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百里冰的随从上前给杨沅和肥玉叶解开捆缚,两人的腿脚都有些麻了,半晌才能分开,活动一下。
百里冰笑嘻嘻地看着,道:“我打算过个十天半拉月的,再带你们回上京。
不过你们放心,今儿是因为官兵搜山,本姑娘不敢大意。
平素的话,是不会绑着你们的。
反正你们服了本姑娘的软筋散,是没有力气打开这地宫的门户的,沉重的很呢。
喏,这里边有歇宿之处,有饮水和盥洗、方便之处。
饮食呢,我不方便每餐送来,一次最少也得给你们备一天的饮食。
你们二位且受些苦,等咱们回了上京,就不会再遭罪了。”
杨沅活动了一下手脚,对百里冰沉声问道:“现在外边情形怎样了?”
百里冰眨眨眼道:“奴家也不太清楚呢。朝廷出动了禁军,大街小巷,处处都有官兵,奴家也不好派人去打听。
不过倒是不禁出入,毕竟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人口百万之众,真要是封城,这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可没人承担得了。
只是,进城宽松,出城严查,但凡出城的,不管水路陆路,不问人货牲畜,查的那叫一个仔细。”
百里冰抻了个懒腰,把婀娜的体态大大方方地展示在他们面前:“奴家一会儿游湖晚归,也不晓得会不会有官兵搜身,趁机揩油。”
百里冰显然是因为顺利抓到了杨沅,异常愉快,所以在他们面前,得意洋洋,像只开屏的孔雀似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的一名随从走进地宫,对她说道:“冰姑娘,游船已经抵达湖畔,咱们可以走了。”
百里冰笑吟吟地道:“朝廷正在逐门逐户地盘查,本姑娘得回去应卯了。
要不然,我家少了好几口人,还不被人翻个底朝天儿呀,等有机会,我再来看你们。”
百里冰欲行又止,又似笑非笑地道:“两位在这里,可得节制一下。
我看杨老师挺能生的,可别到了上京,就带去一个大腹便便的女人,仪鸾司里那帮丫头会吃醋的。”
百里冰说完,就笑着走向石阶。
杨沅脸皮厚,倒不在意,肥玉叶却是被她调侃着涨红了俏脸。
“砰”地一声,石门重重地关上了。
杨沅立刻赶到石阶之上,耳朵贴在头顶石盖上侧耳倾听着。
肥玉叶此时也能行走自如,感觉只比常人稍稍体弱一些,但是想调动更多力量,却是根本提不起气力来。
她也赶到阶下,满眼希冀地道:“怎么样?”
杨沅侧耳倾听一阵,道:“上面还有一道门户。”
说着,他用力推了推头顶的石盖,又用手拍了拍,那石盖纹丝不动。
杨沅从石阶上走下来,对肥玉叶摇了摇头:“石门很沉重,以你我现在的气力,推不动的。而且,我怀疑上面还有石闩。”
肥玉叶听了,不禁颓然坐了下去。
从上边开门,应该有借力的方式,但大抵也就是类似杠杆原理的运用。
杨沅府里就有一座巨大的地宫,王长生和他说过,无法采用机括之力轻易打开。
因为使用机括的话,就得时常有人维护打理,否则很容易损坏。
常年不做打理,时隔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还能用机括之力打开的石门也是有的,但那都是利用流沙作用,只能打开一次,不可能反复开合利用。
所以,经久耐用的方式,就是最平平无奇的原始方法。
这座地宫本就不是经常使用的样子,它的门户开合方法,必然也是最原始的方式,靠力气。
二人沉默了一阵,杨沅道:“我们不能跟着他们去上京,这一走,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肥玉叶道:“朝中视你如眼中钉的,也不知有多少。
不用去上京,只要你我三五日不露面,那百里冰若是再放出些谣言,我们就坐实了通敌卖国之罪了。”
杨沅道:“我们只能自救,必须尽快离开这里,我之前说的办法……”
肥玉叶脸儿一红,因为百里冰的一番调侃,再说及此事,她又有些吃不消了。
她悄悄扭过脸儿去,期期艾艾地道:“你……你继续说吧,前几句功法,我已经记住了。”
杨沅见她答应了,不禁心中一宽,便把那下篇功法一句句地说给她听。
肥玉叶边听边记,到底是做过女官的,记忆力本就非凡,又有久习上篇的基础,过了小半个时辰,肥玉叶便道:“我已记下了。”
杨沅道:“那……我们这便开始?”
这句话出口,杨沅的心跳也有些快了。
虽然只是神交,但那似幻似真的感觉,他在孤山上与师师练功时,可是不止一次体会过的。
肥玉叶沉默片刻,也不说话,起身便往前走,走到榻边,背对着杨沅,红着脸道:“你……你先把灯熄了。”
杨沅有些遗憾,他还想偷窥一下肥玉叶那时的神态呢,这点福利都不给。
算了,她感觉羞窘也是正常的,我们还是“梦中”相见吧。
杨沅依言吹熄了烛火,这地宫之中,一旦灭了灯光,那可真是漆黑一片,一点光线都没有,杨沅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正摸索着想靠近床榻,却听肥玉叶颤声道:“你……等会儿再过来。”
杨沅无奈地站住,当初在自己面前多么霸气凛然的一个姑娘啊,这时候怎么这般忸怩?
