和制度,那就按照制度来办。”

  “请问刘辅相,万一白虎堂官员定级错了呢?”独孤烈举手问道。

  刘晏微微笑道:“定级不是想当然的拍脑门,要有依据,我们有定级卡,有卷宗,普通事情就看定级卡,如果比较特殊,就看卷宗,参照从前类似的事情进行定级,然后还有专门的审核,实在不行,向侍中请示。

  白虎堂我们已经设立了三年,没有出过差错,事实证明,确实能够做到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韦见素点点头,“这个白虎堂和省台似乎有点类似,专门接受各进奏院的奏折。”

  刘晏微微笑道:“韦辅相说得对,白虎堂确实是受到省台启发,但又进行了改进,省台只分部门,但白虎堂不光要分部门,还要分级别,哪些是各部审批,哪些是国相审批,哪些是齐王审批,后来又设立了紧急事项的橙级,最后还要经白虎堂进行合规审核,才签发出去,以后和进奏院对接也是白虎堂负责。”

  李邺又对众人道:“各位,我只是拿白虎堂举例,说明制度的重要性,就像我说的一座大殿,必须各司其职,大殿才能巍然屹立,千年不倒。

  然后我再说说军政议事,军政议事和政事堂议事不是一回事,政事堂议事是右相召集议事,军政议事相当于小朝会,由监国发起,对重大军国政务进行商议,各部郎中以上都要参加。

  比如说独孤辅相同时也是兵部尚书,那你的身后就要坐着兵部侍郎和郎中,进行军国议事时,独孤辅相就要随时和手下商议,听取大家的建议,然后才能代表兵部发表意见。

  各位明白了吗?辅相其实是六部和枢密院的代表,是有实权的尚书。”

  众人都默默点头,这些都事先和大家单独谈话时说过的,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改革,以前权力是横向走,各相国轮流掌握执政事笔,轮流当相国。

  现在取消了执政事笔,权力是纵向走,加大了右相的权力,也加大了各辅相的权力,缩减侍郎的权力,也缩减了天子的权力,使权力更加集中于政事堂,有效预防了宦官专权。

  以前天子管得太多,事必躬亲,一旦精力不够,便会交给宦官代批,宦官专权就由此而来。

  现在不是了,天子只管军政大事和相国任免,其他事情让政事堂去做,左相负责监督,不是监督内容,而是监督合规制度。

  李邺主动给自己限权,一方面他要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但重要,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

  政事堂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就是迁都回长安。

第1160章 河东异变

  河东道泽州高平县,田神功的一万五千军队困守在这里已经快十天了,十天前,田神功率军刚越过太行山,进入泽州,便得到了一个令田神功极度震惊的消息。

  太原已经被他的兄弟田神玉出兵占领了,也就是说,田神玉已经取代他为太原之主。

  田神功简直不感相信自己兄弟会干出这种事情,立刻派使者赶去太原确认,十天来,田神功一直在等待太原的消息,他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更让他感到难受的是,他的军队出现逃兵了,数量虽然不大,只有几百人,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军心不稳了。

  太原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军中,人心惶惶,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太原人,他的家被占领,他们怎么能不担心?

  这天下午,谋士李丰带着田神功的妻儿来了,还有卫王李佖的妻子和年仅两岁的儿子也一并到来。

  李丰见到田神功便放声大哭,“卑职辜负主公重托,没有守住太原,卑职有罪!”

  “我不会责怪你,我只是想知道,太原是怎么丢的?”

  李丰拭去眼泪道:“王爷走了没多久,田神玉就带着军队来了,他说自己被关陇军进攻,兵败逃回太原,还说自己身负重伤,卑职有点奇怪,李邺不是答应不攻打我们吗?

  然后吴建德就主动去了解情况,很快,吴建德回来说,确实很惨,只剩下两千多军队,大部分是伤兵,田神玉身负重伤。

  卑职就相信了吴建德的话,准许田神玉进城养伤,结果吴建德这个狗贼早就被田神玉收买,欺骗了我,田神玉派两千军队乔装成伤兵进城,一下子占领了北城门,紧接着他的大军进城,占领了太原。

  好在他为了收买主公的一万留守军,没有杀主公妻儿,把他们全部送到太谷县安置,卑职也一并被送去。”

  “该死的吴德建!”

  田神功狠狠一拳砸在桌上,他心如刀割,自己待兄弟不薄,宁愿得罪朝廷也把他的残军接到河东道安置,他竟然狼心狗肺把自己的基业霸占了。

  入夜,田神功独自坐在县城的临时官宅内默默喝酒,考虑自己的退路,这时,亲兵带着手下心腹大将贾隐林匆匆赶来,贾隐林在院子里急声禀报,“主公不好了,军队大规模出逃。”

  田神功大吃一惊,立刻喝令道:“备马,去军营!”

  他翻身上马,带着一百多名亲兵疾速赶往城外军营,军营内到处人影绰绰,士兵似乎都离开了各自营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显得十分混乱。

  让田神功感觉不妙的是,人数减少了很多,他心中一阵发慌,倒底跑了多少人?

  田神功当即命令道:“立刻擂鼓聚兵!”

  “咚!咚!咚!“

  鼓声敲响,士兵和将领聚集,待清点人数,田神功如坠冰窟,只剩下八千三百余人,一万五千六百余人退到泽州,居然跑到了近一半。

  副将范知新上前道:“主要是主公妻儿到来的消息传开了,大家担心自己的家人,所以都跑了。”

  田神功点点头,“我知道,你杀一些猪羊犒劳弟兄们!”

