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163章

作者:月关

  迎娶一位美娇娘,通过这种公认的有效的联盟方式,各取所需,结成盟友,和悍然一刀,从此留下一群隐在暗处,随时等待机会咬他一口的敌人……

  这两者之间该如何选择,傻子都知道。

  钱家那个星若姑娘长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虽说她姐姐能入选秀女,并最终脱颖而出,受封德妃,这妹妹长相应该也不会差。

  但就算是很丑,也必须得娶回家。

  因为她的“政治陪嫁”,杨沅拒绝不了。

  钱侍郎得到了准确答复,态度也立刻积极了起来。

  近些日子临安城中动荡带来的困难,再有钱家出手的话,很快就能平息,重现不夜之城的辉煌。

  当然,两姓联姻的消息,钱侍郎也第一时间就传出去了。

  这事儿虽还没有文定,却比刻在石头上还要真,已经不容悔改了。

  于是,在杨沅正准备离开政事堂的时候,一大堆人找了来。

  吴挺、辛弃疾、杨泽、贾瑞、邓浔等……

  跟着他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玩命的一班兄弟,都来了。

  这里边还包括游骑兵两员副将赵金柱和安皓天。

  这些人早就想来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

  “清君侧”是昨夜发动的,一夜鏖战。

  从早上开始,他们就肃清余敌,分付戒备,替守各处要隘,接管一应职司,哪里腾得出空儿。

  如今才刚刚挤出点时间,其实手里还有一堆事儿不曾料理,只是已经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以,吴挺才招呼一帮一起玩过命的兄弟,一起来见他们的带头大哥。

  昨夜是“清君侧”,成功亦或失败,谁也无法事先预料。

  所以,他们从上到下的动员,都是痛诉朝廷的背叛与不公。

  他们要用自己的刀和剑,讨还一个公道。

  现在已经大功告成,那么,他们就需要知道,他们能够得到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带头大哥,接下来要干什么。

  蛇无头不行,带头大哥接下来要做什么,可是关系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身家性命、富贵前程!

第862章 前路

  吴挺、辛弃疾、杨泽、贾瑞、邓浔、李君成,安皓天、赵金柱……

  这些武将们济济一堂。

  他们披甲顶盔,肋下佩刀,“政事堂”一时就似变做了大帅的节堂一般。

  杨沅一瞧他们这般架势,便隐隐猜出了几分来意,不禁笑了起来。

  杨沅打趣道:“哟嗬,你们这么大的阵仗,这是逼宫上瘾了,打算再来一遭不成?”

  一听这话,吴挺顿时脸色大变。

  杨沅虽然只是开个玩笑,但是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在敲打他。

  失误了!

  我该自己先来见一见燕王,向他说明心中忧虑的。

  我突然带了这么多人过来,这不是在“逼宫”又是做什么?

  吴挺慌忙离座而起,叉手请罪:“大王恕罪,末将一时情切,所以邀了众兄弟同来,只为与大王请示一些事情,断无挟众胁上之意。”

  辛弃疾听了却是眼前一亮,杨大哥说什么?“逼宫?”

  大王把我们的此番举动比做“逼宫”么?

  看来是我们多虑了,大王已经有在考虑易主之事了。

  辛弃疾顿时心中大喜。

  辛弃疾生于金国,受祖父教诲,所以一直牢记自己是个汉人,要匡复汉人江山。

  但是对于老赵家,他可没有什么感情,更谈不上什么忠心。

  只是老赵家原本代表了汉人江山,所以他也奉了这面旗帜而已。

  可就从老赵家对他一系列不做人的举动,你还要他以德报怨,忠心于赵宋,那是不可能的。

  吴挺和辛弃疾两个人,因为对杨沅的熟悉程度不同,交情深浅也不一样,所以杨沅一句话,他们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辛弃疾那是和杨沅同生共死,从山东路、南京路一起并肩杀回来的,过命的交情,自然不同。

  杨沅见吴挺惶恐,忙将他扶起,笑道:“我只是做一个比喻,吴将军不要在意。”

