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第448章

作者:焰火璀璨

拍了拍这一车书,王轩决定换个话题。

“我会通过糜家商队,把这些书散播到天下各处之后,同时,我会建议玄德公与天下各处张贴招贤榜,并在齐国故地临淄,重开‘稷下学宫’,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第七百二十四章:猥琐发育,别浪!

不论是招贤令,还是唯才是举,都不是王轩首创,而是在历史上早有模板。

最早,第一份《招贤令》发布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登位后发布了名震天下的《招贤令》,正是这篇招贤令引来了千古名才卫国人商鞅,其后商鞅变法,秦国才走上了强过道路。

再之后是燕昭王,燕昭王是在一片废墟上建国的,急需人才辅佐。大臣郭隗给他讲了个千金买马的故事,燕昭王大受启发,修建黄金台招揽天下英才。

所以,王轩这个招贤令并不是首创,案例来说,田丰并不应该觉得惊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无论是秦孝公还是燕昭王,他们的招贤令都是用高官厚禄和身份地位来吸引人,而王轩这里则不同,他后面加上了一句,‘唯才是举’!

这就有点捅马蜂窝的意思了。

什么叫唯才是举,说白了就是不看出身,不看德行,不看过往,只要你有能力,一切OK!

而汉代以孝治国,无论做官还是什么都以德行为第一,看看选官制度叫‘举孝廉’就应该明白,孝为第一,廉洁为第二,孝肯定没错,廉洁就跟更好了,问题是……现在这些高官和世家也未必真有什么德行啊!

说白了,这不过就是个马甲,是一个喊的响亮的口号,是婊子们立起来的牌坊。

现在王轩打出这么一个唯才是举的口号,第一个就等于砸碎了‘举孝廉’的制度,这无疑是在挑战大汉四百年选官传统,无疑是在向世家保守派宣战,这造成的动荡,将是极其巨大的。

事实上,就算没有这句‘唯才是举’招贤令依旧具有可行性,但,王轩还是特意把这句加了上去,性格使然,要么不做,要做做绝!

“你确定如此?”

“我确定如此!”

“你不该如此!”

“我还是如此!”

咳咳,串戏了……话说,古龙体真的很适合水字数啊。

对于王轩这种冒进的想法,田丰是反对的,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

现在的齐郡,或者说青州,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其中蕴含的能量是毋庸置疑的,田丰能清晰的看的出来,王轩打造的这一系列体系将在未来发挥出么多大的力量。

只要按部就班的来,不做那出头鸟,两年,最多三年,刘备就能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而且是根基最为雄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将获得更大优势,只要让这优势保持下去并且不断扩大,终有一天能堂堂正正的碾压天下所有诸侯,一统天下,为时不远。

各种战争的经典案例中,总是特别推崇那些以弱胜强者,可是人们是否考虑过,这些处于弱势者当时是多么希望自己是强势的一方……

堂堂正正的直接碾压他不香么?

从古至今,发生过多少场战斗,其中以弱胜强有多少,持强凌弱有多少?

田丰死死盯着王轩一字一句地说道:“猥琐发育,别浪!”

当然,汉语博大精深,田丰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看着田丰的目光,王轩笑着摇了摇头,“元皓啊,你这天赋还是一点都没往政治斗争方面点啊!”

“斗争的关键时刻,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站队,骑墙派要不得,早晚被人事后清算。”

拍了拍身边的书册,王轩直接了当地说道:“我是坚定的知识公开派支持者,整个玄德公治下,不是寒门就是平民,所以,这个口号必须要打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另外,做人做事讲究个雪中送炭,在这个公开派处于弱势的时候,正好是一揽天下人才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人才是不会站在那里干等着的,一旦时间长了,这些人也会各自择主的,到时候,总不能直接背叛吧。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想光占便宜不干活,那就是扯犊子了。

