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57章

作者:月关

  大殿之上,十分的压抑,只是偶尔有人端起茶盏轻抹茶叶时发出的声音。

  韦太后和吴皇后已经把皇帝大行,须立新君的意思说出来了,各位朝廷重臣,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拥立普安郡王赵瑗的,有枢密使杨存中、礼部尚书曲陌、兵部尚书程真、工部尚书侯可意。

  拥立恩平郡王赵璩的,有右相万俟卨、吏部尚书谭鹰炆、户部尚书析折、刑部尚书张方旬。

  四票对四票。

  现在还有三个人没有表态,太后、皇后和左相沈该。

  万俟卨有点惊讶,沈该是主和派,而普安郡王的主战倾向早就为人所知了,难不成老沈想投普安郡王一票?

  还是说,他想在关键时刻投下决定性的一票,以期得到新帝的感激?

  可是,恩平郡王赵璩是吴皇后抚养长大的,吴皇后会更支持哪个?

  而韦太后……,老太太是个没主意的,而且与吴皇后婆媳关系非常的好。

  再说,她马上就要变成太皇太后了,也不可能和皇太后闹出矛盾。

  如此一来,新君之位就明确了,沈该那一票其实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沈该确实有点迟疑。

  从立场上来说,他当然倾向于赵璩。

  但是……,赵璩,无人君之相啊。

  轻佻放浪,穿上龙袍也不像个皇帝,如果让他坐上皇位,只怕会成为大宋的噩梦吧?

  赵瑗虽然主战,但年轻气盛,有这个想法也不算奇怪。

  太宗皇帝也曾坚决主战,认识到敌我的实力差距后,还不是改变了主张?

  大行皇帝当初也曾力主北伐,迎回二圣,最终不也面对了现实?

  有我们这些持重老臣在,赵瑗即便登基为帝,也不会一味胡来。

  可赵璩就……不好说啊……

  沈该心中着实有些犹豫不定。

  其实这些大臣个个都是人精,来时路上,就知道自己为何而来。

  所以,他们不但仔细勘酌过自己的立场,也计算过两位皇养子能得到的票数。

  沈该当时的计算中,两宫和他不表态之前,赵瑗也只能得到枢密使杨存中、礼部尚书曲陌、工部尚书侯可意的三票。

  兵部尚书程真一直紧跟秦桧,他应该是坚定的主和(投降)派才对。

  但是,程尚书居然投了赵瑗一票,这就让沈该大感意外了。

  原本毫无悬念的结果,他这一票无关紧要,所以他才没有深思。

  现在不一样了,虽然两宫很可能更倾向于赵璩,但是如果他也投了赵瑗,最后表态的太后和皇后,还真未必一定就选择赵璩。

  毕竟是深宫妇人,能有什么主见?

  外臣这边高下已分,她们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这种情况下,沈该站谁,就至关重要了。

  吴皇后道:“现在众卿各有拥立,可谓平分秋色。沈相公,你意下如何?”

  面对眼下大好局势,吴皇后其实很想立即表态,她也支持赵璩。

  可是,她和韦太后等于是这场立君会议的主持人,其他人还没有投票结束,她先迫不及待地表态,那就有失公允了。

  虽然在感情上,她更倾向于自己的养子赵璩,但是真的在努力做一个贤后了。

  可韦太后不管哪个,眼见璩哥儿有一半的大臣支持,而且首相万俟卨是站璩哥儿的,天官也是站璩哥儿的,忍不住便道:“璩哥儿聪明慧黠,老身也觉得,璩哥儿更合适一些,沈相公,你觉得呢?”

  沈该本就在摇摆不定之中,只是心中那杆天平,正在慢慢倾向于赵瑗。

  实在是赵璩荒唐走板的行为太多,沈该觉得一个庄重稳定的皇帝,哪怕对外立场上有点瑕疵,于赵宋天下也是更有益的。

  可这时韦太后先表态了,沈该心中的天平不免就又向赵璩这边倾斜过来。

  如果两宫明确支持赵璩,自己这一票其实就用处不大了,还不如也支持赵璩。

  这样,一旦这位新帝有些什么荒唐行为,自己作为拥立他的宰相,也更有资格规劝天子。

  想到这里,沈该拱手道:“老臣以为,恩平郡王可为天子。”

  吴皇后心中一宽,欣然道:“既如此,张大珰,去传恩平郡王来垂拱殿。”

  “奴婢遵旨。”

  侍立于殿下的张去为知道,大宋帝国的新皇帝,现在已经确定了。

  张去为一溜烟儿地出了垂拱殿,直奔恩平郡王赵璩所在的集英殿。

  张去为一溜小跑,越过普安郡王赵瑗所在皇仪殿,匆匆跑到集英殿,一进大殿,“刷”地一下,就是一个滑跪:“奴婢张去为,拜见大王。”

  赵璩刚把茶端起来,就看到张去为滑到了他的面前。

  赵璩顿时瞪大了眼睛。

  “张去为。”

  “奴婢在!”

