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又带了一套首饰给大舅家的女儿裴珍,一共三套,每一套都是十八件。
当然,笑得最灿烂的还是女东主郑七娘,她好多年没有遇到这么阔绰的客人了,三套首饰,共价值五千七百贯。
两个小娘子都有点傻掉了。
第214章 居延之海
从古至今都是一样,所有人都喜欢腰缠万贯且出手豪爽的亲戚。
李邺给三个舅父家的女儿各买了一套价值近两千贯的珠宝首饰,虽然大家都怪他乱花钱,但对这个外甥的喜爱却是发自内心。
以至于老太太李氏心中产生了某种中老年妇女特有的想法,能不能亲上加亲?话说表妹嫁给表兄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是孩子年纪还小,过几年再说,这个念头便在老太太悄然落了根。
………..
书房里,裴方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利用李邺手中的天子金牌调兵出征,然后自己再以救援天子使者的名义出兵居延海。
这样就属于紧急救援事件,安思顺就不能把未得节度使批准而擅自出兵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裴方也不是没有权力出兵,比如剿灭马匪、镇压牧民叛乱、抵御吐蕃小规模偷袭等等情况,只要不跨地界,军队人数不超过三千,裴方就能自主出兵,不需要节度使批准。
如果出兵人数超过三千,或者跨界出兵,那么就必须禀报节度府,得到节度使的批准后才能出兵。
但也有特例,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也可以先出兵再禀报,裴方就利用了这个特例。
李邺一口答应裴方的方案,他用天子金牌调集了一千骑兵出征,李邺没想到居然在张掖找到了解决危机的机会,不逼薛部取消悬赏,自己就永无宁日。
当然,一千骑兵全部给李邺,军队也未必听他的指挥,所以裴方派出的是自己一千心腹亲兵跟随李邺北上,他们能保证听从李邺的指挥。
同行的还有裴方的次孙裴琇,裴琇也是大舅裴伽的三子,行伍出身,虽然才二十岁,但已经从军四年,在军中出任校尉。
另外还有四名校尉,加上裴琇,一共五名校尉,每人统领两百骑兵,李邺临时出任果毅都尉,丁盛出任副将。
一千骑兵浩浩荡荡向西北方向居延海杀去,队伍沿着张掖河而行,随行的还有三十艘满载补给的船只。
实际上,祁连山的冰雪融化后,在河西走廊上汇聚成了很多条大河,这些河流最终流入湖泊中,所以在河西走廊的北部又形成了很多大湖泊,像凉州的休屠泽和白亭海,甘州的居延海,瓜州的大泽,沙洲的大井泽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甘州的居延海。
居延海位于甘州的西北方向,距离张掖有六百里,紧靠着北方草原,虽然有数百里的硖口山脉阻隔,但大山中的谷道比较多,从草原过来还是比较容易。
倒是从张掖去居延海很不容易,沿途有数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好在可以沿着张掖河而行,有充足的水源补给。
裴琇经常去居延海,他还在居延海驻扎过一年,对那边情况很了解,路上,他给李邺和丁盛介绍居延之乱的详细情况。
“去年他们来的时候是数千牧民,老弱妇孺都有,所以祖父才答应他们暂避几个月,等今年开春后离去,不料到了今年三月,同城守捉使吴将军派人来报告,对方的老弱妇孺都不见了,都是青壮牧民,表面看起来像牧民,实际上就是军队,我祖父才明白,他们用老弱妇孺来骗我们答应借住,然后就派兵直接占了居延海牧场。”
李邺点点头问道:“居延海不是有守捉军城吗?他们有没有进攻军城?”
“当时没有,所以我祖父对他们还比较客气,派人和他们交涉,让他们立刻撤走,结果他们非但没有走,开始动武了,袭击了居延海南面的羌人部落,杀死了近百羌民,羌人部落吓得连夜逃走。
今年五月,这些游牧军队开始骚扰袭击守捉城,五名巡哨士兵被他们射杀,为了保证守捉士兵安全,祖父不得不下令将百名驻军撤回,守捉城被他们放火烧毁了,所以被称为居延之乱。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祖父几次要出兵夺回居延海,都被安节度使劝住,他的态度比较暧昧,他说必须要向朝廷汇报,并等朝廷同意后才能出兵。”
李邺感觉有点不对,葛逻禄向朝廷提出要求才是不久前的事情,五月份杨国忠还在巴蜀没有回京呢!
安思顺五月份态度就很暧昧,是不是暗中和葛逻禄人有过什么联系了?
