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446章

作者:高月

  李邺笑了笑道:“天气冷,请家主赶紧回去吧!”

  黄开也冻得不行了,实在呆不下去,连忙行一礼,匆匆忙忙回马车去了。

  马车缓缓启动,很快便走远了。

  李泌走上前笑道:“殿下觉得黄开会不会暗中通知黄信武逃跑?”

  李邺冷笑一声,“杀了我的人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三更时分,黄信武带着一支千人队伍悄然出营了,他手下有五千人,其中一千人是从前邓州的州军,跟随黄信武多年,是他的心腹之军,而另外四千人是忠于李邺的军队,包括副将杨万达和几名郎将,都是当年的裴氏家军,跟随李邺去了碎叶。

  黄信武接过家主的飞鸽传信后,决定连夜出逃,去扬州投奔永王李璘。

  其实杜延的意思,让黄信武带着几名随从逃跑就行了,不要管士兵,但黄信武觉得没有军队,自己底气就不硬,得不到永王的重用,所以他一定要把自己的军队带走。

  汉阳也有上百艘战场,如果战船全部调动,需要李邺的命令,作为汉阳守卫主将,黄信武也有权调动一部分战船,他可以调动两艘千石战船和八艘艋艟战船。

  黄信武下午就写好了调船令,所以战船已经准备好,一千士兵纷纷上船,把十艘船挤得满满当当,士兵们斩断缆绳,划动战船出发了。

  就在黄信武刚走,副将杨万达便召集几名郎将宣读了鲁王殿下的手令,命令他们配合雷万春的军队,将黄信武的军队困在江心,可以接受投降,不肯投降则格杀勿论。

  李邺没有让他们在汉阳动手,就是怕发生内讧,引起不必要的重大伤亡。

  李邺已经通知驻军江夏的雷万春负责拦截,杨万达部负责配合拦截。

  “这是鲁王殿下的手令,我可以凭此手令调动全部船只,王司马,可以同意吗?”

  江汉军军队和战船物资是两条线管理,军队的兵甲、粮草和战船都是掌握在军中司马手中,各军司马统一由李泌掌控,而军队由李邺掌控,当然,李邺也完全有权调拨兵甲物资和战船,只是他不轻易动用这个权力。

  司马王雾生点点头,“可以调动!”

  四千士兵开始迅速集结,离开大营向军队码头奔去。

  夜里容易撞船,水面情况也比较复杂,一般夜里都不行船,如果一定要行船,那么必须要缓慢行驶,船头还要挂上赤亮的大灯笼。

  十艘战船满载着一千人在江面上缓缓而行,这时,前面忽然大喊起来,“停船,快停船!”

  船只纷纷停了下来,黄信武走到大船船头,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前面江面有数百艘战船,还有十几艘万石大船,已经开始将他们包围了。

  大船上挂满了江夏军队的蓝色灯笼。隐隐看见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人站在船头,正是雷万春。

  黄信武急得大喊道:“后撤!后撤!”

  “将军,后面也有战船!”

  黄信武转头向后面望去,后面也有密密麻麻一百多战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和我们一样,红色灯笼,也是汉阳军!”

  一时间,黄信武如坠冰窟,他知道自己完蛋了,李邺早就部署完成,他根本就跑不掉。

  黄信武知道自己死罪难逃,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或许自己了断能保住儿子吧!

  黄信武长叹一声,拔出宝剑,狠狠抹过了自己的脖子。

  黄信武自尽得太突然,亲兵们救援不及,都呆住了,片刻,‘当啷!’一声,长剑落在甲板上,黄信武仰面栽倒,鲜血从脖子里汩汩冒出,神仙也救不活了。

  黄信武已死,手下纷纷挂上白旗投降,于泽也举手投降,

  几天后,黄信武的尸体运到了襄阳,于泽也被送到了襄阳,他供认不讳,自己倒卖弓箭三百副,害怕被查到,便放火烧毁仓库,还把一个冻死的乞丐穿上自己官服冒充自己被烧死。

  由于黄家已经将仓库损失赔偿到位,于泽也没有真的杀人,李邺判于泽死罪可免,重打五十棍,发配郴州守城门三年。

  仓库焚烧案这才划上了句号。

  黄开跪在堂弟尸体面前泣不成声,黄信武是襄州黄家的第二号人物,地位很高,他这一死,黄家上上下下都十分悲痛。

  女婿杜文嗣和两个儿子劝说父亲,“父亲,人死不能复生,父亲有恙在身,不要过于悲痛了,节哀吧!”

