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732章

作者:月关

  卢承泽微微一讶,看了杨沅一眼,不是询问一个妇人带个孩子来枢密院的事么?怎么又……

  过了片刻,老秦抬起头来,缓缓说道:“时任勘印房管库的何逍,还有勘印房的管事王加逸。”

  杨沅道:“他二人如今在哪里?”

  老秦道:“王管事现在是宣旨院的副承旨,何管库现在是宣旨院的左押衙。”

  杨沅点点头,突然问道:“六七年前,曾有一个小妇人带了一个儿童到枢密院来,你可记得其人?”

  老秦道:“侯爷,老朽是守正门的。这正门是我枢密院上下人等每天早晚必走的门户。

  但是日常时间,各处侧门角门,都可以就近进门的。

  那妇人孩子,于理是绝对不可以进入枢密院的,因此就算来了,必然也是走的侧门、角门,熟人接应进去的,正门这里,是查不到什么的。”

  杨沅道:“原来如此,有劳了,回去吧。”

  “老朽告退。”

  待老秦退下,签押房里便只剩下杨沅和卢承泽两人。

  卢承泽按捺不住,道:“佥宪,这王加逸与何逍难道就是凶手?”

  杨沅道:“此案原本就没什么复杂的,凶手赌的是官衙不会大修。

  官衙若不大修,那么只要死者没有亲人,亦或凶手能够摆平亲人的追查,此案便永不见天日了。

  幸亏发现的早,不但凶手活着,凶手作案留下的蛛丝马迹也都在,至少是有人记得那些年的事……”

  卢承泽点头道:“这个门房倒是个敢说的。”

  杨沅笑道:“他不说,我基本也能确定目标了。有了这个佐证,更加胸有成竹罢了。

  何况,我答应替他的儿孙安排一个好差使,这个买卖于老秦而言,自然是值得的。”

  卢承泽听了心中一奇,杨沅什么时候和老秦谈的交易?

  就只是刚刚问了问老秦家儿孙如今的状况?

  他们之间,这么心有灵犀的么?

  正说着,签押房的房门一开,又走进一个门房,卢承泽眉头一皱,就要把人轰出去。

  已经确定了嫌疑人,还跟他们浪费时间做什么。

  但杨沅却是抢先一步,依旧吩咐他去记录,自己负责盘问。

  杨沅煞有介事地询问一番,打发那门房出去,再唤进一人。

  自老秦之后,已经没有几人门房了,不一会儿便询问完毕。

  卢承泽疑惑地道:“佥宪,既然已经确定了嫌犯,为何还不拿人,讯问后边几个门房做什么?”

  杨沅道:“我在等徐洪诚的名单,而且,若不继续询问下去,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本官已经从老秦那儿问到了想要知道的东西?”

  卢承泽听了,不禁又看了杨沅一眼,目中的敌意削减了许多。

  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并不急着去炫耀自己的本事争取功劳,虽然给了对方交换条件,还能不厌其烦地为对方今后的处境考虑……

  这样一个人,没有人会不愿意与他共事。

  这时,枢密院送来了“索唤”,杨沅招呼卢承泽,就借用了刘商秋的签押房,二人简单用了顿晚餐。

  吃罢晚餐,茶水又喝了两盏,徐洪诚才拿着刚统计好的勘印房近十年来的购货清单,急急走了进来。

  “辛苦了,给你留了晚餐,先吃东西吧。”

  杨沅慰勉了几句,指了指一旁的食盒。

  徐主事一见,心中不由一暖,向杨沅道一声谢,就要拿起食盒出去。

  杨沅道:“就在一旁用餐吧,不必拘束。”

  杨沅走到刘商秋的公案后面,将之前那张统计勘印房十年来任职人员履历的名单铺在桌上,又把徐洪诚刚刚统计完成的进货清单并列铺在那儿。

  他找到王加逸、何逍二人履职部位处画了个圈,又把对应的纸张、油墨进货清单对应二人任职时间的部分画了个圈。

  就在二人负责勘印房事务期间,六年前的某一时段,勘印房的购货清单,明显比其他时候多出了极大一批数量。

  杨沅抬起头,正碰上卢承泽殷切的目光。

  卢承泽摩拳擦掌地道:“佥宪,可以动手拿人了?”

  正在吃饭的徐洪诚顿时抬起头来,抻长了脖子望来。

  虽然按照杨沅的吩咐,他已经一连做了两张统计表,但他只是奉命行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只知道,既然那妇人和儿童死在六七年前,那么凶手必然与当时任职于勘印房的人有关,却不知道会是何人。

  动手拿人?

  看了两张表,就确定凶手了?

  杨沅微笑道:“不急,正好徐主事在这儿,有些事,本官还要了解一下。”

  杨沅示意卢承泽坐下,对徐洪诚道:“徐主事,你在宣旨院任职九年了?”

