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04章

作者:月关

  杨沅道:“赏心悦目便是景,如何就不配了?西湖十景皆是物,唯有十一俏佳人。你说,那些骚人能不来吗?”

  丹娘又羞又喜,抬眼看他,眼波欲流。

  这时,门儿一开,一道声音先传了进来。

  “丹娘,我的东西收拾妥当了,这就……”

  声音戛然而止,推门而入的李夫人讶然道:“二郎来了?”

  杨沅忙起身道:“李夫人。”

  李师师道:“二郎来的正好,该教给丹娘的东西,妾身已经完成,如今正要把行囊搬去新居。

  杨沅意外地道:“夫人这就要搬去新宅了?”

  李夫人道:“其实妾身已经搬了几天了,今天只剩下一些琐碎,带走之后,明日便不来了。

  丹娘是个聪明贤惠,善于理家的好女子。妾身先祝二位有情人早成眷属了。”

  丹娘又羞又喜地瞟了杨沅一眼,微微垂下秀项。

  这时,门外便传来一个声音:“丹娘,我这不速之客又来叨扰了,哈哈……”

  因为李师师进来时门没有关,所以声音虽还在楼梯口,里边却也听的清清楚楚。

  丹娘脸色一变:“不好,完颜屈行来了,青棠这小妮子怎么不先禀报。”

  杨沅脸色也变了,他要是被完颜屈行堵在屋里,岂不前功尽弃?

  完颜屈行拉着韩副使,笑吟吟地登上楼来。

  他在望海楼初见丹娘,便已惊为天人。

  待他意外得知丹娘竟是江南国主后人,就更是不可自拔了。

  这“水云间”酒家,竟成了他每天必到之地。

  韩副使初时颇不以为然,可囿于职责,他又不能不盯着完颜屈行,心里实在腻歪的不行。

  不过,他渐渐发现,这“水云间”酒家常有赴考举子盘桓。

  而赴考举子们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就是时事政治。

  举子们跃龙门的必考功课一共四科:经义、史学、文学和政论。

  哪一科能脱离为官理政、治理天下而独立存在?

  发现这个特点后,韩副使就热衷于来“水云间”了。

  为了方便和那些士子文人交流,韩副使还特意换上了汉家儒衫。

  每次来了,他都到三楼茶室小坐片刻,便寻个由头下楼去。

  完颜屈行只道他这是给自己和丹娘制造机会,心中也是暗暗感激的。

  今天客人尤其多些,青棠忙的头不抬眼不睁的。

  完颜屈行又想给丹娘一个“小惊喜”,所以就自行上楼来了。

  茶室里,丹娘下意识地就牵住了杨沅的衣角:“官人,怎么办?”

  李夫人有些疑惑,什么客人造访,竟让丹娘如此惶恐?

  耳听得脚步声越来越近,杨沅马上对李夫人道:“得罪了,请跟我来!”

  说罢,他伸手一牵李夫人的柔荑,就向内室走去。

  这内外室之间的隔断不是墙壁和门户,而是两具博古架。

  博古架上半截是格架状,摆放着一些器玩,站在后面,一眼就能被人看见。

  不过博古架的下半截是柜子,蹲在下面的话,只要外间的人不走进来,便不会发现。

  杨沅拖起李夫人,急急闪进内室,立即往一具博古架下一蹲。

  李夫人被他捉住手时,心中便暗生恼意。

  可是不等她反应过来,已经被杨沅拖进内室了。

  杨沅在柜子下边蹲下,见李师师还在站着,便急声道:“快蹲下。”

  杨沅不由分说,双手齐出,一把捉住李师师一双皓腕,硬把她拽着一起蹲了下来。

  此时二人不仅面对面地蹲着,杨沅的双手还捉着李师师的双手,四目相对,若是小情侣还好,他们这般情形,就让李师师甚觉尴尬了。

  李夫人怒视着杨沅,如玉的脸颊上,泛起两抹愠色的红。

  这时,原本就敞开的房门被轻叩了两声,完颜屈行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这里只是一间茶室,又不是人家女子的闺房。

  完颜屈行又自觉和丹娘很熟了,彼此之间不必见外,便大大方方地走了进来。

  “哈哈哈,丹娘,本世子又来打扰啦。”

  内室中,李师师陡然听见“本世子”三字,不由一怔。

  杨沅躲到这里,是怕被那个什么世子看见?

