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60章

作者:月关

  这样虽然比不得先帝在的时候,自己也能在宫里依旧是一号人物。

  杨沅是当日御前会议确立新君时,负责带兵守在垂拱殿外的人,张去为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杨沅,他有巴结的机会又岂会放过。

  杨沅向他道一声谢,接过浮票,看到上边自己的名字,还有考场、考号等信息,不由感慨万千。

  “这大考,我是不可能去了,都不够丢人的。

  不过,这张‘浮票’就留起来当个传家宝吧。

  等我儿子闺女懂事了,我就跟他吹牛,激励他好好学习,以后考个状元……”

  又过了个把时辰,都指挥使莫龙赶来和杨沅换防了。

  其实现在登基大典已经举行完了,紧张的气氛已经消失,不需要他们这两位御龙直的将领天天亲自守在宫中。

  只不过,莫龙是想尽量在新君面前有所表现,杨沅则是想找到那个很润……很对不住的女人。

  眼看天色将晚,今天应该不会再有被遣散的女人出宫,杨沅换防之后便直接回家去了。

  鹿溪一见杨沅,就雀跃地跑来,甜甜地道:“二哥你回来的正好,王先生他们从倭国回来啦,我正要给他们办‘接风宴’呢。

  他们可是替二哥做事的,二哥今晚也该露露面,给他们敬一杯水酒,聊表心意才是。”

  杨沅讶然道:“我说楼下厅中那般热闹,是他们啊?

  好,这杯酒我是一定要敬的。对了,你取一笔钱,接风宴时奖给他们。

  王大匠这些人都是了不得的大能人,咱们要好生礼敬着才行。”

  鹿溪喜滋滋地点头:“嗯!人家晓得啦。

  二哥,我跟你说喔,王大匠从倭国带回来十二个小姑娘呢。

  这个老不羞,不多给他些钱,我怕他都养不起人家。”

  杨沅惊道:“十二个?不是八个吗?”

  鹿溪道:“咦?二哥你不是还没跟他们照面么,怎么知道这事儿?”

  杨沅道:“我当然知道啊,在倭国时就知道了。

  铃木为了让他按时完成平氏家庙的建造,当时许诺他的。”

  鹿溪皱了皱鼻子,轻“哼”道:“人老心不老,他都多大年纪了,占了人家十二个小妹子,真是的。”

  杨沅笑道:“也未必是真的年纪小,倭人普遍不高,身材娇小,姑娘们看着就显小了。”

  鹿溪眼波盈盈地横了杨沅一眼,道:“比如……花音和小奈姑娘么?”

  杨沅抹了抹鼻子,从袖中摸出“浮票”来,笑道:“鹿溪,你看这是什么?”

  一张“浮票”顿时转移了鹿溪的注意力。

  鹿溪惊喜道:“‘浮票!’要科考了?”

  杨沅心虚地答应了一声。

  除了李师师,还没有人知道他这“解元公”水得一塌糊涂呢。

  男人嘛,在自己女人面前,总想保持一个高大的形象,杨沅也不能免俗。

  鹿溪激动的脸蛋儿飞红:“太好了,那二哥你很快就要中状元了!

  不成,我得找丹娘姐姐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家这‘烧尾宴’怎么办。

  咱们的‘水云间’,尽给别人办‘烧尾宴’了。

  这一回给二哥办‘烧尾宴’,务必得早早准备,办得热热闹闹的,就算比不上朝廷的‘鹿鸣宴’,也不能差太多。”

  杨沅越听越心虚,忙轻咳一声道:“这张‘浮票’你且收好了,我下楼去见见王大匠他们。”

  “嗯!”鹿溪甜甜地答应一声,宝贝似的捧着那张浮票进了内室。

  这张“浮票”就是二哥的状元身份呢,可不得放进宝匣里好好藏着。

  杨沅先前就感觉楼下厅中甚是热闹,只当是今天食客众多,所以一进门直接就拐上了二楼。

  如今知道那些客人是从倭国圆满完成任务归来的王大匠他们,自然是要去见见的。

  杨沅走到一楼厅口,就听厅中传出王大匠“中气不足”的声音:“那四个更漂亮些的东瀛姑娘,是平清盛送给我的。

  你道为何?嘿嘿,因为老夫只用了二十七天,就帮他在平氏老宅下边,修出了一条十分精妙的秘道。

  那个倭国大将军看过秘道之后,对老夫敬若天人。

  他还想留我在倭国给他做大匠师呢,要许我官做。

  我没理他,发达了当然要回家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得瑟给谁看呐!”

