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关
当然,“朝廷”也是给了他几样大杀器的。
诸如减税、免税、通过检校库、市易务和抵当所等官方财政机构发放低息或免息贷款等政策。
钱端礼本就擅于经济管理,又有了杨沅给的这几样政策,那简直就是去白捡政绩一样,自然乐得一行。
再说,他做参知政事,是二品官。
但参知政事可不只他一个。
而四川宣抚使也是二品官,却是封疆大吏,大权独揽。
杨沅这老丈人管钱已经管的够够的了,还挺想尝尝权力的滋味。
于是喜不滋儿地就跑去四川上任了。
杨沅统揽军政大权,动员叙州疯魔军,勒令凉山州叛军立即弃械的消息传到播州之后,杨选的大军终于集结完成了。
历时……两个半月。
而大理这边,也接到了大宋朝廷要求大理国出兵,协助大宋平息凉山州之乱的国书。
“这个小冤家,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啊!”
大理国皇后高舒窈抱着小太子,撇了撇小嘴,把国书扔给了刀妃妃。
“喏,你男人的事儿,你去做。”
刀妃妃正奶着孩子,看都没看那国书:“不也是你孩儿他爹的事?你去办。”
高舒窈皱了皱鼻子,对她的小师妹央金拉姆道:“去,告诉皇帝,集结三千兵马,到凉山州转一转。
告诉那些部族首领,见好就收吧!
要不然,真等杨沅那个杀神到了,就算逃进碧罗雪山也逃不得性命。”
“是!”
经常代高舒窈坐殿垂帘,以皇后身份署政国政的央金拉姆,气质风范已然大变。
但她对高舒窈的崇敬与忠诚毫无变化。
如果不是高舒窈,她现在就是蒙在鼓上的一张皮,怎么可能还有今天。
央金拉姆匆匆往杨连高的寝宫去了。
杨连高的痴呆,现在已经瞒不住人了,满朝文武都已看出了不妥。
可是,控制了七分大理国的高家不说什么,出面主持国政的又是有高家女身份的皇后。
再说皇帝虽然有些……呃……“不慧”,好在国家一切稳定,皇后也不作妖。
而且,皇帝已经有了太子啊,国家的未来也就有了希望。
因此,大臣们对于杨连高的“不慧”,也就装聋作哑了。
杨沅对凉山州和川峡四路的举措已经发出来了,也就变成了明牌。
陈康伯、黄旭之流仔细一推演,感觉按照杨沅的办法,还真有可能传檄而定。
一方面,他们对于凉山州和川峡四路乱象的忧虑,顿时放松了下来。
另一方面,也对杨沅更加的忌惮。
杨沅竟有这般力量,他一旦生起不臣之心,谁还能抵抗?
黄旭将杨沅种种举报与赵惇,刚刚说起自己的忧虑,赵惇便惊恐地叫了起来。
“护驾!快护驾!杨沅来了,他要杀朕!保龙殿,快护驾!”
小骆隐在暗处,一脸的无奈。
黄旭一脸便秘地看着赵惇,忽然想起宋英宗赵曙了。
史载,宋英宗赵曙在继位的第四天,就突然失心疯般大哭大笑,声称有人要害他。
在宋仁宗的葬礼上,他更是举止失常,语无伦次,宰相韩琦只好冲上前把这位发了疯的皇帝摁在地上,这才确保了丧礼可以继续。
莫非……
想到这里,黄侍郎心中便是一紧。
一旦赵惇彻底失常,谁还能听一个疯子皇帝的旨意?
黄侍郎本想等杨沅平定西南之策发挥作用,再筹划诛杀杨沅的行动。
一见赵惇发病愈发频繁,黄侍郎不免担心到那时皇帝的病情已不可控制。
看来,得尽早下手了!
