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64章

作者:月关

  小家丁呆住了,惊讶地问道:“你……你不是杨沅狗官?”

  ……

  杨狗官很耐心地听杨连高把大理杨氏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捎带着,对于大理国如今的政局形势,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杨连高的话语中也许会有对于大理杨氏的吹嘘,但基本情况还是符合的。

  杨沅听着,心中便渐渐有了清晰的判断。

  二人初次见面,杨连高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但是,为了能拉拢这位西南重臣,杨连高也是下了大本钱。

  他不但送上一份十分丰厚的礼单,而且还向杨沅暗示,大理的马匹、药材、高档的刀剑和象皮的甲胄等,他都可以用绝大的优惠与杨沅进行交易。

  不仅如此,本来宋人与大理进行交易的主要通用货币就是金银。

  但,杨连高还暗示,如果杨沅有需要,他可以尽可能的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把金银也做为和杨沅交易的一种货物。

  这已经不是在做生意了,简直是在给杨沅送钱。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想要什么?

  杨沅不置可否地听着,轻轻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抿着茶,心中急急思索。

  杨连高和杨沅所说的内容,对于刀妃妃来说,未免就太枯燥了。

  二人聊的非常投机,刀妃妃也只能乖巧地坐在椅上等着。

  只是,一个活泼的妙龄少女,又哪里坐得住。

  时而,她一双绣着“二凤夺宝”图案的缎面彩丝绣花鞋,便在椅腿间轻轻晃荡几下。

  时而,她修长白皙的手指,便顺着自己袅娜腰间的银腰带,划到银腰链上去,把那银腰链在手指上缠绕几匝,再放开。

  如此周而复始,如同一个在家访老师面前还在调皮的孩子。

  杨沅思索着,目光便垂下来,正看见她的小动作,不禁莞尔一笑。

  “大理杨氏,是大理国三大姓之一。大理高级官员,二百四十多人,杨姓独占两成。”

  “杨家族人,有很多是大理国高僧,威望隆重。”

  “这等家世,他于我还有何求啊?难道……”

  杨沅的心头怦然一跳,他似乎……明白了。

  杨沅沉思时,杨连高也端起茶盏假意喝着,眼角余光悄悄盯着杨沅的神色。

  他不确定,是不是这一次拜访,就能和杨沅达成默契。

  但是,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两地相隔数千里地,相见一面实在太过困难。

  一年能见一面就差不多了,如果见两面,就得耗费近半年的时间,他还干不干别的了?

  所以,他是真心希望这位杨抚帅,哪怕是能够给他一个相对清晰点的态度。

  这时,他忽然发现杨沅在盯着表妹筒裙包裹的腰、臀、腿的优美曲线。

  那目光一路滑到了表妹的绣花鞋上,目中露出了欣赏的笑意。

  虽然那笑容只是一闪即敛,但是并没有逃过杨连高的眼睛。

  “难不成……杨抚帅看上我表妹了?”

  杨连高也是怦然心动。

  ……

  俊俏小家丁从柴房里走了出来,扛着一支大扫把。

  那个人叫杨福,居然不是杨沅。

  他说杨沅是他叔父,但是只有二十多岁。

  对此,梵清倒不觉得稀奇。

  她在俗世红尘亦或峨眉山上,辈份就是极高的人。

  不过,那杨福倒也带种,她问杨沅住处,居然愣是不说。

  于是,他被梵清又一掌劈晕了。

  你不说,贫尼也找得到。

  梵清糗糗地吸了下鼻子,扛着大扫把,继续踏上了“寻杨路”。

第716章 什么叫惊喜

  杨沅大概猜到了杨连高的目的。

  但是……这种了不起的大志向,实非常人所能有。

  杨连高,他真的有这般野心吗?