  杨沅听得微微一笑,这个王长生啊……

  杨沅正要迈步走进大厅,脚下忽然一顿。

  王长生?

  秘道!

  杨沅迅速回想了一下“浮票”上所写的省试地点:礼部贡院。

  礼部贡院在观桥西,也就是后市武林商圈最核心区域的百井坊巷里。

  只是,这贡院占地八十庙,据说有考试的号房数千间,要在这么庞大的区域内,数千间号房里,精确地找到自己的号房,恐怕……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如果可行的话,那还真就大有可为。

  杨沅的志向,已经在一步步变化。

  从他决心“屠龙”开始,他的志向就不再局限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可要一抒抱负,那就必须得考官。

  为将,做到最高,也只是攥在别人手里的刀把子。

  国无良相,哪得名将在外逞威?

  杨沅考功名虽不在行,可他真不认为以他比别人多了上千年的见识,做不了一个好官。

  如果王长生做得到,我这个进士,也未必就不能考哇……

第408章 二郎在上

  孟淮引是晋王赵璩小妾的父亲。

  至于是哪个妾,这不重要。

  反正大家都知道,鹅王有很多妾。

  孟淮引是一个匠作头儿,平时承揽些修桥补路、翻修房屋的活儿,手底下有几十号人。

  今年的礼部试,将在二月末举行。

  举行礼部试的地点,就在武林门码头不远处的贡院。

  临近大考,贡院的号房等屋舍,自然是要先检修一遍了。

  不然就不说垮坍了,若是恰逢大雨,号舍漏雨,影响了考试,万一引起考生们骚乱,那就要出大事。

  因此,礼部需要找人检修号房。

  孟淮引就拿着鹅王批的一张条子找到了礼部。

  就只是晋王的面子,争这么一个小工程也够了。

  何况礼部尚书曲陌,还是鹅王的正牌老丈人。

  虽然这翁婿俩不太对付,那人家也是翁婿啊。

  所以检修号房这活儿,很自然的就落到了老孟头上。

  老孟,是王长生的徒孙。

  王长生一副普通泥瓦匠的打扮,挽着一双裤腿儿,跟在老孟后面,就进了礼部贡院。

  贡院占地近八十亩,走进大牌坊,就是弥封所,接着是誊录所,再往后是提调官的一排排签押房。

  进了中门之后,左右两廊就是一排排的号房了。

  这些号房左右各有一千五百多间,一共三千多间,是能够满足科考需求的。

  王长生跟在老孟后面,在贡院号房区遛达了一圈儿。

  当老孟领着人开始修缮号房的时候,王长生便离开了。

  “从外面开一条秘道,进入贡院,旁人或许办不到,尤其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但是对于老夫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一谈到自己的专业,王大匠就特别的目中无人。

  他抓起茶壶,咕咚咚地灌了一肚子水,嗓子眼这才舒服了些。

  他觉得自己应该节制一些了,一下子拥有了十二个美娇娘,而且还都特别温驯、特别听话,物质上对他也不提什么要求,把他侍候的跟皇帝一般,他当然很满意。

  就是累到现在走几步路都喘,这样不好,来日方长,细水要长流。

  曲大先生欣然道:“所以,可行?”

  “可行!但问题是,从外面到我们要去的那间号房,地下的情况我不清楚,而且未能在地上公开做太多配合的话,我在下面很难找准方向和位置。”

  曲大先生听了怒道:“那你不等于没说?”

  曲大先生当初通过萧千月找到王长生后,就曾劝他加入“有求司”。

  一趟东瀛之行,让王大匠尝到了甜头。

  他觉得背靠手眼通天、人脉广泛的“有求司”也不错。

  以前他自己单干时,能有现在赚的多?

  更不要说,他还白饶了十二个温顺听话的东瀛美人儿。

  所以,王长生王大匠现在已经是“有求司”的一员了。

  王长生摇摇头道:“也不尽然,只要找来一个人,我说的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