第888章 干掉杨BOSS
乔贞和沈虚中是前后脚回到临安的。
对于沈虚中的归来,杨沅见都未见。
杨沅只对如今任职于都察院的樊江和王烨然吩咐了一句:
“沈虚中其人,品性倒还端正,倒也不必过于为难他,就让他致仕归隐,终老田园去吧。”
于是,樊、王二人早就准备好的弹劾奏章,便缺了那么几页。
随后,经由二人重新誊录了一遍的弹劾奏章,便递到了盖章宰相陈维清的案头。
陈相公效率极高地盖了个章,便转去了右相杨沅的案头。
杨沅批了个“照准”,就又转呈到官家的案头去了。
至于乔贞,他是以治政无能为由被撤职回京的。
这乔老爷倒也真是一个奇人,回了临安后,他既不托请,也不求告,安然自得地回到自己在京里置办下的宅子里。
他自陪着一妻四妾、两个儿子,悠然自得地过起了小日子。
他去四川的时候,只有一妻两妾,田甜和南鸢。
这回来时,倒是又多了两个佳人相伴。
其中一个是蜀人,一个是羌人,大概是他此去成都任职多年最大的收获了。
看这条死鱼的样子,你若让我继续做官,那我就做。你不让我做官,我就告老还乡。
还真的……无欲无求的很。
可杨沅岂能让他如意。
这不,忽然有一天,乔老爷请了郎中登门,确定了他那个娇艳妩媚的巴蜀美人儿有了身孕。
乔老爷刚给郎中打了赏,高高兴兴把郎中送出门去,就看到右相杨沅派来促请他的人了。
乔贞马上换好袍服,跟着来人去了宫城,在政事堂右相签押房,见到了杨沅。
杨沅见到老领导,殷勤询问了一番两人别后情形,对于他被撤职罢官的事绝口不谈。
乔贞见杨沅只是和他叙家常,一时间也摸不清杨沅的目的了。
他之前准备好的种种说辞,可是一句也没用上。
直到杨沅满怀歉意地表示,公务繁忙,之后再寻机会小聚,乔贞识趣地起身告辞,杨沅也没说一句对他的安排。
奇怪,他百忙之中,就真的只是找我叙叙旧?
饶是一向圆滑机敏的乔老爷,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合计。
接着,杨沅的贴身大秘,刘大壮便出现了。
他左手提着鸡,右手提着鸭……
呃,左手提着两包茶叶,右手提着四根人参。
杨沅笑道:“这是蜀茶,蓬州的一位朋友送来的新茶,乔兄尝个新鲜吧。”
乔贞心想,我刚从巴蜀回来啊相爷!
可他自然不会说出让杨沅下不来台的话,只能笑纳。
杨沅又道:“刚刚才听说,乔兄府上又要添丁进口了,恭喜呀。
这四根百年老参,取自长白山上,乔兄拿去,与夫人滋补身体吧。”
乔贞百般推脱,终是却之不恭了。
走出右相签押房的时候,他还想把东西藏进袖中或者怀里。
奈何,那两包茶说是两包,这包着实不小。
而那四根老参,为了全须全尾不要损坏了,用的盒子尤其的大,还是一根老参一个盒子。
身上根本藏不下。
于是,乔贞只能一手提着茶叶,一手提着人参,就从右相签押房出来,游街示众一般向外走。
右相之位最尊,所以右相的签押房也在整个政事堂的最后面。
他这往外一走,也不知有多少政事堂的人看到了。
总之,乔贞确信,一刻钟之后,大宋所有的宰执,全都会知道这件事。
乔老爷只能苦笑连连。
老夫……又被杨子岳给坑了啊!
回到乔府,老妻便不放心地迎上来:“老爷,朝廷打算如何发落咱家啊,要致仕还乡了吗?
这京里的宅子要不要找个牙子卖掉啊。”
乔贞一脸无奈地道:“宅子不用卖了,你们那还未打开的行李也都解了吧。
老爷我……走不了啦。”
老妻大吃一惊,田甜、南鸢和两个十七八岁的新妾更是花容失色。
“老爷,莫非朝廷还要治老爷的罪吗?”
乔老爷愁眉苦脸地道:“罪是不会治了,老爷我……怕是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