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叶虫到泰坦 第93章

作者:蟹状星云

可惜,忒弥斯小姐的胡思乱想才到了一半……

“轰——轰——轰——!”

剧烈的声响传来了!

这回,虽然动静惊天动地,但是似乎只有忒弥斯小姐本人感受到了!

【这声音,真的是从晶壁传来的!?】

【祂在挖掘晶壁!?】

【那个没良心的!真要走啊!】

----

其实,无论是吉孟丽完成了对瓦布拉的弹劾,准备接替他成为新的统领;还是系统小姐发动世界魔法、与阿拉克涅的对话,都已经是“失败的终焉之时”的一周之后了。

三叶就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周围环境的评估,以及相应的进化。

“我猜,我现在周围的时期,应该是一次大灭绝后的废土。”

“这次大灾变的其它原因我不知道,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海退。”

海退,就是在很短的地质时间内,海平面快速下降,空出了大量的陆地,使得浅海生态系统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

什么奥陶纪末大灭绝、泥盆纪末大灭绝,海退之类的都来了一套。

三叶觉得,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

“海退发生的时间可能还并不久,所以这里还很湿润。”

“当大海退去,低洼的地方就盈满了海水,而地势稍高的地方,可能就比较干燥;如果是在平原上,那可能就是蔓延千里的湖泊与沼泽相间构成的特殊地貌!”

这种地貌,在三叶上辈子的世界里,是见不到的。

甚至连人类文明史都没见过。

不过,有些上年纪的人可能还记得,在49年以前那个水利设施并不发达的年代,大河掘地之后,那绵延百里、甚至千里,到处是水洼和泥地的“泛滥区”,可能就是这种地貌的“威力减弱”般。

由于海退是一个反复的现象,所以这种地貌维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久,甚至还会生出适应它的独特生态系统。

“我身处的这片湖泊,虽然是湖泊,周围也看不到海;但是其中的生物大部分都是海洋中的遗存,所以应该是海退造就的,与大海本体相隔离的‘咸水湖泊’。”

“湖泊之外,应该就是千里的咸水泥浆,有些地方被大灾难带来的有毒物质污染,所以很难找到什么大型植物。”

“而有的地方则因为泥浆,而变得欣欣向荣。”

“这会,维管束植物应该出现了吧!?”

“说不定还有那种类似榕树的巨型原始蕨类呢!”

“泥浆的浅水里,也应该会有大量的藻类、植物根系和类似芦苇的早期蕨类生长。”

“那里会滋生很多微生物,说不定还有大个子!”

“再往后,说不定还有更加丰饶的湖泊!”

“一定有好多好吃的!”

虽说演化的动力是适应性,但在三叶身上,这种动力却表现为了食欲。

面对愈发紧迫的饥饿感,为了拓展自己的掠食效率、食谱范围和猎食领地,三叶对自己的身体,做出了极大调整!

连物种都变了!

77. 闹了半天还是条鱼

【当前形态:潘氏鱼型】

【状态:不饿】

【魔力:3300/3300(每分钟回复50)】

【混沌能量:922/1000(混沌能量不足,无法进入进化界面)】

【技能1:向世界竖起中指(100点魔力消耗)】

【技能2:球接子之甲(100点魔力消耗)】

【技能3:细菌与古菌之舞(魔力消耗视情况而定)】

【特殊技能:鲸落光环】

【眷族一号:三叶虫(装备打击掠足,真社会性虫群信息素)】

“物种变了啊。”

“变得很对!”

潘氏鱼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它生活在泥盆纪,是一种肉鳍鱼类到两栖类之间的过渡物种。

它的一些特征、特别是头部特征已经远离了肉鳍鱼类,像着陆生动物靠拢了。

不过,这种“靠拢”并不是表现在肉鳍已经演化成了腿,真正的改变在于内在。

三叶购买的“演化配件”,也是类似的情况。

他并没有着重加强陆地运动能力,他只对肉鳍进行了相当有限的改进,花了一千点混沌能量,增加了其骨质化程度,又花了一千点混沌能量进一步延长了肉鳍的长度;让它变得更加适合挖掘,而不是行走。

总之,就是花钱整了两个改良DLC。

真正的改进,在肺部和头部!

