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眼看大金国都要不行了,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我只能不行也行了。
这份重担,我就勉为其难先挑起来,我会努力做到更好,让你们都觉得我行。
你们要是实在觉得我不行,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另外找个行的。
于是乎,整个上京城就开始热火朝天地筹备起建国事宜来了。
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只有三个部分:
一、大典礼制的制定。
二、大金官制的确定。
三、文武百官的确定。
谁当什么官,要看亲近、人脉、背景、资历、功劳、人品……
对了,办事能力也得拿来做个参考。
这些事儿就很麻烦,所以就由完颜律逖、李太公、完颜设也马、完颜大睿还有年方九岁的辽阳葛王组成五人小组,全权负责。
此时,新任葛王也被请到上京来了。
登基大典的诸多礼仪程序,是由上官骆和于吉光负责的。
这也就意味着,新大金国第一任的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大概其就是他们俩了。
上官骆,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礼部尚书,年方弱冠。
杨沅和完颜弘康则负责制定大金国的官制。
其实自从金国入主中原以后,他们就已抄袭了辽国和宋国的官制。
因此,李太公觉得杨沅这是在偷懒,挑了一个最轻松的活儿。
可实际上,杨沅对大宋那奇奇怪怪的官制和官名,早就要恶心吐了。
他不想再忍受那种莫名其妙又臭又长且不知所谓的官职,但大宋那边的官制,至少眼前是他动不了的。
那只是官制吗?那牵扯到很多人的饭碗。
可新的大金国还是白纸一张,他想拿新大金来做个试验。
失败了不要紧,反正是大金。
成功的话,也不要紧。
一个从松散的部落联盟跑步进入内阁六部体制的政权,它要能在五十年内把这制度真正贯彻并发挥作用就很难得了。
但,哪怕它眼下在金国发挥不了那么大的作用,杨沅也能从中观察它的利弊呀。
于是,中央设内阁及六部,地方采取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各省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制度,就从杨沅手中新鲜出炉了。
杨沅一边把从明清沿续下来,甚至极大影响到现代的这一官制拟定出来,一边向完颜弘康讲解它的妙处。
因为如果完颜弘康有意见,他就没机会把这份制度提交给完颜律逖。
不过完颜弘康没意见,他说,大哥你说的对,这么整挺好的,咱就这么整。
杨沅有“三元及第”的状元光环在身,李太公本来就没多少底气敢去质疑他的决定。
更何况还有未来的皇太子鼎力支持。
至于五人小组中的完颜大睿、完颜允恭(九岁)、完颜设也马,你猜他们会反对吗?
五人小组中拥有最高决定权的当然是完颜律逖,但完颜弘康只跟他说了一句话,他就同意了。
“爹,这种官制,能让皇帝的权力最最大!”
完颜律逖高兴地道:“成,咱就这么整!”
于是,由杨沅负责的这一块,就算顺利完成了。
上官骆那边还在忙得飞起。
冠冕、礼乐、流程,百官服装的设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执行人……
光是排练就不知道要多少回,每回上官骆都得亲力亲为。
他要及时处理排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优化调整,他还得抽空帮人写“劝进书”,人都累瘦了。
但杨沅也并没有因此就闲下来。
他“毫无私心”的帮了完颜律逖这么多,就连名字都是他给改的,这心操的都快赶上他爹了,不得收取点报酬?
在他金国忙活这么久,很多政绩回大宋后,都是不能公开,只能私下说给皇帝和宰执们知道的。
他总得有一份能对外公布的闪亮政绩吧?
于是,杨沅先说服了完颜弘康,然后就一起去找“五人小组”了。
“大王您要登基称帝,总要被他国认可才行,不然依旧不能撼动完颜亮的正统地位!”
“高丽和日本就不用想了。他们国小势微,是不敢轻率表态的。”
“至于西夏,现在还和完颜亮穿一条裤子,我们指望不上。”
“蒙古里嘛,还只是一些松散的部落,他们承认与否,根本就没人关心。”
“因此,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大宋!请大王和大宋结为兄弟之邦吧!”