李邺想了想还有另一种可能,这几个月传言安思顺要被调走,安思顺害怕爆发战争影响到他的仕途,所以要先压制战争,这倒符合历史上安思顺谨小慎微的特点,如果是安禄山,他肯定会出兵大战,用战功来彰显自己。
李邺想来想去,估计原因应该是后者,安思顺在这个时候想求稳,不希望爆发战争。
就在李邺率一千军出兵两天后,裴方意外接到了安思顺的手令,安思顺允许他自做决定,由裴方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出兵。
安思顺也接到了朝廷要求出兵的指令,有天子的明确旨意,如果再阻挠出兵就要他安思顺承担责任了,他便顺势把球踢给裴方。
裴方当即亲自率领一万大军和两百艘后勤船只,浩浩荡荡开往居延海。
这天下午,李邺的一千骑兵抵达了居延海附近,沙漠昨天就消失了,他们已经在一望无际的草原走了一天,这里距离居延海很近了。
这时,几名骑兵奔了过来,裴琇向李邺汇报道:“监视居延海的弟兄回来了,可能有重要情报!”
监视居延海的士兵是裴方派出的,一共有十人,从五月份就开始监视草原游牧骑兵的情况,可以说,他们的消息非常重要。
李邺随即命令骑兵原地休息过夜,明天一早再出发。
河边搭起一座小帐,帐内李邺、丁盛和五名校尉聚集在一张桌前,桌上放着一幅居延海及周边地图。
给他们汇报情况的是一名火长,叫做王联。
“启禀都尉,各位将军,目前在居延海周围的游牧骑兵大约有八千人,根据我们判断,大概三千人左右是葛逻禄骑兵,五千人左右是薛部骑兵,他们驻扎在各自的军营内,两座军营都在居延海北岸,相距约二十里左右。”
李邺又问道:“他们是什么装备?”
“盔甲都是皮甲,没有铁甲,葛逻禄人的兵器好一点,薛部骑兵稍微差一点,我们见过他们骑马射箭,射程都在七十步左右,到不了百步,作战和其他草原胡人没有区别,没有什么训练,阵型配合都没有,完全就靠每个人自身的勇猛作战。”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他们的补给呢?”
“回禀都尉,说到补给,在硖口山的另一边还有一个部落,应该就是去年秋天过来躲避的那个部落,他们负责提供补给,我发现他们每隔几天就会将一群群羊赶来军营。
旁边裴琇又问道:“他们军营大帐防御如何?”
“戒备很森严,军营用了木栅,派了大量的巡逻士兵,根本就无法靠近。”
说到这,火长叹息道:“我们还考虑过夜里烧毁他们大营,发现完全没有机会。”
李邺注视地图上的两座大营沉思片刻,问道:“大营距离水边有多远?”
第215章 夜袭敌营
众人都明白了李邺的意思,一起反对道:“都尉,从水里偷袭不现实!”
“为什么不现实?”李邺不解。
裴琇笑道:“张掖河水都尉应该试过,入水很冰凉,但居延海的水比张掖河水冰冷十倍不止,人如果下水,很快就会冻僵,牧民打水回来,都要放一会儿才能喂牲畜,要不然太冰寒了。”
李邺摇摇头,“水冷不冷是一回事,我就问水里有没有机会?”
“回禀都尉,从水中走有机会!”
火长指着地图道:“这里有一个很细长,凸出来的水湾,我们叫做鹤颈湾,它就一直延伸到薛部军队的大营内,薛部军队应该也是考虑取水方便。”
“鹤颈湾有多宽多深?”
“深度不知道,但至少有十几丈宽。”
李邺想了想,便对众人道:“我们只有一千骑兵,而对方有八千人,但我们优势就是对方不知道我们到来,可以用偷袭的策略,我从水里潜进大营内放火,骑兵趁乱偷袭,一定能成功!”
裴琇急道:“湖水真的太寒冷了,会冻坏的!”
李邺淡淡笑道:“我练武都在水中,并不怕冷。”
裴琇这才反应过来,这位表弟练的是朱雀心法,自己多虑了。
在监视火长的引领之下,李邺率一千骑兵离开了张掖河,向东而行,绕一个圈前往居延海北岸的薛部军队大营。
次日黄昏时分,一千骑兵在距离大营三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内耐心等待天黑。
居延海其实是由两个大湖组成,两个大湖相距十几里,目前葛逻禄的三千军队驻扎在西面大湖以北,而薛部的五千骑兵驻扎在东部大湖以北。
居延海从位置上来说,更靠近薛部落,和甘州反而相隔着茫茫的戈壁沙漠,只是因为张掖河的缘故,朝廷便把居延海纳入了河西走廊的版图。
薛部落很多年来对居延海牧场一直垂涎三尺,只是居延海属于唐朝领土,他们再垂涎也没有那个胆量。
而这一次,薛部落其实并不想来,但在葛逻禄的胁迫下,他们没有选择,如果不来,葛逻禄军队就会直接吞并了他们。
