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764章

作者:月关

  此刻的她,一手提着鞋子,只着一袭柔软薄透的丝袍,妙相朦胧。

  秀发在睡觉时已经散开,流瀑一般披在她的肩上,衬得雪玉的脸蛋、如画的眉眼、猩红的樱唇,愈发明艳而妩媚。

  杨沅忍不住轻笑道:“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师师轻啐了他一口,脸上的红晕更浓了几分。

  这小贼随口吟了句江南国主的词来调侃自己,可他哪里知道,这词正是自家祖宗写的。

  幸好,他不是自己的姐夫,而是自己逆推的一个小贼。

  门外,又一个小贼悄悄地靠拢了来,见那门竟露出一隙,顿生天意如此的感觉,忍不住就把眼睛凑了上去。

  也不知她看到了什么,一双眼睛蓦然张大,柔荑下意识地掩住了嘴巴,似乎生怕自己发出声音。

  这一夜后,她那挥之不去的记忆,只怕又要丰富了许多画面。

  只是,这些画面可不是她胡思乱想的补充,而是真真切切的看见过。

  玉叶的心防,受到的冲击更大了。

  ……

  五代十国战乱频频的年代迁离闽南的言氏家族,有意从海外归来了。

  这件事很快就登上了“临安小报”,上边还详细介绍了言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在汤思退的引介下,言甚见到了晋王赵璩,受到了晋王的款待。

  “临安小报”上说,当初中原板荡,四方不宁,迁居海外的豪族非只一家。

  如今闽南言氏决定重归故土,这是对大宋强大而稳定的认可。

  继金国将叔侄之国改为兄弟之国,新金建立之初就和大宋建交,高丽国改认大宋为宗主国,现在流亡海外的豪族也要回归故土了,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晋王亲自接见,有着很重要的政治意义。

  随后,便由汤思退亲自安排,协助言甚在天庆坊购买了一幢大宅,并邀请同僚好友、临安仕宦,同往言家做客。

  言家在爪哇已经营两百年,如此庞大的一个家族,要重新迁回宋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据说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准备,言家才能陆续结束他们在爪哇的产业,逐批返回宋国。

  言甚就是言家派回大宋,提前进行安排的,据说仅只临安这一座府邸,也住不下言氏家族那么多人。

  言家还要将很多族人安排回闽南,在故乡重建家院。

  曾经的闽南豪族,当今第一执政汤思退的姻亲挚友,就连晋王殿下都接见过的人物设宴,大家自然要卖这个面子。

  而这言甚也不愧为高门世家的后人,才学谈吐,莫不令人折服。

  很多权贵大儒,本来只是看在汤思退的面子上往言府贺乔迁之喜。

  结果一番接触下来,言甚令人心折的风度便征服了他们,很多达官贵人都把他奉为座上宾,言甚顿时成为了临安名士。

  ……

  打铜巷,翠玉楼。

  水芙穿着一条绯色的灯笼裤儿,上身系着一条湖水绿鸳鸯绣的诃子,扭着她的水蛇腰,袅袅娜娜地走到榻边,将一杯水递了过去。

  汤思退接过水杯,将水一饮而尽,发干的喉咙顿时得到了舒缓。

  水芙柔声道:“相公还要喝么?”

  汤思退摆了摆手,高卧在软绵绵的榻上,闭着双眼,一脸满足之后的惬意。

  水芙把接回的杯子扭身放在床头几案上,折腰坐在榻沿儿上,向汤思退怀里一伏,吃吃笑道:“汤相公方才何等神勇,怎么现在烂泥一般。”

  汤思退有气无力地道:“小妖精!”

  汤思退没有睁眼,只是抬手在水芙的翘臀上拍了一巴掌。

  汤思退年纪虽轻,身体却比较弱。

  许是读书太多,用脑也太多,又仗着年轻,平日不做运动,因而四肢非常孱弱,稍有举动就心跳如鼓,耳鸣喉干。

  哪怕是那闺中之乐,因为他这身体也常难以尽兴,直到……他遇见水芙。

  水芙那条水蛇腰,扭动起来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

  而且她大抵是会内媚之术,只要她想,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就把汤思退送上极乐之境。

  而且全程不需汤思退费一丝力气,他只要躺在那儿,就能得到酣畅淋漓的享受。

  从此,他便再也离不开水芙了。

  好在他于女色并不热衷,偶尔有了需要,才会乔装改扮往翠玉楼一游回。

  “去,我的鞶囊里有样东西,送你的。”

  水芙又是吃吃一笑,在他死蛇一般有气无力的地方掏了一把,这才姗姗起身,去把汤思退的鞶囊取来。

  汤思退的衣袍挂在衣架上,鞶囊也挂在上面。

  这是男人佩戴的一种腰包,平时就系在革带上。

  它从周代就出现了,汉代时成为舆服制度的一条确定下来。

  唐代佩戴的人群最多,但是宋代已经从舆服制度中取消,从此佩戴与否,全凭个人喜好了。

  水芙取了鞶囊,回到榻边坐下,这才打开鞶囊。

  “呀!”

