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杨沅神色一正,道:“五千骑兵,这一路人吃马喂的,耗费可是甚巨啊!
唯其如此,正足见金国和谈之诚意。
此去燕京,本使希望能不负使命,和金国顺利达成和谈意向。”
完颜大睿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他想知道宋国有什么条件,可以做出多少让步。
这样才能知道他们这些金国权贵,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而估算一下和谈有无达成结果的可能。
所以,完颜大睿马上关心地就这个话题说了下去:“贵国能有这份诚意,那是两国百姓的福气。
却不知贵国对于和谈究竟有些什么想法呢?”
另一边,完颜驴蹄却因为杨沅和寇黑衣的这番话,心里猛地打了个突儿。
孔彦舟护送杨沅去燕京带了五千兵,而且是五千骑兵?
护送一支使团队伍,三百骑兵都够够的了!
可是完颜亮却派出了五千骑兵……
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一直想的是在规则之内阻止完颜亮发兵南下,他们并没有想过完颜亮要掀桌子的可能。
倒不是说完颜亮干不出这样的事儿来,完颜亮早就这么干过了。
完颜大睿和完颜驴蹄只是觉得,完颜亮当初为了巩固皇帝的宝座,大杀特杀也就算了。
如今没有必要再这么做吧?
把金国权贵都杀光了,谁来给你镇守这偌大的天下呢?
靠辽国、宋国一群归附的降将?
可是,寇黑衣一句“五千精兵”,杨沅又给他算了一笔帐,让他想想这五千骑兵一路人吃马喂的巨量消耗。
完颜驴蹄心里头就有点发毛了。
他忽然注意到自从杨沅和寇黑衣一番话后,仆散忠义的脸色便微微有些不自在起来,看向他的目光微微带着警惕之意。
完颜驴蹄心中一凛,好在他那张大脸上的表情本来就不生动,此时也没露出什么异样。
完颜驴蹄装作认真听杨沅解说宋国立场的样子,把异样的情绪悄悄掩饰了下去。
不一会儿,杨沅拿出的那宋国炒茶,已经沏好端了上来。
仆散忠义、辛赞、完颜大睿、完颜驴蹄等人看着这茶汤不禁啧啧称奇。
这么清亮的茶汤,没放什么佐料,他们看着还是挺新鲜的。
金人自入主中原以后,就疯狂吸收、接受汉人文化。
而金国上层上士最喜欢接受的就是中原的奢靡之风,以及那些浮夸的不切实际的东西。
这玩意儿提升逼格啊。
之前他们的皇帝还泡在河沟子里,一边和大臣互相搓背一边商议国事呢,
突然就可以这么有逼格了,他们岂有不乐在其中的道理。
杨沅笑道:“诸位若是喜欢,一会儿离开的时候,每位赠送一匣,且尝个新鲜。”
众人一听,连忙道谢,便端过茶去,学着杨沅的样子,轻呷一口,摇头晃脑,细细品尝。
其中只有完颜驴蹄,迫不及待,候那茶汤稍凉,便咕咚咚大口喝个干净。
他一抹嘴巴,道:“方才来时,燥热不堪,这热茶一喝,毛孔透开,倒是周身有了凉意。
哈哈哈,给本王斟满,本王正好口渴。”
侍女给他斟上一杯茶,不消片刻,完颜驴蹄又一饮而尽。
侍女甚有眼光,急忙上前再为他斟满。
辛赞品了一杯茶,抚须笑问道:“方才听杨学士讲,你有一位朋友,就是我济南历城人氏?”
杨沅道:“不错,我那位朋友姓冷,她是在临安出生的。
不过,听她说,她祖父就是济南历城人,当年中原动荡时,为避战乱而南下。”
“历城冷家,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南下的么……”
辛赞忽然动容道:“当初我们历城确实有一家姓冷的,和我们辛家还有些姻亲关系。
老夫一个堂侄女儿,就是嫁做冷家媳妇的。
中原动荡的时候,宋金鏖战,山东地界的匪盗趁机横行,混乱不堪。
那冷家为了避祸,就举家南迁了,从此了无音讯。”
说到这里,辛赞喟然一叹,道:“老夫还以为冷家在逃难途中遇到匪盗,已经全都殁了。
想不到如今还能听到冷家的消息,好!好啊!”
杨沅听了辛赞的话,不禁心想,如果冷羽婵真是这位辛老爷子的姻亲后人,那么算一算……
冷羽婵岂不就是辛赞的侄外孙女了?
