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李邺哑然失笑,“倒是勤家持家,不过这样吝啬的人,似乎和人情达练有点矛盾。”
“他是看人下菜!”
独孤烈淡淡道:“我们给了寺院上千贯的香油钱,给了他至少价值两千贯的谢礼,他肯把房子借给我,我会让他吃亏?他算得精着呢!”
这时,马车再次停下,万安寺到了。
第1073章 老奸巨猾
万安寺占地约三十亩,在洛阳上百座寺院中属于中等寺院,曾被安禄山的乱军一把火烧毁,由于万安寺所在土地属于张氏祖地,最终由张氏家族重建了寺院。
当然,以吝啬出名国丈是不会出一文钱,还是张皇后掏的钱。
独孤家族之所以选择万安寺停放灵柩,离府宅近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独孤老太太是万安寺的居士,她的佛籍就挂在万安寺。
一间很大的佛堂内,一群僧人坐在灵前念诵经文超度亡者,因为是冬天,比较方便停放,这次独孤老太太要超度七七四十九天后下葬。
两边坐满了独孤家族的守灵族人,独孤新月和一群女眷坐在一起,大家都披麻戴孝,不容易分辨出来。
李邺恭恭敬敬给灵位磕了三个头,上了三炷香,又到灵堂外烧纸钱。
独孤府那边也搭了灵棚,安放牌位,由老二独孤峻在灵棚那边主持,朝官都去那边吊孝祭祀,而寺院这边只给家人祭祀。
李邺烧了纸,被请到后堂休息,独孤明匆匆赶来。
这些天独孤明也瘦了很多,两人坐下,独孤明问道:“殿下是不是把函谷关占领了?”
“准确说是函谷关守将郝廷玉转而投效我,不过函谷关现在确实控制在我手中,怎么?引发朝廷震荡了?”李邺笑问道。
独孤明摇摇头“恰恰相反,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应该是被鱼朝恩他们压制住了。”
“那三叔怎么知道这个消息?”
“是你父亲告诉我,张皇后已经同意让你过关,这件事交给裴遵庆处理,但阉党给裴遵庆穿小鞋,根本就拿不到过关军令,没有放行军令,你却抵达渑池了,这里面是什么缘故,我当然能猜到。”
李邺轻轻叹息道:“看来天子病倒,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斗争开始激化了。”
独孤明正要开口,这时,独孤太微进来给他们上了茶,李邺向她点点头,独孤太微俏脸一红,转身下去了。
独孤明对李邺笑道:“聘礼和财礼都下了,最后只剩下亲迎这一环,等下葬后,殿下就把她迎进门吧!”
“现在这个时候,方便吗?”李邺犹豫一下道。
独孤明点点头,“这其实是老太太的遗愿,大家也希望用这门亲事冲喜,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就能明正言顺留在长安。”
李邺想想也对,他又问道:“老祖母在哪里下葬?”
“当然是长安,我们家族的墓园在长安,母亲肯定要葬在父亲的墓旁。”
“所以大家便利用这次机会回长安?”
独孤明点点头,“我们已经开始收拾了。”
沉吟一下,李邺又问道:“听说张皇后父亲要入相,是什么意思?”
“是我大哥说的吧!”
李邺点点头,“正是!”
独孤明叹息道:“确有此事,天子非常信任张皇后,甚至不惜扶植她的娘家,因为是把元载踢出去,张皇后在和李辅国谈判,一旦李辅国同意,元载就出局,张立出任相国。”
“那政事堂其他三相什么态度,我父亲又是什么态度?”
独孤明笑了笑道:“殿下可能想不到,其他三相居然一致支持张立入相,当然也包括你父亲!”
“为什么?”
“因为张立不是李辅国的人,是张皇后的代表,张皇后目前能力虽然不足,但看得出她并不依附阉党,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细节上有出入,但大方向和天子保持一致,这一点相国们认可,只要张立很多时候保持中立,李辅国就被孤立了,当然要比元载要好得多。”
独孤明这样一说,李邺也能理解了,这就是矮子里面拔高子,虽然张立并不让人满意,但总比元载依附李辅国要好一些。
“张立这個人如何?据说他为人很吝啬?”
独孤明笑道:“吝啬只是表象,张立这个人看似平庸,实际上老奸巨猾,他为了让天子相信张家,他便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我从一个熟悉他的人口中打听过他从前的所做所为,他可不吝啬,祖宅的五亩宅地就是他捐给了万安寺。”
李邺顿时明悟,“这样说我就理解了,本来嘛!他人情练达,还主动把空宅子提供给独孤家,根本就不是吝啬鬼的心态,他是在学杨国忠,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平庸无能的外戚形象,天子就会用他了。”
“殿下,这个张立可是一颗很重要棋子。”
李邺自然心知肚明,他点点头又问道:“他儿子情况怎么样?”
“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张上元很老实,没有入仕,负责经营张家的产业,大概三十余岁,娶妻刘氏,次子张清明则和他父亲一样精明,也是三十岁左右,出任太府寺太仓署署令,他父亲入相后,他估计要进刑部。”
可以理解,刑部原本是元载的地盘,张立接任元载的相位,自然也会接管刑部,把儿子安插进刑部,方便他对刑部的控制。
李邺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三叔和张上元有往来吗?”
“我和他认识,但接触不多,不过我手下一个管事和他们很熟,几十年的邻居,张立的情况就是这个管事告诉我。”
李邺笑道:“明天中午我想这个张上元用餐,三叔能安排一下吗?”
