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我们结为夫妇 第93章

作者:6r2一

伸手扯了扯于域的脸蛋,安小姐眨眨眼睛:

“看到我家鱼先生盯着电脑屏幕虚度时间感觉很新鲜,所以过来关心你一下。”

“虚度时间有什么可新鲜的。”

被女孩的话逗乐了,于域说道:

“在拖延症已成为社会公认疾病的现代,绝大多数人一天要发四十分钟以上的呆,严重的甚至会在桌子前坐上五六小时而不做任何事情,我这才几分钟。”

“非也非也。”

煞有介事地摇了摇头,安小姐答道:

“拖延症终究是有极限的,鱼先生,你好好想一想,发生拖延症的前置条件是什么?”

这一问可把于域问住了,仔细思考许久,他才不确信地说道:

“……学习或工作?”

“准确点说,是【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安小姐并没有故意吊人胃口的意思,她很快给出了答案:

“只有在做这一类事情的时候人们才会犯拖延症,相对的,面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游戏啊旅游啊,就很少有人会磨蹭拖延。”

当然这话也并不绝对。还有另一种情况:你原本兴冲冲地想要打游戏,但周围其他人都跑去学习,这时,面对打开的电脑,你就会陷入‘要不我也去学习?’的犹豫状态,迟迟无法下决心打开游戏,只是对着桌面进行永无止境的纠结——如此一来,对游戏的拖延症也形成了。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存在,发呆和拖延症才会产生的。”

稍用力地轻咳一声,化身心理医生的安小姐认真地看着于域的双眼:

“我们不是说好要共建最完美的舒适圈吗?既然如此,身为共建者的我就要帮你排除这类事情的干扰。生命可是很短暂的,不好好享受每一刻可不行呀!”

不同于能带来心理安慰的冥想,拖延症中的‘发呆’只会徒增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已,这是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毫无意义的行为,在悟透拖延症的本质之后,每当自己快要进入发呆状态时,安小姐就会使劲拍一下自己的大腿,然后马上随便找点事做。

在规避拖延症方面,行动力超高的晃晃一定是一等一的专家吧。

微微笑了笑,于域也不再隐瞒,而是侧开身子,给身后的安小姐展示自己的电脑屏幕:

“你说得对,刚刚我确实犯拖延症了。看着打开的word看了半小时,却一个字也没敲出来。”

“……”

安小姐突然不说话了。

经过愈发深入的了解,她当然知道自家鱼先生对【故事】本身的喜爱。不仅是读书、看影视作品,甚至在挑选游戏的时候都会选择剧情线丰富的那边。

对他来说,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应该是‘属于舒适圈的事物’,却在刚刚触发了拖延症机制,这是不是意味着——

好好斟酌了一下词句,安小姐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鱼先生,讲故事已经成为你【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吗?”

“坦白讲,我不知道。”

轻轻叹了口气,于域合上眼前的电脑屏幕:

“我当然还是喜欢故事的,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说一说,我会听。”

“首先是更新的问题吧。”

于域想了想:

“最开始的那时候肯定是最轻松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可慢慢的,更新变得规律起来,虽然每天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总归有种‘被某物催促’的感觉。我曾用过大量存稿的方式避免这种问题,但看着存稿数量减少同样是种折磨。然后不知怎的,就开始有些疲惫了。”

有本名字叫《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的漫画,里面的设定是主人公要通过不断参加死亡游戏换取一到十天的签证,一旦签证到期就会被镭射爆头——虽然形式和要命程度都差得远,但于域莫名感觉自己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另外就是【人】的因素。”

提到这个,于域深深吸了口气:

“舒适圈理论中不是有‘与他人联系越多活得就越累’的理论吗?如果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联系称作线,那互联网就是真正的‘网’,上面的信息是在太多太杂了,以人的理解力无法完全掌握一切,所以大家热衷于给一切贴标签,将看到的一切都单一化片面化,现实中谁都知道‘不是往东就是往西’是种偏激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在网络上却成了很多人的前进准则。”

语言的说服力其实很弱,黑的无法说服白的,白的也无法说服黑的,但语言的煽动力却很强,黑的给无色的贴上黑色标签,其他不明所以的旁观者就会认为无色的就是黑色的。随着越来越多无知的旁观者加入这场二元化的愚蠢的黑白之争、成为其中的某一阵营并互相攻击时,节奏也就产生了。

作为舒适圈主义者,于域过去从不在任何评论区、讨论贴留言或发表看法,甚至都很少点开类似的版块。但当他自己与自己的作品置身于一个小小的舆论场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人言可畏】的真意。

以说服力为晃子,最终决定网络上一场争论胜负的其实是煽动力,仅这一点就足够可怕了。

“……”

听了于域的话,安小姐的表情变得有些难过。她也偷偷看过自家鱼先生的书评区,里面的一些内容恨不得让她顺着网线去打人,但当她点开评论想为于域争辩几句的时候,一股巨大的空虚感又涌上心头。

与这些人争论毫无意义,现实中尚叫不醒装睡的人,更何况是在百无禁忌的网络上呢。

嘴长在人家身上,愿意说就让他们说吧——这种漂亮话当然谁都会说,但长此以往,感觉疲惫也是难免的。

所以——

“——就歇一歇吧!”

