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这主审官正好是欧阳修的政敌,便对这女子诱供,让她攀咬欧阳修,于是对欧阳修展开了调查。
欧阳修的政敌诱使他外甥女儿诬陷他与自己有染的主要证据,就是他给这个外甥女儿写过的一首词:《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哪忍折,莺衔柳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个吧,“我要是早知道你长大了会这般美好,早就留心你了,怎会等到今日?”
这句话确实太暧昧了,人家还是他外甥女儿,他又是个大儒……
难评。
最后的调查结果是查无实据,不过此事还是大大地败坏了欧阳修的名声,为此被贬了官。
《醉翁亭记》就是他在这次被贬后写出来的。
李建武这厢正羞怒不堪,那边吏部司封郎中于益廷也被萧毅然带人控制了起来。
紧接着,吏部官告院的郑公虔又被于泽平带人控制了起来。
再之后,吏部尚左郎中蓝牧也被控制了起来。
他们直接把这些官员“请”上了都察院备好的车子,拉去都察院。
这些官员的轿夫、车夫、马夫一个个惊在这里,作声不得。
吏部尚书谈鹰炆和侍郎木心阳年纪大了些,慢腾腾地走在后面。
待他们赶到和宁门外时,就见众多官员站在那儿,比上朝时还热闹。
这些人七嘴八舌,议论不休,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谭尚书诧异地问道:“诸位,何故在此议论?”
礼部曲尚书幸灾乐祸地把事情对他说了一遍,谈尚书顿时怒发冲冠,厉声喝道:“竖子敢耳,欺吾太甚!”
天官一怒,拥挤在和宁门外的众官员“哗啦”一声,就往左右一闪,给他亮出一条道路来。
谈尚书定睛一看,就见杨沅一身朝服,腰带上插着笏板,正快步走来。
谈尚书怒道:“杨沅小儿,你给老夫站住!你把我吏部官抓了个干净,意欲何为?”
杨沅急忙站住,拱手道:“啊,原来是谭尚书,吏部四选有近一半的官没有被抓啊,怎么能说是被抓了个干净呢。”
谈鹰炆气的三尸神暴跳,他讨厌玩文字游戏!
谈尚书一把抓住杨沅,喝道:“你不要走,今日就与本官说个明白。”
杨沅也不知动了什么手脚,谈鹰炆只觉肘弯一麻,根本抓不住他,就被杨沅轻松地扯回了袖子。
杨沅拱手道:“还有几位待拘的官员,品秩高了些,下官不好擅自拿人,正急于进宫请示监国,容后再向谈尚书做个交代,失陪。”
“你……你你你……”
谈鹰炆气的白眼一翻,若非一旁的木侍郎及时扶了他一把,谈鹰炆就要仰摔在地上。
满朝文武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大家心里都不由得升起一个念头:
我若是没有把握一棒子敲死他,便万万不可开罪了他。
这杨沅,妥妥的一条疯狗!
第611章 调兵遣将
杨沅直接从宫城前带走了大批的吏部官员,这消息犹如一股飓风,迅速刮遍了整个临安。
都察院里腾出了一个大院落,临时安置这些官员。
官员们每人一个房间,不允许随意出入,不允许互相走动、交谈,随时听候提讯。
杨沅又从监察御史中抽调了一批精明能干的充实到专案组来,一同查办此案。
经历司作为都察院的内务部门也是忙到飞起,一个个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才能应付这突如其来的重大任务。
这经历司就相当于办公室,举凡会务、机要、保密、档案、编发、传达、联络、部署等等,全都由它来负责。
如果离了它,只靠一群监察御史,那也是玩不转的。
眼见如此,杨沅马上就去都御史签押房,向朱倬请求立即扩充内务部门。
朱倬听了他的要求不禁面有难色,但是想了一想,还是答应下来。
朱倬颔首道:“本官知道了,我都察院成立之初,诸多司署配置确实不齐,现在也是该配备完整的时候了。这件事情,本官会想办法。”
会想办法?杨沅察觉到他的为难之处,忍不住问道:“总宪是不是因为我们刚刚抓了吏部的一批人,如今要通过吏部调拨官员,会比较麻烦?”
朱倬笑道:“麻烦自然是有的,不过想来他谭尚书也不屑于在这等小事上为难我都察院。”
杨沅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吏部谭尚书等于是当众被打了一记大耳光,他不可能不予反击。
而且,他的手段,绝不会是无关痛痒的小麻烦。
朱倬这是在委婉地提醒他小心。
杨沅笑了笑道:“下官明白。谭尚书不会在这等小事上难为我们,可不代表吏部的诸多官员也不会在这件事上难为我们,真要是通过吏部调拨,这人员只怕猴年马月也配置不齐。”
杨沅顿了一顿,说道:“如果,咱们借调人员来帮忙呢?”
