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河北沧州!”韩再瑜就是河北沧州人。
“朱泚的地盘?”
韩再瑜摇摇头,“现在被田承嗣占领了。”
“来长安是参加科举?”
“正是!不过也顺便来游玩,要不然我来这么早也没有意思。”
校尉看了看他的路引,是河间县衙开出来的身份证明,‘兹有我县士子韩松来长安参加科举,望接待!’
校尉把路引还给他,又看了一眼他的手,“公子是练武之人?”
韩再瑜淡淡道:“河北世家文武皆修,将军连这都不知道?”
“我倒没听说!”
这时,搜查士兵出来,拿出来几张弓,“校尉,发现了这个!”
韩再瑜连忙道:“弓不是弩,应该允许民间携带吧!”
“允许倒是允许,但你这把竟然是骑弓,上战场的弓,怎么解释?”
第1098章 错失良机
韩再瑜按耐住内心的紧张道:“安禄山和史思明屠杀河北,花拳绣腿的人早就死光了,想让自己活下来,必须要强悍一些,很抱歉,沧州店铺内卖的都这种弓。”
校尉看了片刻,把弓还给了他,“你这把弓属于违禁兵器,但看在你是河北士子的份上,暂且不追究你,下午登记一下,我们要进行备案!”
说完,校尉一挥手带着手下走了,这时,远处传来轰一声巨响,吓了韩再瑜一跳,他连忙问伙计,“这是什么声音?”
伙计笑道:“这是长安拆除坊墙,第一批先拆二十七座坊的坊墙,我们就属于第一批。”
韩再瑜不解道:“为什么要拆除坊墙,不安全啊!”
伙计不满地耻笑道:“伱说哪里不安全了,敌军杀进长安,区区坊墙能挡得住?这就是最早限制百姓的手段,你去看看齐王的写的布告,坊墙禁锢了人心,拆除坊墙,让大家的心都长上翅膀,不光老百姓欢迎,连权贵也愿意拆坊墙。”
韩再瑜倒有点兴趣了,走出客栈前去查看,只见远处围得人山人海,坊内所有百姓都跑来看热闹了。
他挤进人群,只见数十士兵赶着健牛拉拽绳索,一段段坊墙被拉倒,尘土飞扬。
这时,韩再瑜忽然看见距离自己百步外,一名头戴金冠的年轻官员在无数士兵护卫下,站在高处查看拆墙。
韩再瑜心中一动,连忙问旁边的长者,“请问那位戴金冠的是谁?”
被问的百姓回头看了他一眼,“你连齐王殿下都不认识?”
韩再瑜的心忽然怦怦跳动起来,他一点准备都没有,机会就出现了。
拆除坊墙是李邺很早以来的夙愿,但以前他没有这个决策权,现在他有这个权力了,他就毫不犹豫下令分三批拆除长安全部坊墙。
坊墙是为了保护皇宫安全,是唐朝统治者为了禁锢百姓的内心,用宵禁令扼杀唐朝的商业夜市,严重制约了长安的商业和城市发展。
宋朝的汴梁有坊无墙,使的宋朝的商业发展到极致,使宋朝成为历史上最宽容,也是最繁荣的朝代,平民社会由此诞生。
之前他规定取消宵禁令,不准关闭坊门和城门,现在更是一鼓作气,在两个月内把坊墙全部拆除,长安商业由此走向辉煌的繁荣时代。
李邺亲自督促胜业坊拆除坊墙,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就在他身后七十步外,一双狼一般的眼睛紧紧盯着他。
坊墙倒下,尘土遮天蔽日,亲兵们都劝道:“灰太大了,殿下回去吧!”
李邺点点头,他也只是象征性的过来督促一下。
随即转头返回了齐王宫,韩再瑜好容易挤上前,齐王李邺已经消失,返回齐王宫内去了。
韩再瑜心中大恨,他白白丧失了一次机会。
李邺回到官房,只见桌上放在一份报告,杜佑在一旁道:“是陈司马送来的,殿下要的铜铁报告!”
李邺连忙拾起报告细看,报告中写明有铁九百六十万斤,精铁三百万斤,铜八百万斤,这些数量多吗?
一点都不多,铁算下来只有六千吨多一些,铜也只能铸造一百多万贯钱,去年铁还有两千万斤,今年就剩下一千二百六十万斤了。
消耗量太大了,每年产量也只有几百万斤,主要产自陇右赤铁山和朔方铜铁山,还有就是益州的临邛县。
如果照这个量耗费下去,两年后生铁库存就见底了。
这一刻,李邺下定了决心,不能再拖下去了。
李邺当即召集李泌等七名从三品以上高官前来议事,他们其实就是李邺的七名相国。
包括齐王相李泌、长史刘晏、司马陈焕、枢密使段秀实、监察使仇玄,都判崔光远以及吏部司都司王维。
“召集各位前来,是要和大家商量一下铜铁问题,我刚刚发现我们生铁消耗太快,只剩下一千二百六十万斤,铜也差不多,但我们属地的产量太少,我考虑进行一次铜铁回收运动,用粮食换百姓手中的破铜烂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破烂的兵器什么的,然后再把各地方官府的铜铁存货都收缴上来。
还是寺院,寺院可是用铜第一大户,我们不灭法,但每家寺院只能留一口铜钟,其他铜钟铜像全部收归官有,我心意已定,大家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李邺和李泌、刘晏商量过此事,他们都赞成齐王决定,铜铁这种战略资源,确实应该集中起来。
李邺见众人窃窃议论,便道:“这件事可以做起来再说,由刘长史和陈司马负责,先从长安开始,我们看看能从长安民间收回多少铜铁?”
