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旁边崔涣也道:“微臣认可裴相国的分析,确实是一种谈判施压手段,就看他们把军队放在陈仓县就知道了,很微妙的一个位子,他们可以解释军队是借道南下,粮草不足,暂时在陈仓县等候后勤补给,但谈判如果达不成协议,这支军队又可能会在陈仓县无限期等下去。”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恼火道:“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怎么办?拖上三年五载,朕迁都还有什么意义?”
众相国面面相觑,天子一句话把他迁都的真实目的泄露了,就是为了躲避齐王的压迫。
半晌,裴遵庆安慰天子道:“陛下还是耐心等候韦公的消息吧!微臣估计他的信使已经在路上了。”
和几名相国的商议没有结果,李亨心烦意乱,又召见李辅国和鱼朝恩前来商议。
李辅国不慌不忙道:“陛下,老奴认为荆襄这边没有问题,双方都已经达成一致,问题还是出在关中上,陛下让出关中,李邺不想要是不可能的,陛下要李邺承诺不染指关中,他肯定不会答应。
而且他的军队进了陈仓县,实际上就是加了筹码,之前是军队不能进关中,现在变成了需要对方军队撤出关中,或者变成了不准对方军队进入京兆府。
所以谈判就是这样,最后必然是以双方的实力为边界。”
鱼朝恩也道:“陛下不要听那些文官的大道理,文官不懂得权力斗争的残酷,总是给陛下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最后害了陛下。
奴才看这些文官都在夸赞李邺守规矩,他守规矩就不会割据河陇了,他守规矩是装出来的,就像曹操装作忠于汉室一样,可真正到了关系切身利益的时候,他就不会守规矩了。
所以奴才也赞成阿翁的建议,陛下要务实,要真正看清楚李邺的底线,然后才会有谈判结果,要不然三年五年都谈不完,汝州的军队三五年也撤不下去。”
李亨叹了口气道:“他底线是什么?”
李辅国缓缓道:“陛下,李邺的底线就是陈仓,他已经摆在桌面上了,不管陛下答不答应,他的军队肯定不会撤走了,关中的四州一府,他要陇州和岐州,谈得好,他只要驻军权,财权和吏部他不碰,如果谈得不好,他就索性撕破脸皮,一口吞并了关中,陛下又能拿他准备样?宣布他为叛逆,杀他父母?不现实啊!
就是上次老奴所言,或许诏书还没有出城,他的大军就兵临城下了,陛下,对方大军现在才相距我们一百五十里啊!”
鱼朝恩建议道:“陛下,其实奴才建议让对方来洛阳谈,或许结果会好一些。”
“鱼司马的意思,是让刘晏来洛阳谈判?”
“奴才的意思是,让齐王李邺亲自来洛阳,他可以让刘晏主谈判,双方有什么分歧可以很快调整,不会拖时间生变。”
李亨负手走了几步,最终点了点头,“那就请齐王来洛阳!”
李亨随即又和几名相国商议,请齐王李邺来洛阳谈判。
五名相国也一致同意,请齐王来洛阳商谈,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最终确定,以天子出函相邀,政事担保安全的方式,请齐王李邺来洛阳。
洛阳给李邺的邀请函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赶赴陇右,昼夜马不停蹄,一站接一站向陇右金城县疾奔,五天后,八百里加急快信送到了金城县。
韦见素也收到了天子的召回旨意,命他暂停谈判,回洛阳述职。
此时谈判已陷入僵局,李邺亮出了新的条件,他要整个关内道驻兵权和关中陇州和岐州的驻兵权,这是不是李邺最后的底牌,韦见素不得而知,但就眼下这个新条件,韦见素也无法答应。
在接到天子召回旨意后,韦见素便收拾行装,告辞李邺回洛阳了。
官房内,李邺正在接见李光弼的兄弟李光进和判官张傪,二人从中原逃出长安,安顿了各自家庭后,又相约一起来到陇右。
长史李泌极为看重张傪,张傪能力很强,大大小小各种繁琐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李泌向李邺极力推荐了张傪,李邺随即任命张傪为河陇节度府推官,实际上就是长史助理,协助李泌处理军务。
李邺随即又任命李光进为河州副都督,成为河州都督浑瑊的副将,有力补充了浑瑊手下部将不足的弱项。
当然,这也是在保护李光进,他杀了监军骆奉先,被朝廷通缉,李邺把他放在边疆,朝廷才鞭长莫及。
就在张傪和李光进刚退下,李泌和刘晏便匆匆赶来。
第1015章 三眼神判
“殿下决定去洛阳?”李泌进门就问道。
李邺点点头,“朝廷迁都,政局大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应该去一趟洛阳,拿到我想要的东西,和朝廷的关系稳定下来。”
“殿下的安全怎么保障?”
