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240章

作者:月关

  但,如果发现了风口、抓住了风口,就可以同风而起,扶摇万里!

  风口已现,蛰伏多年的她,现在有兴致与大鹏扶风了!

  ……

  沐丝带着于吉光、毛少凡、大楚和陈力行前两天就抵达了山阴。

  沐丝按照于吉光出的主意去见内侍省的张去为,果然受到激赏。

  张去为立刻就去向韦太后哭诉央求。

  韦太后是个没主见的妇人,况且张去为的“至味堂”对她每年都有孝敬,怎好不为他说话。

  韦太后便对赵官家提了一嘴,赵官家是个至孝之人,对他的亲娘自然没得话说。

  于是,赵官家便默许张去为开了一张皇家采办的“公凭”。

  沐丝拿到皇家采办的免检公凭,喜不自胜。

  他先通知了崔显允一声,让崔显允在山阴那边的人联系他。

  随后,他便把国信所的事交代了一下,便亲自带着几个亲信赶赴山阴去了。

  沐押班到山阴的第一件事,就是采办,真正的采办。

  因为他是打着替张大珰购买重建“至味堂”建材的名义来的,他总不能装上秦相爷家准备联姻的财货,就径直返回临安去吧。

  毕竟这份皇家公凭只能使用一次,张大珰的建材得先买好。

  于是,沐丝一到山阴便开始大肆采买起来。

  有皇家采办的身份,他替张大珰购买建筑材料,可以拿到最公价。

  再加上运输时一路免检,不用交任何赋税,会省很多钱。

  饶是如此,沐丝也没想过从中贪墨,他觉得只要巴结好秦相和张大珰就足够了。

  只要内廷有张去为,外廷有秦相,他沐押班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所以,沐押班采办木石漆竹诸般器物,是非常上心的,凡事亲力亲为,毫无怨言。

  郭绪之带着几名化妆成商贾的皇城卒,一到山阴,就对江南东路转运司进行了监视。

  同时,他还和枢密院机速房派驻在山阴的谍探分署取得了联系。

  两下里一通报,发现彼此正在调查的事情,似乎是同一件事。

  这一来,郭绪之这个外来户,要监视转运司便游刃有余了。

  沐丝抵达山阴,四处联络商人,采办各种材料,马上引起了郭绪之的注意。

  于是,他亲自带人盯了两天,却发现那位沐押班整天打交道的都是些经营砖、瓦、木、石、漆等建材的商人。

  金人不可能大老远的跑到宋国来买建材,郭绪之遂放弃了对他的怀疑,取消了跟踪。

  只是,他却没有料到,就在他撤回盯梢的第二天,崔显允在山阴的人就找到了沐丝,大批缺少“公凭”,不能正大光明地运往临安的货物,开始向沐丝移交。

  ……

  巳时整,“市船务“开衙了。

  随着皇城司的人在“市船务“不停地折腾,“市船务”的人也经渐渐适应了这种压力。

  关于“市船务”有人勾结海盗,在宋金之间走私的说法,迄今依旧查无实据。

  之前那些暴露了自己不法行径的官员,都是被皇城司的阵仗给吓到自乱阵脚,这才暴露了的。

  当官吏们适应了皇城司的存在,对他们也就造不成什么影响了。

  “市船务”的官员们私下判断,再有三两天,一无收获的皇城司就会从“市船务”撤走。

  但是今天一早准时赶到衙门的官吏们,却感觉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气氛。

  衙门口外,一如平常。

  一旦走进大门,就会发现,“市船务”如今已是外松内紧。

  走进衙门的官员,都被要求从两侧抄手游廊通行。

  前方的仪门已经封了,后边的入口则是只准进、不许出。

  从两侧抄手游廊经过的官员,都会被询问名姓、职务,并经“市船务”的人确认。

  然后就会有人被放行,有人被请去了侧厢的公房。

  但凡被请去侧厢公房,再也不见出来的,都是负责审批、抽查,从山阴往临安运输商船的官吏。

  ……

  “浙江渡”码头,送走二十多个护船人后,崔显允又返回了货仓。

  他租的这个货仓在浙江渡码头的货仓区里,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了。

  如今货仓一角,还有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堆货物没能运走。

  在这巨大的货仓里,那堆货物似乎显得不多,可是走近了去,你却会有一种站在一座小山下的感觉。

  崔显允就站在这座“小山”下,仰望着堆积如山的货物。

  “不管如何,至少从山阴到临安的这条水运线,暂时是没有阻碍了。

  等货运来,就暂且储放在这里吧,也不知蒲押麻何时才能把大船交付给临安蕃坊的大食商人。”

