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但凡涉及这几样的,安抚司工曹、户曹尽快统计出来,拟个章程,以后安抚使司要统筹统管。
兵员,可不仅仅是征募士兵,还有日常的训练和选拔。
有选拔,那就有裁汰。想必各位也听说过朝廷正在裁汰冗滥,改革军制。
没错,既然我来了,官家交代,潼川这儿,也可以开始改一改了。
还有就是,军械院、铁铸局、木工局、弓弩局、矿冶监,这些衙门,把自己的统属、规模、产量等等,均要详细统计,三日内交予本抚。
对了,记着要用表格小数法,这个法子朝廷推行了有好几年了,各衙门应该会用了吧?
如果有不会用的,可以来向本官讨教,因为这个法子就是我琢磨出来的。”
文武大员们眼观鼻,鼻观心,做摒息聆听者,心里却是嗤嗤连声。
可拉倒吧你,装啥装啊,裁汰冗滥、改革军制也是你提的,当谁不知道似的。
你咋不吹这个呢?敢情你也知道它得罪人呐!
第685章 刀把子
杨沅进驻潼川安抚使司官署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首先需要他处理的,就是因为前任离职这段期间,积压的一堆需要安抚使亲自加印批复的公文。
接着,他要陆续听取潼川府各部文武大员的详细汇报,考察地方。
然后就是潼川府路下辖十六州的文武官员逐次府城拜谒安抚使,并进行述职汇报。
军政、民政、秋收、输赉……
如今身为一路之主,杨沅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而是对各部官员进行大方向上的统筹和管理,具体细务要由这些官吏们负责。
所以,这些官员怎么样,就至关重要了。
因此,在了解潼川军民事务的同时,杨沅重点调查的是各州府县官吏们的执政能力和官声。
至于政务,他并没有做大的变动。
原来潼川路的民生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每年的粮赋缴纳也充足,那就萧规曹随好了。
没必要原本好好的制度,自己非得再插一手,烙上他姓杨的烙印。
尽管又是抓大放小,又是萧规曹随,这些事务忙活下来,也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其实也蛮快了。
除了对潼川府路十六州大小官吏的考核与调查,杨沅最关心的就是军备和军队。
“川人可用,川军可用。”
这一日,杨沅把潼川第一将周程叫到了安抚司,和他在二堂吃着茶聊了起来。
“我们现在各路驻军中,有吃空饷的,也有塞了些泼皮无赖滥芋充数的。
一旦查下去,就有人用苦役囚徒来抵上缺额逃丁。
军伍里多了泼皮无赖,军纪便荡然无存。军兵们懒惰成性,巡弋哨卫虚应其事,日常训练能减则减,这样是不行的。
虽然,我潼川府路前面还顶着利州路,不管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我们都不是一线。
但是,一旦强敌突破利州呢?又或者我大宋军队突破敌国防线,潼川兵马需要次第接上呢?
这样懒散软弱的军队,谁敢用他们去打仗?”
杨沅经过两个多月的摸底,才有这个底气和周统制说话。
杨沅已经给周程留了面子,但周程自然听的出来,也知道杨沅所说属实,不由得面露惭色。
周程虽然是个黑脸将军,不苟言笑,但他对杨沅是真心尊重的。
因为周程此人,就是李显忠当年从金国杀到西夏,又从西夏杀回大宋,所带的二十几员亲信部将之一。
当时,接应李显忠进入大宋地境的,就是当时的西军统帅,四川安抚使吴玠。
由于周程受了伤,就没有跟着李显忠去临安,而是留在了四川养伤,如今成为一军之将。
灵壁大战,杨沅以两淮监军使的身份以身入局,不管是地方军队还是禁军,所有将领都担心他出了事儿,文官大臣们将会以此为由,对武将口诛笔伐,往死里整。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的,都得硬起头皮,全力全速地往灵壁集结,加入大战。
若非如此,陆天明和李显忠可能现在已经化为一堆枯骨。
因此周程对杨沅是充满敬意的。
如今听杨沅含威不露地点出潼川路驻军的种种问题,周程自然是如坐针毡。
杨沅道:“不过,这也是痼疾了,非你之罪,本抚决定,从你的潼川第一将开始改革,成功之后,将之推行于潼川全境。周统制,你意下如何?”
