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419章

作者:高月

  看得出,敌军巡哨已安排到了大营三里外,这就有点麻烦了。

  裴琇指着一处山岩,“殿下,这里可以考虑!”

  这座山岩看起来比较陡峭,距离敌军大营约两里左右,距离倒是正好,但李邺还是有些犹豫,从沙盘上看,这座山岩并不适合发射火鹞子,没有一点平坦之处。

  但沙盘不能反映微观,要查看微观地形,必须要去现场,李邺点点头,“派几名探子去看一看。”

  “遵令!”

  唐军要查探的这座山岩叫做鹰首岩,它其实是一块巨型岩石突兀出山体,远远望去很像一只雄鹰的脑袋,这里也是蓝田县的著名景观,叫做蓝桥飞鹰,两边的山林就像巨大的翅膀。

  四更时分,三名身手矫健的唐军斥候摸到了山岩上,这里距离敌军大营两里不到,四周都有巡哨,不过山岩上没有。

  从沙盘上看,山岩很陡峭,但实际上山岩很大,山岩的顶部也就是鹰头顶部比较平坦,约一亩地大小,站在顶部,可以清晰地看见敌军大营,只可惜周围全是巡哨,他们只能匍匐在岩石上。

  三名斥候用炭笔简单绘制了地图,便小心翼翼攀岩回去了。

  次日上午时分,李邺召集众将部署作战,他指着沙盘道:“敌军大帐方圆三里内都是探哨,我们靠近敌军三里内都立刻会被发现,根据斥候的情报,鹰头岩四周全是巡哨,我们只要在鹰头岩有动静,对方巡哨就会发现。

  另外,我们周围也有不少敌军的探哨,一旦我们出动大军,敌军会立刻发现,当然,敌人大军出动,也会被我们发现,不过要想摆脱敌军的监视,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稳妥的方案。”

  众将都知道主公已有定计,便没有吭声,等他继续说下去。

  李邺点点头,用木杆一指鹰头岩西北面的一大块空地道:“这里距离敌军大营约八里,如果我们在这里扎下大营,那么我们距离敌军大营很近,骑兵一刻钟就能杀到敌军大营,就算敌军探子报警,短短一刻钟时间也来不及整备,我们打的就是时间差。”

  南霁云不解问道:“那鹰首岩我们放弃了吗?”

  李邺微微笑道:“恰恰相反,我们把大营扎到了西北面,距离鹰首岩较远,敌军就没必要在鹰首岩四周巡视,周围的巡哨就会消失,我们就有机会了。”

  众人这才醒悟,连连点头。

  裴琇迟疑一下问道:“如果我们扎营之时,被敌军突袭呢?”

  李邺淡淡道:“是有这个可能性,敌军会试探我们,所以我们在扎营之时,必须要做好足够的防护。”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转移大营?”司马王遂舟问道。

  “今天就开始转移!”

  中午时分,江汉唐军开始收拾大营向北进发,立刻被周围的燕军探子发现了,三支火药箭飞射上天空,在空中炸响。

  片刻,数里外又有三支火药箭上天,再远处,燕军探子又发射了三支火药箭,像烽燧一样,将消息传到了二十里外的大营。

  阿史那承庆当即命令军队集结,防止唐军来袭。

  “当!当!当!”在急促的警报声中,五万大军撒腿奔出了军营,开始在空地上迅速集结。

第667章 先下一城

  等待良久,一名探子骑马疾奔而来,翻身下马禀报,“启禀太尉,发现唐军在驻扎新大营!”

  阿史那承庆一怔,急问道:“新大营在哪里?”

  探子向西南方向一指,“在那个方向,距离我们约有七八里左右。”

  孙孝哲当即上前道:“太尉,估计是唐军见我们不肯上当,才把大营北移,不如卑职率骑兵前去进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阿史那承庆想了想道:“既然我们大军已经集结,那索性就迎上去看看,高将军!”

  “卑职在!”高秀岩连忙躬身道。

  “你率一万军队守住大营,若敌军来袭,以弓箭迎之!”

  “卑职遵令!”

  阿史那承庆点点头令道:“其余四万大军跟随我迎上去!”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连续吹响,四万大军列队出发了,骑兵手执长矛走在最前面,接下来是三万步兵,队伍盔甲闪亮,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很快唐军斥候也发现了敌军异动,立刻赶去汇报。

  李邺大军刚刚抵达新驻营地,便接到了报告,敌军约四万大军正浩浩荡荡向新大营杀来。

  李邺冷笑一声令道:“大军布阵!”

