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5章

作者:月关

  “就只插花一道,看似简单,可要做的好,也需要了解各种花卉。

  “要懂得对瓷器的选择,要懂得绘画的技艺,甚至需要懂得诗词歌赋。

  “如此方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解插花之锁簧。

  “从而将花色、花朵、花枝、花器、花型、花意融为一体……”

  杨沅自然明白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一说就精的。

  但是,只是学好几样固定的模式拿来唬人就行。

  所以杨沅打断李夫人的话,道:“夫人误会了,我只是想让夫人教她一两样固定的时令花卉的插花,叫人一看,就觉得她对此道造诣颇深就行了……”

  果然如此。

  不过,新娘子的话,需要学习插花吗?

  杨沅见她面露疑色,便解释道:“夫人放心,杨某此举确实是在唬人,却不是要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咳!在下就对夫人实说了吧,其实在下与丹娘,乃是两情相悦,暗许了终身。

  “只是她不仅是个商贾人家,还是个孀居的小妇人,家父对此一直有些介怀。”

  李夫人娥眉微蹙,道:“妾身懂了。只是小官人你这么做,既便能一时心愿得遂,就不怕将来真相败露,再惹得令尊发怒?”

  杨沅笑道:“只要让她表现得足够优雅高贵,让我父亲不至于看轻了她就行了。

  “等我二人生米煮成熟饭,家父纵然不情愿,难不成还要棒打鸳鸯?

  “若到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孩子,他老人家抱着大孙子,就更不会有什么怨气了。”

  李夫人释颜一笑,唇绽樱颗。

  仔细想想,确有道理。

  女人天性就喜欢撮合姻缘,成人之美。

  所以李夫人欣然接受,道:“好,这桩功德,妾身就接下了。”

  杨沅大喜,道:“多谢夫人。除了插花速成之法,还能有些什么?嗯……,对了,夫人可擅长茶道么?”

  李夫人浅浅一笑,矜持地道:“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妾身都略知一二。”

  杨沅又道:“夫人对于清茗怎么看?”

  所谓清茗,就是什么佐料都不放的茶。

  这就是现代人所用的泡茶法了。

  但泡茶法成为茶道的主流,是明清时候的事。

  唐宋时代,人们还是习惯在茶叶里放各种佐料,

  诸如盐、姜、葱、芫荽、木樨、青豆、花瓣一类的东西。

  后市的炒茶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也有人用来沏茶。

  但茶叶生产的主流仍然是团茶、饼茶这样的紧压茶,

  沏茶法也就只有简单的一沏,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沏茶文化。

  杨沅并不习惯喝那些加了料的茶水。

  而且他认为以宋人在各种生活习性上,崇尚简约之美的风尚,只要他把沏茶法好好包装一下,很快就能让它流行起来。

  况且历史本来就已经证明了,沏茶法才是未来的主流。

  李夫人沉吟道:“清茗……多是行脚途中或者家中自饮时。

  “为求方便才采用的饮茶之法,虽然简单便捷,想要体现茶道之美却不容易。”

  这个时期的茶道,主要体现在对于水质的选择。

  对于茶具的选择、茶叶的选择,品茶人都是喝现成的。

  点茶法的茶道需要用到的茶碾子、茶罗子、茶瓶子、葱姜蒜……

  也不适合摆到客人面前去,都是仆人在一旁操作的。

  可后世的沏茶法却截然相反,它的茶道重点在沏茶人身上。

  所以那些大老板们都很喜欢坐在老板桌后面,给你亲手泡茶。

  这也正是杨沅想让丹娘掌握现代茶道的原因。

  一个身着古装、姿态优雅的美女,仙风凌尘一般,姿态优雅地沏着茶……

  在这个时代,那一定是独树一帜、前所未有的。

  还怕不脱颖而出,引起那完颜屈行的注意么?