这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问题了,追求不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得失之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王轩的意思,田丰能明白,但,他还是不支持这种过于激烈的做法,真激的各大势力一起针对他们,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种事情,真的不是王轩一个人能乾坤独断的,必然要内部讨论一下。

只是,让王轩没想到的是……

“载之,其实不急于一时,目前天时在我,何必急于求成?”枣祗说的十分婉转。

“是啊,是啊,高官厚禄加上主公仁德的名声,已经足够吸引大批不得志的人才了,我很同意载之你从天提出的一句话,一个势力的发展进步,不在于有几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在于这个制度本身的先进性,你看,现在咱们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其他诸侯太多,而且我们内部有自己的培养机制,只需要三年,不,两年,就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足够咱们发展所需了。”

这是站在王轩之前教导的观点上予以劝解的。

一群人围着王轩,从各个角度劝解着,就一个目的,书能不放出去就不放出去,一来他们舍不得,这是确实,另一方面,‘唯才是举’什么的,别说对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冲击力都够大的了。

王轩眉头深深皱起,反对人数之多,超乎他的预料,要知道这些家伙可都是出身寒门中人。

可越是如此,王轩越是坚定了这次搞一波大的信念。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咳咳,王轩不是要证明他自己比别人多了不起,而是要把握机会。

现在内部就是反对声一片,若是以后那,照这个趋势下去,人越多,反对声音越大,到时候,他再想搞改革,将面对的压力更大,不单单是来自外部势力的反扑,更有来自内部势力的扯后腿。

到时候岂不是让他更加烦躁,推行的难度更大。

想想原本历史中,一直到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开始,才有了科举的雏形,由于杨广的强力推广,还引发了世家大族的强力反击。

虽然隋朝的灭亡,科举只是其中一个诱因,但由此可见,代价之大了。

经过唐朝的默默推广,一直到了大宋建立,科举制度才成为常态。

王轩不可能花费这么多时间去搞这个,与其后面碰到更大的阻力,还不如趁现在内部力量还不太大时候把这事彻底定死。

他从来没忘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本性目的,气运,他要的是气运,不全面改革,让大汉朝再次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他还哪里收割气运去。

这绝不是什么个人情怀与对底层人民的垂怜,绝对不是!

第七百二十五章:帮亲不帮理!

从政务厅,王轩是黑着脸走的,他一走,气氛变的十分沉重,大家都看得出来,王轩根本就没听进去,现在转身就走不是妥协,肯定是想其他办法去了,最怕的就是直接搞一个先斩后奏,关键问题是,以大家对王轩性格的了解,这事……还真未必。

王轩是那种冲动的人么?

肯定不是,趁着天色还大亮,直接踹了刘备的门。

“呦,什么风把载之给吹过来了,真是稀客,这时候载之不应该是在家里享受美妾的服务那么?”看到王轩进来,刘备开口调侃到。

这次跟着刘备一起从徐州来的,不单单有粮草和工匠,更有两个美女,谢小倩是肯定要过来照顾他这个主人的,而糜贞那个小丫头更是吵闹着非要跟过来,若是从前,糜竺肯定拦着,但现在么……半推半就的,糜竺也是从了!

这道不是巴结王轩,主要是不舍得妹妹伤心,嗯,一定是这样的。

如此一来,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王轩也就不在政务厅呆着了,而是美其名曰考察民情,当然,他自己也是民的一员么,回家考察怎么了!

被刘备调侃,王轩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工作早早就做完了,还不行回家休息了,难道还想他让追求福报不成?

“我来肯定是有正事呗,玄德公,这次你支不支持我吧!”王轩也不客气,进本直接坐下,目光就这么盯着刘备,连什么事都不说。

刘备一愣,还是第一次见到王轩这样,脸色也不由得郑重起来,皱着眉头看向王轩,半响,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支持你!”

慢慢,王轩嘴角挂起一丝笑容,“你就不问问什么事?”