铜铁运动还要准备、动员,但坊墙拆除运动却是在如火如荼进行,实际上大部分百姓,甚至权贵都支持拆墙,一代代长安人都饱受坊墙不便之苦,呼吁拆墙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唐朝的统治者也多次考虑过拆除坊墙,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但李邺成为长安事实上的统治者后,李邺便开始付诸行动,在腊月二十二日这天,开始拆除第一批二十七个坊的坊墙,数万军队和上万民夫一起动手,用大车将坊墙泥土源源不断运送出城。
原地却留下了大量砖块,这些砖块绝大部分都很结实,是开元年间烧制更换的砖块,可以用来修建房屋。
坊墙拆除后,很多人家的院子失去了一面墙,这些砖块会补偿给这些人家。
平康坊也是第一批拆除院墙,坊内的酒楼妓院欢心鼓舞,一旦拆除了坊墙,客人们夜里就没有了回不了家的担忧。
所以坊墙倒下那一刻,坊内敲锣打鼓庆祝,坊内的百姓也同样欢呼雀跃,拆除了坊墙,禁锢了百姓一百多年的威权压制消失了,从现在开始,随时可以出城,随时可以进城,随即可以离开家园,也随时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园。
很多商人眼光独到,他们看到了拆除坊墙后出现的商机,原本地价最便宜的靠墙宅,忽然变成了金蛋,商人们立刻拿出真金白银收购边户,平康坊最边上的宅价,从原来的亩价一千五百贯,陡然间涨到了亩价五千贯,一天一夜就翻了三倍。
突来的财富让无数住家都迷茫了。
第1099章 连夜出击
次日上午,一名挑夫挑着一担酒水沿着齐王宫外围行走,他不断停下来擦汗,目光却上下打量亲王宫外墙,挑夫向周围看了看,周围没有人,对面只有一对摆摊卖糖粥的老两口。
挑夫慢慢靠近宫墙,仔细抚摸宫墙,似乎是在寻找上墙之策。
卖糖粥的老妇人假装打盹,眼睛却盯着这名挑夫的一举一动。
不多时,挑夫挑着担去齐王宫另一侧了,老妇人连忙招手把老者叫上来,附耳对他说了几句,老者连连点头,骑上一头毛驴跟了上去。
入夜,两名手下向韩再瑜汇报今天的探查情况,“卑职在大门旁蹲看了一天,结果始终没有发现齐王的马车!”
“那你呢?”韩再瑜又问另一名手下。
这名手下就是在齐王宫外围观察宫墙的挑夫,他欠身笑道:“卑职确实有发现!”
“什么发现?”
“齐王宫的东面紧靠城墙,只要上了城墙,就能沿着城墙下去了。”
这个发现不错,韩再瑜点点头又问道:“你观察的时候周围有人吗?”
手下迟疑一下道:“应该没有吧!”
韩再瑜眉头一皱,“什么叫应该,说清楚,到底有没有人?”
“就只有一对卖糖粥的老两口,年纪都比较大,应该没有问题吧!”
韩再瑜脸色一变,在齐王宫外卖糖粥,这多么不正常。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只听伙计喊道:“送热水来了!”
“你们去开门,不要让伙计进来!”
两名手下答应去了,韩再瑜却转身从后窗跳出去,一纵身翻上屋顶,沿着屋脊没命地向西南角狂奔而去。
两名手下却不明所以,两人打开门,只见两道黑影如捷豹一般一跃而入,将两人扑倒在地,紧接着大批内卫士兵冲了进来,
“不要杀他们,进屋抓人!”
中郎将刘崇大吼一声,内卫士兵向房间内冲去,房间内空空荡荡,只见后窗大开,吹来寒风将桌上的图纸卷起。
刘崇大怒,厉声大喊:“给我追!”
士兵们冲出院子向后门方向追去
深夜,李邺睡得正沉,却被身边的清羽推醒了。
“夫君,醒醒!”
李邺慢慢睁开眼,“怎么了?”
“管家婆说,外面内卫李总管紧急求见,好像是有刺客!”
“刺客?”
李邺一下子睡意全无,难道是朱泚派的刺客到来了吗?
“把衣服穿起来,我去看看!”
“夫君要当心!”
李邺点点头,“我会小心!”
李邺取下墙上的剑,又取四把飞刀出门了,清羽穿上衣服和两个孩儿呆在一起,很快,八名女侍卫也将他们母子三人严密保护起来。
李成华是直接来到金花落,在中庭向李邺汇报。
“今天上午,我们在齐王宫外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在探查宫墙,我们没有打草惊蛇,一路跟踪他,发现他进了胜业坊悦来客栈,到天黑时,又回来一人,我们立刻动手抓捕,抓到了两人,可惜主犯太狡猾,竟然逃掉了。”
“他们是谁派来的?”李邺追问道。
“是幽州朱泚,刺客号称幽州第一杀手,史朝清和朱希彩都死在他手中,此人叫韩再瑜,年约三十余岁,不仅身材高大,而且轻功极好,我们怀疑他很可能会潜入府中行刺!”
“今晚有可能吗?”
“对方逃走时没有带兵器和钱,今晚刺杀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我们不敢有半点大意!”
李邺点点头,“如果一无所有,那明天必然有案子发生,伱们要盯住!”
“卑职遵令!”
果然,次日一早,内卫接到报案,东市一家兵器铺昨晚被盗。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