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632章

作者:月关

  完颜弘康一听,顿时向他娘递了个小眼神儿,得意洋洋地挑起了下巴。

  杨沅道:“当然,这个杀,咱们必须要杀的巧妙,不能让人知道他是死在咱们手上。”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

  他们要杀的可不是一只鸡、一条狗,而是手握重兵的一位王爷。

  失败了,如何善后。

  成功了,但是暴露了,如何善后。

  成功了,并且没有暴露,如何接收他的兵马。

  不管是出现哪一种情况,都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

  这里边涉及太多的问题,可不只是杀掉一个人那么简单。

  杨沅安静地等着他们消化这个问题,倒是完颜弘康如坐针毡,屁股拧来拧去的总想说话,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许久,李太公缓缓地道:“如此一来,我们还真的需要引兵入辽东,以汇合辽东义军共御朝廷为由,才能和完颜雍有所接触。

  一旦动手,如何善后,也才能相机而断。”

  六叔公道:“可是,我们知道上京城中存粮不多,完颜晏他自己又何尝不知道?他会坐以待毙吗?

  我们这边大军一走,他必然会出兵袭掠各个部落筹措粮草。

  到时候,我们不但要被他断了后路,就连老家都要被他抄了。”

  杨沅道:“所以,上京城外必须屯驻重兵,修筑工事,把上京困成一座死城!”

  六叔公摊手道:“那我们就抽调不出足够的兵马去辽东。”

  杨沅道:“老爷子你是不是忘了,辽东可还有完颜大睿这路人马呢。”

  李太公沉吟道:“完颜大睿……,自从驴蹄驻守大定府,他在辽东倒是呼风唤雨起来。

  只是,小城小阜,他就不知道扫荡了多少,被完颜雍控制着的几座大城,他就没有硬打过一仗。

  这个滑头,做着保存实力的打算呢,他会为我们所用么?”

  杨沅笑道:“现在越王殿下成了联盟长,完颜大睿会不着急?

  再加上,完颜雍一旦扯旗造反的话,完颜大睿就没有了需要牵制完颜雍的理由,他总得做点什么吧?”

  杨沅之所以笃定能利用完颜大睿,是因为于吉光和肥天禄现在都在完颜大睿麾下。

  杨沅现在不仅可以动完颜大睿的“脑”,还能动完颜大睿的”手”,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不过,这一点他当然不会告诉李太公。

  利用完颜大睿来达成目的吗?

  李太公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

  如果计划失败,或者败露,那么承受完颜雍部下复仇怒火的,也将是完颜大睿。

  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能借用完颜大睿的力量,以及如果成功的话,如何确保完颜雍的势力不会被完颜大睿吞并就行了。

  思路既然打开了,大家就献计献策,热烈讨论起来。

  最终讨论的结果是:李太公在杨沅和各路渤极烈约定的时间带兵赶去上京。

  他们将在那里会合,共同在上京城外构筑工事,围困这座坚城。

  四姑奶奶负责和龙泉古城完颜大睿家族联系,共同负责维护和经营即将开辟的从钝恩城为起点的商道。

  这条商道仅仅是流转过程,就能为沿途所经所有村镇带来巨大利益.就更不要说负责维护、经营、管理这条商路的人所能获得的利益了。

  把完颜大睿家族拉进来,是因为双方虽然是潜在的竞争者,但更是最先举旗造反的一对战友。

  给完颜大睿家族一些好处,也是一种笼络的手段。

  鉴于已经有越王顶在大定府,此去辽东又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越王世子完颜弘康只能留在欢喜岭。

  故而,辽东之行,最终确定由杨沅、李佑,上官骆,带两千名骑兵同去。

  会议结束,房间里的人陆续散去,最后只剩下最上首的李太公和四姑奶奶。

  李太公呷了口茶,笑呵呵地道:“他四姑啊,你看这位小杨学士如何?”

  “文韬武略,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四姑奶奶脸上漾起欢喜的笑容:“李太公,你好眼光啊,给咱们家抢回一个大宝贝来。”

  李太公轻轻叹了口气,道:“但是,现在都渤极烈之位已经到手,再等上京城被我们拿到,完颜雍那个两面三刀的小人授首,他就该功成身退了。”

  四姑奶奶喜孜孜地道:“那也没有什么,到那时,可不就得让驴蹄从大定府抽身出来,主持大局了?

  驴蹄一旦出来主持大局,就算康儿这个真世子也要隐起来,何况小杨学士这个假世子呢。

  咱们家又不会亏待了他,酒色财气,他要什么,现在咱都能给他。他这份大功啊,咱们也给他记着。

  等驴蹄登基称帝的那一天,金銮殿上,文臣班首的位子咱们可以给他。

  功臣阁上挂着的第一张像,也可以是他。这还不成吗?”

