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429章

作者:高月

  旁边安庆和有些不服气道:“父皇太夸赞他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有什么本事!”

  安禄山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你若有他的一半出息,你早就是太子了,他十六岁就出征西域,十八岁出任河中经略使,黄沙百战,给大唐开拓万里江山,这样的雄才伟略谁敢轻视他,否则我把二十万大军撤回来做什么?撤一半军队不可以吗?”

  安庆和低下头不敢吭声了,安禄山不理睬他了,喝令道:“擂鼓出战!”

  “咚!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敲响了,两万燕军士气高涨,高举盾牌,扛着攻城梯,铺天盖地向东城杀去。

第685章 试探初战

  李邺手执蟠龙槊站在东城头,目光冷冷注视着敌军铺天盖地杀来,他平静对南霁云道:“南将军,你可以下令了!”

  南霁云是东城头的主将,统领一万五千人守卫东城,他点点头,回头厉声大喊:“投石机准备!弓弩手准备!”

  城头上一万士兵半蹲下来,举弩斜向上,二十架大型投石机吱吱嘎嘎拉开,这是军器监仓库内封存的一批大型投石机,可将七八十斤的巨石投掷到两百五十步外。

  投石机一共有一百架,其中东西城头各部署二十部,南北城头各部署三十架,每架投石机需要五十人操纵,光操纵这百架投石机,就需要五千民夫。

  李邺注视着敌军的攻城梯,他忽然对南霁云道:“长斧手撤下去!”

  南霁云一怔,连忙道:“殿下,长斧手可以直接破坏敌军的攻城梯,增大敌军攻城难度,卑职认为非常实用!”

  李邺淡淡道:“这只是敌军试探性进攻,我们也要给自己留一点后手!”

  南霁云恍然,“卑职明白了!”

  他立刻奔去通知长斧手撤下,李邺其实还有更深一层想法,他也想利用敌军试探进攻的机会,好好检测一下自己军队的防御能力。

  当然,保存实力是最直接的原因,包括他暂时没有使用铁蒺藜针刺。

  敌军试探进攻,他当然也会有所保留。

  其他三座城墙的守军都严阵以待,还有数万人的后备军在太极宫内继续训练,整个长安城的坊门都已关闭,百姓们可以在自己坊内正常生活,但不能出坊门了。

  这时,潮水一般杀来的敌军越来越近,已经进入了投石机的范围,南霁云大喊道:“投石机发射!”

  “嘭!嘭!嘭!”

  一连串的巨响,二十颗巨石腾空而起,变成了二十颗小黑点,呼啸着向密集的敌军头顶砸去。

  一块巨石狠狠砸进了人群,几名士兵躲闪不及,被砸成了肉饼,头颅碎裂,脑浆四溅,巨石继续翻滚,二十余人被翻滚的巨石砸中,非死即伤,一片惨叫。

  其他巨石也同样威力惊人,砸死砸伤无数士兵,第一轮投石便让燕军士兵死伤三百余人,但这点损失对两万大军不值一提,士兵继续奔跑,进入弓弩射程范围,南霁云大喊,“射击!”

  城头士兵用的不是单兵弩,而是重弩,重弩需要两个人躺下一起上弦,射力强劲,平射可将长杆重箭射出五百步,对付没有盾牌的胡人骑兵,可以平射,远距离杀伤敌军。

  可安禄山的军队装备精良,五百步远射根本射不穿盾牌,这个时候只能牺牲距离,采用高抛射,利用自身的重力,下降末端的穿透力很强,普通的圆盾就挡不住几箭。

  第一箭一般普通盾牌能挡住,但会出现裂痕,而第二箭、第三箭盾牌很可能就会被射穿,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五六支长杆重箭射在盾牌上,盾牌可能就沉重得举不起来了。

  或许士兵可以拔刀把箭杆斩断,减轻盾牌重量,可事实上,士兵一手执矛,一手举盾,根本就没办法拔刀斩箭,如果把长矛夹在腋下,再拔刀斩箭,那更加危险,大家都在迎着箭雨奔跑,士兵可能刚拔出战刀,就被疾飞而来的乱箭射杀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扔掉长矛,由长矛兵变成刀盾兵,可那样一来,在攻城时就必死无疑,要么在攻城梯上被唐军长矛刺死,要么上城后被乱矛刺死。

  兵器宁长勿短的道理有经验的老兵都懂,老兵们肯定是宁可扔掉盾牌,也要保留长矛。

  梆子声响起,城头上万箭齐发,长杆重箭形成箭云,密密麻麻从空中呼啸射来,其中还夹杂着第二轮投石机射出的巨石,望着天空落下的巨石和重箭,士兵们都有点胆寒了,在奔跑中举盾相迎。

  “啊——”

  人群响起一片惨叫,无数盾牌被长杆重箭射穿,盾牌后面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还有不少士兵被巨石砸得血肉模糊,一千三百多名士兵倒在进攻的途中。