李邺笑道:“我会率一万骑兵护卫,加上我在汝州梁县部署了十万大军,相信李亨没有这个勇气杀我,除非有人浑水摸鱼,想趁机刺杀我,比如藩镇那帮家伙,他们恨不得搅起腥风血雨,让河陇军和朝廷血拼,他们从中得利,但我不会给他们机会。”
李泌默默点头,“殿下什么时候出发?”
李邺沉吟一下道:“最快后天吧!”
两天后,李邺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洛阳的旅程,一万精锐骑兵护卫左右,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向关中方向而去。
朝廷迁徙东都洛阳俨如一声惊动,震惊了各路藩镇,距离较远的李怀仙和李宝臣还稍微好一点,但距离洛阳很近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淄青节度使李正已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都十分紧张,尤其是田承嗣和李希烈,他们二人首当其冲。
魏州元城县,这里便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藩都,成为了自己的地盘,田承嗣也开始严格约束军纪,没有再出现屠城杀戮的惨状,尽管税赋很重,但社会经济还是慢慢开始恢复。
田承嗣节度使府是一座占地一百二十亩的巨宅,一半是官府,一半是他的后宅,目前正在大规模扩建,准备建成一座占地五百的宫殿群。
此时在官房内,田承嗣紧张地察看地图,他年初听说了朝廷要迁都的消息,他以为至少要两三年后才能迁都,万万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迁都就实施了,田承嗣怀疑天子迁都的目的是要着手削藩,目标首先就是自己。
田承嗣的担心其实是有原因的,前年他擅自扩张,强行占领了德州、贝州和冀州,朝廷派出使者严厉要求他退出多占土地,他却不理睬。
事情看似不严重,和李邺动辄占据整个巴蜀完全不能比,但田承嗣心知肚明,他的强占三州和李邺占据三州完全不是一回事,李邺占领的是李璘的地盘,他占的是朝廷的地盘,李邺是通过和朝廷谈判达成了协议,而他根本就理睬朝廷。
所以朝廷不会也不敢收拾李邺,但一定会收拾自己,这次朝廷如此神速迁都,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
旁边幕僚魏云中看出了主公的紧张,笑着安慰道:“君上不必这么紧张,朝廷迁都和君上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
“君上,这次迁都和当年武则天迁都不是一回事,武则天要修建宫殿,要定洛阳为神都,需要很多祭祀,需要长时间准备。
而现在并不是迁都,只是搬家,从一個都城搬去另一个都城,所以一旦迁徙都城决定下来,速度就很快。
但朝廷真正迁都的原因还是和李邺有关,李邺割据陇右,对天子的皇位威胁太大,天子为回避陇右的威胁,才不得不迁都到洛阳。”
田承嗣摇摇头,“你把问题看得还是太浅了,天子迁都固然是逃避李邺,但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削藩,李希烈割据淮西,正好截断了江南的钱粮,这是朝廷的命脉,要不是恰好李光弼病逝,战争早就打起来了,虽然首当其冲不一定是我,但灭了李希烈后,必然会轮到我。”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报,“启禀王爷,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派使者来见!”
魏云中笑道:“来得真巧,王爷刚说到他,他就来了!”
“你觉得李希烈来什么意图?”
“估计是想和王爷结盟,据说他也在谋求和李正已结盟,一起对抗朝廷。”
田承嗣想了想道:“先见见再说吧!”
不多时,一名中年道士被带到堂下,身穿王服的田承嗣从堂内走了出来,中年道士笑眯眯行一道礼,“无量天尊,贫道张鸾子,奉淮西节度使李使君委托,前来拜访王爷。”
田承嗣吓一跳,这个张鸾子在淮西名气很大,号称三眼神判,据说是得道高人,看人极准。”
他倒不敢怠慢,连忙摆手道:“张天师请到堂上坐!”
张鸾子也不客气,跟随田承嗣来堂上坐下,对田承嗣笑道:“贫道刚从临淄县过来,和李正已达成了共识,此时形势如六国抗秦,李希烈为楚,李正已为齐,王爷为魏,李宝臣为韩,李怀仙为燕,田神功为赵,如果能合纵抵抗朝廷,则六国共存,若各自为战,各不信任,必然会被朝廷一一击破,相信王爷一定赞同贫道的想法。”
田承嗣缓缓道:“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难断,这个道理我懂,李希烈想和我结为联盟,不知具体是什么章程?”
