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19章

作者:月关

  曲先生说完,便挤进来,拉过一张条凳,在一张桌前坐了下来。

  宋老爹见状,也没点灯,就只是开着一扇门,让外边的灯光透进来。

  微弱的一道灯光打进店里来,仿佛一道光的墙。

  两个人就在这光墙的两边,各自捡了张条凳坐下。

  “你知道?那小子……还特意跟你说了一声?”

  宋老爹的眼睛非常锐利,和他平时的模样判若两人。

  曲先生道:“那倒没有,我猜的。”

  曲先生沉吟了一下,道:“今儿,我的最后一讲,还是在‘王妈妈大茶坊’。

  “我去的时候,一位茶博士就告诉我,今天有个叫杨沅的客人,托她带话给我。

  “叫我说完了书,就去前边后市街的了心客栈去找他。”

  “然后呢?”

  “我说完了书,就过去了。叫小二查了一下,找到了他的房间。”

  “继续放!”

  “我见了他,便问他为何住在那里,他说……”

  “他搬走的理由,你不用再说了。”

  宋老爹皱了皱眉,他不爱听:“你只说他找你做什么?”

  曲先生沉默了一下,看着面前一道墙一般的光影,光影中正有微尘在上下浮动。

  “他说,做人做事,应该善始善终。所以,他叫我明天上午,包括晚上,都去‘了心客栈’。

  “他要把‘隋唐演义’后边没说的内容,尽可能地给我说上一遍。”

  宋老爹一脸迷惑地看着曲先生,这番话有些没头没脑的,他一下子没听明白。

  曲先生笑了笑:“你不是说,想见见教我‘新三国’的那位高人吗?”

  宋老爹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半边身子浸在了微弱的光影中。

  “他就是?你说的‘三国’是杨沅教给你的?”

  “不错!”

  “那小子,他怎么会……”

  宋老爹伫立片刻,又慢慢地坐回去:“你继续说。”

  曲先生道:“二郎教了我一部‘三国’,接着,他又教了我一部‘隋唐’,我现在正说着。”

  曲先生从袖下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半大口袋,放在了一旁的饭桌上。

  “我说书赚钱了,你们老哥几个就不用口挪肚攒了,我才负担得起送去岭南周济岳相公家人的钱。还有这个……”

  宋老爹看了眼那个半大口袋:“这是什么?”

  曲先生道:“珠宝!这是今晚二郎交给我的,他说,他喜欢了一个金国贵女,他对不起鹿溪。

  “他说他也知道,就是我也不会喜欢一个喜欢了金人的人。

  “不过,这些珠宝是无辜的。他不让我跟你说,只叫我留着,等……等……”

  “等什么,你他娘的倒是说啊,磨蹭什么!”

  “他说,这笔珠宝,他求我代为收着。以后,鹿溪丫头有了喜欢的男子,缔结良缘的时候,叫我……以我的名义送给她,做她的嫁妆。”

  宋老爹不说话了。

  曲先生微微一笑:“二郎说他喜欢了那个金国贵女,要跟着人家去北国,你信吗?”

  宋老爹还是不作声儿。

  曲先生慢慢敛去了笑容,郑重地道:“这孩子,对咱们有恩!”

  宋老爹依旧不作声儿。

  曲先生道:“岳相公的军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这珠宝,你说收还是不收?”

  宋老爹忽然翻了个白眼儿,冷冷地道:“他给的是你,又不是咱!你问我作甚?”

  “那……我就收了啊。”

  曲先生笑了笑:“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可是,若有人犒军,那还是可以收的。”

  他说着,就把那布口袋提起来,重新藏回了袍下。

  宋老爹闷声闷气地道:“明天,我去雇几个人,一个厨子、一个帮厨,一个小二。”

  “嗯?”

  “咱是踏白军里最厉害的斥候,你来找我,放这些闲屁,不就是因为这个?想叫咱去查个明白?”

  曲先生笑了:“可是,你这腿……”

  “咱是踏白军里,最厉害的那个斥候,一直都是!”