“不用问!”刘备回答的斩钉截铁,“帮亲不帮理!”

“这可是大事,一个搞不好,现在建立的一切都可能灰飞烟灭?”

“哈哈哈,半年前,我刘备还一文不名,有今日之地位,皆来自于载之兄相助,为了载之兄,把这些撇了又有何妨,二弟三弟,你们说那!”

“可!”关羽言简意赅。

“别说这些,就是要了俺老张的命,要是眨一下眼睛,都特么不是好汉!”

王轩抿了抿嘴,感动是绝对不会感动的,他王轩经历几个世界,心肠坚如磐石,什么没见过!

妈的,这事还真没见过!

一无所有的时候可能还讲究个义气,真到了有家有业的时候,真抛开一切的又有几人,看着问都不问就答应下来的三人,王轩是真的……

风特么好大!

帮理不帮亲,这种观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这个时代,又恰恰是最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亲亲相隐’,而发展到汉末,为朋友之义,也可以互相隐瞒而不会被法律追究,这都是清晰地写在汉律之中的。

《论语·子路》,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基础上的中国政治制度,最为看重的就是孝顺,孝是中国宗法制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亲相隐、父子相隐正是出于这个原则。

如果父亲犯了罪,儿子去检举揭发,那么父亲被杀或者被关进去坐牢,这个儿子就违反了孝的基本原则,而儿子犯了罪,父亲去检举揭发大义灭亲,儿子被抓进去或者砍头,那么这个父亲就违反了父慈的原则,所以,中国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都从维护最基本的孝顺的原则和人性美好的原则,强调父子相隐、亲亲相隐。

这种情况在西方也是同理,孟德斯鸠:“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

而所谓的‘大义灭亲’‘帮理不帮亲’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并不值得推崇。

刘备不问,王轩却不能不说,前因后果,包括自己的打算都说了个明明白白。

现在这些庞大世家对王朝统治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这并不是说世家里的人都很坏,而是这与人性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把一个王朝比作一个人,‘中央集权制’就是大脑,各个世家就是人体上的器官和肢体,若是器官肢体都有自己的意志,那这个人根本就没办法生活下去,连移动一下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现在的这些世家,不但有自己的意志,最关键的是,他们有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这就太可怕了。

令出多门,听谁的?

而王轩借这次机会,一来能吸纳寒门中的人才,增长自身实力的同时削弱其他诸侯,降低未来统一全国的难度,更能再自身初步发展的时机就开始贯彻教育普及,从根子上彻底打碎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用以最大限度的延长国家的寿命。

这种违背当前时代的举措,若是不能再自身弱小的时候就贯彻到底,那么,当天下一统的时候,现在这些起家的寒门士子都有了自己的大家族,到时候,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最大的可能是从公开派变成保守派。

这种事情,王轩绝对不能准许。

……

“咣!”王轩一脚踹开政务大厅的门,满脸温和笑容地走了进来,手一扬,刘备的雌雄双股剑翻滚着直接插在他自己的书案之上,剑身不停颤动嗡嗡作响。

这一幕看的所有人嘴角抽搐不已,王轩那满脸温和的笑容在他们眼中也变成了‘狞笑’!

无论是狞笑也好,温和也罢,都不影响一件事,既然王轩取得了势力的最高统治者刘备的准许,那,没什么好说的,这招贤计划就只能实行下去了。

环视所有人一样,王轩沉声说道:“现在没什么好讨论的了,所有人必须配合我的计划,阳奉阴违什么的想也别想,谁敢给我玩虚的,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众人齐齐叹气,最后全都恭敬站起对着王轩一礼,“我等遵命!”

“这不就结了!”王轩作为自己的位置开始下令,“养殖业和畜牧业根基已经打下来,现在不需要这么多人,抽调回来十万人,全部投入到临淄新城的建设之中去,另外再抽调十万人,修筑一条通往历城的路基。”

第七百二十六章:货币战争