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214章

作者:月关

第202章 二哥哥,人家太想进步了

  弄潮夺魁的人,在接受种种奖赏之后,还有一个跨马游街的过程。

  杨沅并不上前打扰,今天的荣光,是属于鸭哥的。

  他骑着马,远远地跟着敲锣打鼓的队伍。

  那队伍中间簇拥着陆亚,一直进入临安城中御街大道,迎来沿街百姓不断的欢呼与喝彩。

  极尽的风光,直到暮色降临时才结束,杨沅这才上前道喜,并与鸭哥有说有笑地一起回了后市街。

  到了陆氏骡马店,陆家的人也早翘首以待了,得知儿子果然夺魁,喜得陆老汉夫妻俩笑的合不拢嘴儿。

  杨沅使了点小钱,让一个半大孩子往青石巷里跑了一趟。

  他去告诉宋氏父女,今晚二郎要在陆氏骡马店为鸭哥摆庆功宴,不回去吃饭了。

  当晚,鸭哥一家、左邻右舍,还有正在房里苦读的樊举人,都被请了来。

  杨沅索唤了几桌酒肉,就在陆氏骡马店宽敞的院子里摆开了酒席。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家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番。

  晚饭后,该是让鸭哥一家人分享喜悦的时候了。

  杨沅便去樊举人屋里小坐了一阵儿,临走时又从袍下摸出一罐茶来送给他。

  杨沅带着几分醺意,步行走回了青石巷。

  他那匹马正好寄放在陆家骡马行里,风味楼里可没地方安置这个大牲口。

  鹿溪得到口信儿,知道二哥今晚不回来吃饭,便少烧了两道菜,多备了一道醒酒汤,在那儿慢慢地煲着。

  等杨沅回来,酒店里已是人满为患,雅间散座都坐满了。

  鹿溪便把杨沅拉进自己的闺房,先把醒酒汤给他端来,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他分享了一遍。

  风味楼里今天的进项又增加了多少,她和丹娘姐姐已经选中了一幢大宅子……

  “二哥,你哪天有空过去看看,有没有你想改建的地方。”

  杨沅想了想,道:“那处宅子前边有河,后边靠山是吧?

  要在合适的方位,建一座祠堂。”

  “等咱们搬家的时候,我要把祖先牌位请回来。

  我和大哥说过,要买座大宅子一起住的,大哥也要回祠堂的。”

  杨家列祖的牌位,如今依旧放在西溪深处徐大年家的那幢茅屋里。

  杨沅七月十月中元节,悄悄去郊外给兄长上坟的时候,也顺道去了一趟西溪,给杨家祖先们也上了柱香、烧了些纸。

  现在他等于还没有一幢属于自己的住宅,便没把牌位请回来。

  鹿溪严肃地答应一声:“二哥放心,这件事,我也记着呢。

  等宅子过了户,我和丹娘会去找位风水先生给看看,确定位置。”

  然后,鹿溪才说起暹罗商人求助于“有求司”的事。

  鹿溪说完了,眨着一双萌萌的大眼睛,希冀地看着杨沅:“二哥,这笔生意,我没接错吧?”

  那神情,就像一个努力进步,想要得到大人认可与表扬的孩子。

  杨沅被她天真可爱的表情给逗笑了,说道:“鹿溪啊,你记住,这和开饭馆是不一样的。”

  “开饭馆呢,人家付了钱,咱们就要把客人满意的饭菜给他端上去。”

  “而‘有求司’不管事儿办没办成,定金都是不退的。

  我们已经动用的人脉,苦思的办法,奔走耗用的时间,难道不要钱吗?”

  “所以,干这一行,除非接不到生意。只要接到了,那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不存在事若不成退钱给他的道理。”

  鹿溪忙问:“那二哥,你觉得这件事,咱们能办成吗?”

  杨沅道:“你既然接了这桩生意,心中可有解决的办法了吗?”

  鹿溪吐了吐舌尖,不好意思地道:“我……我还没想呢。”

  看到杨沅好笑的眼神儿,鹿溪忙解释道:“人家今天很晚才见到那个暹罗商人嘛。

  然后就急着回来给你烧菜了呀。我是想着……明天再好好想想办法的。”

  杨沅在她鼻尖上刮了一下,笑道:“好,那我把事情好好捋一遍,你认真听,现在就想。”