  徐洪诚忙道:“是,不过下官调任勘印房才五年……”

  杨沅莞尔道:“你不必紧张,此案自然与你无关。

  不过,你既然一直在宣旨院做事,对于宣旨院的人应该是非常了解的,本官只是向你打听一下。”

  杨沅目光一垂,看了看名单上王加逸的名字,说道:“你继续吃吧,咱们边吃边聊。”

  杨沅点了点那张表格,问道:“这个王加逸,脾气秉性如何,就你所知,和本官仔细说说。”

  这王加逸几时入职的枢密院,历任什么职务,什么时候升迁,俱都有详细的罗列。

  但是一个人的性格脾气,这上面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杨沅问起王加逸,徐洪诚心中便已有了猜测,当下不敢怠慢,就把他所了解的王加逸的脾气秉性说了一遍。

  杨沅点点头,又道:“何逍此人脾气秉性如何,你也说说。”

  徐洪诚暗暗心惊,还有?却是不敢怠慢,又把他对何逍的了解说了一遍。

  杨沅点了点头,道:“王加逸猜忌心重,生性多疑,是么?”

  他这是自言自语,也不用徐洪诚回答,想了一想,便抬起头,对卢承泽道:“把何逍与王加逸二人带来,押在外边候着,先审何逍!”

第563章 猜忌

  宣旨院的所有官员、吏员和执役们,包括以前曾在宣旨院任职,如今仍然任职于枢密院,没有外放地方或者去了其他衙门的人,全被集中到了宣旨院的四间大屋里,由都察院的差官和雀字房的人看管着。

  被人当成嫌犯一般看管,晚餐也要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吃,这让许多官员很是不满。

  “我看,这就是他杨沅挟怨报复,公报私仇!”

  一个官员愤愤不平地道:“谁不知道杨沅和我宣旨院张院长不和,如今居然叫他来办理此案,这不合规矩。”

  立即就有一些官员胥吏纷纷抱怨起来。

  “是啊,我程某人行的端、坐的正,虽然不怕他查,却也不该由着这等对我宣旨院怀有敌视之意的人来断案。我们该请示枢相,要求都察院换人!”

  “对对对,我们一起去找枢密使……”

  许多人纷纷响应,就要冲出暂时羁押他们的签押房,去向杨存中请命。

  因为杨沅和张宓的恩怨,他们是真的信不过杨沅会秉公而断。

  不过,他们还没冲到门口,就有两个人走了进来,一个是刘商秋,一个是卢承泽。

  两人都很年轻、都很英俊,一个绯袍、一个绿袍,站定身子,便往众人身上一扫。

  本来情绪激动,想去找杨存中告状的人缓缓退了几步,冷静下来。

  虽然大家都是被拘留在此,但是按照官阶高低,也是有人坐着,有人只能站着。

  那位王副承旨与何押衙,自然是有座位的。

  卢承泽对他们并不熟悉,刘商秋同样不太认识宣旨院的人。

  他四下一扫,便沉声问道:“宣旨院副承旨王加逸何在?”

  突然肃静下来的宣旨院众人齐刷刷地看向王加逸。

  坐在王加逸上首的新任宣旨院长惊讶地看了一眼王加逸,下意识地闪了闪身子。

  虽然两人都在坐着,拉开的距离极为有限,但那避嫌的心态已经表露无遗。

  王加逸的心理素质较之张宓可是差远了,听人一叫,脸色刷地一下,惨白如纸。

  旁边一位同僚低声唤了他几句,这才颤巍巍地站起来。

  他的神情举止如此失常,同僚们马上就发现不对劲儿了,看他的眼色顿时深沉了几分。

  卢承泽冷笑一声,道:“王加逸,都察院佥都御史有请。”

  他一摆手,就有两个按刀的侍卫冲过去,在王加逸左右站定。

  这一回,卢承泽连王加逸的官名都不叫了,难不成这是有了确凿的证据?

  一想到这里,王加逸更是体若筛糠,步子都迈不动了。

  那两个侍卫一看,立即将他左右挟住,半拖半走地向外走去。

  卢承泽又道:“谁是宣旨院押衙官何逍!”

  还有同伙?

  宣旨院众人刷地一下,又向何逍看去。

  何逍的官职虽然比王加逸小,心理素质却比他好了太多。

  虽然何逍也控制不住地脸上变色,但缓缓站起身,还是强作镇定,脚下也很沉稳。

  卢承泽道:“何逍,我们佥宪一并有请。”

  何逍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昂然向前走过去。

  王加逸被带到雀字房的签押房外,正惊慌不安,就见何逍也被带了来,顿时心中一凉。

  如果说,他本来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在看到何逍也被精准地挑出来带到这里时,他的心理防线就垮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