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如果是现代的那种化工产品口红,只怕他就没有勇气尝试了。
杨沅道:“本官要去那边青石巷子见一位姑娘。你们两位还要在这条街上逛逛么?
这一片儿我熟,你们再往前去,那边就是个大瓦子。
你们如果累了,可以往那边走走,唱曲的唱戏的,杂耍。的相扑的应有尽有,很热闹的。”
浅浅的笑,僵在了冷羽婵的脸上,就连她颊上那对可爱的小梨涡,都仿佛冻结住了。
“啊,好的,就……不劳杨副承旨费心了,我……我们自己去逛逛。”
花好姑娘现在一点都不好了,只能讪讪地回答。
月圆现在却是真的圆了!
薛冰欣那双甜甜的月牙眼,此刻已经瞪成了吊睛白额大虫的虎目。
可她脸上,却还是挂着假惺惺的甜笑:“杨副承旨这是要去见心上人吗?那岂不就是我们的未来大嫂啦?都不教卑职见上一见么?”
杨沅无所谓地一笑,道:“自无不可,如果两位想看,那就一起来吧。”
杨沅提着东西,头前走去。
花好姑娘咬着牙根,“笑眯眯”地看着杨沅的背影,嘴皮子微微动弹起来:“你要死啊,咱们跟去干嘛?他在耍我们呢,你还没看出来吗?”
月圆姑娘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恶狠狠地道:“你觉得,咱们两个细皮嫩肉溜光水滑的大姑娘跟在他左右,他那心上人见了会怎么想?”
冷羽婵的眼睛亮了:“好主意!走,快跟上!”
……
宋家小食店经过兼并和扩张并重新翻修以后,现在已经是一幢二层楼,一楼散座、二楼雅间布局的大酒楼了。
一楼散座区的一角,刘媒婆和王媒婆正各据一桌。
二人都在嗑着瓜子,看着那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只是二人的目光偶尔碰到一起时,就似有无形的火花,喀喇喇地就崩溅了出来。
这两位媒婆,都是来给鹿溪姑娘保媒的!
第178章 燕归来
如今的鹿溪,已经是临安饮食业的佼佼者了。
也许她现在还比不了那些门生众多的大师傅根基雄厚,
也没有那些经营多年的老师傅德高望重,
可是论起研发新菜的能力,不管是那势力雄厚的,还是德高望重的,都要对她甘拜下风。
如今市井间已经有风声传出来,说是恩平郡王尝过鹿溪姑娘研发的新菜以后,特意点了几道带进宫里,请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尝了。
两宫尝过鹿溪姑娘的菜之后,都很喜欢。
太后娘娘有意让鹿溪进宫,给官家烧制几道拿手好菜。
若是官家喜欢,便大内御厨拜她为师,跟她学习新菜。
这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鹿溪姑娘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托媒保媒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王媒婆今日打算介绍给鹿溪的,是龙山市最大的商贾王员外家的长子王烨然。
王家的财力,可不是现在的“宋家风味楼”所能比拟的。
不过,再有钱,那也是商贾人家。
如果鹿溪能搭上宫里的关系,而王家把鹿溪娶过门儿,那就等于王家有了宫里的关系。
这可是实实在在属于王家自己的强硬后台,那可比花上大价钱攀附某个权贵强太多了。
因此,纵然是王家这样一个商业巨无霸,对于和宋家联姻也是动力十足。
王媒婆自觉以王员外家的财力之雄厚,此次出马必定能够谈成,因此信心十足。
王烨然坐在王媒婆身边,神色间倒是有些不悦。
一个小厨娘,突然发达了。
可一个小厨娘,便再有名,比得了他龙山市上第一商贾人家?