朱倬眼睛一亮,欣然道:“到底是年轻人,心思活络啊。嗯,借调……,使得,使得,如此可解燃眉之急,还不必通过吏部。只是,从何处借调呢……”
朱倬想了一想,忽然又有点为难了。
都察院现在好像有点举目皆敌的意思,恐怕大部分衙门都不愿意趟这浑水。
而且,他的级别太高了,你让他想主意,那能想到的就是各位执政和六部尚书、侍郎这一级别的官员了。
可是要跟他们打交道,那就又回到一开始的难题了。
现在这些人要么对都察院怀恨在心,要么对都察院深怀忌惮,要么想敬而远之……
杨沅起身道:“总宪若是信得过,下官可以去找些人来。”
朱倬道:“虽然是借调帮忙,可也得有相应的资格,不可遗人口实。”
杨沅道:“下官明白,现在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呢,下官不会给他们留下话柄的。”
朱倬颔首道:“既如此,你就去办吧。”
杨沅调头离开都察院,马上去了临安府。
乔老爷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一听杨沅来了,登时心惊肉跳。
他可是知道杨沅今天早朝的壮举的,那是堵着宫门抓人啊!
监国那边召开大朝会,文武百官刚和监国晋王议完国家大事,一出宫门,就被他抓走了。
疯了,疯子!
这杨沅就是个疯子。
结果,他现在又来临安府了?
谁又出事了啊?
乔老爷忙不迭亲自迎出都厅,把杨沅请上了二堂。
南厅、北厅还有正空缺着通判的东厅,两位通判及三厅判官、推官,诸曹官、幕僚官们,全都派人盯着都厅这边。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杨沅如今就是夜猫子进宅,他去谁那,谁都心惊肉跳。
“啊哈,你要借调人员啊,好说,好说。”
乔贞一听杨沅是来借人的,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马上满面春风地道:“杨佥宪要借调何人,借调多少人,本府一定都尽力给予满足。”
杨沅道:“杨某这次借调人员,主要是充实司务厅。嗯……临安府节度掌书记文天及其用惯了的吏员,还请府尹成全。”
乔贞眉头一挑,杨沅还没说呢,他就已经想到樊江和王烨然了。却不想,杨沅竟然根本没提他们。
这个文天,没记错的话也是杨沅从枢密院调出来的。
此人一向谨小慎微,不喜张扬,还挺对自己脾味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杨沅调来的人,乔贞早就想栽培一下,把他拢络过来了。
因为他身上有别人的标签,乔贞本打算再好好观察观察的。
杨沅如今果然来要人了,幸亏自己没有打他的主意。
“没有问题。来人呐,传节度掌书记文天来见。”
不一会儿,文天就被人给唤来了,一听杨沅要借调他去都察院,文天甚感惊讶。
说是借调,不过这年头但凡能被人借调走的,只要在此期间不出差错,也就真正留在那儿了。
临安府和都察院相比,就算是平调那也是划算的,何况都察院经历厅,那可是相当于临安府通判厅同一级别的。
如果他在此期间表现良好,能被留在都察院,就算做不了经历,万一能当个副经历,那也是高升了。
想到这里,文天心中甚觉感激。
逢年过节,他也会去杨家送礼,但他平时绝不像樊江、王烨然一般表现的对杨沅过于亲近。
他知道,他能被调到临安府任职,是因为随杨沅去山阴查案期间表现不错。
但,也仅止于此。
他和樊江、王烨然不同。
人家一开始就是杨沅调进枢密院的,是杨沅的班底。
他呢,只是因为表现不错,杨沅投桃报李,许了他一些好处。
所以,他从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成了杨沅的人,自从进了临安府,做事一贯谨小慎微、不出风头,只管办好自己的差使,从不张扬自己和杨沅有什么关系,哪怕人家风头最盛的时候。
却不想,虽然杨沅也没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可人家心里其实一直是有他位置的。
这一刻,文天对杨沅真是感激到了极点。
杨沅笑道:“我都察院缺人呐,本想把你正式调过去的,不过现在吏部的情况,你应该也听说了。都察院急着用人,等不起,所以,本官就厚着脸皮来向乔府尹借调了。
你有用得顺手的吏员、执役,也可以一并带去,这样你使唤着才得心应手,本官已经和乔府尹打过招呼了。”
“是极,是极。”
乔贞笑吟吟地道:“杨佥宪那边缺人,正是你的大好机缘,本府对你也是甚为看重,可是既有更好的前程,那本府自然是不能挡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