  “成,那我走啦,明儿一早,我还要去‘了心客栈’听书呢,老人家了,熬不了夜……”

  曲先生念念叨叨地说着,身子挡住了那道光影。

  宋老爹也跟着站了起来:“他既然叫你为他守秘,你就好好守住这个秘密,不要让我女儿知道。”

  “我明白,鹿溪是个没娘的孩子,可怜呢。我老曲,也希望这孩子,少受一些苦,少遭一点罪……”

  曲先生说着,慢慢走了出去,那道光影,又像一道光墙般,洒照进了小店里。

  宋老爹在那道光影前站了许久,才慢慢转过身,他先上好门板,又蹒跚地走回后院里去。

  二楼的窗子,因为关的急了些,发出一道轻微的掩窗声。

  宋老爹抬头看了一眼:“刚刚你老曲叔来了,跟爹说点事儿。”

  楼上窗后,低低传来一声“喔”。

  宋老爹顿了顿,又道:“那小子,有眼不识荆山玉,损失的是他,咱有啥好丢人的!不哭了啊……”

  窗子后边没有应声儿。

  “好啦,早点睡吧。明儿一早,爹去雇个帮厨,再雇个小二儿……”

  楼上的窗子打开了,月光下,露出一张绰约的容颜来:“爹,好端端地,咱雇人干什么?”

  宋老爹大嗓门地说:“爹要把对面厢房也改做餐堂,把咱们店里生意做大一些,把宋家小食店,做成青石巷里最有名的的风味楼!”

  “到时候啊,咱们老宋家闺女要财有财,要貌有貌,就算那些读书的相公,也得上赶着到咱们家来求娶!”

  “砰”地一声,窗子关上了。

  老爹想疯就随他疯吧,鹿溪才懒得理他。

  宋老爹“嘿嘿”一笑,闺女不哭了就好。

  那小子,显然在走一条充满刀锋的路,他能不能活下来,无人可以预料,所以,他选择了自己承担。

  老计纠缠一生的痛苦,在于亲人眼睁睁死在面前,他却无能为力。

  而他恨的那些敌人,无论是死了的还是活着的,都不会让他惦念至今。

  恨一个人的伤,比爱而不得,要轻的多,也更容易痊愈。

  宋老爹也是男人,所以,他和杨沅一样,选择隐瞒。

  打打杀杀,不需要让一个女人牵肠挂肚、哭天抹泪的加持。

  有他就够了,一个瘸子,一个闲汉,也能搅他个漫天风雨!

第125章 好日子,定了吧!

  临安有浙江渡、龙山渡、渔山渡三大渡口,其余如周家渡、司马渡、萧家渡、边家渡、睦家渡、时家渡等小渡口更多。

  由水路去北方,一般都是从龙山渡启航。

  这一日,风和日丽。

  连日梅雨之后,阳光洒下,连百姓人家的狗,都不禁兴奋地撒起了欢儿。

  刚刚重建没两年的六合塔,高高矗立着,倒影跃入水面,被行船帆影割得支离破碎。

  金国北返的使团已来到江边,接伴使李公公带人一直送到码头。

  金国使团来时,威风凛凛,归去时,正使躺于棺椁之中,身上遍盖冰块.

  副使被他的亲随抢着,已先一步回了北国.

  在码头上和李公公答对告别的,就只有使团的判官与录事了。

  只不过,副使是被正使杀的,正使畏罪自尽了。

  这事儿怎么也赖不到大宋身上,他们甚至还感觉脸上无光,又能说什么?

  杨沅背着一个包裹,跟在乌古论盈歌的随从队伍之中,沿着跳板,一步步走上船去。

  李公公带领的国信所中人,也看到了他,这个唯一身着汉装的人。

  沈鹤认出了他,听说他死缠烂打的,终究是从皇城司多要了几个月的抚恤。

  只不过,据说那多出来的抚恤不是朝廷给的,而是皇城使木恩自掏腰包。

  金人正副使都死了,急于返回中都,也无心与国信所的人多做纠缠。

  所以,他们很快就上了船,扬帆而去。

  李公公站在码头上,长长地吁了口气。

  迎奉金国使团的这些日子里,他是谨小慎微的,生怕出点什么差错。

  现在,总算是把这个大麻烦送走了……

  ……

  临安并没有因为金国使团的来去而发生什么变化,它依旧是一座不夜之城。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