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独孤烈点点头笑道:“世叔放心吧!我今晚就写推荐信,明天一早我会派人送去于府,到时令孙拿推荐信先去一趟河陇节度府进奏院,在那边要登记一下,拿着进奏院的推荐信和我的推荐信,就可以去陇右金城县了。”
于休烈起身告辞了。
独孤烈叹息一声,这些天他已经写了好几封推荐信,长孙家族西迁的跟随效应开始显现了。
这次长孙家不光是长孙全绪封刺史,长孙南方的几个孙子也同样加入了河陇唐军,让很多武力骁勇的关陇世家子弟也跟着效仿了。
其实这就是关陇世族开始正式支持李邺了,就像当年支持李渊夺取隋朝江山一样,当年主要就是在钱粮上全力支持,李渊才有钱粮养活军队,到了后期,大量关陇贵族子弟加入了唐军。
关陇贵族兴盛于唐太宗时期,到唐高宗时就开始被打压了,主要表现在长孙无忌失势,武则天迁都洛阳后开始全面打压,关陇贵族在政治上全线崩溃,只剩下财富。
后来关陇贵族又支持李隆基政变,李隆基又将都城迁回长安,这实际上也是对关陇贵族的回报。
但李隆基在皇位坐稳后,也开始打压关陇贵族,关陇贵族变成了关陇士族,又进一步退化为关陇世家。
虽然政治上彻底跨了,但财富上依旧是富可敌国,为了重新崛起,关陇世家们又将赌注押在了齐王李邺的身上。
当天,这个秘密外人是不会知道的,在这个问题上,关陇世家们心照不宣地守口如瓶,实际上也只有各个家族的核心人物知道,刚才于休烈谈这个问题时,特地让孙子先出去,他也不想让孙子知道这件事。
独孤烈当即写了一封推荐信,向李邺大力推荐于敖,并写了于家开始支持河陇军的情况。
前些日子,侯莫陈载和赵宽也拿着独孤烈的推荐信去了陇右,双双加入了河陇唐军,侯莫陈载被李邺任命为鹰扬郎将、宁塞军统领,率三千军驻防廓州,赵宽则去了延州,出任延州兵马使,保卫油井。
关陇世家开始从人、财、物三个关键处全面拥抱齐王李邺。
第989章 招才纳贤
河陇进奏院这段时间生意兴隆,不断有郁郁不得志的文武官员前来接洽,都想去齐王府效力,这倒不完全是长孙家族带来的效应,更多是河陇节度府兼并了巴蜀,让无数官员都看到了大唐的另一个前途。
藩镇割据,阉党弄权,加上朝廷为筹钱而越演愈烈的卖官鬻爵以及发行大钱,把唐朝内部搞得乌烟瘴气,有钱的官员花钱升官,清廉的官员前途无望,有钱的富商们买散官买爵位,勋官都看不上了,遍地都是柱国、特进。
真正的立功将士想得爵位却难如登天。
次日上午,于敖走进了进奏院,一名官员问道:“请问阁下有事吗?”
于敖点点头,“我找颜总管,他在吗?”
“我在!”
颜泉明走了出来,打量一下于敖问道:“您是——”
于敖把独孤烈的推荐递给他,“我有一封推荐信。”
颜泉明看了一眼推荐信封皮,竟然是独孤烈推荐的,他连忙道:“请到内堂坐!”
两人来到内堂,颜泉明请他坐下,又让手下上茶。
于敖自我介绍道:“在下于敖,去年考中进士,现任正八品太常卿主簿。”
颜泉明心里明白,独孤烈写的推荐信,对方必然也关陇贵族派系。
“请问工部于侍郎和于主簿有关系吗?”
“他是我祖父!”
“原来是关陇于家子弟,我明白了,于主簿也是想去陇右谋职?”
于敖点点头,“家族的安排!”
“我想也是!”