  崔显允皱了皱眉,对于一切主动掌控在蒲押麻手中,他很不满。

  但是,只有蒲押麻和瓦迪耶手中那种远洋大海船,才方便在底舱里做手脚,藏匿他的货物,这又让他无可奈何。

  宋国商人的江河船不具备这样的藏匿条件,而且这种大宗货物的走私,是抄家杀头的买卖,宋国商人敢于如此铤而走险的也不好找。

  “如果,我有一支由我控制的远洋船队就好了,可是……我要在宋国发展一支属于我的远洋船队,何其难也!”

  他又不是真的做远洋贸易,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崔显允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向仓门走去。

  仓中虽然昏暗,仓门却正迎着阳光,一片明亮。

  崔显允在空旷的货仓里笔直地向前走,一直走到那阳光里……

  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了眯眼睛,稍稍适应了一下光线。

  崔显允正要吩咐手下关闭大门,脸色攸然变了。

  他在这里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队队身着戎装、手执利器的皇城卒,正在迅速开进码头区,控扼了所有进出要道。

  仓储区这边,也有一队皇城卒,正握着长枪,鱼贯而至……

第222章 巳时四刻,蕃坊,东方哥谭

  浙江渡码头的仓储区,为了防止暴雨时节河水漫灌,所以仓库都选建在地势高处。

  因此崔显允站在这里,就可以一览整个码头的动向。

  当他看到冲进仓储区的皇城卒,径直向他所在的仓库扑来时,他就知道,暴露了。

  崔显允一甩袖子,返身便走,疾声大喝道:“快,放火,把货烧了!”

  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仓房里回荡着,几个部下放弃仓门,快步追上了他。

  既然对方有备而来,那就放火。

  今日风高,虽然各处仓库的建造考虑了防火,所以并不密集。

  但风势太大时,也难免会燎着其他仓库,一旦这里变成一片火海,他们要脱困就容易多了。

  再一个,用金国人的钱购买的物资,他也不想落入宋人手中。

  尤其是通过其中一些物资,是可以判断出近来金国缺少哪方面物资的,这更属于军机。

  但,崔显允的反应虽然很快,那队由寇黑衣亲自带队的皇城卒杀来的却更快。

  寇黑衣早就在盯着码头了,只是为了配合杨沅那边的行动,一直没有动手。

  码头上有哪些监渡官员收受过好处,给金人行过方便,他都查清楚了。

  就算崔显允行踪神秘,可金人的货进了哪座货仓,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

  因此在蕃人船队离开后,寇黑衣便带着人马冲进码头,他本人则直接杀向了这处仓库。

  崔显允的人刚刚点燃堆积的货物,寇黑衣就带着皇城卒杀了进来。

  崔显允身边的人并不多,只不过是四五个守货舱的人,如何是一队如狼似虎的皇城卒对手。

  尤其是寇黑衣的一身武功,崔显允这位“谋克”显然不是对手。

  两人交手不过十几个回合,崔显允身上就挂了彩。

  刚刚燃起的两处火焰,也被皇城卒给扑灭了。

  崔显允领着幸存的两名部下,背靠货物,执刀而立。

  寇黑衣从皇城卒中间向前缓缓走出几步:“你们已经无路可逃,何不弃械投降?”

  崔显允冷笑不语。

  寇黑衣微笑道:“贵国的‘血浮屠’很可怕,那么我大宋与贵国‘血浮屠’齐名的‘皮剥所’,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崔显允左右的两个人顿时面露惧色,对于“皮剥所”的威名,他们显然是知道的。

  皮剥所处置使曾经潜入金国,把一个叛逃金国,把他那条线上的九名宋谍全部出卖的叛徒,活生生剥了皮。

  当金人察觉不妥,冲进那个叛徒房间时,他还没有死。

  一个没了皮肤、看不清五官的人型血肉,惨叫着、踉跄着,扭曲在他们脚下,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寇黑衣突然提到“皮剥所”,让那两个幸存的金国谍探不由得惊颤了一下。

  崔显允突然厉喝大喝:“谍探之战,你们宋人的确更胜一筹。可是正面之战,我金国又输过几回?”

  说罢,他的手中刀闪了两闪,那两个手下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崔显允砍下了项上人头。

  寇黑衣的目芒不由一缩,脱口叫道:“好快的刀!”

  崔显允哈哈大笑:“你喜欢?送你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