  杨沅挽着吴挺的手臂,亲自将他送回座位,自己也在上位懒懒地坐了。

  杨沅道:“你们此来,当是有事要说,什么事儿,这就说吧。”

  吴挺和安皓天、赵金柱都是军人,官场上的禁忌自然是懂一些的,未免有些拘禁。

  他们还在犹豫,想着要如何委婉地暗示杨沅。

  杨沅需要考虑在他们这些人逼宫之后,为了避免反攻倒算,应该做些什么。

  但义军派的人已经无所谓地开口了。

  倒也不能说义军派的人就没心眼儿,至少,辛弃疾、杨泽就没说话。

  说话的是贾瑞和邓浔这哼哈二将。

  贾瑞肃然道:“大王,皇帝不当人子,我等清君侧,是为了天下,也是为了自己。

  不管如何,事情已经做下了。老赵家我们也已经得罪了,这以后该怎么做,还请大王示下,兄弟们也才安心。”

  杨沅扫了众人一眼:“你们,都在担心这个?”

  邓浔粗声大气地道:“大哥,兄弟们提着脑袋跟着你干,死是不怕的,怕的是死的窝囊。

  呐,事儿现在就是这么个事儿,咱们把话说在明里头,以后,咱们兄弟该怎么做?”

  杨沅略一沉吟,道:“旁人我还可以瞒着,对诸位兄弟,自然无需隐瞒。

  这皇帝,他得退位,换个人做!”

  杨沅一开始的打算,真的是“清君侧”。

  他要把小皇帝赵愭身边的垃圾扫个精光,从此这个小皇帝就做个无权因而无害的样子货就完了。

  看在赵瑗、赵璩两兄弟对他不错的份儿上,他也不想做的太过分。

  这与忠心无关。

  一个把“南宋开国皇帝”击杀,敢在他没断气儿的时候,就在他的病榻旁搞他的皇妃的人……

  你说他对皇家如何的忠心耿耿,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这厮纯粹是看重兄弟情义。

  可是,当他杀上宗阳宫城楼,得知赵愭那小兔崽子居然给赵璩下毒时,他的想法就变了。

  如果不是宰了那小子,会让赵璩难过,杨沅能给宗阳宫城楼上放一把火!

  然后他就在这个正旦之夜,临安城里最大的焰火面前,宣布小皇帝自焚殡天了。

  杨沅这句话一出口,众人顿时精神大振,彼此对视时,目中的喜意藏都藏不住。

  他们来之前自然是商议过的。

  最理想的局面,当然是给杨沅披上一件黄袍子,再关切地嘱咐他一句:“大哥,天气正凉,莫要着了风寒。”

  不过,他们能混到义军首领的,哪怕大字不识,也不是个没脑子的。

  吴挺、赵金柱、安皓天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眼下让杨沅取赵宋而代之,那是不现实的。

  杨沅无论是声望还是资历,包括他的班底根基,做权臣足够了。

  但是,做皇帝还不够格儿。

  赵宋这张虎皮,现在还得披着。

  他们担心的就是杨沅没有野心,万一脑残,搞个功成身退什么的,你这不是把兄弟们扔进坑里了么?

  此时一听,杨沅竟有废立天子之意,那他就不可能功成身退了。

  退,就是死。

  众人顿时目光灼灼,盯着杨沅。

  杨沅道:“新帝立谁,此时还不能确定。本王正与两宫商议。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晋王尚未醒来。

  不过,我能确定的是,我杨沅,不会功成身退。

  诸位的付出,也不会没有回报。”

  杨沅扫了众人一眼:“昨夜你我才刚刚清了君侧,今天当然还没什么结果。

  不过,明天也未必有什么结果。

  诸位耐心些,有些事还是需要一个体面的过程的。懂了么?”

  众人听了好一阵兴奋。

  吴挺终于也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大王可有相对明确的想法,末将等……”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道:“末将等,心里先有个底儿,也就不会牵肠挂肚了。”

  杨沅道:“三衙禁军,是必须要拿在手里的。

  殿帅、步帅、马帅,都必须是咱们的人。”

  签押房里一片寂静。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