“实际上就是军事上的连动,只针对朝廷军队,比如李正已和李希烈达成的协议,如果一旦朝廷出兵淮西,或者出兵淄青,那么双方的军队都要迅速大量集结,以围魏救赵的方式兵指洛阳,使朝廷军队不敢轻举妄动。”
田承嗣点点头,意思是说,如果我和李希烈结成军事连动,一旦朝廷决定攻打魏州,那李希烈就要出兵颍州,而且兵力不能少,是这个意思吧!”
张鸾子笑着点点头,“一点没错,李希烈和李正已约定的兵力不少于五万,希望王爷是也一样。”
这时,旁边魏云中问道:“只针对朝廷军队是什么意思?”
“这主要是因为还有一些小股地方军,比如张伯仪的汴宋军,李灵曜的滑濮军,李希言的淮南军,薛嵩的相卫军等等,和这些地方军交战就不需要动用连动关系,防止被朝廷主力偷袭。”
田承嗣点点头,说得有道理,事实上,威胁他的薛嵩相卫军和李灵曜的滑濮军,他也没有放在眼里,他只是担心朝廷的二十万主力军队。
说到这里,田承嗣笑道:“天师号称三眼神判,能不能给我看看相!”
第1016章 两个选择
张鸾子眯眼笑道:“王爷是高寿之人,子孙兴旺,福寿满堂。”
田承嗣有十几个儿子,子孙兴旺那是必然的,但田承嗣更关心自己的基业传承,他呵呵笑道:“承蒙天师吉言,不知魏国基业能传承多久?”
张鸾子伸出一个指头,“至少百年以上!”
田承嗣大喜,这时,魏云中带来十几个身穿锦袍的年轻人,在堂中站成一排,田承嗣笑道:“这些都是我的子侄,能否替我看一看?”
张鸾子笑眯眯一一看过去,目光落在最后一个唯一身着布衣的年轻人身上,他笑了笑道:“请各位公子先退下吧!”
众公子都退了下去,一個个脸色不屑,但碍于父亲的面子,都不敢多说什么?
田承嗣问道:“如何?”
张鸾子淡淡道:“令郎皆是享福之人。”
田承嗣脸色微变,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他的儿子皆平庸之辈。
张鸾子笑了笑又道:“不过最后一个布衣者,倒有点意思。”
田承嗣脸色稍稍和缓,微微笑道:“天师说的应该是我的侄子田悦,天师看好他?”
张鸾子点点头,“令侄的相貌不凡,依稀有几分帝王之相,更重要是,其他人我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唯独令侄深藏不露,我看不透他。”
田承嗣暗暗夸赞张鸾子不愧被称为三眼神判,他在一群子侄中,最看重之人就是侄子田悦,简朴、自律,不慕奢华,而且武艺骁勇,也很有头脑,很像自己,田承嗣就想把自己的事业传给侄子,而不是传给儿子,但这是他心中的秘密。
不料张鸾子今天初见,便一眼看出侄子田悦的不凡,田承嗣不由更高看张鸾子几分?也下定了决心和李希烈签约。
沉吟一下,田承嗣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天师认为李邺如何?”
张鸾子沉思良久道:“齐王李邺是人中龙凤,可惜他生不逢时!”
“此话怎讲?”
张鸾子缓缓道:“齐王会和朝廷一直缠斗下去,但父强子必弱,李邺的儿子成不了大事,虽有父亲给他打下的半壁江山,但他守不住,最终是鹤蚌相争,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东方六国。”
张鸾子又道:“再告诉王爷一个消息,李邺已经启程来洛阳谈判,这是刺杀他的一次好机会,就看王爷能不能抓住?”
韦见素先一步抵达了洛阳,他刚进洛阳城,便被天子李亨召进了皇宫。
韦见素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亨克制住心中的急切,笑眯眯道:“韦爱卿辛苦了,赐坐!”
“谢陛下!”
韦见素坐下,李亨这才急问道:“谈判到最后是什么情况?”
“陛下,荆襄和另外六州的谈判已经达成共识,但关中的双方述求差距太大,没办法达成一致!”
“他们是什么述求?”
“陛下,他们要求把关中从谈判清单中删除,我们不同意,他们又明确表态,齐王不会做出任何承诺,而且坚持要驻兵平等权。”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