  杨沅在“有求传媒“做危机公关时,没少玩功夫茶。

  尤其是客人因为危机丑闻急得火上房的时候,他却在那儿淡定地表演茶道,逼格满满。

  这种举动很容易让客户平静下来,并且对他充满信心。

  只不过,杨沅虽然懂得现代茶道,却没办法把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优美脱俗。

  他需要李夫人这个礼仪大家帮他重新包装设计。

  可是只是这么说的话,他也说不明白,便决定来一个无实物表演了。

  他坐在书案后面,对李夫人比比划划的,一边解说一边演示。

  诸如上下两层的自排水茶盘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质最好,

  “茶道六君子”都包括什么,各有什么样的作用,茶滤是什么,公道杯又是什么……

  李夫人虽然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但是一听她就懂了。

  而且她的脑海中马上就能想到最适合的材质、最适合的造型。

  她这个第一次接触的人所能想象出来的,甚至比杨沅所描述的还要精致优雅。

  李夫人马上就发现,这种茶道,是把客人对茶的欣赏,转移到了沏茶人的身上,

  它把原本不登大雅的煮茶过程,变成了炫茶技的最重要一环。

  人们的关注点将会因此集中在沏茶人身上。

  这种新茶道一旦发明,将会在文人诗会、士子雅集,“探春宴”、“裙幄宴”、“叫茶会”甚而是商贾洽谈时大受欢迎。

  举一反三的李夫人瞬间洞悉了其中原理,并且在心中设计出了全套的新茶道礼仪,

  可生怕她不明白的杨沅还在那里努力地比划着。

  李夫人看着这个年轻人傻傻卖力的模样,便有些忍俊不禁了。

  她一个人独守寒庐,清心寡欲二十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有趣的年轻人了。

  如今看着眼前的杨沅,埋在李夫人记忆深处的一幅画面,忽然又跃现了出来。

  那是一个姓燕的少年。

  那个少年人在她面前总是故作老成,也和杨沅一样,张扬的可爱……

  他容颜俊俏,姿质风流,遍体的纹身刺青。

  他吹弹唱舞、各路乡谈、诸行百艺,无有不精。

  已经多少年了?

  本以为不会再想起他来……

  那少年,葬身于滚滚波涛之中,尸骨早已零落成泥。

  李夫人幽幽一叹,陈酿的辛酸,一寸寸涌上心头……

第53章 早夭了一颗

  杨沅正说的兴起,忽见李夫人面露戚色,不禁讶然:“李夫人?”

  “哦!”

  李夫人醒觉过来,向他眨了眨眼,眨去了眼中的莹光,莞尔道:“年纪大了,凝视久了便会有泪,叫小官人见笑了。”

  年纪大了?

  杨沅看看她最多三十出头,甚至还要更年轻一些的模样,能有多大?

  李夫人振作了一下精神,点评道:“小官人这泡茶之法,与前人的茶道的确大不相同。

  “此茶道,莫如说是人之道。皇家茶道,官人茶道,士子茶道,商人茶道、僧侣茶道……

  “一个人若身份不同,就可以据此茶道演化出无穷变化,各具特色。”

  杨沅吃惊地道:“夫人举一反三,一针见血呀。不错,这正是泡茶之法的精髓所在。”

  李夫人被他吃惊的样子逗得失笑,但笑意刚露出来,她便赶紧绷住了。

  她生得太美了,而且美得太过完美。

  李夫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平素待人接物都很注意。

  旁的女子是笑不露齿,她干脆就不笑,总是清清冷冷的样子。

  除非是在肥家后宅,和玉叶在一起时,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今天发生了刘莫之事,令她更加警惕了。

  所以现在和杨沅在一起,她也努力想要营造出一种和蔼的长辈形象。

  奈何,丽质天生难自弃。

  不管她怎么努力想要严肃一些,她的一颦一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仍旧是妩媚生动。

  杨沅欣然道:“既然夫人已经明白,那我尽快去找茶农,先订制一批上好的炒散茶,再找人打造一套配合此茶道的茶具……“

  李夫人道:“不必了,妾身已经想到该如何设计茶具了,这些事情,就交给妾身吧,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杨沅道:“也好,那么……”

  这时,刘莫哼唧了两声,迷迷糊糊地醒转过来,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