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34章

作者:臊眉耷目

只是他们再难以集结成规模的队伍。

侥幸逃出生天之后,他们犹如一群老鼠一样,惊慌的四下奔逃,没头苍蝇似的乱窜。

但京兆之地,目下毕竟还是西凉军说了算,在没有继续长安的这一段日子里,西凉军开始在关中境内搜索,并捕获了大批想要逃走的朝臣和家眷。

按照李儒提供的名单,只要是与王允同谋的,西凉军全部就地斩杀,没有同谋的人,则是被强行劫持了回来。

毕竟董卓虽然要清除朝中那些反对谋害他的人,但他不能把所有士人朝臣全杀了,因为他需要一个基本的朝廷构架作为他的政治运作资本,也需要这些人作为他的傀儡,继续帮他执掌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长安城打不下,那就先不着急打……先将内城围住,让城中的人一个都跑不出来,董卓不信他们能在城中困守一辈子。

就算是他们能待得住,但在一个没有耕地的城池里,粮草也不够让他们支撑下去……就算是他们目前粮草充盈,也早晚有粮草用尽的那一天。

更何况,内城还有富豪和黔首百姓。

就在董卓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徐荣和李傕二人,率领残兵败将来到了他的面前。

帅帐之内,二人跪倒在地,一脸颓败的向着董卓诉说在绵诸道被刘琦杀败之事。

随着二人的叙述,董卓的脸色越来越白,庞大的身体竟然在不自觉的开始打哆嗦。

“损兵折将……连吾弟都陷在了刘琦小儿手中,老夫要你们两人何用?”

董卓气愤的一拍桌案,怒吼道:“左右,将二人推下去斩首!”

李傕听了董卓的话,双眸中精光一闪,双手慢慢向下移动,似有反抗之意。

李儒急忙站了出来,道:“相国,大敌当前,阵斩大将,于我军不利,反倒是让荆州军凭白获了好处,此举断不可取。”

郭汜亦是站了出来,拱手言道:“相国,樊中郎将刚刚阵亡,我军士气低落,若是李将军和徐将军再被阵前斩首,我军岂非无良将可用?”

他们的话,董卓自然是明白的。

只是多少年了,董卓不曾吃过这么大的亏,心中委实恼怒之极。

他深吸口气,叹道:“且容你二人戴罪立功,若再有疏漏,定斩不饶!”

二人急忙拜谢。

徐荣站起了身,道:“相国,那荆楚刘郎兵出祁山,如今凭借弓弩之阵大败我军一阵,如今他在冀县,以得胜之威,召汉阳、陇西诸郡豪强羌帅相助,我二人兵败回返之时,听闻已有二十多名豪强和羌帅响应于他,若长此以往,恐对我军形成威胁。”

董卓无所谓的哼了哼,道:“那些人不过是疥癞之疾,墙头草而已,能成什么气候?”

这话倒也是不假。

李儒站了出来,道:“相国言之有理,但有些事还是提防些好,眼下我们的注意力不能全放在长安上,当仔细关注刘琦的动向,若是任凭此子胡闹,恐也会成为肘腋之患。”

“文优之意是?”

“先围定长安,暂不攻打,然后回师西向,先取刘伯瑜……刘琦若败亡,则长安城中的守军不战自溃!”

董卓言道:“善。”

……

与此同时,被刘琦邀请同盟的那些凉州诸军阀和羌族豪帅,已经汇聚到了冀县,与刘琦会盟。

除了前番亲自来见刘琦的三家羌帅白玛、日渥不基、美思之外,还有包括汉阳郡和陇西郡的多名豪强——候选、李堪、徐淳、程银、杨峰等等。

这些人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遣族中有名望的人物代表自己来与刘琦建立关系。

刘琦没有让他们的兵士入县,以免扰民。

他在冀县的东面建立了一个临时的会盟行营,与所有前来会盟的人屯于此处。

而为了显示自己并未薄待他们,刘琦也和他们一同扎营居住于此。

由于时间紧迫,刘琦制定了一个会盟的最晚时间,即本月月底。

本月月底正午不至,则视为不愿与之同盟,从此刘琦将他们一概视为董卓一方的人。

被刘琦写书信邀请的会盟之人,共计二十七家,直到最后一日,却来了二十三家。

还有四家未到场。

其中有两名羌帅,两名凉州本土豪强军阀。

虽然明知道这四家的人不会出现了,但刘琦依旧是尊重诺言,没到月末那一日的午时,便不算完。

会盟期限的最后一日,上午——刘琦以及那二十三家前来会盟的首领,在营寨外摆上了桌案,肉与酒爵已经摆齐。

等到正午时分,阳光直射在大营之中,在确定那剩余被邀请的四个人不会到达之后,刘琦终于宣布会盟开始。

不过在那之前,他将严颜,甘宁两个人找来,吩咐他们今夜就率领兵马启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袭这四家没有来此会盟的羌帅和豪强,提他们的人头回来。

刘琦并不是好杀之人,但有些人不得不杀。

在这种关键时刻,得到了自己会盟邀请仍然不到的人,就说明他们举棋不定,怀揣二心,留在后方都是隐患。

或者他们是想保持中立,但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这到场的二十四家也未必就都是一心跟随自己讨董的人,很有可能半路上会变成墙头草。

既然如此,那就用那四家首领的人头,给他们做个警醒。

午时已过,会盟时间终于到了。

刘琦端起酒爵,站起身来,开始洋洋洒洒的对众人说起了长篇大论。

内容很简单,就是董卓霍乱超纲,荼毒天下,忠义之士理应讨伐,今他以护君之盟的名义抵达凉州,代天子邀请诸人入盟,同伐董卓,匡扶汉室云云。

随后,便是歃血为盟的环节。

刘琦命人拿了匕首过来,方要割肉放血……

却见一名侍卫匆匆来到场间,对刘琦道:“府君,金城郡的韩遂和马腾,派遣其麾下的校尉阎行、马超两人代表其前来会盟,现正在寨外等候府君召见!”