  张去为赶紧又膝行两步,就差缩起一对爪子,再吐出一条舌头了,谗媚之态,溢于言表。

  这也就是赵构刚刚驾崩,他实在不好对赵璩叩头说一句“奴婢为大王道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否则,更不要脸的事儿他也干的出来。

  赵璩道:“起来起来,站起来。”

  “是!”张去为赶紧答应一声,站起身来。

  赵璩道:“过来过来,站近一些。”

  赵璩弯腰摸了摸张去为的膝盖,张去为一脸茫然地道:“大王这是在做什么?”

  赵璩惊讶地道:“本王还以为你这膝盖上面绑了护膝,原来没有啊,那可真难为了你。”

  张去为一愣,这才明白赵璩是在讽刺他,顿时窘的老脸通红。

  不过,眼前这位可是这座皇宫未来的主人,就是唾他一口痰,他也只能笑脸儿迎着。

  张去为便讪讪地道:“大王说笑了。奴婢奉太后和皇后懿旨,恭请大王移驾垂拱殿呢。”

  赵璩乜了张去为一眼,问道:“普安郡王可已去了么?”

  张去为一愣,道:“两宫只命奴婢请大王去,尚不曾有请普安郡王。”

  赵璩摊手道:“普安郡王不去,本王去了,拜见何人呢?”

  张去为惊讶地道:“大王在说什么,奴婢不明白。”

  赵璩道:“你不需要明白,就如此回禀两宫去吧。就说,等普安郡王去了垂拱殿,本王再去不迟。”

  张去为能哄得赵构一直把他当作心腹,岂能真的不明白。

  赵璩一开口,他就明白赵璩的意思了。

  只是他实在想不到,这世上居然有人会放着送到眼前的皇位不要。

  赵璩这是也想做个“让皇帝”么?

  世上真有不愿意做皇帝的人?

  张去为讷讷地看着赵璩,只希望刚才是自己听岔了。

  赵璩道:“还不快去,告诉两宫,普安郡王到了垂拱殿,赵璩再去不迟。”

  “是,是,奴婢这就去。”

  看着张去为惶惶而去,赵璩懒散地往椅上一靠,淡淡自语道:“若做了皇帝,便做不了逍遥王,我何必去做那皇帝?

  若做了皇帝,依旧能做逍遥王,本王怕不是要被千夫所指。大哥,这副担子,还是你担着吧!”

  张去为赶紧退出集英殿,急匆匆奔回垂拱殿。

  经过皇仪殿时,张去为突然萌生了一个冲动。

  恩平郡王已经明确表示不要这个皇位了,如果我现在就进皇仪殿,请了普安郡王同去垂拱殿呢?

  尚未向两宫请旨,也未让众臣知晓,此举未免……,可风险大,收益也大呀。

  这样的话,普安郡王一旦登基为帝,无论如何,他也得保住咱家的位置,对咱恩宠不断。

  哪怕,普安郡王对我厌恶至极。

  天子赏罚分明,这个态度,他必须得有。

  可是,投机的收益和风险,在他心里转了几转,终究没敢自作聪明。

  张去为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皇仪殿,还是赶回了垂拱殿。

  杨沅按刀立于垂供殿前,眼看着张去为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并不曾带回赵璩。

  杨沅心中便已明白了。

  新天子在皇仪殿,集英殿里是贤王。

  今年夏天,他可以去天目山的鹅王别业避暑了。

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

  赵璩居然会拒绝接受天子之位。

  而且,他这和那种礼仪制度中的“三辞三让”还不一样,他这是真的不想当皇帝。

  张去为把消息传回垂拱殿后,一时间两宫和众大臣都傻眼了。

  皇帝的候选人一共就这么两个,一个坚决不肯当,那还能怎么办?

  吴皇后和赵璩最亲近,如果可能,她当然希望由自己抚养长大的赵璩登基。

  但是赵璩不肯,这也没有他强迫的道理,难不成搞一个“黄袍加身”?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