  水芙一声惊呼,看着手上的东西,满眼的喜悦。

  那是一对手镯,用一股股纯度极高的黄金扭结起来,结合处有精美绝伦的花纹,中间镶着一颗猫眼大的红宝石。

  如此一对手镯,不仅叫人惊艳,而且充满了异域风情。

  汤思退睁开眼睛,微笑道:“这是我表兄言甚送给我的,据说来自遥远的波斯帝国,而且是什么萨珊王朝时期的名匠打造,很是有些年头了,喜欢么?”

  “喜欢,奴奴好喜欢。”

  水芙惊喜地扑过去,在汤思退脸上啄吻了一下,又迫不及待地坐起,将一对手镯戴上,举起一双皓腕,娇笑道:“好看么?”

  “呵呵,好看,这双玉手与这宝钏,最是相配了。”

  水芙将一双戴了金镯的手放到汤思退胸前,纤纤十指如同“手舞”,攸张攸合,宛如兰花绽放。

  水芙一边向他展示着自己双手的美丽,一边道:“那人是相公的表兄,定也不是寻常人物了。”

  汤思退笑道:“那是自然,我这位表兄,乃是曾经的闽南言氏嫡支后人。

  他们家族于五代乱世时,为避战乱而侨居海外。

  如今该国却又动荡不宁,恐有亡国之虞,所以欲重返大宋,这才与我取得了联系。”

  水芙妙目一闪,道:“相公表兄的家族,怕是回来的不是时候呢。

  当今陛下志一区宇,坊间都说,陛下很快就要发兵北伐,收复汉家故土。到时候,咱们这儿怕是也不太平了。”

  “嗯?”

  汤思退目光一凝,说道:“水芙,你觉得,官家该不该北伐?”

  “呀,这是国家大事,是官家和相公您考虑的事,奴家一介女流,哪里理会得这些。”

  汤思退笑道:“无妨,这是你我私下议论,有什么不好说的?”

  水芙犹豫了一下,便道:“朝廷该不该出兵北伐,奴家不晓得。

  奴家只知道,奴家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汴梁也好、洛阳也罢,都是故事里的名字,和燕京啊、上京啊什么的,听起来没什么区别。

  想必,北方的汉家子,看我临安、金陵,也是一样的感觉。

  如今大家各安其命,好好过活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今天你打来我,明天我打过去的做什么?

  现在这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闹个物价高涨,民不聊生么?

  哎,汤相公,你有所不知,民间物价,现在就已开始飞涨了。

  奴家还好,吃用的起,可不知道多少人家,柴米油盐,现在都要一省再省了。”

  汤思退脸色凝重起来:“本相前几日看到度支司和户部上报的消息,也曾提到物价浮动较高,想不到已经如此严重了么?”

  汤思退皱起了眉头:“若有天灾人祸,影响收成,有人趁机哄抬物价,倒也事出有因。

  可是近来却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物价高涨,必然是因为百姓担心一旦战争,物资匮乏,纷纷匿积粮食,这才引得诸般物资纷纷涨价了。

  不成,明日本相就得去拜访晋王,务必把人心稳住。”

  水芙眨了眨眼,担心地道:“相公,难道朝廷真要对北国出兵了么?”

  汤思退摇摇头,道:“我看官家是有这个志向的,但是三五年内,一定不会对金国用兵。”

  汤思退冷笑道:“裁汰冗滥,那么容易裁汰的?

  等到闹出乱子,官家就会明白,祖宗制度,是不能轻动的。

  还有那调整军制,惩治贪腐,虽然不是坏事,可动起来,都是要伤元气的。不过……”

  汤思退目光闪动,道:“朝廷对西夏,倒是有可能……,不,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用兵。

  不过,你不必担心会对我大宋影响太多,大宋与金国相互牵制。

  不管是我大宋对西夏,还是金国对新金,只要不能以迅雷之势灭其国,战事很快就会结束,谁也不会深陷其中的。”

  水芙趴在汤思退的胸口,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听着,等汤思退说完,便柔媚地一笑,昵声道:

  “人家才不担心呢,人家有汤相公这条大腿抱着,天塌了,也不怕。”

  说着,她的身子就像一条水蛇似的扭动着,向汤相公的大腿滑去……

  ……

  “我找到了!”

  老苟叔对萧山地区重新展开调查的第六天,便神气活现地出现在了杨沅的面前。

  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借口,把计老伯、曲大叔和宋老爹都喊了来。

  他要证明自己的本事,老军不老,宝刀犹利。

  “嘁!还不是小沅提醒的你,神气什么?”计老伯丝毫不给面子,立即揭他的老底。

  老苟叔顿时破防,就要与计老伯再度吵闹,曲大叔脸色一沉,喝道:“说正事。”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