  “主公不说几句安抚一下弟兄们?”

  田神功摇摇头,叹息一声,向中军大帐走去。

  范知新无奈,只得下令全军解散回营。

  田神功刚刚坐下,便听见外面一阵喧哗声,“我们要见王爷!我们要见王爷!”

  田神功连忙起身走出帐外,只见帐外站满了数十名将领。

  “各位将军,有什么事?”

  一名将领道:“启禀王爷,我们得到消息,齐王殿下已经在洛阳铲除了阉党,建立了新朝廷,主公为何不去朝廷效力?”

  田神功一怔,立刻追问道:“这是哪里得到的消息?”

  “县城内都这样说,也不知是真是假?”

  “王爷,弟兄们都不愿背叛大唐,我们父亲和祖辈都是大唐臣民,我们不想背叛祖先!”

  田神功心中暗暗叹口气,高声道:“我也不会背叛大唐,大家先回去,让我想一想,我一定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

  众将都散去了,田神功回到大帐,心中着恼火,这些大将分明是在逼自己投降李邺。

  其实现在田神功有两个选择,一個是认怂,回太原去当兄弟田神玉的小弟,另一个就是归顺朝廷。

  归顺朝廷不是不可以,但卫王李佖怎么办?

  这三王都是一个德行,都坚决认为皇位是自己的,死活不肯投降李邺,他们还以为自己能东山再起?

  这时,有亲兵在帐门口禀报,“卫王殿下来了!”

  田神功眉头一皱,还是点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腰挎战剑,身穿盔甲的卫王李佖快步走了进来,李佖现在是名义上的河东军主帅,他一直都是身穿军服,也一直骑马跟随军队行军。

  “王爷,既然家人都已经到来,我们可以启程了。”

  之前,李佖一直要求田神功去和相卫节度使薛嵩汇合,薛嵩也是公开支持卫王李佖的地方军阀。

  一山不容二虎,田神功当然不会答应。

  在得知田神玉占领太原后,李佖便极力劝说田神功返回河内地区,和相卫连成一片。

  李佖打的如意算盘田神功当然知道,无非就是二虎共尊一主,田神功当然不会答应,但也没有明着拒绝,便用接回家人为借口拖延时间。

  田神功摇摇头,“李邺数十万大军就在黄河南岸,怀州地方太小,支持不住的。”

  李佖想了想道:“我还有另一个方案,我们可以向郭子仪和薛嵩借两万军队,重新夺回太原,然后河东道为根基,夺取关内道和朔方道,建立北唐,在太原建立新朝廷和李邺对抗。”

  田神功心中一激灵,建立北唐!这小子疯了吗?

  “岳父大人莫非怕了那李邺不成?”

  看着女婿一脸期待和自信,田神功心中忽然动了杀机,这个野心不死的女婿一定会害死自己家族。

  田神功呵呵笑道:“我们翁婿连心,都想到一起去了。”

  李佖大喜,“岳父同意借兵了?”

  田神功点点头,“我们去看看地图,你再细细给我说一说方案!”

  李佖欣然走到简易沙盘前,田神功忽然伸手拔出女婿的宝剑,一把捂住李佖的嘴,在他耳边低声道:“贤婿,对不起了!”

  宝剑在李佖脖子上狠狠一抹,血浆喷射而出,田神功立刻松手后退,宝剑当啷落地,李佖慢慢回头,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田神功,指了指他,眼中闪过一抹悲愤,便仰面倒下,用手扼住血涌如泉的喉咙,想喊喊不出来,痛苦得浑身蜷缩起来。

  田神功跪地大喊,“贤婿!贤婿!快来人啊!”

  几名亲兵奔进来,“王爷,出什么事了?”

  “快去找军医,卫王殿下自刎了!”

  几名士兵狂奔出去,等军医和大群将领赶来时,李佖已经气绝身亡,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田神功慢慢站起身,泪流满面对众人道:“我告诉殿下,我已决定归顺朝廷,殿下坚决不肯接受,趁我不备,拔剑自刎了!”

第1161章 泼天富贵

  自从百官发了俸禄,朝廷开始正常运转后,洛阳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更重要是,没有了时时敲竹杠的梅花卫,商家们也敢扯着嗓子吆喝了。

  北市一带,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宝林大酒楼前,一名伙计正在大声吆喝,掌柜站在一旁,笑眯眯迎客。

  “正宗黄河鲤鱼,御厨特烧,洛阳头一号啊!”

  这时,走来一老一少两个乡下人,老的年约五十余岁,少年只有十岁左右,看起来应该是祖孙二人。

  老者走到掌柜身边,看了一眼招牌,咽了口唾沫道:“一晃三十年了,真怀念啊!”

  少年拉了一下祖父的衣襟,小声道:“阿爷,很贵的,咱们肯定吃不起!”

  “你不是最喜欢吃鱼吗?他们家可是洛阳烧鱼最好的,三十年前就是第一了,比对面第一春酒楼的烧鱼好多了。”

  旁边掌柜听得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赞道:“老爷子有眼力,咱们家的烧鱼就比第一春好,您是洛阳本地人吧!”

  老者笑着点点头,“我是福昌县人,三十年前在洛阳从军,在你们酒楼里尝过一次浓烧鲤鱼,回味了三十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