  近五万唐军迅速在新大营前方布下了大阵,这里是一处台地,约有十丈高,两边是很低的山崖,只有二十余米高的悬崖,有一个宽约一里的缺口,缺口斜坡缓缓下降,延伸向下而去。

  如果双方在此对阵,唐军又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势态,尽管不是很高,只是三十米左右,但对于大军交战,这个高度还是很致命,地势低矮的一方很难取胜。

  燕军主力大军在三里外便停止前行,阿史那承庆远远打量斜坡,他眉头紧锁,唐军居然又是居高临下,这让自己怎么进攻?

  孙孝哲跃跃试试道:“太尉,让卑职率冲击一下,若行不通,卑职立刻撤回!”

  阿史那承庆想了想,便点点头答应了,“可以,一旦遭遇强力阻击,就立刻撤退!”

  孙孝哲大喜,当即举起一个巨大的号角,亲自吹响了。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中,一万骑兵迅速集结,孙孝哲手挥铁枪大喊:“弟兄们,跟我冲!”

  “杀啊——”

  一万骑兵齐声呐喊,战马开始奔腾起来,渐渐拉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就像一支铺在大地上枪头,以雷霆万钧之力向斜坡上的唐军杀去。

  李邺冷冷喝令道:“弓弩手准备,重甲步兵就位!”

  两千重甲步兵列成一堵坚实的铁墙,手执闪闪发光的陌刀,将缺口堵住了。

  在两千重甲步兵身后,是一万弩手,他们单膝跪下,弩箭斜向上指向天空。

  敌军如奔腾的大潮,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他们已经靠近斜坡,进入一百五十步内,李邺一声令下,“发射!”

  “梆!梆!梆!梆!”

  清脆的梆子声骤然敲响,一万支弩箭同时发射,在空中迅速形成一片乌云,他们没有射最前面的敌军,而是射进了后面最密集的敌军群中。

  这支骑兵都是由契丹人组成,个个骑术高超,纷纷钻到战马肚子下躲避箭矢,箭矢如暴风骤雨般落下,不少战马被射中,嘶鸣着倒地,下面的骑兵也纷纷跟着落地。

  有的骑兵动作灵活,一跃跳上同伴的战马,还但是有不少骑兵奔跑不及,被后面的战马撞倒,惨叫着卷进马蹄中。

  一万支箭射倒了六百余匹战马,很多战马虽然中箭,一部分没有射中要害,比如射中马臀,战马依旧能继续奔跑,还有很多弩箭射中了马鞍,马鞍就成了战马天然的铠甲,保护住了战马。

  这时,李邺忽然看见了奔在最前面的敌军主将,李邺虽然不认识孙孝哲,但孙孝哲的装束很奇特,和其他骑兵完全不同。

  首先是他的战马异常高大雄健,这其实是安禄山的战马,赏给了孙孝哲,这匹战马高大雄健,能驮负千斤重量,孙孝哲身高一米九左右,披上重甲,不畏惧箭矢,连脸庞和脖子都被厚厚的铁甲包裹,人和马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手执一杆大铁枪,至少重六七十斤。

  李邺亲眼看见这名大将连中数箭,但箭矢居然没有射进盔甲,被弹落下地,这必然是一名极为重要的大将。

  李邺摘下两石定海弓,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箭矢快如闪电,眨眼到了孙孝哲面前。

  孙孝哲开始没放在心上,忽然感觉不对,这支箭蕴含的力量太强大了,破空之声远远超过一般箭矢,他急速一闪身,快如光影,侥幸躲过了脖子。

  但最终还是慢了一步,没有能全身躲过,“噗!”一箭正中右肩肩窝,箭矢射穿了他的铁甲,也射穿了他的肩膀,箭尖从后背透出。

  孙孝哲大叫一声,失去了平衡,扑通落马,连着被几匹战马踩中,只听骨头断裂,痛得孙孝哲连声惨叫,他的十几名亲兵拼死相救,把他救上了战马,掉头向侧面奔去。

  孙孝哲是岢岚骑兵的头羊,也是标杆,他到那里,岢岚骑兵就跟随他到那里,此时,后面的骑兵大队不明所以,也纷纷跟随他向侧面奔跑,脱离了正面战场。

  唐军万弩齐发,敌军骑兵的侧面暴露了弱点,战马纷纷中箭,一片人仰马翻。

  敌军万骑在距离陌刀军还有八十步时脱离了战场,丢下一千五百余人马的尸体,仓惶撤离战场。

  李邺暗暗有些懊悔,自己射出这一箭,反而让敌军骑兵逃走了。

  孙孝哲身受重伤,被士兵抬了回来,阿史那承庆急忙上前查看,他顿时倒吸一口冷箭,一支箭竟然射穿了他的铁甲,还射穿了肩膀,箭尖从后面铁甲透出,这是何等强大的力量?