  李太公幽幽地叹了口气,道:“他四姑啊,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

  我说的功成身退,是小杨学士……要回大宋的。”

  “什么?”四姑奶奶脸上的笑容顿时生硬起来。

  四姑奶奶道:“弘康这孩子一向是不大服人的,但是现在对小杨学士可是服贴的很。

  弘康是驴蹄的长子,这江山一旦换了咱们家来坐,有朝一日,弘康就是皇帝。

  弘康若做了皇帝,对小杨学士还能差了?小杨学士回了宋国,在那边他能有这般身份地位?”

  四姑奶奶越说越激动:“再说了,之前咱们就是反贼,朝不何夕,他小杨学士看不上咱们,情有可原。

  可现在呢?咱们就算不能打到燕京去,只以东北立国,这偌大的领土,也不比苟安于南的宋国小上几分吧?

  在这儿,他可是能成为开国功勋的,是可以封王的。

  是真正有封地、有封民,可以世袭罔替的王侯,不是宋国那种啥用没有的王……”

  李太公道:“理是这么个理儿,事儿它可不是这么个事儿啊。”

  四姑奶奶沉默片刻道:“等他从辽东回来,上京城咱们也该拿到手了。

  到时候,老身把孙女、外孙女都喊出来,任他挑选,就算他相中了几个,也都给他。”

  四姑奶奶顿了顿拐杖,沉声道:“总之,他必须得在上京城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一场让天下皆知的婚礼,从此做了咱们家的姑爷!”

  如果金钱、利禄、功名,甚至一个世袭的王位都不能动摇杨沅的归去之心,联姻当然也不管用。

  但是联姻关系的确立,就是政敌攻讦你的绝对理由。

  而且任何一个君主,他再大度,也很难再信任、重用一个敌国的驸马。

  这个方法虽然古老而简单,却一直是有效建立联盟的一种手段,原因正在于此。

  就如那些政治联姻的,哪怕双方当事人因此成了一对怨偶,那也没什么关系。

  两家的政治资源的结合,是因为姻缘关系的存在而建立。

  至于用来链接双方的这段姻缘的当事人,你情愿或不情愿,感情是否和谐,那不重要。

  只要这段姻缘关系存在,双方资源就可以互通,其他各方势力就会和你划清界限。

  这是为人的规则,也是处事的规则。

  李太公道:“如果,他坚辞不肯呢?咱们还能绑着他拜堂不成?”

  四姑奶奶道:“那……太公你的意思是?”

  李太公道:“这等人物,如果放他回宋国,那就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了。

  安知有朝一日,咱们不能灭了完颜亮,再南下灭了宋国,一统这天下呢?

  可此人不仅一身文韬武略,而且对我们知之甚详……”

  四姑奶奶默然片刻,道:“咱们倚赖甚深的海上贸易,也是小杨学士撮合的吧?”

  李太公道:“利之所至,等那高丽海商也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有没有小杨学士还很重要吗?

  何况,康儿很喜欢他,上官骆也是因他而被招揽,如果我们要动他,也一定不可以搞得天下皆知。

  他一个南方人,腊月寒冬,于上京城中偶感风寒,却就此一病不起,送了性命,这也说的过去吧?”

  四姑奶奶把拐杖又用力地在砖地上顿了两下,发出“噔噔”的两声,也不知道她是在跟谁沤气:

  “小杨学士,是个好孩子,可他要是想离开咱们家,那他所有的好,可都要变成坏了。”

  四姑奶抿了抿不剩几颗牙齿的嘴巴,沉声道:“就按你说的办吧!

  要是咱们诚意满满,他还是不肯留下来,那就是他自己作死,死了也怪不得咱们。”

第495章 解不开的围

  随着杨沅和上京地区各部落首领纷纷返回自己的领地,整个上京会宁府都骚动起来。

  每个部落都在做着动员,并且从附庸于他们的小部落征调着勇士。

  他们将在上京城下,汇合其他各部落,一同对上京城实施包围。

  无须杨沅对他们做太多的关于利害得失的分析,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他们都懂。

  上京城的存粮不足以让守军支撑到年底,所以上京城守军一定不会坐以待毙。

  你不围城,他就会主动出城,为了粮食。

  而单独任何一个部落,都不可能是上京城守军的对手。

  上京城中,完颜晏也是百般纠结。

  其实从谭九二人阻击失败,丢盔卸甲地逃回上京城开始,他就应该放弃幻想,立即出兵,将就近的部落掳掠一个遍,把能吃的统统抢回上京城。

  但是,他犹豫了。

  首先,这与完颜亮最初交给他的战略任务目标不符。

  本来,上京的这支武装力量无需有什么动作,它只要坐镇上京城,就能牵制住整个上京会宁府的各个部落。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