还要先做一番心理建设不成?
但是,接着他就听到了悉悉索索的宽衣声,杨沅的眼睛顿时睁大了,虽然他此时什么都看不见。
玉叶她……她不会以为,双修就必须得……
很显然,肥玉叶就是这么认为的。
半晌,杨沅隐约感觉被褥也扯开了,接着黑暗中便传来一个微颤的声音:“我……我好了,你过来吧。”
第604章 杨沅“开天”
“同舟会”的人先行了一步,此时临安城中尚未实施封锁。
但是等他们找到曲大先生禀报发现时,临安城便已在禁军的完全控制之下了。
曲大先生听说他们找到了杨沅的下落,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找来王长生和寒千宸,同时让人去杨府报个平安。
但这时他才发现,如今想在城中行走,太难了。
哪怕只是一人独行,都要时时处处受人盘问和检查,一两个人同行,寻个理由勉强也可通行。
可他们人手多了,那只怕是寸步难行,必然会成为重点盘查对象,甚至禁止他们通行。
无奈之下,曲大先生忽然想到了刘商秋。
他知道刘商秋与杨沅相交甚笃,而刘商秋做为机速房雀字房的承旨官,想在城中行走还是很容易的,毕竟枢密院的军人与禁军同脉。
当下,曲大先生便派出两人,一个往枢密院请人,一个去杨府报信。
临安城中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刘商秋又岂能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他已经暗锉锉的把杨沅当成了他的六姐夫,这时听说杨沅被劫走,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不禁大感焦急。
杨沅要是有个好歹,我六姐怎么办?
正在这时,门房老秦忽然报来了消息,说是门前有人找他,那人有杨沅的消息。
刘商秋急忙出了枢密院,向来人问明情况之后,不禁心中大喜。
他急忙回去,立刻从雀字房调了袁成举、郭绪之等心腹,带着他们匆匆离开了枢密院。
刘商秋先使一人回刘府报讯儿,主要是临安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只怕六姐也知道此事了,赶紧去报个信儿,免得六姐担心。
他自己则带着一群官兵去了曲大先生处。
此时,曲大先生这边,也把王长生和寒千宸找了来。
两边人马汇合在一起,便匆匆赶往西湖。
这一路上,大街小巷,已经俱由殿前司的禁军官兵接管了。
但,刘商秋是枢密院的军官,是禁军的直管衙门的官员。
刘商秋所带的几十号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兵,自然不会受到刁难。
一行人赶到“齐云弓箭社”门前大道上,便纷纷下马,钻入丛林,往那雷峯塔的废墟处赶去。
他们不知道此处是否留有歹人的暗桩,因此刘商秋带一路人直奔雷峯塔,郭绪之和袁成举各领一路人马,从左右包抄。
待他们汇合到雷峯塔高大巍峨的废墟之下,“同舟会”的人便向王长生和寒千宸说道:“他们就隐藏在这里。
我们当时在远处树上盯梢,他们就是在这里消失的,但是我们查看过了,没有找到秘密门户。”
雷峯塔即便只是一处废墟了,那面积也是极大,地基的范围抵得上一座小一点的府宅面积。
此处废墟杂草丛生,藤萝攀绕,如果想要逐步清理,那也需要很长时间。
王长生看了看那高矗的废塔,绕着它转悠了小半圈儿,喃喃地道:“雷峯塔,似乎是雷家祖上设计建造的?”
寒千宸正在一堵残破的砖墙处弯腰检查着什么,听到他的话道:“没错,就是雷家先人建造的!”
王长生道:“魏晋之前,高僧舍利常敬奉于塔刹之顶,魏晋其后,便常以宝函藏于地宫了。这雷峯塔本是为了敬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所以它地宫的惯用通道,应当在塔内。”
寒千宸看了看那座巨大的宝塔废墟,当初大火之后,高处砸落了许多东西,已将地面埋得严严实实。
寒千宸道:“此处若要清理,不是几个人几天之内就能办到的。如果动用大量人手,也早被人发现了。”
王长生颔首道:“所以,地宫的日常通道早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他们走的一定是备用通道。”
王长生观察了一下宝塔临水的一面,和上方临路的一面,道:“雷家建筑,最讲风水。千宸,你看看,吉门当在何处。”
王长生也懂风水,但是这方面可比不上寒千宸专业。
寒千宸四处观察环境,口中念念有词:“不问青龙白虎,水来谓之天门。不见源流天门开,正身结穴,是为大龙……,弯环缠绕不见其源,悠扬畅达而揖穴者上佳,天门方位在此……”
……
地宫之中,只有一道灯影自一间宫室中透出来,在对面墙上现出一道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