杨沅忙道:“我那朋友的家世,杨某以前倒是没有仔细打听过。
只是偶然听她说起,当初家族从历城南迁,途遇匪盗,一家人也只有她父母双亲侥幸南渡成功。
而且,我那朋友,父母双亲在她幼时就已相继过世,在临安府她如今也是孤单一人了。”
辛赞听的好不心酸,不禁说道:“杨学士,待你归去宋国,还请仔细询问一下你那朋友家族情形。老夫觉得,他……应该就是老夫的侄孙。”
杨沅道:“既如此,倒要劳烦辛翁先讲一讲尊府情形,杨某归国后,也好说与那位冷姓朋友做个印证。”
辛赞叹息一声道:“老夫么,本是大宋宣和三年进士,世居济南历城。老夫只有一子文郁,早已过世。如今身边只有一个孙儿,名叫弃疾……”
******
辛弃疾带着肥天禄,大模大样地回了辛府。
一进四横闸村,辛弃疾就不需要遮掩什么了。
整个村子都是跟着辛家贩盐讨生活的,都是辛家的耳目。
他把肥天禄让进花厅,对肥天禄道:“大叔且先在我家里住上几日。
等官府缉捕盐贩的禁令取消,弃疾再安排你返回大宋,那样更加妥当一些。”
肥天禄连忙道谢。
辛弃疾笑道:“大叔和弃疾客气什么。
弃疾的祖父一直思念故国,若是见到你这位故国义士,必然欢喜不禁。弃疾先带大叔你见见他老人家。”
辛弃疾对奉茶上来的丫鬟问道:“春花,我爷呢?”
春花道:“老爷子受济南尹仆散忠义大人的邀请,去迎接宋国使节了。”
肥天禄吃了一惊,失声道:“有宋国使节来了?小姑娘,你可知是何人来使?”
那丫鬟想了一想,道:“婢子记不大清了。
不过,婢子听老爷子提过一嘴,说那宋国使节乃是一位三元及第的大才子呢。”
肥天禄震惊道:“杨沅?!他怎么出使金国来了?”
辛弃疾讶然道:“杨沅?我也听说过此人名姓,他是今科大宋状元啊。大叔你认得他?”
肥天禄险些脱口说破自己的身份,定了定神,才道:“大叔本就是临安人氏,和这位状元公,有过几面之缘。”
“哦?”
辛弃疾想了想,便吩咐那婢女道:“春花,你叫前宅的人,马上去打听一下这位宋国使节的详细消息。”
那婢女答应一声,便急急向前宅走去。
辛弃疾笑道:“弃疾也很想结识一下这位大宋状元,大叔你可要与他见见,搭使团的‘顺风船’返回大宋?”
肥天禄惊讶地道:“小兄弟,你能帮我见到杨沅?”
辛弃疾笑道:“在济南地面,我们辛家要做些事还是不太为难的。
再说,我祖父既然是迎接大宋使者的本地士绅代表,弃疾带个‘随从’去见祖父,总没有问题吧。”
肥天禄听了不禁有些意动,但他转念一想……
他可是刺杀金国皇帝的人,如果他去了杨沅的使团当中,又不慎被人发现,这件事岂不坐实了是宋国所为,令宋国陷入被动?
肥天禄迟疑了一下,说道:“杨沅为何出使北国,大叔现在还不清楚。且待小兄弟你查清宋国使团详细情形再说。”
*******
杨沅万万没有想到,从辛赞口中,竟然问出一个“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来。
也幸亏他已经见过太多太多以前只能在史料文稿中才能见到的历史人物,早已修炼的处变不惊。
不然,乍闻辛弃疾大名,杨沅必然露出震惊之色。
他一个远道而来的宋使,听到金国治下的济南府一个年方十五岁少年的名字,便神情异样的话,恐怕就要给辛家惹些麻烦了。
一俟知道辛赞的儿子已经去世,身边只有这么一个嫡孙。
知道辛弃疾未来人生选择的杨沅,就明白这位辛翁定然是个依旧心向大宋的人。
冷羽婵是杨沅的女人,换言之,他是辛赞老爷子的侄外孙女婿,是辛弃疾的表姐夫。
这样一想,杨沅对辛赞顿觉亲近起来。
两个人就这么大剌剌地唠起辛老爷子在宋国的亲眷,还真不用背着人。
金国在宋国那边有亲戚的人家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那些人家在金国大多非富即贵。
毕竟战乱时期,有能力远迁逃跑的,几乎就没有穷人。
再一个,这也和金人还没有消失的部落习俗有关。
早期氏族部落时期,女真人实行的是氏族外婚制。
进入酋邦阶段后,女真人实行的是部族外婚制。
所以,部落与部落之间,不知有多少层复杂的婚姻关系。
可这并不影响他们为了争夺猎场和草场,彼此间杀一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