  黄开上次负荆请罪受了风寒,回家就病倒了,到现在还没有康复,原以为损失了公开道歉的面子和几千贯钱财,就能保住堂弟的性命,没想到堂弟最终还是死了。

  黄信武虽然是自刎身亡,但黄开绝不会认为他是自杀,他只会认为兄弟是被李邺逼死的,如果李邺网开一面,放堂弟黄信武逃走,那也就罢了,偏偏李邺不依不饶,堂弟被逼无奈才自杀身亡,这个罪责当然是李邺来承担,至少黄家上下都这样认为。

  黄开抹去眼泪,咬牙切齿道:“杀我兄弟,此仇不共戴天!”

第716章 洛阳阴云

  新年到来,大唐年号改为至德二年,天子李亨登基的第二年。

  从江南运往长安的槽粮上百万石抵达了襄阳,李邺很清楚长安和关中又出现了粮食危机,斗米涨到四百文钱,李邺没有阻拦漕船,任由两千艘漕船运载百万石粮食前往商州。

  百万石粮食到来,关中粮食危机立刻解除,长安朝野欢腾,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为此,天子李亨决定祭拜上天,感谢上天送粮解危。

  洛阳,自从长安撤退回洛阳后,整个燕军上下士气低迷,人心涣散,胡人将领们都纷纷要求搬运财富返回幽州,安禄山自然不会答应。

  更重要,安禄山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他已经双目失明,身体极度浮肿,几乎整天都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

  安禄山也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他已决定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安庆和,废除愚蠢无能的太子安庆绪。

  但安庆绪也拥有十万大军,安庆绪知道父亲想废除自己,他天天身穿铠甲,藏身在城外的军营内,只要父皇敢废除自己,他就率军进城清君侧,杀死高尚,自立为帝。

  正是这十万大军让安禄山很忌惮,迟迟下不了决心。

  大营内,安庆绪紧急召见严庄,严庄也躲在军营内,尽管他在城内有宅子,但他不敢回去,天子已经下旨拘捕他,罪名是他之前私通襄阳李邺。

  严庄也上书为自己辩护,坚决否认自己私通敌人李邺,他一口咬定自己的长子严瀚海已经死在乱军之中。

  安庆绪也同样上书为严庄辩护,认为指控严庄和李邺私下勾结完全没有任何证据,是高尚为了打击异己而大肆污蔑。

  包括崔乾佑和田承嗣两名主要将领也上书天子,替严庄说情,他们指出,大军攻不下襄阳和严庄没有关系,主要是他们无法渡过汉水,唐军有上百艘万石战船封锁江面,他们强行渡江只会全军覆灭。

  或许众人的说情起了效果,天子安禄山虽然下达了拘捕旨意,但并没有强制执行,可严庄还是不敢有半点大意,他怕高尚下手,他便带着妻儿躲在军营内,不敢出军营一步。

  严庄匆匆来到了中军王帐内,安庆绪虽然好色放荡,但这段时间他也很收殓,不敢再从外面找女人来军营,万一找来了一个女刺客,他小命就保不住了。

  “殿下,怎么说?”严庄进帐问道。

  安庆绪兴奋道:“李猪儿给我回信了,他要三万两银子,让我保证不杀他,他就替我下手。”

  这个消息让严庄暗喜,他现在也没有退路了,必须把安庆绪推上去,他们全家才能活命,这个时候不能绝心慈手软,必须杀了安禄山。

  好在安庆绪也是一个禽兽不如之人,对弑父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这倒成全了严庄。

  严庄冷笑一声,“殿下可以答应他,但李猪儿必须死,否则李归仁、安守忠等人抓住他,他肯定会把殿下招供出来。”

  “那怎么安排呢?”

  “殿下,关键是对李猪儿下手,必须安排一个人及时杀了李猪儿灭口,这个人必须武艺高强,能够自保,他呆在外围皇宫内,一旦李猪儿得手,去投奔他,他就可以杀了李猪儿,自己逃出皇宫。”

  安庆绪立刻想到了自己的贴身女护卫安幼女,他立刻道:“让幼女去,她像个小宫女,容易混进皇宫,也不会被人怀疑。”

  “可以!”

  严庄也知道这个安幼女对安庆绪很忠心,武艺高,轻功高,外貌像个女童,确实很迷惑人,便一口同意了。

  两人又商量了半晌,敲定了各个细节,便开始部署了。

  在洛阳城北市内,有一家叫做南仁堂的药铺,专卖各种药材,也有一名医师坐堂,每天买药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上午,来了一名中年女道士,身穿半旧的道袍,手执一柄拂尘,后背一口宝剑,她年约三十七八岁,身材中等,相貌倒也清秀,看得出年轻时应该长得不错,只是现在人到中年,额前已经有一簇白发,眼角也多了几丝皱纹。

  中年女道士正是公孙大娘,她受李邺之托,来洛阳做两件大事,一是刺杀安禄山,其次是摧毁祆教的刺客组织。

  李邺当然知道,历史上,安禄山是被儿子安庆绪所杀,买通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杀了安禄山。

  但这是历史,会不会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不会再按照原来的轨迹走?