第四百三十一章 马超,庞德,阎行

侍卫的话,令在场中人皆沸腾了。

金城的韩遂和马腾在凉州是什么样的存在?

跟董卓当年在凉州一样,都是天花板级别的。

韩遂反叛多年,最强盛的时候拥兵不下十余万,便是先帝孝灵皇帝,也拿他无可奈何……说句不好听的,当年韩遂直出三辅,兵进司隶之时,大汉朝廷的根基险些就被他动摇了。

就算是马、韩这样的强军已经不复昔日全盛之时,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论及战力,在座的这二十四家军阀和马、韩两家还真就是不在一个层级上。

众人交头接耳,开始私下议论纷纷。

刘琦面色不变,但却并没有出声。

他的脑海中在飞速的运转着。

别看马腾和韩遂目下在凉州只是盘踞在一个郡内,但论军事力量,他们两个人和荆州应该算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或者说是在荆州军之上,也不为过。

他们麾下都是常年在边郡能征惯战的强兵,一个个都是从刀口上淌着血走过来的,战力绝对不低。

这样的势力,刘琦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可以拉拢的了他们。

可如今他们为何会自掉身价,前来军前为己方效力?

一旁的法正漫步到刘琦身后,轻咳一声低声提醒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待见过他们派来的人之后,再细思不迟。”

刘琦听到这方才恍然,他缓缓地放下了手中歃血要用的刀:“诸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金城韩文约和马寿成派人来与我等会盟,这人是该见还是不该见?盟是会得还是会不得?”

刘琦之所以这么一问,是因为马腾和韩遂的身份特殊,毕竟他们曾经都是朝廷的反贼,若是自己毫不顾忌的就让他们的人进来与自己会盟,回头传出去,多少有些不好听,影响他荆楚刘郎的声名。

考虑到这一个层面,刘琦决定将皮球提踢还给在场的这些来与他会盟的羌帅和豪强。

凉州之地,常年叛乱四起,很多羌族都是叛了安抚,抚完再叛,根本没有什么道义忠贞可言。

边郡人的道德观念和中原人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眼中,兵马的强盛有时候比忠贞义理更为实用。

戎邑的大豪强杨锋站了出来,高声道:“为什么不见?韩文约、马寿成可是当年执兵能与董卓、皇甫义真正面交锋的人物,他们起事之时,朝廷的兵将几番征讨也不能彻底剿灭他们,如今他们肯响应号召,与我们共同起事,无异于如虎添翼!有这样的盟友相助,我等胜董贼必矣!”

“说得对!”

“没错,有兵马来加入,为何不纳?”

“还请刘府君切莫拘泥于义理,此时此刻,当以破董为紧要大事!”

“……”

很显然,韩遂和马腾军的到来,给在场这二十三家军阀打了一针大大的强心剂,让他们一直忐忑不安的内心变的稳定,那些对讨伐董卓的忐忑情绪,在不知不觉间似乎烟消云散了。

刘琦心中颇感诧异。

谁能想到,马腾和韩遂在凉州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他们麾下兵马的加入,竟然可以让这些人安下心与自己讨伐董卓了……

当真是不可小觑。

“既然是众人之意,那我也不好反驳,就有请韩、马两家之人,进寨与我等共同会盟!”刘琦借坡下驴,顺理成章的让人放了马超和阎行进来。

少时,便见几名身着甲胄,兽皮罩服,浑身挂满了铜饰的军汉,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寨内。

他们身上的青铜饰品都是奇形怪状的,似乎是什么奇特的风俗。

那些饰品有时候会来回撞击,发出叮当作响之声。

甘宁在一旁看的真切,他用手肘轻轻地怼了怼沈弥,低声道:“看见没?人人都言某家腰挎铃铛,过于招摇惹眼,可与这几个金城来的武人比,甘某人着实是老实了许多。”

沈弥苦涩一笑,被甘宁这不着调的自嘲说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刘琦的眼睛落在了为首的三名年轻人身上。

这三个年轻人中,当中的一个长相很英武,面白无须,看起来很是年轻,应比刘琦还要年轻几岁。

他的兽皮罩服下,穿的是一身白色锦缎服饰,很是惹眼……而剩下的两个人虽然年轻,但跟这个年轻人比起来,就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了,那两人都是身材魁梧,一脸的虬须,典型的西北汉子模样。

“茂陵人马超见过刘府君。”当中的年轻人道。

“金县人阎行见过刘府君。”

“狟道人庞德,见过刘府君。”

这三个人的名字,一个比一个让人感觉到劲爆,至使刘琦的心在不知不觉间有些加速跳动了起来。

马超自不必说,蜀汉五虎。

阎行自小跟随韩遂,属于韩遂麾下年轻一代将领中的卓越人物。

至于庞德……历史上最后虽为关羽所擒,但在襄樊之战中确有优秀表现,深为关羽所忌。

“三位从金城原来至此,所为何事?”

马超拱手道:“严君和韩叔,听闻府君在冀县召集凉州诸英杰,共同前往长安讨伐董卓,报效国君!严君和韩叔听说此信息,特派我等率兵两万,前来相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