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231章

作者:月关

  杨沅很快就接受了西夏诸部将领的归顺,再度承诺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杨沅又请官家下旨,对此次率先投诚的西夏诸部将领,皆予封赐。

  几个主要部落首领,个个都封了侯。

  一直在嗷嗷请战的西军,也得到了杨沅的正式答复:准备开启收复陕西之战。

  军令下达的时候,枢密院和同舟会的密探,便已潜入陕西。

  他们的目的是摸清京兆府、凤翔府等地区现在金国驻军和粮道情况。

  这个时候派遣秘谍才有作用。

  一旦正式开战,那就只有军队的斥候,才能获得前线的第一手情报了。

  后勤方面,也是杨沅极为看重的地方。

  出兵出兵,不是你有多少兵,想出就能出的。

  后勤补给要是跟不上,很多时候那就是“送菜”。

  经过连年战争,尤其是之前的陕西大溃败和钱荒,川峡地区的民力已经有些疲敝了。

  杨沅需要钱,但又不想消耗民力过巨。

  否则地方上执行起来层层加码,难保不会官逼民反,再次闹出事端来。

  于是,杨沅就让乔贞和钱策商量个办法出来,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

  钱策也是钱塘钱氏家族的佼佼者,较钱端礼逊色些也有限。

  他和乔贞一番商量,便提出了一整套的军费筹措方案。

  一是发行交子和会子。

  但是如果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和信用贬值,所以只能匡定一个可靠的发行上限。

  那不足部分呢?

  首先是向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等地区,施行科配和专卖权抵押,向富户们借钱。

  顶在战争前线的一直是淮东、淮西、荆湖和利州等路。

  人也是这些地区死的最多,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受的影响也最大。

  施行科配和专卖权抵押以借贷款项的地区在后方。

  它们几乎没有受到过战争的影响,虽说他们贡献的赋税也更多,但是牺牲之大终究比不上战区。

  如今,也只能让他们多付出一些了。

  而且这些地区家底殷实,这个程度的抽血,还不至于造成民怨沸腾,继而发生兵变。

  此外,杨沅还给以上包括其他非战区各路,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发了不同数额的“公债”。

  杨沅要求这些地区的官员,必须完成这些公债的发行。

  这种公债并非现代意义的国债公债,它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但主要是地方官府行为。

  在大灾之年或是面临战争的时候,当地官府会向当地百姓尤其是富户们,发行一种借款凭证,而且它是摊派性质的。

  杨沅之所以没有以大宋朝廷的方式,从上而下地在全国发行,那是因为……

  现在大宋朝廷的信誉……,百姓们不大信得过。

  这倒不是说大宋经济要破产了。

  而是,大宋天子要换人的风声,现在在民间传的很厉害。

  今天买了大宋朝廷的“国债”,明天大宋朝廷不在了,那怎么办?

  可是现在发行地方官府公债则不然。

  各地官府都是接到丞相杨沅签发的手谕,按要求按数额发行的地方官府“公债”。

  地方士绅对地方官,讨债的勇气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下,下手谕发行公债的人是杨丞相,那么这天就算是真的变了……

  这道手谕也比现在的朝廷旨意,将来更有公信力吧?

  这是地方士绅们的想法。

  而对地方官员们来说,他们正想在杨丞相面前有所表现,却找不到机会呢。

  所以,此番发行公债,必须更快更好的完成!

  解决了钱的问题的同时,陕西战场的战争准备也已就绪了。

  西夏兵马,将从陇山、六盘山可供穿插的山间谷道出兵入陕。

  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陕北,同时兼防鞑靼。

  他们的粮草补给,从兴庆府沿黄河运输。

  船运之外,再调拨大批骆驼,陆上行舟。

  以战养战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要获取粮食,就得攻陷大城大阜。

  而要攻陷大城大阜,围城时间难以确定。

  所以自己的大军补给必须跟上。

  与此同时,由吴拱、陈涿光、李道三员大将调度利州和荆襄军队,伺机北上。

  李显忠坐镇河西走廊不动。

  这是坐镇西夏路的武装力量。

  利州路的粮草、火药等军需补给,由成都府路负责。

  当然啦,杨沅也没让老丈人钱端礼太为难。

  他发行的公债,将会拨付大笔给川峡四路,以发展当地经济。

  荆湖方面的后勤补给大本营,则放在襄阳。

  如此这般,七月流火时节,西夏大军出动了。

  与此同时,天水方向的秦州节度使夏荷葵木也出兵了,他负责牵制金军陇右兵力。

  和他同时出兵大散关,进击渭河上游的,就是利州路的两员大将:吴门虎子吴拱和独臂大侠陈涿光。

  坐镇潼川路,错失机会的时寒对他们两人羡慕的很。

  坐镇荆襄的李道也北上商洛,摆出一副要进攻潼关的架势,迫使金兵固守东部。

  陕西战役的第一阶段:三面出兵,分割急围,正式开始了。

第914章 攻城掠地

  商洛镇内外,一片严整的军营连绵不断,看起来气势极是雄阔。

  从数里地之外,就能看得到中军大帐里那高高飘扬的一面帅旗:“李”。

  大帐内,李道正眉开眼笑地看着堂弟自临安写来的一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是向他汇报代替他主持女儿凤娘婚礼的事情。

  李道在前方打仗,无法回去主持自己女儿的婚礼,便让堂弟去,代替他担任女方长辈。

  不过,婚礼上还是准备了一套衣冠,代表女方真正的父亲,由新郎新娘拜衣冠而代人的。

  其实李道是挺想由自己这个真正老丈人,自己来出席女儿婚礼的。

  只不过,军务在身,他实在走不了,而女儿又太争气,她有身孕了。

  这样一来,可就不能再拖延过门的时间了。

  所以,婚礼便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举行了。

  当年杨沅刚考上状元时,他就打过杨沅的主意。

  那时他的想法,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李家从此往文臣的方向靠扰,渐渐成为士人的一员。

  只可惜并没有机会。

  却不想,兜兜转转的这么多年,自己的女儿最终还是嫁进了杨家。

  凤娘现在是王爷侧妃,将来那就是皇妃啊!

  俺老李的外孙,将来就是皇子。

  李道笑眯眯地收好书信,缓步走出了大帐。

  一眼望去,帐幕连天,旌旗招展,人喊马嘶。

  军匠们正忙着打造各种攻城器械,叮当作响,热闹非凡。

  粮车正缓缓驶进军营,正有将领过去组织军士卸车。

  李道此时驻扎在商洛镇,接下来的主攻目标是商州城,之后是洛南城。

  只要占据商洛地区,他既可以继续北上,去打潼关,也可以停下来,攻打峣关。

  峣关前距峣岭,后枕蒉山,也是进入关中平原的一处重要关隘。

  峣关是武关以西靠近咸阳和长安的最后一关,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战国时候,楚国打秦国,曾不只一次攻陷峣关,继而由此杀进秦地。

  李道的真正目标,其实也是它。

  吴挺和陈涿光已经兵出大散关,去打宝鸡了。

  只要他们夺回箭筈关,就可以东进凤翔府,从西面剑指长安。

  李道可不想被西军抢了他们荆襄军的风头。

  只要他打开峣关,就能比那两个家伙先到一步。

  ……

  中原战场上,虞允文已经占领谷熟、下邑、高辛三城,对金国重镇归德府形成半包围之势。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