  这是哪位大王的世子?

  要知道,只有世袭罔替的王爵才有世子。

  而大宋世袭的王爵只有一个,那就是濮王,难不成是嗣濮王的世子来了?

  “呀,完颜小王爷,韩将军,你们来啦。”

  丹娘匆忙收敛慌乱的神情,强抑怦怦的心跳,强做镇定地迎向二人。

  因为太过紧张,她的两颊都泛起了潮红。

  那次每次被她“嘘寒问暖”的爹娘找到时,才会有的那种熟悉的反应,又来了……

第112章 丹娘的娘

  完颜屈行见丹娘两颊嫣红,眸蕴湿意,只当她这是看到自己之后的反应,

  呃……,虽然丹娘确实是见到他之后才有了这般反应,只是和完颜屈行所想却完全不一样。

  完颜屈行顿时满心欢喜,丹娘果然是爱我的!

  内室里,李师师听到“完颜小王子”这个称呼,不禁恍然大悟。

  原来是个金狗!

  李师师凌厉的目光,立即看向了杨沅。

  她需要一个解释。

  杨沅看出了李师师的意思,他犹豫了一下,便拉过李师师一只手,然后……在她手上写起了字。

  李师师被他在她掌心里划了几道,划一道便痒得娇躯一颤,

  实在忍不可忍之下,李师师反手就抓住了杨沅的手。

  杨沅一呆,就见李师师抓住他一只手,又握住他另一只手的食指,往他自己掌心里一抵,然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啊!是我糊涂了,我可以在自己手上写啊,她又不是看不见。

  杨沅向李师师露出一个尬笑,便在自己摊开的手掌上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来人,金国,使者。”

  杨沅想着如何用最简短的话和笔划更少的字来表述明白。

  所以他想了一想,才继续写道:“我,皇城司,探,金人,之秘。”

  李师师一双妙目眨也不眨地盯着杨沅。

  杨沅向她认真地点了点头。

  ……

  国信所中午散衙的时间到了。

  役卒们三三两两地走出了衙门去吃午饭。

  鸭哥赶到国信所附近后,在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和门外大树下摆着筐卖枇杷、桑葚的小贩混熟了。

  此时,他搬了块石头,头上扣一顶草帽,和那卖水果的小贩并肩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忽然,他在三三两两走出国信所的役卒中,看到了二哥所画的那个人。

  杨沅是个很注意执行细节的人,他在目标中,挑了一个五官辨识度最高的人。

  所以鸭哥一眼就认出了他。

  鸭哥和小贩又说笑几步,便站起身,慢腾腾地跟上了那个人。

  那人和几个同僚去了一家离国信所不远的小食店。

  鸭哥也随着走进去,背对着他们,在旁边一张桌前坐了下来。

  他随意叫了些食物,一边慢慢进食,一边倾听着后边传来的动静。

  很快,他就掌握了第一条信息。

  他盯梢的这个人,名叫王金帛。

  ……

  韩副使牵挂着去酒店大堂里听那些赴考举子谈论时政,所以只吃了两盏茶,便寻个借口出了茶室。

  完颜屈行倒很喜欢韩副使的识趣,韩副使一走,他马上对丹娘表白了爱意。

  他不能再等了,“天申节”已经过去,他们近期就要返程归国了。

  丹娘马上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副顾虑多多的模样。

  一个自幼生长于江南的良家女子,叫她背井离乡,前往遥远的北方,忐忑不安才是正常的。

  完颜屈行一见丹娘犹豫,心中大急。

  换作之前,纵然丹娘风情万种,又是一个不易得到的良家女子,完颜屈行若不能带她北返,但求能骗了她的身子,也一样满足。

上一篇:大宣武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