  紧接着着第二轮长箭和巨石飞射而出,死伤也在千人以上。

  两万人的攻城在奔跑途中损失一成很正常,安禄山不会放在心上,主将田乾真也不会放在心上,他们更关注敌军的守城防御。

  寒冬腊月,护城河已被冻得结结实实,无数士兵冲过护城河,将攻城梯搭在城墙上,在将领的厉声大喊下,士兵纷纷爬上攻城梯,向城头攀去。

  城头上的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最前士兵的盾牌被大石砸碎,被砸得头破血流,翻身滚落下梯,但燕军士兵确实很悍勇,前面被砸翻,后面士兵立刻顶上去,一点点地向上推进。

  威胁攻城士兵的不仅仅是滚木礌石,还有两侧马墙上的冷箭,每个马墙上躲着数十名神射手,举弩射向敌军后背,箭无虚发,每一箭都有一名士兵惨叫坠落,攻城士兵伤亡惨重,大部分都是被冷箭射中后背和后颈。

  尽管伤亡不断加大,但燕军进攻的战鼓声依旧一浪高过一浪,密集地催促士兵加大进攻力度。

  攻城士兵一步步向上攀爬,两军终于短兵相接,攻城士兵和守城士兵开始激战起来,每一架攻城梯面前都有数十名唐军在参与作战。

  一人刚刚冒头,数十根长矛一起向他刺来,躲过一根躲不过另一根,躲过两根却躲不过第三根,锋利的长矛刺穿了敌军士兵,惨叫着翻滚下城去。

  攻城战就是这么残酷,一个人刺翻下城,另一个接着上来,但很快又被刺翻下城,能够接下两三个回合就是很厉害的士兵了,哪怕武功高强,也一样双拳不敌四手,在几十根锋利长矛从四面八方刺来,再厉害的士兵也一样被无情刺杀。

  但守城士兵也不断被敌军的长矛刺中,仰面摔倒,立刻被民团士兵抬了下去。

  也有攻城士兵突破了,在靠近城门的一架攻城梯上,一名身材高大且力大无穷的燕军校尉用盾牌架住了十几根长矛,猛地向上一掀,一跃跳上城头,他创造一个短暂的机会,后面几名士兵跟着他冲上了城头,

  马墙上的弓弩手发现了危机,一起举弩疾射,数十支箭一起射来,后面几名士兵被乱箭射杀,翻滚下城,好容易创造的机会出现了断档,唐军士兵趁机冲上来,把缺口又堵上了。

  冲上城头的四名士兵被数十名唐军士兵包围,瞬间刺杀了三人,只有第一个冲上城头的契丹校尉十分强悍,手执盾牌,单臂挥舞长矛和数十名唐军激战,已经被他刺杀了七八人。

  这时,寒光一闪,一把飞刀眨眼间到面门,校尉刚扭过头,稍微愣了一下,“噗!”飞刀射穿了他的额头。

  校尉张大嘴,盾牌落地,数十根长矛一起刺进了他的身体,当即气绝身亡,长矛把他架在半空中,一起把他的尸体甩下城去。

  “当!当!当!当!”

  退兵的钟声敲响了,城下士兵如潮水一般地退下去了,两万燕军士兵损失六千余人,唐军也有一千左右士兵伤亡,双方伤亡比例一比六。

  这个结果让李邺十分满意,却让安禄山极为恼火。

第686章 出击弱点

  入夜,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安禄山召集谋士和众将商议攻城之策。

  “今天的攻城大家都看到了,这支襄阳唐军打得很有章法,防御严密,士兵也十分勇猛,想强行攻上城头并不容易,所以朕召集大家一起商议,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攻破长安?大家都畅所欲言,拿出你们的想法来。”

  第一个开口发言的是今天主将田乾真,他举手道:“陛下,卑职先说两句!”

  安禄山点点头,“你说!”

  田乾真缓缓道:“唐军的投石机和弓箭虽然犀利,都很正常,并没有超常发挥,卑职觉得我们的攻城武器很吃亏,用攻城梯很容易被敌军用滚木礌石攻击,也容易被敌军马墙上的冷箭射杀。

  事实上,我们攻城的一半伤亡就是死在这两项上,如果我们用云梯和巢车攻城,就不用担心滚木礌石和箭矢的伤害,我们就能直接和城头敌军激战,伤亡会更小,夺取城头的成功性更大。”

  田乾真总结让安禄山深以为然,因为巢车和云梯属于大型攻城武器,他们没办法携带。

  安禄山随即对负责后勤的张通儒道:“命令工匠就地打造投石机、巢车和云梯,五天后朕要见到实物!”

  他们后勤有两千随军工匠,完全没有问题,张通儒躬身行礼,“微臣一定尽全力打造!”

