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960章

作者:月关

  梵清抱着金刚杵出来,在高她一大头的杨连高身前站定,立时做忿怒金刚法相。

  “施主,你若败了,请立即退出后庵!”

  梵清一语说罢,就如孙大圣一般凌空跃起。

  势若千钧的降魔宝杵,“呜嗡”一声,雷音震耳地就劈了下去。

  “我……”

  也不知道杨连高想说什么,但势沉力猛的金刚杵已经砸下来了。

  杨连高不想硬接,纵身便退。

  梵清又是一杵,呼啸而至。

  杨连高再退。

  杨连高绕着那棵几人合抱的银杏树一退再退,只偶尔躲避不及,才以兵器格架一下。

  他本想着,这小尼姑小小一个人儿,很快耗光她的气力,到时就是自己拿捏她的时候了。

  却不想,梵清左一杵、右一杵、上一杵、下一杵,杵杵刚猛无俦,罡风凛冽。

  渐渐的,降魔宝杵势道已成,梵清只须三分力,就能让宝杵呼啸如风。

  杨连成此时已无招架之力,只要挨上一杵,立时就是骨断筋折。

  他又好面子不肯认输,一时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南郑城东门,一个金牌急脚递,背插红旗,马铃急骤,狂飙而入……

第713章 尘埃落定

  金牌急脚递给杨沅送来了官家的旨意。

  或许是因为走的军驿,没有派传旨官的缘故,三道旨意采用的都是密旨的方式,由杨沅独自拆阅,再由他决定如何示人,给哪些人出示。

  官家一共给他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关于裘皮儿暴毙事件。

  主犯徐夫人,判决凌迟处死。

  仅杀夫这一条罪状,在历朝历代都是凌迟之刑。

  更何况,她还要加上通奸、通敌、叛国等大罪。

  至于裘家后人,由于徐夫人一人担下了所有罪名,所以原本有罪的裘定军被摘了出去。

  而裘皮儿的二子和小女儿本来就不知情。

  做为重犯家属,他们本到是要受株连的,

  可问题是,被害的苦主裘皮儿是他们的父亲。

  因此,他们被划入苦主一方,未受徐夫人牵连。

  对裘皮儿本人,官升一级,谥“武肃”,叫地方官府善理其后事。

  杨沅看罢,久久不语。

  在这个时代,律法就是如此,他也无话可说。

  杨沅并不觉得徐夫人有宽宥之道,更没有因为她风韵犹存而生出怜香惜玉的心思。

  只是,他觉得死则死矣,凌迟……

  以他一个拥有后世观念的人来说,哪怕这人是个抠脚大汉,他也一样觉得有些过于残忍。

  思索良久,杨沅吩咐道:“大壮。”

  刘大壮应声而入。

  杨沅道:“你吩咐厨下,今晚给定军山徐夫人,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

  刘大壮知道这就是“断头饭”了,于是恭声答应一声。

  “对了,徐夫人喜欢吃爊鸭(烤鸭),外涂蜂蜜,以枣火炙烤的。吩咐厨下用心做,鸭肉要片的细细的。”