独孤明想了想道:“殿下的身份特殊,最好暂时不要见他,不如我来请他。”
“三叔在服孝,可以吗?”
“我请他喝茶没关系。”
独孤明肯定替自己出面当然最好,以他身份请张上元确实不太妥当。
独孤明笑道:“殿下这段时间如果想接见我,都告诉我,我来安排。”
李邺点点头,“我考虑一下,回头告诉三叔!”
这时,身穿孝服的独孤新月来找丈夫了,独孤明先告辞。
孤独新月双眼通红,看起来哭得不轻,李邺把妻子搂在怀中,安抚她几句。
“今晚你是住在这里,还是和我回军营?”李邺柔声问道。
“我今晚和几个姐妹给祖母守灵,我就不回去了。”
李邺点点头,反正公孙大娘在暗中保护妻子,他也不担心。
“夫君回去要当心,我听姐妹们说,长安最近比较动荡,晚上特别不安全。”
李邺微微笑道:“我有五百士兵护卫,害怕的人应该不是我。”
第1074章 突遇刺客
独孤家族财力雄厚,安排五百士兵痛痛快快大吃一顿,李邺也和独孤族人一起吃晚饭,这才起身出发了。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夜幕笼罩在天街之上,关闭城门和坊门的鼓声即将敲响,天街上冷冷清清,已经看不见一个行人。
宽政坊的墙头上坐着几个黑衣人,手执弩箭,目光冷酷地注视着几十步外天街上骑兵队伍,骑兵队伍整齐,杀气凛冽。
夜晚的洛阳城是十分冷清的,但又极为活跃,各路势力都在夜间出动了.
李邺坐在马车内,在五百士兵的护卫下顺利出了城,城外天街两侧妓馆酒楼密布,灯火通明,喧哗热闹,和城内天街两侧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概走出三里,两边的店铺渐渐稀疏了,这时,两侧是一片树林,延绵一里左右,众人护卫着马车加快了速度。
就在这时,树林两侧射出一阵乱箭,一百多支箭密集地向李邺的马车射去。
偷袭来得太突然,护卫在马车两侧的士兵们尽管很警惕,但还是来不及举盾,纷纷趴在马上,也多亏士兵披着厚甲,普通箭矢射不透,不过战马却没有防备,十几匹战马一片惨嘶,中箭摔倒。
“有刺客,保护主公!”
骑兵们立刻冲上来,举起大盾,将马车围得水泄不通,两百骑兵则分头向两侧树林内冲去。
但刺客早有准备,全部逃之夭夭,两侧树林内空无一人,只找到十几支军弩。
这时,张云急问道:“殿下,有什么受伤?”
李邺平静道:“我没有事,兄弟们有中箭受伤吗?”
张云松了口气,连忙道:“回禀殿下,有十五名弟兄中箭,但箭矢没有能射穿铠甲,目前没有人受伤,但九匹战马受伤倒下。”
李邺点点头令道:“点燃火把看看!”
张云当即下令,“点燃火把!”
一百多支火把点燃,将四周照如白昼,李邺阴沉着脸从马车里出来,只见两侧车壁上插满了箭矢,箭头映出绿光,是有毒的箭矢。
李邺重重哼了一声,幸亏他们出发时考虑周全,出发时让所有士兵都换上厚重的通身铁甲,带上铁兜鍪,里面也穿上厚棉衣,五十步外,普通的弓弩射不穿铁甲,就是为了防御毒箭,他的担心果然成为现实,第一天来就遇到了刺客。
这时,张云上前禀报道:“对方已有准备,全部跑掉了,只找到十五支军队!”
李邺点点头,对张云道:“立刻派两名弟兄回城,去找我父亲,请他通知大理寺卿彭海盐立刻带人来这里调查!”
“遵令!”
张云把金牌递给两名亲兵,嘱咐他们几句,两名士兵立刻掉头向城内奔去。
李邺又道:“留百名弟兄等候,其他人继续回营!”
队伍当即兵分两路,一百人留在原地等候,其余四百骑兵护卫李邺继续南下。
大半个时辰后,彭海盐带着大群大理寺官员赶来了,宰相裴遵庆和李岱也赶来了。
齐王第一天来就遇刺,这可是大事,不过好在齐王安然无恙,他的士兵也没有受伤,这又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发现线索吗?”裴遵庆问彭海盐道。
彭海盐叹口气躬身道:“目前没有线索,只是情况查明了。”
“具体什么情况?”李岱问道。
彭海盐指着两边树林道:“对方埋伏在两侧树林内,一共一百二十人,因为有一百二十支箭,他们应该早就盯住齐王殿下了,但他们在城内不敢动手,齐王殿下出发,他们就在这里埋伏,用的是军弩,弩上的编号都被磨掉了,每支箭都淬了剧毒,十七匹马中箭,都死掉了,说明毒性非常烈。”
裴遵庆眉头一皱,“居然有一百多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势力,有记录吗?”
彭海盐摇摇头,“这就是对方的狡猾之处,如果在城内,说不定我们能查到,但在城外就说不清了,有时候城内只有十几人,但城外却隐藏一百多人,都有可能的。”
“继续调查,寻找线索!”
裴遵庆又对李岱道:“我们去一趟军营吧!看看你儿子,把他安抚住!”
听说父亲和裴相国到来,李邺亲自把他们迎进大帐。
李岱问道:“新月和你在一起,还是在独孤府?”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