  这时,宰相高尚道:“陛下,田将军说得对,我们攻城武器太落后,导致伤亡重大,微臣建议在重型攻城武器没有打造出来之前,暂停用攻城梯直接攻城,可改用攻城槌攻打北城,另外,可以考虑从曲江进攻,那边有三十丈的缺口,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李归仁也笑道:“攻城槌不错,可以去汉长安城寻找,那边有很多高大的皇宫建筑,一定有粗壮大木!”

  安禄山大喜,“李将军明天就带军队去老长安城拆房,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都统统说出来!”

  安禄山的中军大帐内正在热火朝天商议,南城头上,唐军已经在准备火攻大营了。

  他们依旧是用火鹞子,不过从襄阳携带的火鹞子已经在火攻蓝田县时全部用完,立刻又命工匠重新用麦秸制作,不过没有火药了,直接浇上一点火油,点燃后发射。

  一共制作了六百架,他们的目标是南城和东城,北城和西城是逆风,射程不一定够,但南城和东城勉强够了。

  火鹞子只是一次机会,吃亏后的安禄山肯定会将大营后移,他们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这其实也是李邺临时起意,他发现对方大营距离长安城才两里,正好是火鹞子的射程。

  “殿下,会有效果吗?”大将李晟低声问道。

  李邺摇摇头,“如果对方是羊毛帐,效果会非常好,可惜对方是皮帐,不容易燃烧,只能试试看,或许能打击他们的军心,振奋我们的士气。”

  李晟微微笑道:“卑职拭目以待!”

  李邺笑了笑,一声令下,第一轮两百只点燃的火鹞子同时发射,无数只在空中燃烧的火鸟飞向两里外的敌军大营,蔚为壮观。

  燕军大营立刻发出激烈的警报声,“当!当!当!当!”

  正在商议军情的安禄山和众将都愣住了,发生了什么事?一名士兵连滚带爬跑进来禀报,“启禀陛下,城头射出无数的火鸟,向大营飞来!”

  安禄山大喊道:“传令立刻拆除大帐!”

  众将纷纷冲出大帐,只见无数火鸟飞进了大营,一只燃烧的火鸟向他们迎面飞来,铁嘴‘噗!’地插在中军大帐上。

  尽管是牛皮大帐,但但还是缓缓燃烧起来,只是没有羊毛帐燃烧那么迅猛。

  “快救陛下!快收起大帐!”

  士兵们乱成一团,数十名士兵将安禄山连着坐榻一起抬了出来,其余士兵纷纷挥刀斩断绳索,大帐在强劲的夜风中一下子掀翻过去,无数士兵拍打着燃烧的火焰,用湿被褥才把它扑灭了。

  但还是有数十顶大帐被点燃了,士兵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手忙脚乱将所有大帐的绳索斩断,使大帐瘫软下来。

  安禄山虽然有点狼狈,但他是几十年的老将,经验丰富,他知道这个时候最需要防范什么,他当即厉声喝令道:“李归仁和安守仁听令!”

  “卑职在!”

  两名大将闪身而出。

  安禄山令道:“你们各率一万骑兵盯住南城门和东城们,若敌军趁机杀出城来,伱们迎上去截杀!”

  “遵令!”

  两名大将骑马飞奔而去。

  安禄山很清楚火攻的效果,南大营和东大营必然一片混乱,很容易被唐军杀进大营偷袭。

  东大营抢救及时,基本上没有太大损失,但南大营却燃起一片火海,数万士兵吓得飞奔出大营躲避,剩下的数千人在大营内砍断绳索,抢救没有燃烧的大帐。

  其他北大营和西大营的士兵也无法入睡了,也跟着拆除帐篷,严阵以待。

  这时,安禄山传来命令,全军立即后退到五里外扎营,二十万大军拔营后撤,五万军队进行掩护,不给唐军偷袭的机会。

  城墙上,李邺遗憾地摇摇头,火攻完全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皮帐虽然也能燃烧,但它燃烧缓慢了一点点,就给了对方挽救的时机,最多烧毁了几百顶大帐,没有形成彻地连天的焚烧。

  次日上午,李归仁率一万军队去汉长安城寻找攻城槌大木,安禄山则亲自来到了曲江池督战、

  昨晚东大营损失不大,没有死亡,只烧伤二十几人,损失了五十多顶大帐,但南大营却伤亡惨重,烧死七百余人,伤近两千人,五百多顶大帐被烧毁,尤其烧毁了一百多顶存放兵器的大帐,损失长矛十几万支,让安禄山心疼不已,更加痛恨李邺。

  曲江池上已成了一个巨大的冰盖,冰层冻得极为结实,用铁锤也砸不裂,燕军三万人马已准备就绪,由大将张忠志率军攻打曲江池缺口。

  曲江池在其他季节都没有机会,唯独到了冬天,湖面结冰,长安城在曲江池段就出现了一处三十丈宽的缺口,这就是长安城最大的弱点,燕军当然要抓住这个弱点进攻长安。

  唐军在曲江池缺口上筑起了一座两丈高的冰墙,并在冰墙两侧的城墙上部署六千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