语气突然变得轻快起来,在于域愕然的注视下,安小姐一把拉起了他的手,兴冲冲地向门外走去:

“暂时不愿意做的事情就留到想做的时候再做就好了,这正是我们建设舒适圈的理由所在!至于现在,咱们去逛逛书店怎么样?说不定能找到鱼先生喜欢的故事呢!”

“……嗯。”

原本莫名低沉的心情如此轻易地好转,于域的嘴角也露出一丝笑容:

“这么一算,为了避免自己的思路被其他作品影响,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除了课本以外的文字作品了,休假期间,也该把【读者】的身份重新捡起来了。”

金秋十月,晚上的温度并不美妙,但温暖却经由紧握的双手在彼此之间弥散开来,微亮的路灯将并肩的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只是看那步伐,就能读出一股无比轻松悠闲的风雅。

至于后面的故事?

那就留到下次见时再讲吧。

今年的寒冬比以往来的更早些,明明只是阳历冬月,却已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雪。

与窗外冰点之下温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间内一如春日的暖意。就和下雨天缩在被窝里听雨声的幸福感一样,在如此寒冷的日子里闭门不出也是惬意的享受。

此时的安小姐和鱼先生一人手持一本前几天在书摊上淘来的闲书,保持着既不过分紧贴却又恰好能感受到对方温度的微妙距离,全身心投入书中描绘的世界,场面异常和谐。

“?”

突然间,安小姐咦了一声:

“这里写错了。”

“哪?”

暂时从阅读中回过神来,于域扭头看去,发现安小姐的手指轻巧地在书上的某一处来回滑动,以此提示他出现问题的地方。

女孩所指的是一行独立的内容,上面写着:

【金钱换不来时间。】

“……没错啊?”

细细琢磨了一遍文字的意思,于域看向等待他回复的女孩:

“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金钱却买不来最最重要的时间。不少人穷尽一生都在追名逐利,垂垂老矣之时才惊觉自己错过了人生中的多少精彩。”

“嗯,我就不吐槽鱼先生浅薄级别约等于胎教的心灵鸡汤了。”

不打算对于域洒出的幼稚鸡汤做出回应,安小姐一脸认真的说道:

“在我看来,金钱恰恰是唯一能与【时间】等值的人造物,金钱是可以买来大多数人的时间的。”

何等危险的想法!话语中充斥着妄图以金钱支配人类的恶魔的气息!

我家安小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现实主义了??

看到女孩脸上的认真不似作伪,于域连忙坐直身子:

“安,这想法可万万不能有!一旦萌生了这样的念头,以后会被正义的绳索吊到路灯上的!”

因为长得好看,安小姐只要稍微露出甜甜笑容就会显得很萌,但不管是再萌的妹子,被吊到路灯上随风晃来荡去也萌不起来了。

“瞎想什么呢,我也只是突然有感而发罢了。”

用漂亮的眸子白了于域一眼,安小姐提出一个看似与刚刚话题不相关的问题:

“提问,十五万元在鱼先生眼里是什么地位呢?”

“十五万啊……”

于域想了想:

“感觉有点多,但又不是特别多,大概就是……中不溜这样?”

也不怪他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数字经济的发展直接将现代人的金钱观念冲击的七零八落,对平时只使用电子支付的人来说,无论多少钱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光论日常意义上的吃吃喝喝,十五万绝对够一个人潇洒一二三四年,但当将它与当地住房价格一对比,又显得有些遥不可及。

更何况,别看鱼这家伙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实际上他已经大概备好了‘自以为足够悠闲生存’的舒适圈基本盘,这个数字的金钱他随时可以掏出来,只是他自身消费欲望过低,觉得这样做完全没必要而已。

“没办法,既然如此,我就给金钱概念极其淡薄的鱼先生补上这一课好了。”

故作老成地叹了口气,安小姐四处看了看:

“根据度娘资料,一捆万元的纸币重约115克。十五万大概就是三斤半……嗯,这些书加一起应该正好。”

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几本书,安小姐一股脑地将它们塞进于域的手里:

“体会一下。”

沉甸甸的。

于域自认体力在同龄男性中属于中等水平,但他现在完全瘫在沙发上,在只有手腕用力的前提下,拿着安小姐塞来的书还挺沉的。

而当他在心中把手上的重量与【金钱】这个万人着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时,又更觉得多了份沉重。

“这就是金钱的魔力吗。”

脱离数字经济体会到实实在在的金钱的重量,于域的表情严肃起来:

“十五万,其实还挺多的。”

“还不止呢。”

一边说着,安小姐一边将早就备好的手机递了过来:

“看这条新闻,去年咱们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七万块——知道这一点后,你有没有想到什么?”

上一篇:世界树下你和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