  孙孝哲虽然身受重伤,但头脑却很清醒,他声音低微道:“是李邺,我亲眼看见看见他射出.”

  “你不要说话了,让军医看看你的伤情!”

  阿史那承庆回头一招手,军医连忙上前查看,稍微检查片刻,军医站起身对阿史那承庆道:“左大腿腿骨断了,肋骨断了五根,伤势最重还是右肩,箭矢伤了筋脉和骨头,必须立刻送回长安用最好的药医治。”

  阿史那承庆连忙派人将孙孝哲送回长安,他们是坐船从灞水回长安,倒不颠簸,影响不大。

  这时,已是黄昏时分,唐军收军,阿史那承庆见对方不像要进攻的架势,也下令收兵回营,并派出大量探子,监视唐军大营的一举一动。

第668章 技高一筹

  数十名唐军将领围观孙孝哲的战马,都忍不住啧啧称赞,这是一匹枣红马,通身如火炭,无一根杂毛,体型雄伟高大,四蹄修长有力,腿部筋骨极为健壮,堪称战马中的极品。

  这匹战马可以和李邺的大宛马相媲美了,由于敌军主将是李邺射落下马,那这匹战马自然就是李邺的战利品。

  李邺拍了拍战马微笑道:“这次北征结束后,累计战功最高者,这匹战马就奖赏给他!”

  裴琇和南霁云的眼睛同时一亮,裴琇夺取武关,记大功一次,协助南霁云围剿安守礼的军队,记小功一次。

  南霁云智剿安守礼大军,夺取安守礼首级,不伤一兵一卒,记大功一次,活捉严瀚海,记小功一次,两人并列第一。

  夺取蓝田关,是大将关沛的功劳,记中功一次,他排在第三,但基本上轮不到他,众人心知肚明,这匹马不是裴琇拿到,就是南霁云获得,只有他们二人。

  李邺又举起孙孝哲的镔铁长枪笑道:“这杆长枪重达七十二斤,用品质极高的镔铁一体浇铸而成,原是唐朝名将罗士信的兵器,孙孝哲破长安后,从内库中抢到,也算是一件难得的宝贝,功劳第二者,可得此枪。”

  众人跃跃欲试,纷纷问道:“殿下,什么时候出兵?”

  李邺淡淡笑道:“好好睡一觉,今晚四更时分出兵!”

  李邺又将鹰扬郎将关沛找来,嘱咐他道:“敌军仓营在东北角,火鹞子飞不到那里,有营栅和主营的分隔,速度快或许能保住,你率一千骑兵疾速出击,务必给我保住敌军仓营。”

  “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能保住仓营!”

  燕军大帐内,阿史那承庆神情沮丧地在大帐内来回踱步。

  一直有传闻说,孙孝哲是安禄山的私生子,阿史那承庆跟随安禄山最久,开元年间他就跟随了,他知道真相,传闻是真的,孙孝哲就是安禄山当年的私生子。

  天子把孙孝哲托付给自己,可还没有开战,孙孝哲就身受重伤,这让自己怎么向天子交代?

  虽然说战争总会有伤亡,但真的轮到自己的儿子,谁也承受不了。

  阿史那承庆长长叹口气,没有办法,只能对天子实话实说,李邺的箭术太强大,让他心生寒意,身披重甲,居然被射穿了,虽然燕军众将个个都是神箭手,但无人能射穿重甲,力量如此强大,恐怕天下仅此一人。

  这时,副将高秀岩进帐请示道:“将士们即将休息,太尉还有什么吩咐!”

  阿史那承庆走到沙盘前凝视片刻,他看出了李邺转移大营的意图,和自己相距只有八里,骑兵一刻钟就能杀到,就算被自己的探子发现他们出兵,等探子报信过来,自己再集结军队,根本来不及,唐军已经杀进大营了。

  李邺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说明他肯定要夜袭自己大营,具体哪一天不清楚,但应该就是这几天。

  想到这,阿史那承庆对高秀岩道:“夜里必须要留五千骑兵当值,另外,命令所有士兵不准脱甲,必须给我披挂整齐睡觉,兵器不得离开身边,骑兵战马不得离帐,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