其实葛逻禄人一向阴险狡诈,这次占据居延海,它也是一箭三雕,一是试探唐朝的态度,如果唐朝迟迟不肯出兵,说明唐朝的衰落,连自己的土地都无力收回,不用说别人的土地了,那葛逻禄就会毫不犹豫出兵吞并薛部落,
其次是逼薛部落和唐朝交恶,以薛部落的名义占领居延海,甚至包括薛部落正式公开悬赏十万张羊皮取李邺人头也是一样,那可是唐朝相国的孙子,薛部落是简直不想活了。
等薛部落触怒了唐朝,葛逻禄再收拾薛部落,最后葛逻禄再分给唐朝一些好处,比如三百万只羊,唐朝就会接受了。
第三箭更重要,如果一旦发现了唐朝的软弱,葛逻禄就会开始向葱岭以西的伊丽河谷、热海和楚河流域一带扩张,填补突骑施灭亡后留下的权力空虚。
夜幕悄然落下,李邺独自一人沿着湖边进发了,他身穿薛部士兵的皮甲,嘴唇上贴了假胡子,皮肤涂得漆黑,从外表看,分不清他是汉人还是胡人,李邺腰挎横刀,腰间和手臂以及大腿藏了十几把飞刀,身后还背一个用羊皮做的防水密封包。
李邺沿着湖边奔跑,一更时分,他渐渐靠近薛部军队大营,他已经看见了数里外的大营和草原上的巡逻骑兵。
李邺吞了一颗药,无声无息地下水了,湖水果然冰彻刺骨,虽然现在是夏天,但居延海的湖水比深井水还要寒冷得多,这时,药丸开始发挥作用,体内开始灼热起来,就像滚水流过四肢,湖水也不再那么寒冷了。
游了数里,前面果然出现了一个狭长的水湾,这就是鹤颈湾了,李邺又潜入了水湾,鹤颈湾宽约十几丈,长约一里,李邺感觉它更像一条动物的尾巴。
不知不觉,李邺从水底潜入了军营,这时已经是两更时分,大营内一片寂静,大帐一顶挨着一顶,士兵都在帐中睡着了。
李邺一纵身上了岸,弯腰疾奔,隐藏进了大帐群中,他找到一顶胡帽戴上,蹲在一顶大帐旁四处观察,夜风很大,贴着草地袭来,李邺打了个激灵,身体如坠冰窟。
李邺确定没有敌情,这才取下身后的皮包,拔出匕首把包划开,里面是一个油纸包,打开层层油纸,十几根小火把和火折子都露出来,他拎起油纸包,又隐藏进了大帐的背后。
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时分,这是他和手下约定的时间,李邺振作精神,又向周围观察片刻,周围还是没有人,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一匹马,距离他约五十余步。
李邺大喜,起身奔了上去,一挥匕首斩断了缰绳,翻身上马,就在这时,身后有人怒吼:“这是我的马,给我滚下来!”
李邺回手便是一记飞刀,寒光一闪,飞刀正中这名士兵的咽喉,士兵扼住咽喉跪倒,慢慢栽倒在地上。
李邺纵马疾奔,一支支燃烧的火把向大帐顶上扔去,现在是夏天,游牧士兵用的是极易燃烧的羊毛大帐,而不是羊皮帐。
只片刻,大营中部的十几顶大帐开始燃烧起来,火借风势,蔓延十分迅速,熟睡中的士兵纷纷惊醒,惊恐万分地大帐内跑出了,很多人只穿条短裤甚至,还光着脚。
李邺从地上抄起一根长矛,一边纵马奔跑,一边用铁勒语大喊:“大营起火了,快逃命啊!”
他冲到主将大帐前,只见大帐外,十几名士兵簇拥着一名万夫长,他们正在给万夫长披挂盔甲,李邺纵马从万夫长身边掠过,手中长矛闪电般刺去,对方没有任何防备。
‘噗!’一矛从后颈刺入,矛尖从前面突出,万夫长连惨叫声都没有,当即毙命。
十几名亲兵大叫着寻找凶手,但凶手已经消失在混乱和烟火之中。
居延海的风力很大,尤其是晚上,风从湖边刮来,风力十分强劲,在强大湖风助推下,火势蔓延得极为迅猛,一个火浪飘过,就有七八顶大帐被吞没了。
李邺也吓了一跳,刚才火势还在远处,一眨眼就到眼前了,再不走,很快连他逃不掉了,他纵马疾速向西北方向逃去。
这时,整个大营内已是一片火海,士兵哭爹叫娘,拼命奔逃,大营内极度混乱,大部分士兵都赤着脚,穿着单衫,手中当然也不会有兵器,争先恐后向大营外狂奔,有聪明一点的,直接跳进湖中,但还是有不少士兵被烈火吞没,在惨叫声中烧死。
但死神还没有完全将临,大部分士兵刚刚逃出大营,闷雷般的马蹄声便从东面滚滚而来,一千唐军骑兵杀来了,瞬间冲进了敌群。
战刀劈砍、长矛刺杀,薛部士兵几乎都赤手空拳,无从抵抗,只得惊恐万分地奔跑逃命,哭喊求饶,但他们跑不过战马,最终难逃一死。
被烧死、被杀死,到处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五千薛部士兵,在短短半个多时辰内被斩杀了四千余人。
李邺大喊道:“停止追杀,吹响号角!”
上一篇:一手送死流塞恩,对面崩溃到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