“根据上次战斗的经验,我发现,鱼类的头骨结构还是不行;附着的肌肉比较有限,而且力矩好像也不是特别的好,也不适合大力的撕咬。”

“而且陆地运动很快就疲惫了,可能跟我拉胯的鱼鳔呼吸系统有关吧。”

三叶是很擅长批评与自我批评,更善于总结问题的。

他就是根据这些经验,花了大价钱,对鱼鳔和头部进行了改造。

鱼鳔方面其实很简单,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加厚鱼鳔的厚度,以及在其中增加类似“膜”的结构,以扩大气体接触面积。

而头部的改造,则更加复杂、花费的也更多,还跟鱼鳔改造牵扯上了。

首先就是鼻孔。

其实,鱼类都是有鼻孔的;但大部分鱼类的鼻孔都不能辅助呼吸,因为它们主要是嗅觉感受器官,与咽腔并不相连。

而与咽腔相连的鱼,便是肺鱼形类和那些比较演化的肉鳍鱼类了。

按理来说,真掌鳍鱼也应该有这个功能。

但三叶的这套鼻孔由于是继承自裂口鲨的,自然还是典型的鱼类鼻腔。

这导致他在陆地上吃东西的时候,吃一会还得停下来喘气,这就极大的破坏了他的进餐体验。

所以,鼻孔必须改!

再加上他还舍不得嗅膜啥的,所以鼻腔改的更是比较痛苦。

于是,为了在保留嗅膜和洛伦兹壶的情况下,让鼻孔成为呼吸系统,三叶还特别花混沌能量买了一个体格增大百分之五。

在花费了大价钱之后,能够代替嘴边、独立呼吸的鼻孔终于出现了!

为了让在水下游泳时,鼻孔不至于进入,三叶还买了个“鼻孔封闭肌肉群组”,就是抹香鲸在深海用的那玩意。

三叶对于头骨的形状和骨骼,也进行了大量的“修正”,花费了海量的混沌能量。

他的头部现在呈现后宽、前部收窄,有一个明显的“长吻部”,与完全鱼型的真掌鳍鱼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三叶已经拥有了一颗类似陆地脊椎动物、特别是后世离片椎类的脑袋了!

这倒是很符合潘氏鱼的外形。

三叶其实没有任何登陆的意思,只是根据他面对的“环境”,对自身的形态做出了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

但是却很“巧合”的,走上了远古祖先们一样的道路。

很多人总觉得脊椎动物登陆,先是顶着一颗鱼脑袋,用肉鳍慢慢爬上陆地之后,再从身体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在人们的想象中,鱼类到陆地脊椎动物的过渡形态,应该是一种长着鱼脑袋、四肢短小、拖着笨重的身体爬动的家伙。

但是近些年的研究证明,这个观点不一定正确。

陆地脊椎动物在登陆之前,可能一些陆生动物的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而这些特征,其实并不是为了登陆而准备的!

脊椎动物的登陆,可能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我现在,只是一只刚刚将鱼鳔转化为原始肺、拥有陆地脊椎动物头部、但是却并不太能在陆地运动的鱼。”

三叶在“湖泊”深处游动着,观察着自己的身体。

“果然,目前看来水中游荡才更适合我。”

“这幅身躯暂时还保留着适合在水中游动的流线型外形,就像个拉长的大鱼雷;在陆地上的行动方式……”

在刚刚升级好身体之后,三叶试过在陆上活动。

最后发现那运动方式活像一只在泥潭里挪动的泥鳅。

“不过肉鳍的变硬和伸长、鳍面扩大对我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在干陆地的运动能力没有得到太多提升,但是在泥浆里我却能以比较快的速度滑行、游动了。”

“而且我似乎也能像那些肺鱼一样,拥有了不错的打洞能力!”

“但我和那些肺鱼又不一样!”

“我还拥有感觉电场的洛伦兹壶以及嗅膜,我还有智力,可以规划挖掘的路线和目标!”

“那么下一个目标……”

“轰——哗——轰——!”

三叶用肉鳍,拼命的在泥地里挖掘着,将大量的“泥浆”向自己的身后抛洒着。

在这片“咸水湖”里,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浑水”区域!

不过幸好,这回遭重的不会是多灾多难的位面城环形山了,三叶挖掘的地点,位于“湖水”逐渐变浅的地方。

实际上,这块地方应该叫做“大陆架”;而且还是大陆架比较靠近海岸的地方。

至于选择方向……

单纯是因为在这片陡峭上的湖岸方向,三叶用嗅膜嗅到了大量微生物,以及新水域中的“清香”。

上一篇:斗罗:若坨救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