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167章

作者:月关

  杨沅向那锦衣奴望去,锦衣奴毕恭毕敬道:“二大王请燕王殿下过府一叙!”

  二大王?

  杨沅微微一怔,刚刚还和赵璩谈起过他呢。

  赵瑗三子,长子做了皇帝,次子和三子是亲王,封号分别是庆和恭。

  不过非官方仪典等正式场合下,更多人习惯用他们在兄弟行里的排序相称,这样亲近自然一些。

  二大王自然就是庆王赵恺了。

  杨沅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见。

  我是朝中大臣,你是一位亲王,我刚清了君侧,皇帝要逊位的消息还没传扬出去,我私下去见你做什么?

  只怕我前脚进了你王府大门,后脚各种流言蜚语就得传开了。

  再说,你也不是我要捧上皇位的那个人啊。

  不去!

  不过,杨沅的脑子比他的嘴快,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欲待一拂的袍袖刚卷起来还没甩出去,他的心中忽然一动。

  不对,这个二大王,可以见,应该见啊。

第865章 燕王要做伊尹吗?

  杨沅心思一转,马上又改变了主意。

  他微微颔首,对那庆王府家丁道:“头前带路。”

  杨沅依旧上了自己的座车,在他的卤薄仪仗护持下,随着那辆庆王府的车,缓缓离开了皇城。

  宫门前的武士之中,就有皇城司的亲事官,而杨沅在“清君侧”之后,不知是有意还是忘了,并未对皇城司做过什么控制。

  所以,这个消息马上便悄无声息地传递到了后宫。

  车上,杨沅静坐在车中,望着前方轻轻晃动的帘子,忽地洒然一笑。

  我的心态啊!

  我的立场既然变了,心态也得及时调整过来才是。

  晋王不肯做天子,那我这个权臣就做定了。

  既然要做权臣,那我这墙头站的还那么明显做什么?

  这个二大王,还是有用的。

  赵恺此时在王府里,正在坐立不安。

  他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而且就连他大哥也没有过多长时间的储君教育,他更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培养过程,心性哪能沉稳的下来。

  王傅吕护见了赵恺坐立不安的样子,微微摇头:“殿下,稍安勿躁。”

  王府长史葛季平也道:“大位若有变动,二大王便是首选,燕王支持谁固然重要。

  可燕王也需要一位信任他的天子,巩固他的权位。

  所以,燕王同样有求于二大王,二大王切勿表现出急切姿态。”

  赵恺听了,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便尴尬一笑,重新坐了下来。

  宋朝的亲王虽远不及唐时亲王权重,不过基本的王府属官还是有配备的。

  比如王傅,太子的老师叫太傅,王爷的老师自然就是王傅。

  再比如长史,这是负责王府日常行政事务的官员。

  其下还有司马、咨议参军、记室参军等。

  赵恺这几天进宫请安、探望王叔赵璩,渐渐察觉到了不对。

  他的长兄,如今的皇帝,由始至终不见其人。

  这也就是宋朝十天半月的才开一次朝会,否则朝野间早就发现天子被软禁了。

  赵恺把他察觉的宫中动静说与他的王傅和长史听了,吕护和葛季平不免就动了心思。

  做太子属官,还是有盼头的。

  只要太子登基,那就飞黄腾达。

  可是做王府属官,这一辈子基本上就到头了。

  顶多临老致仕时,朝廷象征性加官一级。

  但是现在种种迹象表明,当今天子帝位不稳了。

  那……如果天子一旦逊位,由谁继承大宝?

  吕护和葛季平突然发现,这张大饼要砸在他们头上了。

  他们大王可是皇次子,顺位继承的话,理所当然的新天子人选。

  不过,理是这么个理儿,他们也不确定。

  为确保万一,这时候是应该向燕王示好了。

  所以,两个人赶紧就撺掇庆王,向燕王发出了邀请。

  只不过,赵恺一个未成年的王,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能用来收买燕王的。

  美人儿,他没有。

  财帛,他还没杨沅多。

  他能给的,也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对于未来的承诺。

  可他也不想想,燕王已经位极人臣了,他能许杨沅一个什么未来,才能打动杨沅?

  ……

  “太皇太后,燕王去了二大王府上,只待了三柱香的时间,便离开了。”

  很快,吴氏这边就得到了杨沅赴庆王之约的消息。

  不过,双方见面,具体谈了些什么,却是无从打听的。

  但只从见面的时间长短,吴氏就大概分析出了想要的结果,心头微微一松。

  “恺儿看来是察觉到了一些风声,盯上那张位子了。”

  吴氏淡淡一笑:“他却不知,越过他提名惇儿的,正是燕王。”

  吴氏为自己这个二孙子的愚蠢微微摇了摇头,吩咐道:“赵恺再来请安时,叫他暂不必来了。

  就说晋王需要静养,本宫与太后,也需要静养。”

  内侍总管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

  皇太后谢氏道:“杨沅既然提议由恭王继位,就不该赴庆王之会。”

  现在赵宋皇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不过赵璩醒了,吴氏心头一块大石便落了地。

  她知道,老赵家现在还能拴住杨沅这头猛虎的,就是璩哥儿了。

  既然璩哥儿无恙,朝廷局面至少暂时也就稳定了下来,她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

  吴氏笑了笑,道:“不然,站在你的位置,当然不该见。

  但是站在杨沅的位置,却是应该见的。”

  眼下这局面,吴氏能商量事情或者倾诉心声的,也就只有这个儿媳和陪伴在一旁的孙女赵宁儿了。

  由于庆王和恭王与皇位的敏感关系,现在反而有什么事都不能和他们商量。

  倒是这老中青三代女子,身份更超然一些,所以可以在一起大大方方的议论此事。

  吴氏道:“虽然不知道他和庆王说了什么,但老身可以断定,他不会透露自己的想法,但会稍稍露出口风,告诉庆王,皇帝确实要换人了。但……”

  她看了看谢氏和赵宁儿:“但,帝位谁属,是要由两宫来决定的。”

  皇太后谢氏疑惑道:“为何如此?”

  吴氏笑而不语。

  杨沅去见了已经被放弃的庆王赵恺,这就更叫人放心了。

  这说明,杨沅还有邀宠之心。

  他有邀宠之心,便说明他没有僭越君上、觊觎皇位的想法。

  如果他为了平生抱负,亦或为了自保,想做一个权臣……

  反正,儿子有能力却懒散成性,孙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有这么一个有能力的权臣主持大局,维系赵宋命脉,也未必不可以。

  赵家的子孙,总不会一代代的全都不争气吧?

  等到后代中再出一个如太祖般英武的人才,赵家的皇权,终有拿回来的一天。

  吴氏意味深长地道:“如果他要做周公、伊尹、霍光,也未尝不可。”

  ……

  “燕王是要做伊尹吗?”

  说话的小书生唇红齿白,眉眼如画。

  那整齐的漂亮的眼睫毛下,是一双带着甜意的杏眼。

  肌肤分外白腻,漾着一种奶蜜般的润泽,比玉生香。

  谁都看得出,这是易钗而弁的一位美少女。

  穿男装只是为了出行方便,所以船上众人,倒也不会就把她当成了一个少年看待。

  陆九渊笑了笑道:“慕易啊,你要知道,‘清君侧’这种事,纵然是万般无奈之举。

  可一旦踏上这条路,也是再无回头余地的。

  当今天子之所为,究竟如何,你我心中都有一个公断。

  或许……,燕王以后,也只能做一个伊尹了。”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