也不知道这小娘长得怎么样,如果模样儿不美,那就娶回去供着吧。
这种小门小户出身的姑娘,能攀上我们王家,那就是烧了八辈子高香了,谅她也不敢多要求什么。
……
刘媒婆最近比较惨。
她原来的名气,其实并不比王媒婆小。
可是,近来两个媒婆的名声却是一升一降,差距越来越大了。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撞了什么邪,打过了年,运气就特别差。
她给西湖岸畔“水云间”酒家的掌柜介绍了一个美娇娘,结果新婚之夜,醉酒的新郎倌一脚踏进湖里,淹死了。
她给青石巷的鹿溪姑娘介绍了个一桩好婚姻,结果女方又被男方当众退了婚。
她想把“陌上花”绣坊二掌柜的刘提家长公子刘莫介绍给丹娘。
结果,刘莫忽然就失踪了。
刘家已经报案,也不晓得官府有没有人认真查过,总之直到现在,这个人还是音讯皆无。
刘媒婆现在好慌。
这次来给鹿溪介绍如意郎君,她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她自己。
她要证明她刘媒婆,没有被扫把星附身,没有,绝对没有!
王媒婆要介绍给宋家的龙山市王员外家,的确是家大业大,富甲一方。
不过,她刘媒婆介绍的人也不差啊!
她介绍的可是一个举人,今年赴京赶考的举人,樊江。
樊举人今年二十五岁,就已经有功名在身了,多么年轻有为啊!
樊举人是凤翔路凤翔府扶风县人氏,标准的关中大汉,那强壮的,都不像一个读书人。
问题是,这位樊举人体魄很强健,心理素质却太差了。
考生们挤在密不透风的小小号舍里,一待就是好几天,吃喝拉撒都在这里。
又是炎炎夏日,如果心理压力大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这一届大考,就考死了两个人。
他们都是因为之前点灯熬油多日苦读备考,疲惫不堪,考场上紧张害怕再加上中暑,被发现的又不及时,结果死在号舍里的。
樊江樊举人还好,他是一紧张就腹泻。
不过连着泻了一天半,他也脸色腊黄,奄奄一息了。
他知道再挺下去必死无疑,虽然百般不舍,也只好放弃考试,被人抬了出来。
今天是科考放榜的日子,按照老规矩,很多权贵人家都会去“榜下捉婿”。
这也算是一种文坛风俗了。
历史上,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是被榜下捉婿的,仁宗皇帝跟前的大红人王拱辰也是,范令孙被宰相王旦抢为女婿,蔡京的弟弟蔡卞则被王安石抢做了女婿……
连名落孙山都算不上的樊举人,休养很久,此时才刚刚缓过气儿来。
人家高中的都是被抢着做女婿,他则需要自己争着去给临安人当女婿了,哪怕是有当上门女婿的嫌疑。
因为,他现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像刚才提到的那几位被榜下捉婿的,那都是高中时还未成亲的。
他们家境不差,不是没钱成亲,只是想要先考功名,再结姻缘。
这样对另一半的选择余地更大,可以产生强强联合的效果,对他今后的仕途更有利。
樊举人之所以晚婚,算是两种考虑兼而有之。
一则是他想先考功名,考中功名之后,要说亲的对象,门第就不同了。
二者是因为家贫,他家太穷了,供他读书就已倾尽所用,此时也没钱娶亲成家。
如今因为大考吓病了,白白错过了这次跃龙门的机会。
大病初愈,骨销形瘦的他便琢磨着,不如在临安物色一户人家,娶个临安姑娘。
这样就能留在临安继续备考,将来未尝没有机会一跃龙门。
如果真的还是考而不中,那么有举人功名在身,到时候央求老丈人帮他花钱运作一下,争取在附近廓县里做一个教谕,那也是一个光鲜靓丽的出身不是?
而对宋家来说,一旦结成这门亲事,那宋家也就从商贾人家,一跃成为诗书人家了,各取所需、两全齐美嘛!
所以,刘媒婆此番也是志在必得。
樊举人陪在刘媒婆身边,一壶茶反复地喝,都喝成白水了,抠门的刘媒婆也不说叫店里再换一壶。
罢了,继续喝吧,也不知道那宋老爹什么时候回来。
宋老爹去曲先生家喝酒了,不在家。
刘媒婆也搞不懂他,明明自己家就开着酒店,为什么要去曲先生家喝酒呢?
奈何家长不在,说媒这种事儿,又不可能直接找人家姑娘,就在这继续等着吧。
咦?宋老爹回来了!
两个媒婆眼睛一亮,同时站了起来,快步迎了上去。
两个媒婆的肩膀,恰到好处地狠狠撞在了一起,于是,她们就在宋老爹面前,“哎呀”一声,一左一右地倒了下去!
……
杨沅走进了青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