周程正羞愧难当,连忙起身,抱拳道:“愿听大帅差遣。”
“好,坐下说话。”
杨沅待他坐下,道:“潼川驻军有两个军,是吧?”
宋承五代各国军制,以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中一军就是两千五百人。
潼川驻军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两个军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沅道:“你回去,马上对这两军进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赖,抵数的贼囚。”
“第二裁,裁汰不够资格做战兵,但平素知法守纪,做事勤勉者,调入厢军。”
“第三裁,裁汰伤残老兵,对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参与战斗的军士,本抚另有安排。”
为了让周程放心,杨沅又说了一下他对这些人的具体安排。
从战兵队伍中裁汰下来的士兵,放到厢军里头,那就是优秀士兵了。
至于那些立过战功,但是已经伤残老弱,如今养于军中做后勤杂务的,杨沅会选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则安排到各州府县团练中任职。
团练兵平时可以保护地方,清剿山贼,战争时随时可以转化为军队的后备兵源。
但现在很多州县是没有团练的,杨沅准备把它搞起来。
朝廷不会拨付那么多钱,但地方豪强们有钱呐。
他们但凡有点势力的,现在都蓄有私兵,平时还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团练,他们这些豪强就是团练使,公私两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这些兵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小山头,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山头从来都有,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你打压与否,它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罢了。
如果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什么都做不成。
以现在的客观历史条件,杨沅除非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去打土豪分田地,他靠的就是这些土豪,而且要大力倚重、扶持。
只要你有本事一直做那个最大的山头,你就永远是稳的。
如果你不能,就如即将老去的杨政,无人可以继承他的基业,他还要用主动交出兵权来换取子嗣的平安。
又如那利东的郭浩,如今还不是让温家掌了大权,郭家姑娘甚至想出了假科考告御状,用舆论倒逼天子主持公道的地步。
所以,如果你不行,总有人会以一种你不曾防范到的方式来取代你。
杨沅是有那个自信能hold住局面的。
“裁,大力地裁,剩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我要真正的精兵强将,能以一当十的。”
“我的五百亲兵,都是经过灵壁大战的老军,做个侍卫太也浪费,也安排进去,做十将、虞候、承局、押官等低阶武官。
至于空出来的兵额,我要你重新招兵,一军只招良家子,另一军则民族不限、籍贯不限,出身不限,什么山贼逃兵亡命泼皮,愿意从军赎罪的苦役囚徒,都可以收。”
初时周程还觉振奋,听到这里脸色一僵,赶紧道:“大帅,这等人或好勇斗狠、轻忽人命,或桀骜不驯、不听号令、或奸狡诡诈,恐难有大用。”
打仗,讲究的是军纪森严,配合默契。
匹夫之勇就算强如杨沅,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能杀几人?
就算他能以一当千,终是左右不了大局。
可是杨沅所说的这等人,确实初入伍就能形成十分强大的破坏力,但是这种人不遵号令、不服管教,真上了战场就不是打烂仗了,会因为他们坏了全局。
所以,周程不能不提出反对。
“无妨,本抚需要这种人。这世上没有废人,只有用的不得其法之人。用之前,用严厉的军法操练他们就是了。”
杨沅微笑道:“你不用担心,让一匹恶狼冲着你摇尾巴翻肚皮,撒娇讨好,只需要几块蛋黄派。”
周程也听不懂什么叫蛋黄派,估摸着是一种临安美食吧。
周程便道:“是,末将明白了,今日回去,便着手安排第一裁。”
周程告辞离去,杨沅马上叫人去把潼川府通判徐梓惟唤来。
他要在潼川府搞试点,进行军队的大换血、大改革,但是从现在的战军中裁汰到厢军中的人,除了顶上一部分空饷名额,势必还要顶下来一部分人。
这些人如何安排?
你不管,他们就会变成治安败坏的元素。
还有团练的建立,伤残但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的安排,这些都离不了徐通判这个二知府的配合。
……
峨眉山上,伏虎寺。
峨眉山上还有一座降龙寺,降龙寺不大,只有二十几个僧人在此修行。
可是与之遥遥相对的伏虎寺,却是一处极其庞大雄伟的建筑群,而且这是一座尼庵。
古柏森森,饰径高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此修行的尼僧不下两百人。
但是这两天,忽有一支长长的车队入山。
见过主持之后,他们便将车中人带下,交给了禅院剃度安排。
一夜之间,伏虎寺便又多了二十多个不同年龄的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