  刘大壮又点点头。

  眼看着刘大壮出去了,杨沅打开了第二道密旨。

  这一道旨意,是关于潘泓岳兵变,杀害杨政的。

  利州中路文武大员联名上书,除了讲述兵变起因,经过,结果,一共就只提了两件事。

  一是他们一致表述潘泓岳平素守边之功,言称他此番兵变纯属一时糊涂,而且其行为家人事先全然不知情。

  潘泓岳误入歧途,他们也很痛心,但是仍恳请天子开恩,宽赦潘泓岳的家人。

  另一件事,就是联名保举杨沅任利州御前诸军都统制了。

  有了这些军政要员的联名求情,官家赵瑗法外开恩,潘泓岳家人死罪赦免,全族发配廉州合浦,接受编管。

  对于太尉杨政,朝廷则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毅”。

  “襄毅”,意思是匡扶过大宋的国事、民事,而且勇毅笃行,令人仰视。

  谤也算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

  杨沅看了,不禁微微点头。

  如此一来,杨政也算可以盖棺论定了,杨福可以给他爹立碑了。

  杨政临死,念念不忘他的一众美妾,只担心自己死后,她们再去侍奉别的男人,于是一人一剑,杀光了她们,方才自尽。

  这件事,自然是无法上报朝廷的。

  这些人都已经死了,杨沅纵有怜悯之心,也没有办法再拯救他们,唯有深深一叹。

  默然坐了许久,他才拿起玉刀,裁开第三封诏书。

  这第三封诏书,应该是告知利中军政要员们,将要委派的新任利中之主是谁了吧?

  说不定这封诏书里,还要提到要他和新任利州之主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对西军的整顿与控制。

  也许这才是三封诏书,皆采取密诏方式的真正原因?

  但,诏书打开,只看了数行,杨沅就吃惊地张大了眼睛……

  这……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咳,咳咳,朕相信杨沅不会反朕。”

  在颁布这道诏书之前,赵瑗如是对沈该和魏良臣说。

  “何况,杨沅出镇潼川府才一年有余,对潼川府十六州,才刚刚具备掌控力。

  如果说造反,恐无几人愿意追随他,两位相公实在是多虑了。”

  沈该道:“那么,臣请陛下,杨沅出镇川峡,待西军整顿完成,便当调回临安。”

  “可。”

  魏良臣思索了一下,又补充道:“如果五年之内,还不能完成对于西军的整顿,杨沅也要调离川峡。”

  赵瑗想了一想,五年之后,张浚和杨存中眼下正在负责的事便已完成,如果到时非要换人,也未尝不可。

  于是掩唇急咳了一阵之后,赵瑗点了点头,沉声道:“亦可!”

  ……

  伽蓝寺内,漫天的降魔杵影忽然一敛,梵清小尼手持降魔宝杵,稳稳地站在银杏树下。

  几片金黄的杏片,在她面前,袅袅而落。

  对面,密宗大高手杨连成双手提着满是豁口的金刚钺刀,虎口一阵阵酸软。

  他几乎要握不住那一对宣华斧刃一般的沉重短刀了。

  杨连高脸色紫红,忽地提着刀,向梵清抱了抱拳,咬紧牙关,一言不发地转身就走。

  “表哥!”

  刀妃妃虽然也会武功,但大抵是些花拳绣腿,用来强身健体还好,用来杀敌就不够看了。

  像梵清和杨连高这等级别的高手对决,她根本看不出什么。

  眼见表哥一言不发,脸色难看地离开,刀妃妃暗忖自己表哥怕是败了。

  她也知道自己表哥要强,不敢多说什么,连忙追了上去。

  迎面,先前被打落了尼帽的女尼急急走了过来,与身姿袅娜的刀妃妃擦肩而过。

  “梵清上师,您叫贫尼打探的太尉府已经有消息了。”

  “哦?”

  “外面人都说,太尉府明日便要一切如常。”

  “好,圆慧,辛苦你了。”

  眼看圆慧离去,梵清把降魔杵往地上一顿,明媚的大眼中露出了一抹杀气。

  “杨沅狗官,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

  “表哥,你怎么样了?”

  直到出了伽蓝寺的大门,刀妃妃才急切地问道。

  杨连高寒着脸摆摆手,示意她上车。

  刀妃妃见状不敢多说,连忙乖乖爬上车去。

  车帘儿刚一放下,杨连高便喷出一口鲜血,紫红色的脸庞瞬间变得腊黄。

  一众侍卫惊骇地上前,刚要呼喊,便被杨连高抬起的手势制止了。

  “我没事,回去!”

  杨连高已经无法自己爬上马去,由侍卫扶着,艰难地上了马背,回首冷冷地看了一眼伽蓝寺。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