  不确定,再看看。

  主意已定,杨沅便放下茶盏,微笑道:“杨公子,做生意呢,我喜欢讲公道。

  因为不公道的生意是不能长久的。若按照公子方才所说,我……可是占了你的大便宜啊。”

  “怎么会呢?”杨连高飞快地瞟了一眼刀妃妃。

  刀妃妃闲极无聊,正盯着博古架上一个憨态可掬的小沙弥造型的檀香座,看的津津有味。

  “在下就喜欢和讲公道的人做生意。”

  杨连高恭维道:“抚帅您以一人而统潼川、利中两路二十二州,军政在握,大权独揽。

  以后,只要您手指缝里稍稍漏出那么一点好处,于在下而言,就是莫大的恩惠了。”

  顿了一顿,杨连高又又隐晦地提示道:“最重要的是,如果能有抚帅您的支持,在大理国内,在下也能更加如鱼得水了。”

  “哦?”

  杨沅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们杨家位列大理上三姓之列,杨公子如今在大理,还不能算是如鱼得水吗?”

  “抚帅有所不知,杨氏家族虽大,可是分支太多啊!

  哪怕就只是嫡房,如今也有长房一、长房二、长房三,一共三支呢。

  呵呵,所以呀,我们这一大家子,究竟谁说了算,最终还是要看哪一房有实力啊。”

  杨连高说的很用心,笑的很真诚。

  刀妃妃听了心中却有些诧异,乌溜溜的眼珠顿时转了一转。

  不对啊,杨家长房明明有四支,连高表哥为什么只说了三个啊。

  杨沅听了,目光却是微微地闪烁了一下。

  这个杨连高,好像真的有大野心啊。

  不过,有野心好啊!

  我没记错的话,云南可是“有色金属王国”。

  大理、保山、怒江等地均有大型金矿,云南的铜矿储量更是位居前茅。

  这玩意儿,谁会嫌多呢?

  于是,杨沅笑吟吟地道:“某与公子一见如故,对南诏风情,也颇感好奇。

  不知公子你如今住在哪里,打算在南郑还要逗留多久?

  某是真希望能与公子你多多接触一下呀。”

  杨连高大喜,连忙起身道:“在下租下了一处馆舍,原就打算还要在南郑逗留一段时间的。

  抚帅您想见在下时,只消派人传召一声,在下立来相见。”

  杨沅摆手笑道:“何必那么麻烦,我这府中屋舍甚多,空着也是空着。

  杨公子和刀姑娘如果不嫌弃的话,就住到我这里来,咱们平素也好多多交流。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呀?”

  杨连高一听更是大喜,虽然义父没能拜成,这不还是成功巴结上了杨沅么?

  刀妃妃听见这位杨抚帅要邀请他们入住帅府,便迟疑地看向表哥。

  这事儿表哥做主就好了,住在哪儿她才不在乎。

  杨沅说着,礼貌地向杨连高和刀妃妃接连行了个注目礼,咨询二人的意见。

  但他看刀妃妃的这一眼被杨连高看在眼里,杨连高心中却有恍然大悟之感。

  原来如此,杨抚帅果然看上妃妃表妹了。

  刀妃妃当初非要陪他一起去吐蕃,杨连高为此心中还是有些不悦的。

  他东奔西走是为了联络各方势力为其所用。

  带着个小姑娘,还要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好不麻烦。

  可是现在,他却庆幸带了刀妃妃一同来了。

  如果不是有表妹在,眼前这个位高权重的杨抚帅,岂会对他这般礼遇呢?

  杨连高急忙道:“没问题,没问题,我兄妹二人求之不得。”

  杨连高喜不自胜地道:“抚帅,此次登门拜访,在下备的都是大理土产,彩帛、细毡、沙金、披毯等等。

  倒是有两样东西,在下用了些心思,希望能入抚帅法眼。”

  杨连高走到门口,向候在庭院中的随从下人招呼一声。

  门口侍卫得了杨沅允许,也就不再阻止,让杨连高的两个随从,各捧一张盖了红绸的托盘走了进来。

  杨连高恭敬地道:“抚帅,这一件,便是我大理独有的‘蛮甲’。”

  杨连高扯下红绸,托盘中赫然放着一套甲胄。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