  鹿溪一听,马上正襟危坐,打起了精神。

  杨沅把鹿溪方才告诉他的话,择其重点,极有条理地说了一遍。

  事情的起因是,东瀛一个领主要建造一座豪绰的家庙。

  他把此事,交给了一个名叫铃木的建筑商负责。

  铃木向暹罗商人坤泰定购了一批珍贵木料。

  暹罗商人坤泰用三佛齐国的海运船去东瀛交货,途中发生海难,货没了,船主也死了。

  若是他不能及时交货,铃木将会错过家庙建成的时间。铃木太郎就会受到领主惩罚。

  因此,铃木要求坤泰必须在交货期限内重新交付货物。

  可坤泰是个刚起家的商人,这次损失让他元气大伤。

  而他遭受海难一身负债的消息传开后,他又借不到钱,根本无力再购买一批木料。

  坤泰正向三佛齐国那位船主的家族追责,希望能从货运方获得赔偿,再赔付铃木。

  可问题是,铃木等不了,期限一过,他就人头不保。

  坤泰也同样拖不起,如果铃木完蛋了,即便他能从船主家族追回损失,也逃不过铃木家族对他的巨额追偿。

  更何况,船主方现在也有一屁股的官司在打,根本拿不出钱来赔偿他。

  两人因此就打起了官司。

  可是双方都担心在对方国家打官司,自己会吃亏,恰好海难发生时,又是在大宋海域。

  所以双方不约而同,选择向宗主国大宋告状,请求大宋给他们主持公道。

  大宋“市船务”作为舶司系统的最高机构,本该负责审断这类案件。

  可大宋“市船务”现在正麻烦缠身,由于市舶判官李麟私通金国的事,整个“市船务”包括下辖的各处市舶司,目前都在接受朝廷的调查。

  这个时候,哪个官员还有心思去给暹罗商人和东瀛商人主持公道?

  所以案子就被无限期地拖了下来。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原告被告都拖不起。

  这个案子真是绝了,原告、被告、主审官,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危机和麻烦。

  而每一方背后,又都有一个比他们更加强大的猎食者,正对它虎视眈眈。

  这件案子若单独拎出来,把涉案各方的博弈、涉案各方背后各方的图谋,各方之间的恩怨情仇、各方内部在危急关头的家族动荡写一写,都能写出一部至少五百万字的宏篇巨著了。

  杨沅忍住笑看了看鹿溪,这丫头,真行。

  丹娘看着挺聪明的一个姑娘,没想到也是个凤雏。

  这么一团横跨四国,乱麻套乱麻的案子,她们俩居然也敢接。

  鹿溪被杨沅看的有点发毛,不禁心虚地问道:“二哥,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呀?”

  杨沅道:“没有啊,我不是说了么,就算事儿办不成,咱们也有定金拿呀。”

  “可是,事情办不成,不会影响‘有求司’的声誉吗?”

  她低下头,有点委屈地道:“人家……人家只是想陪在二哥身边,不只是一个围着灶台打转的厨娘……”

  杨沅无奈地笑了,宠溺地摸了摸她的脑袋,这小丫头……

  杨沅本想把这个案子分析一遍,再引导鹿溪开动脑筋去想办法的。

  没有人天生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刚入行时的许多作为,如今回想起来,都有不少让他脸红的幼稚举动,而当时他却在为此自鸣得意。

  他又哪能苛求一个正值碧玉年华的少女呢。

  虽说在这个年代,很多十三四岁的姑娘这时都要当妈了,但在杨沅眼里,他的鹿溪,依旧是一个应该犯错的年纪。

  算了,还是等有了更简单些的案子,再交给她去练手吧。

  杨沅想了想,便道:“这件案子,铃木和坤泰都有不得已的苦衷,也都有必须马上为他们解决的麻烦。”

  “实际上这么混乱的案子,就算市船务的官员现在有心思理会,也很难审得清楚公正的。”

  “不过,我们‘有求司’是干嘛的?我们是替客人解决危机的,而不是替他主持公道或者做为判官给他们断案的。”

  “因此,我们只要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危机,把悬在他们头顶上的那口刀摘下去,就算大功告成了。”

  鹿溪眼珠转了转,脸上渐渐露出欢喜的神彩。

  她兴奋地扑到杨沅怀里,欢喜不禁地道:“好哥哥,你是不是有办法了?是不是?”

  杨沅刚吃了酒,正是微生醺意,周身舒泰的时候。

  这时一个香香软软、宜喜宜嗔的少女扑进怀里冲他撒娇弄痴,这叫人怎生忍得?

  鹿溪忽然察觉异样,顿时脸儿一红。

  她现在可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了。

  之前冯大嫂把“压箱底”和“嫁妆画”给她看了,对她逐一解说过的。

  再后来,她又认识了丹娘这个损友。

  只有她们两个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丹娘那车也是开的飞起,弯道漂移风驰电掣的主儿,她早把鹿溪小丫头领进新世界的大门了。

  一俟察觉不妙,鹿溪连忙爬起身子,羞涩地掠了掠鬓边的发丝,双眼不知该看哪里。

  杨沅故意板起脸道:“我只是在教你如何分析这件事的关键,可这桩案子实在太复杂了,我哪里会有好办法。”

  鹿溪才不信呢,她早从杨沅的神情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鹿溪牵起杨沅的衣角,使起了她对杨沅百试不爽的撒娇大法: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