颜泉明笑了笑又道:“因为最近来进奏院申请去陇右的人太多,如果想去陇右做官,那必须要有科举功名或者两名三品以上官员推荐信,或者特殊人物推荐信,特殊人物就像独孤家主、齐王父亲、郭老元帅以及天下名门世家家主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五品以上高官,甚至可以不用通过我,直接去陇右,通过我也可以,也不需要任何证明或者推荐信。”
“如果都没有呢?”于敖好奇问道。
“如果都没有,那就要参加考试,先过我这一关,然后去金城接受吏部司的考试和面试。”
说到这里,颜泉明笑了笑道:“我这边只考书法。”
颜泉明是颜杲卿的长子,颜真卿的侄子,他的书法造诣很深,被公认陇右第一,他当然有资格监考书法。
说完,颜泉明又取来几份表格请他填写,替他办理简单手续,随即取了二十两银子,笑道:“这是盘缠,请于主薄收下!”
于敖也不客气,收下银子问道:“我还需要做什么?”
“于主薄还还需要向朝廷辞职,一般是录用后再回来辞职,不过于主薄有独孤家主的推荐信,那就可以先辞职了。”
于敖点点头,“我下午就去辞职!”
郭子仪的府邸位于大通坊,下午时分,郭子仪府上来了一名客人,正是大将浑瑊。
浑瑊现在很落魄,虽然临阵倒戈,归降了朝廷,但最后还是被清算了。
因为仆固怀恩是在泾州起兵,从泾州到长安之间发生了很多事,尤其鱼朝恩的神策军在渭河北岸被全歼,正是浑瑊率领的军队。
鱼朝恩怎么可能放过他,浑瑊被御史参了一本,指责他屠杀朝廷军队,郭子仪极力替他说情,才勉强免去了罪责,天子李亨下旨,罢免了浑瑊的一切官职和爵位,革职为民。
同时被罢爵革职的,还有都统李国贞,不过李国贞是皇族,是开国功臣李神通的玄孙,他倒不是跟随仆固怀恩叛唐,而是他支持太上皇,有宁王李琳说情,李国贞被改封为金吾卫将军。
浑瑊在家坐了一年,积蓄也差不多用光了,随着物价大涨,他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
浑瑊最终决定去投奔李邺,他和李邺是旧相识,他又曾长年和吐蕃军作战,他相信自己能得到重用。
但无论如何,他要得到老上司郭子仪的同意才行。
书房内,郭子仪和浑瑊无声坐了片刻。
郭子仪叹了口气,“既然决定了,就去吧!去投奔齐王,也是一件好事,其实我也曾想提醒你可以去投奔齐王,但又觉得朝廷失去你这员猛将可惜了,不久前李光弼率军去平叛,我就推荐你为前锋,可惜.哎!”
浑瑊淡淡道:“被鱼朝恩否决了,对吧!”
郭子仪轻轻点头,“阉党当权,唯钱是举,你拿一万贯去贿赂鱼朝恩,保证他捐弃前嫌!”
浑瑊摇摇头,“我一文钱都不会给他,况且我再不谋职,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哪有钱贿赂阉党。”
“等会儿我给你一点钱。”
浑瑊笑了起来,“朝廷拖欠俸禄,大帅也是靠一点积蓄过日子,不用给我了,听说进奏院会给盘缠,燃眉之急就解决了。”
郭子仪想了想道:“那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吧!齐王会给我一点面子。”
浑瑊想着自己和齐王是旧识,不需推荐信,不过一转念,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齐王未必还记得。
他便点点头,“麻烦大帅了!”
“不客气,我这就写给你。”
郭子仪当即写了一封介绍信,交给了浑瑊。
郭子仪又语重心长对他道:“你到了陇右,要效忠于齐王,不要三心二意,希望伱能继续抗击吐蕃,保家卫国,这才是你的前途所在!”