完颜律逖是一个很爽快的北方汉子,而且他这国建的也挺草率的,目前没什么大臣在这些事上跟他拉拉扯扯。
所以,完颜律逖很爽快地就答应道:“没问题啊,本王认下赵瑗这个兄弟了!”
杨沅道:“那可不成啊大王,你这是求人办事的态度?
大王你现在可还受着大宋的接济呢,就算不以之为再生父母,道一声长兄如父,那也不为过吧?”
完颜律逖听了便是眉头一皱,他比赵瑗大二十多岁呢,有点拉不下脸。
李太公听了也是一皱眉头,至于完颜设也马、完颜大睿和完颜允恭,他们没吱声儿。
杨沅劝说道:“等大王你灭了完颜亮,两金一统,到那时再做大哥也不迟啊!”
完颜律逖听了,便一拍大腿,道:“那行,就这么整!”
第527章 让他去
杨沅离开上京最好的机会,就是完颜律逖登基之日。
那一天,上京城所有达官贵人,全都会集中在皇宫里。
而完颜弘康也将在那一天,正式被册立为皇太子。
“李寻风”变回了完颜弘康,杨沅这个假完颜弘康也就不需要再出现了。
所以,这是他离开的最好时机。
完颜弘康若是变回自己,如何向那些一直以来都把杨沅当成了完颜弘康的人解释呢?
不需要解释。
金国皇宫的“拜天台”基本和后世的“天坛”相似。
只要完颜律逖选择在这里册立皇太子,群臣在坛下,且不能仰着脸儿直视坛上,还有几人能看出端倪?
更何况皇太子的大典冠服也有冕旒,只不过天子十二旒,太子十一旒而已。
这一串珠帘,也能把脸遮个大半了。
还想更加保险的话,不是还有珠珠这个娇艳神婆吗?
让她随便找个由头,往皇太子脸上抹点东西,那就神鬼莫辨了。
之所以要搞得这么复杂,而不是让杨沅继续冒充完颜弘康接受册封,是因为联盟长的儿子和皇太子,这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
皇太子这个身份过于正式了。
金人也是敬畏天地的,皇太子这种郑重的身份,你让他找个冒充者接受册立,受金册玉印,他们是不敢的。
可是,杨沅却不能利用这个最好的机会离开。
因为,他需要等完颜律逖登基称帝后,派出使者,持国书从海路前往大宋。
如果他先逃了,有可能就前功尽弃。
所以,他只能在上京多待一段时间了。
天,一天天的冷了。
雪,也开始越下越厚。
完颜律逖登基大典仍在如火如荼的筹备当中,已经没有什么紧要事可做的杨沅却迷上了狩猎。
他经常坐着狗拉的爬犁,在雪原中疾驰。
在大雪之中,狗拉的爬犁可是比马拉的爬犁更快的。
乌答有珠珠时常陪着杨沅一起狩猎。
好在萨满教的神职人员是不禁婚嫁的,乌答有珠珠又是个寡妇,倒也没人非议。
只是,先前为了讨好杨沅,向他进献美女却遭到拒绝的一些官员,却由此猜测,小王爷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了。
他们开始转而为小王爷物色成熟、美艳的寡妇了。
还别说,他们这回误打误撞,还真蒙对了。
相信当他们物色到轻熟美貌的妇人送到上京的时候,完颜弘康会欣然笑纳的。
登基大典设定在十一月初一那天,大典在上京城的皇宫里顺利举行了。
衍圣公孔拯和乌答有珠珠,是今日大典中最重要的两位主持。
他们一个代表着民心所向,一个代表着君权天授,乌答有珠珠也因此一跃成为女真第一萨满。
完彦律逖登基称帝当天,册立李妃为皇后,弘康为皇太子。
他又任命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等衙署的重要官员。
不过,五军都督府除了中军都督府,其他几位大都督的位置都空悬着。
因为他要用这些官位来招揽曷懒路、耶懒路和蒲与路统军司的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