  一旦安禄山不死,他极可能会报复自己,再派刺客去长安刺杀父亲李岱,或者再派顶级刺客来襄阳刺杀自己和自己家人,甚至会来刺杀自己手下高官,如李泌、刘晏等人。

  安禄山是粟特人,而且是粟特祆教在大唐的教主,祆教就是擅长用刺客刺杀国王,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胜利。

  根据邱明的招供,他是情报站负责人,他手下只有七人,但那三十名刺客武士并不是他手下,而是阿史那承庆派出来的,阿史那承庆是燕国太尉,同时也是东方祆教的副教主。

  阿史那承庆在蓝田县从地洞中逃走,没有回长安,他极可能去了洛阳大光明寺,或者回了幽州大光明寺。

  南仁堂药铺正是江汉军设在洛阳的情报点之一,也是总情报站,其他还有一座酒楼和一家客栈。

  公孙大娘带着两名年轻女道士来到了药铺,两名年轻女道士既是公孙大娘的徒弟,同时也是内卫女兵,受过专门的训练,两人都武艺高强。

  走进了药铺,一名伙计迎上来笑道:“道姑要买药吗?”

  “无量天尊,贫道要见一见你们的王掌柜,我从南面过来。”

  从南面过来就是指从襄阳过来,这是内部隐语,只有自己人才听得懂。

  “掌柜在,三位道姑请里面坐!”

  公孙大娘带着两名徒弟进了内堂,在坐榻上盘腿坐下,片刻,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抱拳行礼道:“在下王经,是药铺掌柜!”

  公孙大娘取出一块银牌递给他,王经看了一眼便笑道:“我们已经收到襄阳鸽信,欢迎公孙真人来洛阳!”

  “王掌柜不妨坐下慢慢说!”

  王经让伙计上茶,他自己也在桌子对面坐下,“鸽信上说,公孙真人是替殿下来洛阳做事,不知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

  公孙大娘缓缓道:“殿下交代我两个任务,并不是一定非要完成,让我相机而动,一个是让我刺杀安禄山,另一个任务是调查祆教,摧毁他们的刺客组织。”

  公孙大娘并不隐瞒自己的任务,她需要王经的帮助,所以最好就是坦诚以待,王经也就知道该怎么帮助自己。

  王经沉吟一下道:“根据我得到的情报,安禄山和安庆绪因为继承问题矛盾激化,安禄山会在上元节祭拜洛水,宣布重大事项,估计就是新太子,所以真人稍等几天,卑职推断,安庆绪也一定会在上元节前下手。”

  公孙大娘点点头笑道:“行!安禄山这边就暂时放一放,我想先去调查洛阳大光明寺,王掌柜能给我提供一些资料吗?”

第717章 贼首之死

  李猪儿是辽东汉人,从小父母双亡,他长得俊俏,七岁便被卖到权贵人家做童子,十五岁时进了安禄山的府宅。

  安禄山见他力气很大,又聪明伶俐,索性将他阉割了,留在自己身边做贴身侍从。

  安禄山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李猪儿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毒打已成家常便饭,仇恨也在他心中一点点积累,加上他被阉割的痛苦,仇恨已经在他心中堆积成了一座大山。

  以前他不敢有任何表露,仇恨稍有表露他就会被安禄山杀死,现在不一样了,安禄山双目失明,他在安禄山面前已经毫不掩饰自己的仇恨。

  李猪儿怀中藏了一把极为锋利的杀猪刀回了寝殿,见高尚正在和安禄山说话,他一闪身躲进了自己的角落里,这是他呆的地方,两个大橱中间宽隙,约五尺宽,一丈深,他每天都呆在这个光线昏黑的角落里,安禄山有什么需要,他立刻会出现。

  安禄山信不过外人,对女人也没有能力了,他不准宫女和其他宦官在自己身边,平时寝殿内只有他和李猪儿两人。

  安禄山在长安病倒,又被李邺所气,病情在半路上开始恶化,双目失明,排尿不出,很快全身肿胀,在洛阳御医的全力医治下,稍微好转一点,能排尿了,但身体肿胀依旧难消。

  现在安禄山已经坐不起来,只能平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