浑瑊默默点头,“大帅的教诲,卑职铭记于心。”
浑瑊直接来到进奏院内,有郭子仪的推荐信,他求职异常顺利,当即签下了入职承诺书,实际上就是效忠书的另一种委婉说法,但内容一样,愿意效忠齐王。
颜泉明给了他一份特别推荐书和三百两银子的盘缠,还有一块官驿铜牌。
之所以浑瑊能得到特殊推荐信和三百两银子盘缠,因为浑瑊是在李邺的特别指定名单之中,而且排名第二。
排名第一是颜泉明的叔父颜真卿,但老爷子很犟,两次拒绝了李邺的邀请,第一次是他率军撤离平原县,李邺请他来襄阳,他没有同意。
第二次是他前年得罪李辅国,被御史唐旻诬陷,降为饶州刺史,李邺再次请他来陇右,他还是不肯答应。
颜泉明笑着解释道:“我们的推荐书有两种,普通推荐书和特别推荐书,普通推荐书给吏部司,特别推荐书是给齐王殿下,浑将军到了金城,在节度府的正对面就是迎宾馆,迎宾馆的官员会立刻向齐王汇报。
这块官驿铜牌,将军带着家人进陇右后,去沿途所有的官驿馆,都会得到热情接待,食宿都不用掏钱。”
浑瑊点点头,“多谢颜总管的热情接待,我后天就带妻儿出发,长安我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浑瑊又叮嘱道:“最好关中境内化名住客栈,以免小人告密!”
“我明白,多谢提醒!”
浑瑊拿了包裹再三感谢而去。
第990章 被钱逼疯
“砰!”一只茶盏狠狠砸在墙上,李亨铁青着脸恶狠狠对裴冕和第五琦道:“你们不是说发行大钱最多是民间有点怨气,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吗?现在可好,不仅百姓成了逃民,现在士兵开始造反,你们的大钱开始祸国殃民了,你们知不知道,朕的江山要完蛋了,你们怎么给朕解释?”
裴冕和第五琦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朝廷刚刚得到消息,泾原军的八个营发生兵变,上万士兵不满朝廷用大钱付军俸,开始闹事造反,在泾原县大肆抢掠。
这个消息实在隐瞒不住了,只得向天子汇报,听说发生兵变,李亨差点晕过去了,怎么平时没有事情,一出事就是大事?
他不知道,其实平时也出事,只不过隐瞒着他而已。
旁边裴遵庆沉声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是平叛,不是追究大钱的责任,大钱可以缓一缓再议,但平叛迫在眉睫!”
李亨忍住气问道:“裴相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裴遵庆躬身道:“陛下,微臣推荐郭子仪率军前去平乱。”
李亨也同样想到了郭子仪,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大用,他当即下旨道:“传朕旨意,速令郭子仪率三万军前往泾原县平乱!”
李亨又喝令裴冕和第五琦退下,御书房内只剩下裴遵庆一人,两名宦官趁这个机会悄悄把杯盏碎片扫掉了。
李亨叹了口气道:“朕想知道,发行大钱到底有多严重,怎么朕这里一点消息都没有?”
裴遵庆一直坚决反对发行大钱,但对无效,既然今天天子要问他,他也不再顾虑了。
“陛下,因为大家都在隐瞒陛下,所以陛下什么消息都没有,事实上,发行大钱危害极大,卑职用八个字可以概括:民怨沸腾,动摇国本!”
李亨吃了一惊,“有这么严重吗?居然已经到动摇国本的地步了。”
“陛下,发生兵变只是一個警告,如果陛下再执迷不悟,那就会出现大规模造反了,就像当初微臣反对时所言,安史之乱已经让大唐民众羸弱之极,这个时候应该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让民生恢复康健。
但现在税赋沉重不说,还要用大钱掠夺民财,还有多少百姓能撑得住?首先撑不住是士兵,所以发生兵变了,一旦百姓撑不住,就会爆发大规模造反,这不是动摇国本吗?”
李亨一时沉默了,他何尝不知发行大钱是掠夺民财,他只是希望在百姓撑不住之前停止发行大钱,百姓死活他从不在意,但他害怕发生兵败。
裴遵庆见天子还在犹豫,他索性拿出一个堪称杀手锏的消息。
裴遵庆缓缓道:“陛下,最近市面上大钱的量突然增多,是我们发行发行大钱的好几倍,卑职怀疑各个节度府趁机也铸造大钱,浑水摸鱼。”
李亨大吃一惊,急问道:“你是说李邺也跟着铸造大钱,掠夺关中民财?”
裴遵庆摇摇头,“齐王殿下不会做这种事,李泌和刘晏也不会同意这种卑劣的事情,微臣说的是河北三镇和梁崇义等人。”
李亨顿时有急眼了,他发行大钱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如果别人也跟着发行大钱掠夺民财,那他发行大钱还有什么意义?好处给别人做了嫁衣,后果却要自己的承担,他怎么肯干?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